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序
前言
上卷
第一章 中美贸易摩擦的镜鉴——日美贸易摩擦之回顾、走向与启示
第一节 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美国的多重施压手段
一、利用多边贸易体制
二、运用301条款等国内法机制
三、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第三节 日本的回应性应对策略
一、以《日美纺织品贸易协议》为代表的双边谈判和协调
二、日本应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策略
第四节 日美《广场协议》和日美贸易冲突趋缓
第五节 国有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的挑战
一、竞争中性在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机构”认定中的体现
二、竞争中性路径下中国国有企业“公共机构”性质的定分止争
第六节 日美贸易冲突对中美贸易战的启示
一、加强双边谈判
二、灵活适度让步
三、利用多边贸易体制
第七节 结语
第二章 国有企业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身份困境:有没有国际规则
第一节 作为跨境商业活动主体的国有企业:法律身份之争
第二节 IIAs和《华盛顿公约》中国有企业的地位和投资仲裁实践
一、绝大部分IIAs对国有企业开放
二、《华盛顿公约》肯定私人投资者身份的国有企业仲裁申请资格
三、CSOB诉斯洛伐克共和国案裁决及其问题
四、北京城建集团总公司诉也门政府案裁决
五、布罗切斯标准的具体认定及对我国国有企业在ICSID申请仲裁的建议
第三节 摆脱“公共机构”身份困境及国有企业改革
一、坚持政府和企业职能分离
二、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
三、引入民资战略投资者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竞争中性原则和竞争中性偏离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改革之困
第一节 不同版本的竞争中性原则
一、外国法上的竞争中性原则
二、国际法上的竞争中性原则
三、我国国内法中的竞争中性原则
四、外国对中国竞争中性偏离实践的批评
第二节 我国企业的竞争现状及特征
一、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体系的独特性
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第三节 竞争中性原则对我国企业竞争环境的挑战
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之争
二、竞争中性原则的重要性
第四节 竞争中性原则在我国实现的竞争中性化进路
一、明确国企与民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
二、强化规则和执行机制
三、调整企业结构
四、发展军民融合企业
五、推进混合制改革
六、推进监管中性和债务中性
第五节 结语
第四章 WTO规则下的产业政策——基于301报告及《中国制造2025》的分析
第一节 欧美等国家对《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看法及指责
一、美国的301调查与《中国制造2025》
二、欧盟商会对《中国制造2025》的指责
第二节 WTO规则对产业政策的约束
一、非歧视原则
二、取消限制、降低壁垒和市场逐步开放原则
三、非专向性原则
四、透明度原则
五、WTO规则下的中国产业政策审视
第三节 《中国制造2025》是否违反国际法规则
一、《中国制造2025》的合理性
二、《中国制造2025》的非合理性?
三、西方国家产业政策的特点比较
第四节 以WTO规则审视《中国制造2025》
一、解决中国现行产业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改善知识产权保护
三、竞争中性原则
四、WTO框架下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空间
五、厘清企业行为与政府行为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中国“技术转让政策”的强制性及其法理分析——从2018年美国对华《301调查报告》切入
第一节 技术转让政策的南北差异
一、南北国家技术转让政策差异的必然性
二、技术发达国家主导知识产权争端阶段性发展
三、中美技术转让政策差异的特殊性
第二节 中美“强制技术转让”争议
一、美国对“强制技术转让”指责
二、中国“技术转让要求”辨析
第三节 中国技术转让政策强制性分析
一、技术转让政策的技术转让促进能力
二、美国“强制性”指责的非合理性
第四节 中国技术转让政策落入“灰色地带”释因
一、国际技术转让多边规则缺失
二、中国技术转让政策设计意图
三、中国经济及科技水平提升
第五节 结语
第六章 美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最新修改及政策影响
第一节 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渊源
一、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萌芽阶段(1917—1973年)
二、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确立(1973—2001年)
三、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成熟(2001—2017年)
第二节 美国外资审查制度的新近修改背景
一、经济背景
二、政治背景
