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的一方也要负责

松下幸之助将这种使命感以“经营理念”或者叫作“经营基本方针”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公司员工每天早上唱社歌[7],诵读将使命感文字化后的“纲领”“信条”和“五精神”(后来增补为“七精神”)。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松下电器公司惊人的发展和成长证明了松下幸之助的“方法”和“自来水哲学”是正确的。

很多人都会想成为松下电器公司的社长吧。可是,山下俊彦却拒绝得干脆果断。不过,松下幸之助另有办法。

被山下俊彦婉拒之后,松下幸之助仍然没有放弃。他不仅接二连三派出社长松下正治和年长的董事前往劝说,为了促使山下俊彦回心转意,他甚至还动用了工会委员长高畑敬一(或许是为了向山下俊彦传达普通员工也很希望他担任新社长的愿望)。

山下俊彦终于妥协了。不过在妥协之后,山下俊彦依然没有认可这项人事任命,一直发着牢骚。

“虽然他们都说我适合担任社长,但这样的话愚不可及。不是只有我这么说,而是任何人都会这么想。”“说实话,我内心还是觉得很奇怪。再谨慎些,好好找找,肯定会发现比我好数倍的青年才俊。(总顾问)还是太草率了。”

山下俊彦最后的抵抗也尝试过了。无论如何,山下俊彦一跃成为社长,在很多人看来都是非常不合常理的。至少应先从常务[8],接着是专务[9]这样的职位慢慢做起,然后再成为社长。

松下幸之助对此十分冷淡。“没那个时间了。我是很认真做出的这一决定,你能明白吗?”

山下俊彦彻底放弃了。“总顾问说,如果不做出这项人事任命决定,松下电器公司就会很危险。那么,既然做出了这么离谱的人事任命决定,总顾问也必须要承担责任。”

于是,在1977年1月7日新社长人选公布的记者会上,山下俊彦的那句名言横空出世:“任命的一方也要负责。”

据说,要成为改革者,需要具备“年轻人”“局外人”“痴人”三大要素。

山下俊彦满足了其中两个要素。就任社长时,山下俊彦57岁。董事之中他算相对年轻的,但也不能算是“年轻人”了。如果脱离周围人共同价值观的人可以算是“痴人”,那么山下俊彦确实是痴人。而这当中,山下俊彦最典型的是“局外人”这一要素。

山下俊彦一直处在松下电器公司的边缘,而且他还经历过复职。他曾暂时从松下电器公司离职,后来又回来了。在就任社长前,山下俊彦是空调事业部的部长。空调处在家电产业的边缘。空调由压缩机、冷热交换器等基础零部件构成,处在家电和非家电的交界位置。

边缘意味着边界,边界孕育着未来。正因为处在边界,山下俊彦才能超越家电的范畴,毫无抵触感地将电子产业这一非家电产业作为新兴市场而展望。

再往前说,在就任空调事业部部长前,山下俊彦曾在松下电子工业公司零件工厂担任厂长,负责真空管、电子管零件制作。成立松下电子工业公司是松下电器公司的一项大投资,是松下幸之助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信念而做出的决断。可即便如此,松下电器公司的主营产品还是家电产品,电子管的零件制作只不过是边缘产业而已。然而,就是在这个偏僻一角,松下电子工业公司孕育出了黎明期的半导体产业。

虽说是事后诸葛,但回过头来看,山下俊彦似乎是为了想出让松下电器公司脱离家电行业,彻底转变为一家综合电子企业的想法,而不断积累了一个“局外人”的经验。就算是松下幸之助这样卓越的人,也可能无法预见这一步。

山下俊彦长期处在边缘,这一偶发事件是松下电器公司的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