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筑建苏堤

1085年,宋哲宗赵煦即位,由于哲宗年幼,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被重新启用为宰相,而王安石的新法改革派则受到打压。

苏轼在这一政治变动中,被任命为朝奉郎,负责登州(蓬莱)的政务。

在登州任职四个月后,他被召回京城,担任礼部郎中。

在朝中任职半月后,苏轼被提拔为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又升为中书舍人。

不久,他再次晋升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并兼任礼部贡举的主考官。

苏轼在朝中目睹了新兴势力对王安石集团的猛烈打压,以及对新法的全面废除。

他认为,这些新兴势力与王安石集团并无本质区别,都是为了私利而争斗。

因此,苏轼再次向哲宗皇帝上书,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旧党执政后出现的腐败现象。

他的直言不讳引起了保守势力的强烈不满,导致他再次遭到诬告和陷害。

苏轼的直言和坚持原则,使他既不被新党所容,又不被旧党所谅解。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苏轼感到自己无法施展抱负,于是再次请求外调,希望远离京城的纷争,寻求一个能够安心治学和创作的环境。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被任命为龙图阁学士,同时担任杭州知州。

杭州作为江南的繁华都市,西湖是其最为著名的自然景观,然而由于长期缺乏维护,西湖的淤塞问题日益严重,湖水的面积缩减,湖底杂草丛生,不仅影响了周边农田的灌溉,也使得西湖的美景大打折扣。

苏轼到任后,面对这一问题,他决定采取行动,恢复西湖的往日风采。

苏轼在杭州的第二年,即1090年,他组织了大规模的疏浚工程。

他动员了超过20万的民工,对西湖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疏浚。

他下令铲除湖中的葑田,即那些因淤泥堆积而形成的田地,恢复了西湖的清澈和广阔。

为了防止未来再次淤塞,苏轼在湖水最深处建造了三座塔作为标志,即后来的“三潭映月”,这三座塔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成为了西湖的标志性景观。

在疏浚西湖的同时,苏轼还巧妙地利用挖出的淤泥,在湖中筑起了一条长堤,这条长堤不仅连接了西湖两岸,方便了行人往来,而且在堤上建造了六座桥梁,使得西湖的景色更加宜人。

这条长堤后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苏公堤”,简称“苏堤”。

苏堤在春天的清晨,烟雾缭绕,柳树轻拂,湖面波光粼粼,树影婆娑,鸟儿在枝头欢唱,成为了西湖十景中最为人称道的“苏堤春晓”。

苏轼的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西湖的生态环境,也极大地提升了杭州的旅游价值,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

苏轼一生中,不仅在杭州筑堤,还在其他地方留下了他治水的足迹。

在被贬至颍州(今安徽阜阳)时,苏轼同样对当地的西湖进行了疏浚,并筑起了一条长堤。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安置于惠州(今广东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