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被贬黄州

在这场救援行动中,王安石的影响力尤为显著。

尽管他已退休至金陵,但他的声音依旧响亮。

王安石在给神宗的上书中写道:“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他对苏轼才华的肯定,也反映了他对公正和仁政的坚持。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王安石的这一句话成为了决定性的转折点。

苏轼因此得以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虽然失去了自由,但至少保住了性命。

在黄州,苏轼虽然受到当地官员的监视,但他的才华和智慧并未因此而消减。

在那103天的牢狱生活中,苏轼经历了多次生死边缘的考验,但最终,北宋初年太祖赵匡胤定下的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成为了他免于一死的护身符。

出狱之后,苏轼的官职被贬至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在当时官僚体系中并不显赫,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地方性的自卫队副队长,手中并无多少实权。

经历了乌台诗案的风波,苏轼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变得沉静而内敛,对官场的纷争和权力的追逐失去了往日的热情。

在黄州,苏轼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闲暇,他常常独自一人或携家人前往城外的赤壁山,那里是他寄托情感、抒发胸臆的所在。

在赤壁山的游览中,苏轼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创作了《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传世佳作。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感悟,也表达了他对于个人命运的沉思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在这些诗文中,苏轼以赤壁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缅怀。

除了文学创作,苏轼还亲自带领家人在城东的一块坡地上耕作,通过种田来补贴家用。

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让他在物质上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同时也让他更加贴近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在这一时期,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个别号不仅体现了他对自己所居之地的热爱,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在1084年,北宋元丰七年,苏轼结束了在黄州的流放生活,接到了朝廷的诏令,命他前往汝州担任官职。

苏轼带着家眷,踏上了漫长的旅途。然而,旅途的艰辛和劳顿让他的幼子不幸夭折,这给苏轼带来了极大的悲痛。

汝州路途遥远,且苏轼的旅费已经用尽,加之丧子之痛,他决定向朝廷上书,请求暂缓前往汝州,希望能够先在常州安顿下来。

他的请求得到了朝廷的批准。

当苏轼准备南返常州时,却传来了神宗皇帝驾崩的消息。

常州地区水系发达,风景如画,苏轼在这里既无生活之忧,又能享受自然之美。

远离了京城的政治纷争,他得以与家人和众多朋友朝夕相伴,过上了一段宁静的生活。

最终,苏轼决定将常州作为自己安度晚年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