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引言 什么是“影像诗学”
一、影像的本体概论
(一)作为“第二自然”的影像
(二)作为“心灵影子”的影像
(三)作为“第三只眼”的影像
二、影像作为诗学研究对象的可能性
(一)诗学研究的领域扩展
(二)影像研究的诗学承袭
(三)影像诗学的研究范畴
三、影像诗学的方法论特点
(一)研究的贯穿性
(二)聚焦的当下性
(三)理论的整合性
第一章 后现代·多媒体·视觉文化
第一节 视觉文化转向
一、影像的历程
二、视觉文化与文化转向
三、影像认识论与文化的视觉化
四、身体、形象与政治
第二节 影像与社会文化的对位研究
一、多种视野下的分期方式
二、前影像时代与古典社会文化
三、相片、电影与现代社会文化
四、电视、数字影像与后现代文化
第三节 影像时代的“多媒介革命”
一、多媒介的时代
二、视觉与符号消费
三、全媒体与幻觉文化
四、“视觉餍足”与影像堆积
结语
第二章 经典“诗学”理论与“文化诗学”
第一节 经典诗学──影像诗学的理论渊源
一、“图像快感”——最早见于经典诗学理论的影像诉求
二、“形象”与“意象”——“影像”的词源
三、诗画关系——影像诗学的理论出发点
第二节 “诗与思”──哲思解读与影像诗学的历史背景
一、“诗性智慧”——影像诗学何以为诗学而非哲学
二、“诗哲合一”——诗化与影像的诗化
三、“诗·语言·思”——作为艺术的影像及其诗学本质
第三节 “影像的狂欢”──当代文化革命与影像诗学的时代语境
一、民间文化与节日狂欢——巴赫金的诗学理论
二、走向历史与政治——“文化诗学”
三、“世界已经被拍摄”——景观社会推动图像文化的复兴
结语
第三章 电影理论与电影诗学
第一节 电影诗学
一、何为电影诗学
二、电影诗学的演进
三、电影诗学的新变
四、电影诗学的回归与重设
第二节 叙事论
一、经典诗学叙事
二、后现代叙事
第三节 风格论
一、新技术下的电影风格
二、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美学意蕴
第四节 创新论
一、当代电影诗学研究模式的修正:文化诗学转为感性诗学
二、开放新的表意机制:跃动的诗意
三、反叛的诗格:新形式主义诗学
结语
第四章 电影和现代影像播映文本与“诗性”
第一节 诗性
一、诗性何为
二、诗性:影像原点
第二节 影像播映文本的诗性观照
一、电影影像
二、电视影像
三、多媒体影像
结语
第五章 中国电影理论与影像文论学说
第一节 中国电影理论──在中西异质文明的碰撞中曲折发展
一、“影戏说”——中国电影理论的独特解读(1921—1949年)
二、意识形态下的理论转向(1949—1976年)
三、十年动乱后的电影理论(1977年至今)
第二节 影像文论学说──中国电影理论的文化寻根
一、中国文化的实践理性
二、恬淡的意境
三、姊妹艺术的渗透
第三节 时空碰撞──影像诗学范畴下的理论解读
一、人生与艺术的影像选择
二、古典与现代的诗意处理
三、本土与西洋的文化撞击
结语
第六章 文化研究视阈下的影像活动
第一节 文化研究与视觉文化
一、文化研究
二、视觉文化
第二节 作为艺术存在的影像
一、影像的艺术气质
二、能指的胜利
三、日常生活“泛艺术化”
第三节 作为文化存在的影像
一、明星代言和电视“专家”
二、符号及其双轴关系
三、影像现象下的关系活动
第四节 作为媒介存在的影像
一、媒介的信息编码
二、影像时代的“宅一族”
三、影像即隐喻
结语
第七章 影像的民族性与文化误读
第一节 东西方影像文化的民族性
一、民族与文化的民族性
二、民族文化的影像表达
第二节 互文性视阈下的影像误读
一、互文性理论
二、图像文化时代的影像误读
三、东西方的影像误读
四、影像误读的文化功用与文化启示
第三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东方镜像”
一、全球化时代的主题变奏——从一元幻象到多样景观
二、亚洲的回响——东方电影的新时期
三、“东方镜像”的文化启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译著
二、国内中文著作
三、期刊论文/报刊文献
主要影像文献
一、电影
二、电视与网络影像
后记
更新时间:2021-01-07 18: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