三、法律制度背景
第三节 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新近修改内容
一、实体规则
二、程序规则
第四节 美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修改评价及影响
一、美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修改的评价
二、美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修改的影响
第五节 应对美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修改的建议
一、继续扩大开放
二、加强法案解读并寻求应对策略
三、借鉴别国应对经验
四、加强企业公司治理
五、推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第七章 “脱钩论”背景下的中美金融断裂——以《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切入
第一节 “脱钩论”下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一、《问责法案》是中美长期以来在证券监管方面分歧扩大化的结果
二、《问责法案》是中美金融市场脱钩论升级的现实化结果
三、《问责法案》是美国对于中国意识形态防范和国家安全泛化的结果
第二节 中美之间的跨境证券监管争执
第三节 中美资本市场脱钩的应对
第四节 美国抗疫经济刺激计划和国际货币体系动荡
第五节 金融领域之外的中美脱钩:从产业竞争到教育拦堵
第六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机遇
第七节 结语
第八章 网络空间博弈中的网络安全悖论和网络公私矛盾——基于抖音事件的分析
第一节 美国政府打压TikTok的缘起和发展
一、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打压行动
二、中国政府对美国打压TikTok的回应
第二节 TikTok事件彰显的“网络安全悖论”
一、网络带来的技术性优势及影响
二、网络带来的挑战和安全威胁
第三节 美国的网络话语霸权和网络安全审查
一、美国的网络霸权和网络话语战略
二、网络安全背景下的美国投资安全审查制度
第四节 针对“网络安全悖论”的“公私应对”
一、我国应对外国经济制裁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二、TikTok应对“网络安全悖论”的法律策略
第五节 结语
第九章 贸易摩擦中的法律之牙——从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到阻断办法
第一节 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的出台背景
一、中国企业和机构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
二、完备、复杂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律制度
三、美式法律霸权主义的工具及其特征
第二节 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的规则设计
一、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的法律依据
三、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存在的问题
四、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 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的落地
一、反制政策的法治化
二、提高反制的有效性
三、其他辅助措施
第四节 结语
第十章 金融制裁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美国对中国金融制裁法理剖析
第一节 “脱钩论”和中美金融断裂
一、《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二、“撤资论”
第二节 美国金融制裁及其非对称性
一、金融制裁中的长臂管辖和非对称性
二、金融制裁措施的非对称性
第三节 中美金融角力的对称性
第四节 结语
下卷
第十一章 民粹国际法和国际法的去法化:透视贸易摩擦中的疫情插曲
第一节 民粹主义和民粹法理学
第二节 民粹国际法:逻辑和形式
一、民粹国际法的去全球化“叙事”
二、民粹国际法的特征和实例
三、民粹国际法的美国实践:退群外交和制裁外交
四、民粹国际法的“黑洞”逻辑
第三节 民粹主义视域下的跨国公法诉讼、“索赔论”与信息战
一、跨国公法诉讼及送达问题
二、“索赔论”及其非法性
三、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动向及中国的应对
四、跨境公法诉讼的公共功能和信息战
第四节 结语
第十二章 WTO的困境与多边贸易体系的改革
第一节 WTO的困境和失灵
一、WTO谈判机制缺陷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效率低下
三、上诉机构陷入僵局
四、争端解决的透明度缺乏
第二节 WTO困境的成因和改革的必要性
一、WTO困境的成因
二、WTO改革的必要性
第三节 WTO困境的解决
一、改革的可能方向和内容
二、WTO改革的新挑战
三、WTO的发展
第四节 中美方案的分歧
一、WTO框架内的中美贸易议题
二、中国的立场
三、美欧等国的立场
第五节 结语
第十三章 美式“小多边主义”贸易体制的端倪和雏形——《中美经贸协定》(第一阶段)的变局背景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治理体系的演变
第二节 美式“小多边主义”的端倪
一、何为美式“小多边主义”?
