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前折页
本书编写者
书名页
序
前言
佛教基础知识
第一章 印度佛教与初传中国
一 佛教起源
二 部派佛教
三 大乘佛教
四 佛教初传中国
第二章 佛教的多途开拓与持续高涨
一 魏晋佛教的多途开拓
二 南北朝佛教的持续高涨
第三章 中国佛教宗派的建立与演变
一 宗派建立的社会条件和特点
二 佛教八宗
第四章 藏传佛教与云南上座部佛教
一 佛教初传与藏传佛教建立
二 藏传佛教的复兴与发展
三 藏传佛教宗派
四 云南上座部佛教
第五章 佛教融合演变与新时期
一 佛教新格局的确立
二 汉藏佛教的冲突与融合
三 朱元璋与明代佛教
四 清代佛教的演变与衰落
五 近现代佛教及其改革运动
六 新时期的中国佛教
第六章 亚洲其他国家与欧美佛教
一 亚洲其他国家的佛教
二 欧美佛教
第七章 经典、教义和信仰对象
一 佛经翻译
二 佛教藏经
三 基本教义
四 佛、罗汉和菩萨崇拜
第八章 仪轨制度
一 戒律
二 法事节日
道教基础知识
第九章 道教历史与宗派
一 道教的起源与形成
二 魏晋南北朝道教的发展
三 唐宋元时期道教的繁荣与创新
四 明清道教的衰落
五 近现代道教概况
第十章 道教经典与教义
一 《道藏》与道教典籍
二 道教的三洞四辅说
三 扶乩与道教经书
四 道士日常诵奉的主要经典
第十一章 道教教义
一 “道”与“德”的信仰
二 道教的创世论
三 道教“贵己重生”的人生观
四 重玄之道
五 性命双修
第十二章 道教仪式
一 道教斋、醮的含义
二 戒律与清规
三 道教的符箓法术
四 道士的称谓
五 道教的重要节日
第十三章 道教宫观与神灵信仰
一 道教宫观的源起
二 著名的道教宫观
三 道教的神灵谱系
伊斯兰教基础知识
第十四章 历史演变
一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传播
二 伊斯兰教在中国
第十五章 《古兰经》、圣训及汉文经籍
一 《古兰经》
二 圣训
三 《选译详解伟嘎叶》
四 《教典诠释》
五 汉文经籍
第十六章 基本信仰和礼仪制度
一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
二 伊斯兰教的五项基本功课
三 礼仪习俗和宗教节日
四 教制、清真寺及其他
第十七章 教派、门宦及社团组织
一 格底目
二 门宦
三 新疆的依禅派
四 西道堂
五 赫瓦尼派
六 社团组织
第十八章 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人物
一 宗教学者和教派领袖
二 现代人物
天主教基础知识
第十九章 历史与传统
一 “天主教”名称的由来
二 基督教的诞生
三 基督教的传播
四 教阶制
五 主教的任命
六 教宗国的产生
七 东西教会大分裂
八 宗教改革
九 梵蒂冈城国
十 教会法典
十一 公会议
十二 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
第二十章 信仰和神学
一 圣经
二 传统
三 三位一体
四 天主
五 耶稣基督
六 圣神
七 圣母玛利亚
八 原罪
九 救赎
十 天主十诫
十一 宗徒信经
十二 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
十三 神学
十四 教会论
十五 末世论
第二十一章 礼仪、圣事、瞻礼
一 礼仪
二 圣事
三 天主经
四 讲道
五 祝圣
六 大赦
七 十字架
八 圣像
九 瞻礼
第二十二章 中国天主教
一 天主教在华传教简史
二 中国礼仪之争
三 百年禁教
四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天主教
五 教案
六 义和团运动与天主教
七 中国与罗马教廷的交往史
八 天主教典籍的汉译
九 中国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本地化
十 中国天主教的反帝爱国运动
基督教基础知识
第二十三章 基督新教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 “基督教”的界说
二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三 宗教改革的基本内容
四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五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六 英国的宗教改革
七 近现代基督教
第二十四章 中国基督教史
一 马礼逊及早期基督教在华的传播(1807~1860)
二 19世纪下半叶基督教在华活动
三 中国教会的自立运动
四 本色化运动
五 五年运动和“到民间去”运动
六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基督教
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会的三自运动
第二十五章 经典、基本教义神学
一 基督教的《圣经》及其中文版本
二 基本教义神学
第二十六章 礼仪、节日、教制
一 礼仪
二 节日
三 教制
四 小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网站
更新时间:2021-12-30 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