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乌台诗案

同年,他被任命为杭州通判,开始了他在杭州的任职生涯。

熙宁七年(1074年)秋天,苏轼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担任知州。

在密州任职期间,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革除旧弊,便民利民,取得了显著的政绩。

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在徐州担任知州。

徐州城遭遇了严重的洪水灾害,黄河在曹村决口,导致梁山泊泛滥,南清河水溢出故道,洪水威胁着徐州城的安全。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苏轼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坚持留在城中,亲自指挥抗洪救灾。

他动员了城中的富裕居民返回,同时亲自前往武卫营,动员士兵加入抗洪队伍。

在苏轼的领导下,他们连夜修筑了东南长堤,成功抵御了洪水的侵袭,保全了徐州城。

苏轼还向朝廷申请了来年的劳役,用于加固徐州旧城,并修建了木质护岸以防止未来的洪水灾害,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

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轼调任湖州知州,继续他的政务生涯。

在湖州,苏轼继续推行他的改革措施,致力于地方的治理和发展。

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挑战和变革,但无论在何处任职,苏轼都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为民服务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四十四岁(虚岁)时,被任命为湖州知州。

在赴任湖州后,苏轼按照惯例向皇帝呈上了一份《湖州谢表》。

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苏轼在撰写这份官样文章时,仍不忘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个性,他写道:“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语本意是表达自己对新法的不适应和对地方治理的谦逊态度。

然而,这些话语被新党官员抓住,他们认为苏轼的言辞是对朝廷的不敬,甚至是对皇帝的不忠。

新党官员从苏轼的诗作中挑选出他们认为含有讽刺意味的句子,指控苏轼“愚弄朝庭,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认为他讽刺政府,莽撞无礼。

在新党的煽动下,朝廷内掀起了一股倒苏的浪潮。

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仅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押解至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

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事件对苏轼而言,不仅是一次政治上的重大打击,更是他人生轨迹的分水岭。

新党成员们对苏轼的敌意达到了顶点,他们似乎决意要将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置于死地。

然而,苏轼的才华和人品赢得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

在朝堂之上,与苏轼政见一致的元老重臣们纷纷挺身而出,他们上书皇帝,力陈苏轼的无辜和重要性。

与此同时,一些曾经支持变法的明智之士也站了出来,他们向神宗皇帝进言,认为苏轼的才华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不应轻易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