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中医养生方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文化和文明的发展进步,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精神得以升华,人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精神情志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据《周礼》记载,周代的宫廷医生已有分工,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其中“食医”负责王公诸侯的饮食,这是早期的饮食养生方法。书中专门记载有适宜四时的肉食品种、调味宜忌、饮食与菜肴的搭配、服食方法等许多饮食卫生的内容。《论语》记载:“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强调了不能食用肉败、色恶、臭恶之变质食物。

《庄子·刻意》中提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可看出当时人们已认识到了“动以养形”有利于健康长寿。《吕氏春秋·尽数》中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提出了经常运动形体,则精气流行,身体才能健康的运动养生思想。

《周礼》记载:“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说明当时对四时不同气候与疾病的关系已有所认识。《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强调人体应顺应四时变化进行养生。

《管子·内业》是最早论述心理卫生的专篇,它将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以此作为内心修养的标准。《荀子·解蔽》言:“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由心所主宰,应注重精神调养。《孟子·尽心章》中有“养心莫善于寡欲”之说。《吕氏春秋·尽数》中说“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指出喜、怒、忧、恐、哀这五种情志太过,则会扰乱元神,进而对生命造成危害。《黄帝内经》对身心疾病的社会心理致病因素、发病机制、诊断防治等方面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对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心理治疗等加以总结,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见解,并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宣明五气》云:“心藏神。”《灵枢·邪客》说:“心者……精神之所舍也。”《素问·刺法论》云:“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