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培养孩子自控力的方法
04 自控力的培养需要父母正确的教育
“我家孩子缺乏社交能力,真让人担心。”
与父母所担心的不同,5岁的智友看不出来有任何问题,她和我沟通得很好,并且看起来聪明伶俐、开朗活泼,并不内向。我觉得父母对于她缺乏社交能力的忧虑,似乎有些过分。但是,在问了几个问题以后,我发现了她的奇怪之处:她总是觉得上幼儿园没有意思,认为小朋友们不想和她一起玩。
——孩子的性格是多样的
认识孩子就如同拼拼图,如果将两块拼图拼在一起,我们会觉得像长颈鹿;如果用更多的拼图,会觉得像豹子;如果将所有拼图拼在一起,我们又会觉得像斑马。孩子同样如此,即使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面前展现出的性格特点也是不同的。
即使是在同一地方,孩子做不同的事情、与不同人交往时,也会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此,即使是在同一诊室,孩子在我面前的样子和在父母面前的样子也会有很大差别,所以我才会怀疑面前的智友是否真的是父母所描述的那个孩子。
我们不会仅仅依据诊疗室中孩子的样子来评判孩子,所以父母也应该多方面地了解孩子,观察他们在家中、在学校的样子。即使认为已经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孩子,父母也会因为他们不断展现出的新样貌而感到惊讶,因为孩子的性格特点是多种多样的。
父母常常认为看到了孩子在自己面前的样子,就对孩子了如指掌了,但是,即使在家中开朗听话的孩子,在和同龄人交往时也会变得不一样。
智友虽然在家里十分正常,但在幼儿园却完全不同。因为家里只有智友一个孩子,所以父母时刻以智友为中心,衣食住行都给她最好的,这养成了她没有耐心、不知等待的习惯。在幼儿园里,她不想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在别的小朋友玩玩具时,她也总是忍不住要抢过来。所以幼儿园的孩子们大多不喜欢和她一起玩耍,这便导致了智友不愿意上幼儿园。
我建议智友的父母和智友一起制定一些小规则,并引导她遵守这些规则。比如,有零食时,要和周围的人分享;即使想再玩一会儿,也要按时吃饭睡觉;吃饭时,要主动帮家人备好碗筷等。父母需要通过这些日常的小事,培养她关心爱护他人的习惯。此外,我还建议智友的父母邀请与她同龄的朋友到家里做客,观察智友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如果智友有什么不足,要及时纠正她。正是在父母的不懈努力和智友的配合下,智友才渐渐学会抑制内心的冲动,懂得关心照顾他人。
孩子能够从儿时的失误中吸取教训,逐渐学习好的生活方式。即使是任性的孩子,也能通过教育学会忍耐与克制,不再任性地大喊大叫,不再因为嫉妒而弄坏别人的玩具,不再因为吃糖而不按时吃饭……由此可见,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父母需要掌握孩子自控力的发展速度
孩子的自控力究竟有多强呢?其实,自控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孩子爬行、站立、行走、蹦跳,是对大肌肉的自我调节;用勺子吃饭、用彩笔涂色、用手折纸,是对小肌肉的自我调节;控制大小便,是对括约肌的自我调节;不乱说话,是对反应抑制能力的自我调节;即使生气也不摔摔打打,是对情绪的自我调节。
这些多种多样的自控力并不是共同发展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因此,擅长跑步的孩子可能爱哭,表达能力强的孩子也可能爱尿床。
了解孩子自控力的过程也如同拼拼图一样。孩子在家里表现得很好,但在学校里和同龄人在一起时,可能就变得不知谦让、斤斤计较了。
如下表所示,孩子的自控力体现在许多方面,父母只有从不同方面了解孩子的自控力,才能掌握其发展速度,从而对孩子所缺乏的自控力加以培养。
续表
续表
——性格、教育与自控力
教育是孩子适应社会所必需的环节,但是,教育不能也不需要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因为不同的孩子性格中需要发扬或者注意的地方是不同的。
人的性格是多变的。在熟人面前滔滔不绝,而在陌生人面前却沉默寡言,这样的人是外向还是内向呢?即便是大部分时间都外向的人,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会突然变得内向。
同样,孩子的性格也无法一言以蔽之。要想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性格,就必须关注孩子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
亚历山大·托马斯(Alexander Thomas)和斯特拉·切斯(Stella Chess)通过研究孩子们的特征,将其性格特点分成了容易型、困难型和慢热型3类。但是,这只是归纳分类的结果,另外还有35%(约1/3)的孩子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不仅如此,即使是容易型的孩子,也会在特定的情况下,例如与父母分离时表现出敏感的特征;同样,即使是困难型的孩子,只要一坐上车也能没心没肺地玩,一点也不亚于容易型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父母不要简单地用容易型、困难型和慢热型来区分孩子,而应该仔细观察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有怎样的行为,以此来了解孩子的性格,这一点更加重要。
