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症儿童潜能自然回归法操作指南
- 贺永红 贺胜 (加)黄伊立
- 956字
- 2024-12-17 17:07:32
问题8 孩子突然的“开窍”,是在知识点上,还是在公序良俗点上的顿悟?
两种都有。低功能孩子往往首先是在“比较初级的技能点”上产生顿悟。比如搭积木的难度上,往往是家长在家不教的孩子,才有顿悟现象。
我们认为“顿悟现象”也符合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孩子自己运用“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扩大认知图式、融合新的知识的模式时,就会形成正向的“认知图式”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顿悟”——由量变产生了质变——生成了新的认知图式。而家长按照“成年人设定的目标”去训练——不是在孩子主动意识的探索行为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它们没有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模式与孩子已有的知识建立起内在联系——是没有“根”的认知图式,所以就形不成积累,就不会产生“顿悟”。没有量的积累,哪里来质的飞跃?
孤独症孩子既敏感,又不自信。他们为了避免风险,就会关闭自己独立探索的通道和机会。而家长刻意去教的孩子,往往处在一个“被动模仿”的过程中,他就不会自己去思考。当孩子把思考、选择、责任和风险都交给家长去承担,家长往往是直接给出结果,再否定他,使得孩子老是处在挫败中。家长甚至还把孩子的手抓住,使孩子的手变成了“机器手”,孩子就没有主动发现、探索的意识了。老师起的作用是启发孩子自主做事的意识,而不是越俎代庖,更不是因为孩子一时还达不到,就给孩子造成挫败感。我们这里的老师对待孩子存在的差距,每次给孩子的指导或指令都是“再给一点点,再多一点或再少一点”,让孩子有调整的主动权,孩子即使还达不到,也不至于马上就感到挫败。老师会先给孩子化解尴尬,然后适当巧妙地引导和启发,让孩子有机会和信心努力提升自己。
我们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要“治未病”,要使家长懂得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要把“别人家的孩子”当成模板,老是给自家的孩子打击。这种习惯思维往往出现在“三高”家庭里——“高知、高职、高智”家庭。经过行为强化干预训练的孩子,谈不上生活的“幸福指数”,他们大部分都可能被干预和干涉,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进行探索,容易形成负性情绪的积压,也难以获得幸福感。这种情绪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会爆发、崩溃。我们的这套教育引导方法,能让孩子在奋斗、失败、再奋斗中探索并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实现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当然也提高了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