二、美式“小多边主义”的核心特征
三、美式“小多边主义”与英国“帝国特惠制”
四、美式“小多边主义”兴起的原因
五、美式“小多边主义”的雏形
第三节 现阶段美式“小多边主义”的规则内容
一、USMCA文本中的“小多边主义”思维
二、新美韩FTA的达成
三、《中美经贸协议》的达成
第四节 美式“小多边主义”体系对国际贸易体系的影响
一、以WTO为核心的传统全球多边主义受到冲击
二、USMCA推进新的贸易规则和体系
第五节 中国的应对
一、双边层面:完善《中美经贸协议》和推动其他自贸协定谈判和升级
二、区域层面:推进RCEP的签署和加入CPTPP的考量
三、多边层面:“小多边主义”的应对和WTO改革的中国方案
第六节 结语
第十四章 “价值观同盟”视角下的国际经贸秩序
第一节 “价值观同盟”战略:概念初探
第二节 “价值观同盟”战略的历史发展与实践现状
一、价值观同盟外交的源起
二、价值观同盟外交的现状
第三节 “价值观同盟”下的经贸秩序:理论分析与现实批判
一、价值观同盟战略的理论分析
二、价值观同盟战略的现实影响
第四节 结语:价值观同盟战略的中国因应
第十五章 国际经济规则的安全化和安全泛化
第一节 国家安全、国际经济规则和安全规则
一、国际法上的国家安全概念
二、现有国际经济规则与国家安全规则之间的二元平行结构
三、国家安全规则的泛政治化属性
第二节 安全困境中的国家安全泛化主义
一、国家安全的内涵扩大而审查标准模糊
二、国际和内国经济规则向东道国规制权倾斜
三、国家安全审查措施正成为被广泛运用的重要监管工具
第三节 国家安全泛化主义的成因
一、国家主权的回归和强化
二、南方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
三、传统国际经贸规则对经济自由化的片面追求
四、跨国公司的持续扩张
五、“黑天鹅”事件的频繁发生
第四节 安全困境和博弈论分析
一、一美元拍卖理论
二、适度的国家安全监管措施和个案
三、国家间安全博弈的“斗鸡博弈”分析
第五节 启示:代结语
第十六章 逆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赤字——如何驯服逆全球化?
第一节 逆全球化的摇摆
第二节 全球治理赤字的变化特征
一、从“硬法”到“软法”
二、从“传统国际治理机制”到“新型国际治理机制”
三、从司法治理到替代性争端解决
四、从国际法影响国内法到国内法域外适用
五、从“大范围治理”到“小范围治理”
第三节 全球治理赤字加剧的原因
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二、传统大国对既有势力的维护
三、国际法治的认同基石遭到侵蚀
四、国际法治的确定性和公平性不足
五、主权的回归
第四节 驯服全球化的美版药方
第五节 治理赤字的中国解法
一、强调国际治理更应依靠国际法
二、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四、利用新型国际治理机制
五、重视治理主体的多样性和多元性
第六节 结语
第十七章 国际经济秩序与中国参与理论——基于代际变迁的考察
第一节 “国际经济秩序”溯源
第二节 “国际经济秩序”话语的代际考察
一、国际经济秩序的代际史
二、国际经济秩序的代际演进话语
第三节 “国际经济秩序”代际史引发的难题
一、对“国际经济秩序”价值的判断
二、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角色定位——中国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关系如何
三、“国际经济秩序”功能的变化——中国认为国际经济秩序起到了怎样的功能,而它事实上又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第四节 “国际经济秩序”难题的中国解法
一、引例:中美贸易摩擦如何影响国际经济秩序
二、中国解决“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代际史难题的路径探索
第五节 结语
第十八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国际法演变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第一节 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过程中的主权
第二节 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过程中的国际法话语体系转变
第三节 多边主义和国际组织重要性的演变
第四节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创新意义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导价值
第十九章 中美贸易摩擦对国际经济秩序的现实主义形塑
第一节 中美贸易战的修昔底德逻辑
第二节 中美博弈的现实逻辑和内在因素
一、人类文明存量的博弈史
二、影响新时代中美关系走向的四个因素
三、中美博弈的决定性变量
第三节 拜登政府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和走向
一、拜登政府在贸易政策方面将逐步放弃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
二、拜登政府在金融方面仍将尽可能维护金融稳定
三、拜登政府在科技政策方面仍坚持以脱钩为方向
四、中美在新能源领域的可能合作
五、拜登政府在调整对华政策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
第四节 拜登政府加强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态度和措施
一、融合还是隔离
二、制定更新经济、技术规范
三、重掌全球议题话语权
四、国际组织去中国化
第五节 摆脱“修昔底德陷阱”的对策:理念共识、规则机制、全球议题
一、理念共识
二、规则机制
三、具体全球议题
四、摆脱中美关系的“修昔底德陷阱”
附录
一、中美贸易摩擦大事记(2017.1—2022.2)
二、拜登政府《2021年贸易议程》
三、2021年美国国家贸易评估报告摘要(中国部分)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更新时间:2023-08-07 17: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