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文化时代的影像诗学
- 黎风
- 1990字
- 2024-12-21 07:43:37
第三节 影像时代的“多媒介革命”
一、多媒介的时代
在信息科学领域,由于信息生产、处理和传播的发展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关系发生变革的现象被称为“信息革命”。一般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迄今一共发生过五次信息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诞生;第二次是文字的创造;第三次是以造纸术为前提的印刷术的使用;第四次是光电信号和无线电技术为基础的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相继发明;第五次信息革命是20世纪下半叶计算机的发明以及计算机、互联网与数字通信技术的合流。作为媒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兼容了电影电视的视觉化特征,且能够同时呈现不同介质的文本——声音、文字、图片及活动影像。不仅如此,第五次信息革命在信息的储存和传播速度上达到了质的飞跃,大部头的文学著作和一部电影上千米的胶片在小型的数字移动存储盘的面前成为“沧海一粟”,比国家电视台的重大新闻更快的传播速度使得记录个人每日经历的照片和心情随笔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开放展示给最广大的受众群体。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多媒体数字技术并不是一次孤立的机械发明,而更像是一种外向型的“信息整合时代”的表征:数字多种媒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媒介中的一切传播客体转换成统一制式的二进制编码,以此完成对媒介和信息的“收编”与“整合”。在社会话语层面,计算机、互联网和多种新生的媒介形式完全打破了地域、距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使人们能平等、快捷地接触到各种信息、思想和文化。
多媒体也称“多媒介”,是指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介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影像和声音,多媒介首先是一种技术的指称,除了计算机,多媒介包括多种新生的影像媒介。与“电视”一样,“DV”也具有两种定义:一种是“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指以数字信号而非胶片作为载体的活动影像,是一种文本介质;另一种是用来拍摄数字视频的“数码摄影机”,带有工具属性。1995年索尼公司推出第一台家用小型DV机,与传统摄像机相比,DV机具有高效能和低成本的优势。采用数字信号记录使影像的清晰度有所提升,且操作十分简便。作为影像文本的DV便于后期处理,可以通过接口将DV机存储的影像转入电脑,然后生成数字视频文件或导入其他工具进行编辑和修改。另外,DV机的成本低廉,价格能够被普通用户接受,这使得其用户数量逐年增加。“网络播客”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是以互联网为信息存储和交换的场所,进行数字声讯节目的预订、下载和制作上传的媒介技术,用户可以将预订的节目下载到私人播放工具上收听,不用再按时按点地等候传统媒体节目的播出,用户还可以自己录制音频上传与其他用户分享。与之原理相似的,“网络博客”偏向于文字、图片和视频文件的上传与分享,在博客之后流行的“微博”实际上是对“网络博客”的部分功能和窗口进行修改的产物——使主界面从私人界面转向体现交互性的公共界面,以时间轴为依据显示用户更新的信息,同时加入更多用户互动功能。这些改变突出了交流的即时性和快捷性,使“微博”及很多自媒体的用户群迅速扩充。手机电视是利用具有流媒体功能的智能手机观看电视的技术,手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合并使得手机兼具了观看网络视频的功能,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手机电视与计算机网络视频在同一播放程序内实现了兼容。电子游戏又称“视频游戏”,电子游戏以数字虚拟影像为表现形式,用户在自然游戏行为过程中对计算机、手机或其他游戏终端进行操作,感受数字程序生成的影像对现实游戏情境的模拟。游戏过程中,游戏程序根据用户操作进行影像的响应,使用户获得视觉反馈。电子游戏使人们拥有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即时“生成现实”的体验。
上述这些新生的影像媒介具有一些共同特点。第一是实时性。新媒介使各种介质的文本都能够高速地生成和传播。胶片摄影需要文本生成过程,即放大洗印的过程,大部分电视节目存在录播的时间差,而新媒介的信息传播是即时的,文本生成的时候,其传播也完成了。第二是集成性。新媒介不再只具备单一功能,而能够融合多种文本的生成和传播。DV机可以同时进行画面拍摄和声音采集,网络“播客”能够同时进行上传、录制和下载,“微博”能够在发布文字信息的时候上传图片,并分享网络视频链接,而智能手机具备了上述所有功能。第三是交互性。人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操作和改变信息,受众同时也是用户。电子游戏的玩家在观看游戏画面的时候也决定着画面的生成,微博用户接受信息时可以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反馈(评论、引用、分享等), “播客”用户可以控制声讯文件的播放时间、播放速度,更不用说手机本来就是一个通信设备。
