封面
版权页
本卷编校说明
《三松堂全集》(第三版)出版说明
插图
题词
自序
绪言
第一节 哲学史的对象、内容和范围
第二节 哲学中两个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
第三节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第四节 观点和资料的统一
第五节 中国哲学史(古代和近代)发展的形式
第六节 中国哲学史(古代和近代)发展的线索
第一篇 中国奴隶社会(商——西周)及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章 商代和西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至前8世纪)宗教思想的发展和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商代科学知识及宗教思想的对立
第二节 周公的天命论
第三节 西周末东周初奴隶制衰落时期宗教威权的动摇
第四节 古代素朴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世纪至前3世纪)哲学及社会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第二节 奴隶身份的解放
第三节 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活跃和思想战线上的“百家争鸣”
第三章 春秋时期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发展,“法”与“礼”的斗争
第一节 “人”的地位的提高与“神”的地位的削弱
第二节 范蠡的哲学观点
第三节 计然的哲学观点
第四节 晏婴的哲学观点
第五节 “法”和“礼”的斗争
第四章 孔子和初期儒家
第一节 孔子的生平和他的阶级立场
第二节 孔子关于“礼”的思想
第三节 孔子关于“天”的思想
第四节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第五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思想方法
第六节 孔子对于殷周以来的文化的整理和发展
第七节 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第五章 墨子和前期墨家
第一节 墨子的生平和他的思想的阶级性
第二节 墨子对于劳动和劳动成果的重视
第三节 墨子对于当时等级制度的批判
第四节 墨子的道德思想
第五节 墨子的政治思想
第六节 墨子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
第七节 墨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八节 前期墨家向后期墨家的转化
第六章 早期道家、前期墨家的支流和农家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杨朱和早期道家
第二节 宋钘、尹文学派——墨家的一个支流
第三节 彭蒙、田骈、慎到——早期道家的发展
第四节 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的社会思想
第七章 早期法家和兵家
第一节 法家思想的阶级性
第二节 齐法家的经济和哲学思想
第三节 齐法家关于“法”、“术”、“势”的理论
第四节 商鞅的进步的历史观
第五节 法家思想的特点
第六节 《孙子》中的辩证法思想
第八章 孟子——儒家哲学思想向唯心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孟子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 孟子的社会思想及其幻想的社会经济制度
第三节 孟子关于“仁”的理论
第四节 孟子的人性论和伦理思想
第五节 孟子哲学思想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
第六节 孟子关于“时”、“中”的理论
第七节 孟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第九章 老子和道家哲学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的时代
第二节 老子的自然观
第三节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第四节 老子的认识论
第五节 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十章 稷下唯物派
第一节 稷下唯物派关于“水”、“地”的思想
第二节 稷下唯物派关于“精”、“气”的思想
第三节 稷下唯物派的社会、政治思想和认识论
第四节 战国时代“精”、“气”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
第十一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第一节 关于名家
第二节 惠施的“合同异”及其唯物主义倾向
第三节 公孙龙的“离坚白”及其客观唯心主义
第四节 战国时期其他辩者的辩论
第十二章 庄子——先秦最大的唯心主义者
第一节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第二节 庄子的认识论
第三节 庄子的自然观
第四节 庄子的人生理想
第五节 庄子的宿命论
第六节 庄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七节 庄子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第十三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
第一节 关于后期墨家
第二节 后期墨家的认识论
第三节 后期墨家的逻辑思想
第四节 后期墨家的自然观
第五节 后期墨家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六节 后期墨家对于名家和诡辩学说的批评
第七节 后期墨家对于当时老、庄学说和其他各家的批判
第八节 后期墨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
