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从0到1:激活创新的6项行动
- (英)埃尔文·特纳
- 1370字
- 2025-04-13 00:01:31
译者序
创新是人类逐步拥有的一项复杂的智力工作,需要强烈的激情、伟大的领导力才能持续产生。然而,大多数组织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遭遇思维的惯性、文化的惰性等“创新杀手”的阻扰,因此,真正实现杰出创新的组织少之又少。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管理咨询顾问,才思敏捷、广征博引的作家和教授,埃尔文·特纳立足于十几年的实践和研究,萃取了优秀创新企业的思想、方法、工具和手段以成就本书,旨在帮助创新实干者们行动起来,通过激发创意、开展实验,收获敏捷性和利润,并且实现创新活动的系统化和规模化。
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战略是帮助创新存活、成长壮大的关键所在。明确清晰的战略意图是战略的起点。接下来是创新战略的建立方法,其中的重点是战略动因与创新框架,以及战略与业务的一致性。这里强调的重点概念是“进步”以及用来衡量它的“进步单位”。作者把创新分为巩固式创新、扩展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这和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的持续式创新、效率式创新和开辟式创新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把创新流程总结为“发现机会”“找到解决方案”和“定义商业模式”三个方面。由此而来的创新流程图是贯穿这一部分的主线。发现机会的起点是洞察力,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创新粒子”的概念,并且再次强调了客户进步的重要性。作者还提出,与其打造更好的产品,不如培育更优质的客户。这里介绍的项目章程是在很多企业行之有效的优质工具。作者还论述了如何避开创新陷阱的问题以及商业模式的建立问题。
与战略和流程相比,虽然作者在能力方面的着墨不多,但是直击要害。例如,作者提出,要把实战和培训结合起来,并且推荐了培训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如何对高管开展培训的方法。其中的成熟经验包括面向创新的能力重组、建立创意咨询委员会等。作者认为,最重要的能力一定是面向未来的,并且给出了开始行动的具体建议。
创新是高度依赖情境的。作者明确提出要反对官僚主义,顺应人性。“人终究要多些人性,不要那么‘僵尸’。”在重新思考文化的同时,作者还提出了“空间”的概念,并把空间区分为“排练空间”和“演出空间”,还分别论述了愿景、思维模式、资源及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领导者在创新工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选择、行动和成长。作者从领导者的创新授权讲起,提出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创新领导力问题清单。作者还指出,领导者本身、领导者的做法、领导者的安全感和个人意义都是创新体验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影响因素。作者还介绍了领导者带领团队走过创新最艰难路段的经验和方法。
本书做到了多个方面的结合,包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目标与手段的结合,说理与方法、工具的结合,未来与当下的结合,对人性的理解与对实务的追求的结合,严肃与活泼的结合以及图文的结合。这得益于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透彻的体悟,也使得本书超越了创新工具书的单一印象,为读者带来了多层次的感受和收获。
本书中提到,职场压力已经成为美国第五大健康杀手,这非常令人心忧。如何建立更健康的组织,培养更快乐的员工,拥有更加充满希望的未来,这不仅是创新问题,也是发展甚至生存问题。
尽管如此,这样的情况足忧不足惧,因为人生来就是创新能手。我们并不是在追求创新,只是在回归创新。创新并不是我们人生的彼岸,而是我们永远的乡愁。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