后现代社会文化中,艺术和商业、精英和大众、原型和复件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弭,多种媒体的共同作用使这一历史进程顺利进行,具体到视觉文化的领域里,传统的概念受到质疑和颠覆,虚拟的影像包裹着大众,并逐渐替代原本的现实,数字技术取缔了影像生产的特权,也瓦解了影像本身的神话,不同影像媒介的边界不断模糊,形成了一种“泛影像”的传播。总的来说,在文化的后现代进程和商业化的浪潮中,多种影像媒介的产生改变了影像的生产和传播机制,也改变了影像的认识论,同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文化现象和大众话语的转变,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多媒介革命”。
二、视觉与符号消费
在“多媒介革命”的后现代社会中,影像必然地成为主导的媒介形式,视觉媒介取得了“元媒介”的地位。如果人们要理解一件商品,首先要接收的是该物品的图像,把握事物的外形是了解该事物的第一步;当大众关注一则新闻,首先要看到该事件发生时“在场”的影像,或是事件亲历者的影像,起码也要看到照片,只有文字叙述或声音描绘的信息被认为是“不可靠的”。在多媒介对信息的立体传播中,影像媒介成为理解和评价其他媒介信息的“元语言”。
对视觉文化的考察要融入当代社会和文化语境。波德里亚认为,经济生产领域已经与意识形态或文化领域融为一体,文化作为经济领域的表征,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隐喻。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经济活动是消费,消费活动的空前发达是人类社会步入工业化、都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随着消费资源不断丰富,都市化进程加快,市民的闲暇时间增多,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型社会逐渐转变为消费型社会。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变。在消费社会中,社会关系的构建逐渐脱离物质生产的关系,开始以消费关系为中心。这样的一个结果是,人们开始更多通过消费而不是生产活动来对自身和他人进行身份定位,消费行为逐渐成为社会地位的标志,商品成为表征身份的商品。消费社会为商品的主体化和符号化打下基础。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日常生活的“文化化”和“审美化”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商品的外观,所有的广告都在暗示商品在构建“理想生活图景”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视觉消费和符号消费捆绑在一起,成为消费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
一些理论家认为,消费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丹尼尔·贝尔指出“劳动和积累本身不再是目的,而是进行消费和炫耀的手段”。工业化程度使得消费社会中的商品呈现一个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商品的分类十分详细,品类众多。过去满足特定需求的一种商品被细分为众多类别的商品,而每一个类别又分化为更多的“亚类别”,比如20世纪90年代走入中国普通家庭的个人电脑,在大批量生产之后“分化”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分化为重视便携性的“商务本”和重视用户影音体验的“游戏本”,“商务本”又再细分为“超薄本”“超极本”“商务办公本”“二合一本”等众多类别;另一方面,同类商品的同质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在商品类别细分之后,人们消费时发现自己面对的商品花样繁多,即使同一类商品也很难全部浏览一遍,但同时人们也发现,同一类不同品牌的商品之间除了商标,在使用价值上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可供选择的余地已经很小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当代社会的人们开始趋向于单轴行为,即放弃选择。“这一切源于文化元语言的缺损,源于自我的选择和评价标准的丢失。这样,消费也在无选择中成为异化的意义活动。”这一论述涉及异化消费与后现代社会之间的复杂联系。
选择权的出让和商品的同质化使得商品必须借助影像媒介建立属于自己的视觉符号,通过广告、宣传画和网络视频等渠道,商品的外形得到全方位的展示。“在消费社会中,看的行为本身就构成了消费……消费社会中的几乎所有消费品和服务本身都必须在被看见和被展示的情况下才具有消费品的性质和吸引力。”所以在这一语境下,消费社会中的影像媒介既具有第一性的特质(物质主体),也具有第二性的特质(对象)。所以,通过影像媒介展现的商品形象成为“符号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社会通过多种媒介给商品附上某种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的暗示,在这种暗示下,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来建构和表达自己的身份,使自己想象性地归属于某个社会阶层,并具备某种素质和品位。商品的消费变成一种符号消费。与之相似,“时尚”的概念就建立在符号消费的论域中:人们通过消费特定的商品表明自身与自己所认同的文化、社会阶层的一致性,同时与其他的阶层相区分,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在消费社会中,人们通过符号消费获得一种“群体成员感”。所以符号消费是一种“对欲望的欲望”。