第十四章 阴阳五行家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关于阴阳五行家
第二节 《洪范》以五行为基础的自然观
第三节 《月令》的世界图式
第四节 邹衍的地理学说和历史观
第五节 阴阳五行家思想对于中国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对于阴阳五行家的估价和批判
第十五章 《易传》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关于《易经》和《易传》
第二节 筮法和《易传》中的“数”
第三节 《易传》中的“象”
第四节 《易传》的宇宙发生论及世界图式
第五节 《易传》中的辩证法思想
第六节 《易传》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第七节 《易传》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影响
第十六章 荀子——先秦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第一节 荀子的自然观
第二节 荀子的认识论和思想方法
第三节 荀子的逻辑思想
第四节 荀子的社会思想
第五节 荀子的人性论
第六节 荀子对于当时各家的批判
第七节 荀子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
第十七章 韩非——先秦法家最后的代表
第一节 韩非的自然观
第二节 韩非的认识论
第三节 韩非的社会观和历史观
第四节 韩非的实际政治主张
第五节 韩非对于以前法家思想的综合
第六节 对于韩非哲学思想的估价
第十八章 秦汉统一前夕的折衷主义思想及先秦哲学的终结
第一节 战国末期儒家、道家中的折衷主义因素
第二节 《吕氏春秋》的折衷主义
第三节 先秦哲学的终结
附记
第二篇(上) 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前期封建社会发展时期(秦汉——唐)哲学思想的发展(上)
第十九章 秦至汉初的哲学、政治、社会思想
第一节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哲学发展的社会根源
第二节 秦朝法家思想的统治及其与儒家的斗争
第三节 汉初的黄老政治及儒家思想的兴起
第四节 叔孙通和陆贾
第五节 贾谊的哲学思想
第二十章 大小戴《礼记》中的哲学社会思想
第一节 礼和《礼记》
第二节 关于“礼”的一般原则的理论
第三节 关于“乐”的一般原则的理论
第四节 关于形神和生死的理论
第五节 关于孝的理论
第六节 《大学》
第七节 《中庸》
第八节 《礼运》所称引的“大同”思想
第九节 大小戴《礼记》在封建社会中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 董仲舒——汉朝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官方哲学的奠基者
第一节 董仲舒和汉初哲学思想发展的基本倾向
第二节 董仲舒与春秋公羊学
第三节 董仲舒关于“天”的理论
第四节 董仲舒关于气和阴阳五行的学说
第五节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第六节 董仲舒的人性论
第七节 董仲舒的社会和伦理思想
第八节 董仲舒的历史观
第九节 董仲舒的逻辑思想
第十节 董仲舒的改良主义
第十一节 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
第二十二章 西汉道家思想的发展和官方哲学的反对派的形成
第一节 汉初道家思想的两个方面
第二节 司马谈所讲的道德家
第三节 淮南王其人和《淮南子》其书
第四节 《淮南子》关于气的理论
第五节 《淮南子》关于天人关系的理论
第六节 《淮南子》中关于形、神的理论
第七节 《淮南子》中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
第八节 《淮南子》中的人性论
第九节 《淮南子》中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十节 司马迁的无神论和历史观
第十一节 《盐铁论》中反映的儒家与法家思想的斗争
第二十三章 象数和谶纬
第一节 谶纬的社会根源
第二节 阴阳之数
第三节 八卦方位
第四节 “卦气”
第五节 孟喜、京房的卦气说
第六节 易纬以外的其他纬书
第七节 象数之学与希腊毕达哥拉学派的比较
第二十四章 古文经学派反对神秘主义思潮的斗争——刘歆、扬雄、桓谭
第一节 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斗争
第二节 刘向、刘歆关于《洪范》五行的理论
第三节 刘歆关于音律和历法的理论
第四节 刘歆对于先秦学术思想起源的理论
第五节 扬雄《太玄》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第六节 扬雄的社会思想和对神秘主义思潮的批判
第七节 桓谭对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的见解及其反对神秘主义的斗争
第二十五章 王充——两汉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战斗的无神论者
第一节 王充的时代、家庭及其著作
第二节 王充关于“天”和“气”的理论
第三节 王充关于天、人关系的理论
第四节 王充关于形、神关系的理论
第五节 王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六节 王充关于性、命的理论
第七节 王充的历史观
第八节 王充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十六章 东汉末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发展,农民大起义和《太平经》
第一节 张衡的天文学和宇宙形成论
第二节 王符的自然观和社会思想
第三节 仲长统的无神论和历史观
第四节 何休的社会思想
第五节 东汉末农民大起义和《太平经》
人名索引
书篇名索引
更新时间:2021-03-03 17: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