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作者简介
引言
一 何谓民间宗教?
中国民间宗教试论
一、民间宗教是什么?
二、历史分期
三、特殊品质
四、社会功能
五、深远影响
明清时期华北民间宗教论纲
一
二
三
晚清民间秘密宗教概说
一
二
三
四
五
民国时期民间秘密宗教简论
一、民国时期民间秘密宗教概况
二、民国时期民间秘密宗教的特点与规律
三、民国时期民间秘密宗教的性质与社会功能
解释与改造:中国历史上与现实中的民间宗教问题
一
二
三
四
二 教派考镜论证
明代无为教与其教义思想简论
一
二
三
明代黄天道及其教义思想简论
一
二
三
天地门教钩沉
一
二
三
四
天地门教调查与研究
前言
一、天地门教创立的历史环境
二、天地门教的源流组织
三、天地门教教义、仪式、戒规、经卷
四、天地门教的信徒构成
五、天地门教的宗教活动与社会功能
六、天地门教与八卦教的师承与变异
结论
天地门教抉原
引言
一、天地门教的组织传承
二、天地门教的经卷与教义、仪式、修持
三、天地门教的历史作用与现实影响
民国时期的世界红卍字会
一
二
三
德教在东南亚
三 人物分析评介
罗清论
一
二
三
王森论
一
二
三
韩太湖论
一
二
三
弓长论
一、弓长行迹
二、弓长思想
三、弓长影响
羊宰论
一
二
三
陈众喜论
一
二
三
刘仪顺论
一
二
三
四 女性价值、神圣家族、组织体系
女性价值的张扬——明清时期民间宗教中的妇女
一
二
三
四
神圣家族:明清时代民间宗教世界的传教世家
一
二
三
四
五
清代民间秘密宗教组织体系初探
一
二
三
五 宝卷解读与思想探讨
宝卷学发凡
一
二
三
宝卷研究的历史价值与现代启示
一
二
三
民间宗教经卷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一
二
三
四
《家谱宝卷》表微
一
二
三
《定劫宝卷》管窥
一
二
三
《弥勒尊经》蠡测——兼与马西沙教授商榷
一
二
三
《三教应劫总观通书》再探——兼与李世瑜先生商榷
一
二
三
《如意宝卷》解析——清代天地门教经卷的重要发现
一、《如意宝卷》是目前发现的第一部以“宝卷”冠名的天地门教经卷
二、《如意宝卷》完整地记录了天地门教创立者董四海的宗教生涯
三、《如意宝卷》系统地阐述了天地门教的教义思想
《杓峪问答》探析——清代天地门教经卷的又一重要发现
一
二
三
《董祖立道根源(支排记)》读解——一部记载清代天地门教组织源流的经卷
一
二
三
《天地宝卷》探颐——清代天地门教经卷的又一重要发现
一
二
三
四
《圣意叩首之数》钩玄——清代天地门教经卷的又一重要发现
引言
一
二
三
四
一套独具特色的宗教思想体系——中国民间宗教理论探析
一
二
三
四
兼容・杂糅・愤世・抗争——中国民间宗教的特殊性格
一
二
三
四
中国民间宗教思想的几个特点
一、关怀女性与两重父母的道德观
二、徘徊于传统宗法模式内的伦理信念
三、崇拜转世神佛的求索取向
四、“云城降世”的理想境界
挽劫救世:中国民间宗教的社会关怀
一
二
三
四
六 田野调查与对策建议
民间宗教的活化石——活跃在当代中国某些乡村社会的天地门教
一、天地门教的组织源流
二、天地门教的经卷教义
三、天地门教的现实活动
天地门教现实活动的某些特点
一
二
三
四
五
“师傅林”:天地门教研究的新发现——河北省HH市NPH镇“师傅林”调查记
一、张巨河村与后塘堡村的“师傅林”调查实录
二、“师傅”的谱系与“师傅林”的形成
三、天地门教的特点及师傅的作用
民间宗教的又一块活化石——活跃在当今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明代西大乘教
当代中国民间宗教活动的某些特点——以河北、天津民间宗教现实活动为例
一
二
三
四
五
天津民间宗教现实活动调查与对策研究
一、天津民间宗教的历史与现状
二、天津民间宗教现实活动的特点
三、对策建议
民间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
二
三
四
五
民间宗教信众与党的群众工作——关于当代中国民间宗教信众问题的若干思考
一
二
三
民间宗教能否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作用
中国民间宗教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宗教信仰系统
现实中的民间宗教是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多元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
中国共产党在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民间宗教问题方面具有成功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经验
从“离异”到“归属”——正确看待民间宗教的合法性诉求
七 民间信仰试析
民间信仰的精神魅力与巨大作用——以妈祖信仰为例
从三篇碑记论妈祖信仰在山东的流播特点
一、王权《修天妃庙记》解析
二、叶观海《天后阁记》解析
三、英文《重修天后宫记》解析
四、流播特点
八 佛教文化探微
“人间佛教”理念的发展历程
一
二
三
试说慈悲
一、慈悲涵义
二、慈悲种类
三、慈悲心
四、慈悲行
佛教的恩惠说
一、恩惠含义
二、施恩
三、知恩和感恩
四、报恩
济人利物 养性修真——佛教与生态平衡
一
二
三
弘一与倓虚
一
二
三
近代僧伽教育之父——虚
一、 从向佛到出家
二、“近代僧伽教育之父”
三、弘法香江
传法不传座——倓虚的僧伽管理思想与实践
一
二
三
九 青少年宗教信仰研究
审视与对策:青少年中的宗教信仰
一
二
三
附录
关注下层民众的所思所想——民间宗教调查琐记
一
二
三
四
基础·特色·应用——我的治学心得
引言
一、有基础才能有水平
二、有特色才能有地位
三、有应用才能有前途
结语
李老与我的师生情
一
二
三
后记
更新时间:2023-07-13 16: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