New Balance:伴随《来自星星的你》热播而在中国大陆迅速走红,充分呈现出视觉消费与符号消费的二重奏
商品的符号性具有决定消费活动的能量:New Balance是一个美国慢跑运动鞋的品牌,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但该品牌很少邀请明星和公众人物进行广告宣传,所以一直难以进入中国市场。2013年年底,一部韩国偶像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通过网络渠道进入中国并获得巨大反响,剧中的男主角经常穿着“New Balance”的慢跑鞋出现在镜头中。依靠该剧的成功,短时间内,该品牌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并抢占到很大的市场份额。电视剧中的男主角面容俊秀,拥有巨额财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同时散发着“外星人”的神秘气质,明星的形象与商品的形象相结合,使慢跑鞋具备了鲜明的符号特征,消费者通过购买该品牌的鞋来达到对剧中人物的认同与接近,将作为商品的鞋“内化”成为消费主体的身份表征。高昂的售价并未影响鞋的销量,因为“拥有财富”的意义融入了这款商品的符号特征中。
三、全媒体与幻觉文化
如果以文化研究的视角考察消费社会,后者的含义会远远超出“商品消费”的范畴。影像媒介传播的视觉形象同样可以成为被消费的客体,这种通过“看”而不是“买”的消费是消费社会里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全媒体”成为这一文化现象的媒介基础。“全媒体”的概念建立在“多媒介”的基础之上,是数字化背景下多种媒介形态相融合的结果,既是多媒介的组织形式,也指代当下传媒领域的行业模式。“全媒体”指媒介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采用多种媒体表现手段(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网页等),通过融合不同媒介形态(报刊、广播、海报、电视、网站等),将信息同步传送给多样化的终端(手机、电脑、电视等),诉诸视、听、触觉等多感官通道,使处在各种环境中的受众都能即时实现信息的接收。“全媒介”是一个共时性的传播机制,通过媒介的融合解决受众分化带来的难题,实现了传播效率的最大化。在全媒体的技术保障下,视觉消费所需的影像资源高速堆积,使当代社会的大众与现实世界相隔离,视觉化的社会文化进一步呈现出“幻觉”的特质。
1839年,法国画家保罗·德拉罗什在看到了当时新发明的“达盖尔”摄影术时,发出了一声感叹:“从今天起,油画死了。”尽管当时的摄影术远未发展成熟,但当时“观众还是很清楚,摄影将能夺走油画的优点”。这里所谓的优点并不是艺术的,而是工具的,摄影术替代了油画作为记录现实的必要手段——有了摄影机,人类在记录现实时不会再考虑油画了,所以作为传播媒介的油画“死了”,社会文化进入到图像时代。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是讯息,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随着媒介的革命性进步,人类的扩展方式由“外爆”转变为“内爆”,即从身体在空间内的延伸转向神经中枢借助媒介的延伸。在当下,全媒体的传播机制将人的神经中枢延伸到前所未有的领域,人们通过全媒体感受着周围的世界。波德里亚对“内爆”的理论进行扩展,在社会学意义上考察“内爆”的影响,认为“现代媒介所具有的虚拟化特质,很大程度上将人的感知能力局限在了对‘媒介真实’的感知层面上,人无法对世界的真实状况进行具体感知和准确判断”,媒介营造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产生了意义的“内爆”。李普曼也认为当今的人类不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而是在由媒介符号构筑的“拟态环境”中。人们通过消费来构建自己的身份,同时也通过影像媒介感知周围的世界。在都市中,人们随处可见商场的巨幅广告、建筑物顶层的五彩霓虹灯,LED屏中滚动的影像好像在对自己深情诉说,电视里的风光纪录片好像把最美的自然景观带到自己的窗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切令人们眼花缭乱的同时,却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毫无关系,它们的作用似乎仅在于遮蔽现实的世界。
后现代语境下的“肯定性”文化创造出一种新的现实:“在文化内部营造出一种表面的统一与表面的自由,而种种异见与反抗则在‘安抚政策’之下噤声。”这一文化现象可以用来解读“全媒介”环境中无所不在的广告意识形态。当下的广告以诱导和赞美为主旨,通过对生活进行极端片面性的再现对商品赋予符号意义。在印刷机的时代,报刊上的广告采用十分简洁的文字表现着高度实用的信息,告诉读者“如果遇到某种问题,就去某个地方找某个人,他和她的商品能解决该问题”,这是印刷机时代广告的话语范式。而在当下的消费社会,广告一改严肃冷淡的语态,表现出无比温馨和柔软的姿态,通过对商品符号化,暗示出商品的使用者而不是商品本身的品质。广告的目的不再是告诉观众某件商品具有某种价值,而是通过营造生活的“拟像”使观众觉得商品有价值。广告是循循善诱的,它在不断暗示:“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快速解决的,它们的快速解决要借助工艺、技巧和化学。”所以当下广告的话语范式通常是:人们必然遇到某个问题,然后商品在第一时间出现并快速解决了该问题,之后人们回到了愉快的生活状态中。现实生活被粗暴地拟合成“出现问题”和“愉快地解决问题”的重复模式,理性的思考和社会批判在广告中丝毫不见踪影。