我在诊室里见到的孩子都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对医生很感兴趣,而有的孩子却完全不感兴趣,到处寻找新玩具。这些在幼时表现出的特性,有些很快就会消失,但有些会一直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直到他们长大。此外,活跃度、专注力、情绪调节能力,以及害羞、敏感、冲动等特性还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并能够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Jerome Kagan)对2岁左右的孩子进行了研究。他将孩子分成2类,一类是畏惧接触陌生的人或事,另一类是容易接触陌生的人或事,然后观察他们成年后是否仍是这样的。研究结果显示,2岁时表现出畏惧陌生人的孩子,21岁时仍有同样的反应:恐惧中枢——杏仁体有剧烈反应。这说明幼时怕生的性格特点能够一直延续到成年。
如果不加干涉,幼时的性格特点便会伴随孩子一生。那么,这其中有哪些需要培养,又有哪些需要改善呢?
需要改善的性格
害羞、冲动、好斗、焦虑的孩子长大后很难融入社会,专注力差或冲动浮躁的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有攻击性行为或者学习不好。除此之外,胆小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焦虑的倾向。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幼儿时期便表现出无畏和冲动的性格特点,那么孩子在几年后会变得更具攻击性。冲动和攻击性是培养自控力的两大障碍,需要父母严加管教以及孩子不断练习才能排除。
需要培养的性格
对于新鲜事物,有的孩子会盯着看很久,而有的孩子则很快便失去兴趣,这种特性会对孩子未来的智力产生影响。在1岁时能够长时间关注事物的孩子,未来的智商会更高。长时间专注的能力是重要的自控力之一,如果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父母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或增加专注时间来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培养自控力的方法
孩子需要被管教的时候,也是孩子的行为需要被纠正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父母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大好时机。自控力的发展会随着父母教育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父母只有给予孩子具体的指示,并帮助孩子反复练习,才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需要被管教的时候,以不恰当的方式强行纠正孩子的行为,则会适得其反,阻碍孩子自控力的发展。
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lind)根据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孩子的期望值,将父母的教育模式分为以下3种。
专断型
这是一种十分冷酷生硬的教育模式。这类父母很少考虑孩子自身的要求与意愿,常常以严厉、冷酷的态度对待孩子,并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
放纵型
这是一种过于包容、溺爱孩子的教育模式。这类父母对孩子缺乏控制,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放任孩子做决定,并且很少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在这种模式下长大的孩子大多是不懂礼貌、娇生惯养的孩子。
权威型
这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育模式。这类父母能够接受孩子合理的要求,但也不会放任孩子任性乱来,同时,他们还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与期待,对孩子严格却不冷酷。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杰西卡·彼得罗夫斯基(Jessica Piotrowski)对1141名2~8岁的孩子及其父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教育模式对孩子自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权威型父母教育出的孩子自控力最强,而专断型或放纵型父母教育出的孩子自控力未能得到良好的培养。
这项研究表明,过度严格和过度放纵都会对孩子自控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自控力,父母必须让孩子参与到重要的决策过程中,并且和孩子共同制定、遵守规则。
——权威型父母的独特之处
权威型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以下特点。
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
孩子生病时会哭闹、烦躁,父母与其一味地劝慰他们不要哭,不如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父母可以说:“你很难过吗?如果你感觉烦躁,不要哭,说出来会好受些。”当孩子将情绪表达出来以后,父母就容易找到控制情绪的方法了。如果身体难受,就找出病因并消除它;如果烦躁,就找一些消除烦躁的方法。
愤怒的孩子可能会通过摔打东西来发泄愤怒。像这样用行动宣泄情绪是因为孩子的自控力发展还不成熟。因此,父母需要帮助孩子通过语言而不是行动表达情绪,引导孩子练习用语言控制情绪,这样即使是4岁的孩子也能够自己喊停,并努力止住眼泪。虽然小时候孩子会把话说出来,但是,随着他们逐渐长大,他们就能学会在心中喊停。
给予孩子具体的指示
如果孩子犯错,比起指责他们,父母给他们一个具体的指示,告诉他们下次应该怎么做会更好。比如,如果孩子因为生气而乱扔东西,大声训斥他们反而会失去培养他们自控力的机会。因此,比起指责,告诉他们“下次生气的时候可以先在心里数3个数冷静一下”会更好。
细心观察孩子的状态并及时给予回应
孩子都是通过父母的反应来分辨世界的。如果父母能够及时对孩子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做出反应,孩子就能很快学会分辨是非对错。
比如,哥哥想吃饼干,而弟弟也要吃,哥哥能忍住独享的欲望,分给弟弟一半,这时如果父母表扬哥哥说“虽然你想自己吃完,但你能够与别人分享,这非常棒!”,那么弟弟下一次也会努力控制自己的冲动,变成乐于分享的孩子。
帮助孩子明确界限
如果父母能够提前告诉孩子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那么孩子就会努力不越界,从而更好地培养自控力。
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对孩子说不要大喊大叫,而自己却大喊大叫,那么孩子便会学习父母的行为而不是听从父母的教导。因此,如果想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必须做出榜样。
——自控力与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察觉并理解他人的心情和想法,并做出相应行为的能力。当别人哭时,刚出生的婴儿要么跟着一起哭,要么傻乎乎地待着;当他学会走路时,就开始出现试图安抚他人的行为。原本只在意自己的婴儿,逐渐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并尝试理解他人的心情和立场。
情绪是会感染的。如果身边的人在哭,我们也会感到伤心。对情感的共鸣是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刚出生10分钟的婴儿会跟着爸爸做一样的表情;一个婴儿哭,新生儿室的其他婴儿也会跟着一起哭。这都是因为他们具备天生的情感共鸣能力。
1周岁以后,孩子就会开始关注他人的心情,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并试图通过安抚他人来调节情绪。2周岁左右,孩子就能够稍微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做出一些社交行为。共情能力越强的孩子,社交能力就越强,社会适应能力也越强,和同龄孩子相处得越融洽,这些积极表现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另外,有研究表明,共情能力与情绪调节能力有关。在学步时期,情绪调节能力强的孩子会表现出较强的共情能力。
父母对待孩子情感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导情感型,另一类是无视情感型。
指导情感型父母对自己和孩子的情感有良好的认知,能够与孩子心平气和地谈论情绪与心情。当孩子产生愤怒、伤心等负面情绪时,父母能够安抚孩子,并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无视情感型父母对自己和孩子的情感没有良好的认知,对于孩子情绪的流露,尤其是负面情绪的流露,仅有“你就为了那个哭吗”之类的话,无视孩子的感受与需求。
父母对待孩子情感的方式不同,孩子学习和处理情感的能力也就不同。由指导情感型父母带大的孩子,对情感的了解十分细致,情绪调节能力也很强,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尊心,学习成绩好并且能够和同龄人融洽相处。因此,要想提高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共情能力,父母在认同和接纳孩子情绪的同时,可以与孩子多谈论感情与情绪,帮助他们学会处理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