如同广告一样,在“全媒介”主宰的社会中,影像逐渐失去了复制现实的功能,通过影像表现给大众的,无论是生活图景、社会场景还是自然风光,都只是对被表现的对象异化的“假象”。影像在建立一种虚拟的神话,试图混淆人们对现实的感知:带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游戏机能带给用户逼真的体验,拿着手把站在电视机前挥动手臂的人认为自己是在滑雪或打网球,已经忘记了这只是游戏;人们回到单身公寓时,虚拟管家表达问候,并打开电视机,这让用户感受到亲切的陪伴;购物网站的广告试图告诉人们只要在网站上通过图片选购商品,就能够改善人们的经济状况,使人们忽略了自己其实是在花钱。一则中国购物网站的广告语将这种“幻觉文化”的许诺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则广告语是:“在未来,所见即所得。”
四、“视觉餍足”与影像堆积
历时地考察视觉文化对主体产生的作用可以发现,随着媒介视觉传播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传播效率的持续提高,视觉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人类的视觉经验越来越丰富,视野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辽阔领域。相应地,生活在高度视觉符号化的社会空间里,人们的视觉需求和视觉期待也不断增长,套用经济学的论点,随着边际效应的递减,满足视觉期待变得更加困难。
《阿凡达》: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刺激,也刷新了全球影史票房纪录
除了电影,“多媒介革命”时代的其他媒介形式也在不断地展现各种视觉奇观。明星是幻觉文化的典型具象,在高频次地重复出现于各种影像媒介时,明星们以生动可感的方式满足着大众对世俗生活的幻想,成为大众生活中“最熟悉的人”。但随着对大众“视觉餍足”的不断迎合,明星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了,“过景的明星尚未凋谢时,新的明星已在传媒的‘制造’和‘包装’之中。”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只在韩国国内“出道”的明星组合就超过了50个,这些组合多由2~6人组成,每个组合都多次在媒体上亮相,为不同的商品做宣传。在视觉媒介成为文化主导的当下,大众的视觉需求不仅不会收敛,反而会在媒介的鼓动下无节制地增长,结果导致媒介视觉材料的过度堆积。英国球员贝克汉姆曾将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形象使用权出售给多家商业品牌作为其形象代言,韩国演员金秀贤在2013年凭借《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赢得很高的知名度,他在2014年的60天内,连续成为16家中国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明星的形象在“全媒体”的推动下铺天盖地向大众袭来。
当下的媒介正是以这样的速度在大众的生活中生成新的影像,桑塔格认为,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消费各式各样影像和产品的自由被等同于自由本身。把自由政治选择收窄为自由经济消费,就需要无限地生产和消费影像。”在这种社会机制下,人作为主体与影像作为客体的传统范式已经动摇,大众生活在影像的重压之下,现实的生活被媒介生产出来的过剩影像所左右,影像通过质量的“改进”与数量的“增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威性——张贴画挡住墙壁,广告牌遮蔽天空,电视和电脑中多层重叠的画面成为通向外界的窗口,向人们展示“世界”的面目。
结语
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从逻辑化到图像化特别是影像化的剧烈转变在社会话语中产生的重大影响,是摄影术诞生之前的人们难以始料的。不仅如此,媒介转型的意义更是超越了话语转型。信息的形式由媒介决定,信息的内容受媒介统摄。所以麦克卢汉始终认为:媒介即信息。话语转型的背后映射着思维的转向,复杂的句式、严谨的逻辑不再是今日视觉文化时代人类思想的传送模型了,1863年林肯发表的《葛底斯堡演说》在当时能够被所有在场者即刻清晰接收,但现在却成为书本上的拗口文章。我们难以企及“印刷机时代”的普通听众们所达到的文字接收效率和能力,我们也不认为这种能力还能在今天的话语中起到决定作用,这是视觉媒介回归的结果。从最初的原始图像、通用文字到现代印刷刊物、影像,我们能看到媒介的历史与话语的历史,媒介的形式与社会文化形态呈现对位发展态势。在这一构架中话语的转变保有鲜明的脉络,对话语和文化的考察不应孤立于这种对位态势之外。而从这一研究架构出发,能够展望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介时代”会对社会文化产生怎样的冲击,这种冲击在当下被感受到,并会持续作用于我们的文化,进而影响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