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本于天地

人是由天地之气化生的。实际上,天地万物都是由天地之气化生的。不同的气化过程,就形成了不同的事物,人只是其中一种而已。所以,人的生理特征和病理变化就必然与天地阴阳的特点相一致。这就是人本于天地的道理。

(一)人由天地之气所生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素问·宝命全形论》)

这段原文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次的原文包括“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这部分的主旨是说人生于天地。而后面“知万物者,谓之天子”一直到“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是第二个层次,说的是人与天地相应,并且指出这种相应具有什么意义。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悬”就是挂起来的意思,那么,“悬命于天”就是讲人是被天所掌管、所控制的。“生于地,悬命于天”是一种互文的修辞法,就是说人是生于天地的,人的生、长、壮、老、已,都是由天地所掌管的。接下来,“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又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观点,并且解释了人是怎么由天地产生的——就是“合气”。天在上,属阳;地在下,属阴。天气能够下,地气能够上,那么天地之气相交就能够施云布雨,万物得以化生,在这万物之中就包括了人,这就是“合气”。所以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人和其他的世间万物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天地之气交感而生的。

这个观点并不是只在《内经》里这么写,仅仅我们中医学这么认为。这个观点是深入人心的,是关于生命,或者关于人是怎么产生的一个很核心的观点。光讲这个,似乎纯粹只有哲学上的意义,如果具体到临床上,它的意义何在呢?在于人和世间万物都是由天地之气所化生的,如果人体不能调节自身的气机了,就可以借天地万物的气机变化特点来调节人身的气机,从而起到治病的作用。

这就阐释了为什么在中医里面没有“废物“这个词,可以说万物皆可为我所用。比如人的排泄物,大便可以制成人中黄、金汁,小便可以制成人中白,还有童子尿,这些都可以入药。为什么都可以入药?因为万物都有自身的气化特点,只要这个气化特点正好符合我们人身此时所需,就可以成为药物,就可以用来治病。那反过来,是否可能对人造成伤害呢?只要它恰好不为我所需,或者与我们自身的气机相逆,是不是就产生伤害了?所以这是整个中医理法方药的最核心的基础之一——“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合”,顾名思义就是合在一起。阴阳和合才能生人,不仅是生人,还能生世间万物。既然人是由天地合气所产生的,人就必然有能顺应四时天地之气变化的特点。故曰:“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为什么能与四时相应呢?因为人本来就是天地所生的嘛。前面讲过,四时是天地的一部分,天之气的变化就产生了四时。

这里就要回过去再讲一下,到底什么是天,什么是地。所有整个外界环境统统都是天,而不只是抬起头看到的那一片天;所有外部的环境变化就是天之气的变化。那什么是地呢,地就是我们脚下的这个“地”,不光是泥土,还包括所有“地”里面有的东西,从石油、河流到庄稼都是“地”的一部分。

天和地实际上是阴阳的反映。人是由天地阴阳之气交感而生的,所以天的四时变化必然能对应到人身。人就必须要应天的四时,也要应地的特点。地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有不同的方向,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里叫“八方”。所以人不但要应四时,还要应八方。

“知万物者,谓之天子”。什么叫作“知万物”?前面讲过,“万物”跟人一样都是由天地之气所生,所以“知万物”的潜在含义就是能知阴阳变化之道。能够了解天地阴阳变化之道的那些人,就能够被天所垂青,能成为“天子”。这不是说他的地位有多高,而是说他能掌握这个世界最核心的东西,是“知道者”。

“天有阴阳”,其实就是讲天地有阴阳。人怎么对应这个阴阳呢?“人有十二节”。什么叫“十二节”?就是人有十二经络来与它对应。阴阳和十二经络是怎么对应的呢?为什么把阴阳和十二经络放在一起对比呢?因为十二经络就是人身阴阳盛衰的表现,十二经络分为手经和足经两大类,而手经和足经又分别有阴经和阳经,在阴经和阳经里根据阴气和阳气的多少,分别有太少之变。阳气最盛的是阳明,次盛的为太阳,最弱的为少阳;阴气最盛的为太阴,次盛的少阴,最弱的是厥阴。这就是阴阳的太少之变。所以“天有阴阳”,人就有“十二节”与之相应。

“天有寒暑”。“寒暑”是什么,还是阴阳的变化。它反映天之气的阴阳消长变化。阳盛为夏,阴盛为冬,所以“人有虚实”与之相应。寒暑是天地的阴阳消长变化,虚实是人体内的阴阳消长变化。

“不失四时”就是能够顺应四时的变化;“知十二节之理”,就是知道阴阳太少之变这些道理。这些知道阴阳变化规律的人能达到什么境界呢?“圣智不能欺也”。“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超越、胜过。就是说不管多聪明的人,都不可能再超过他了,他已经到了顶点了。这个和前面所说的“知万物者,谓之天子”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能够明白天地阴阳变化的人,谓之“知道者”,他们知道了世界最根本的规律,阴阳之变化,就可以掌握一切。

后面是对这一观点的进一步阐述——“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

“八动之变”就是八风之变。八风并不是指八个方向吹过来的风——虽然有的时候的确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八风指的是四时阴阳的节气变化。我们知道一年分四季,每一季都有一至一分,那么四季的话就是正好有八个节气,这八个节气在五运六气中特别重要,是它的核心内容之一。具体来说,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这就是“八风”。所以“八风”实际上讲的是季节的变化。

“五胜”就是五种东西相胜,实际上讲的就是五行。这是我们第一次提到五行,在这里要多说几句。为什么说着阴阳,又提到五行上去了呢?为什么讲阴阳,又讲到“八动之变”?“八动之变”好理解,它是阴阳变化的结果。那五行和阴阳是什么关系呢?五行有它的阴阳属性,比方说火属阳,水属阴,但这种认识是肤浅而机械的。实际上五行就是由阴阳而来的。阴阳是阴气和阳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这个“气”。阴阳反映的是气的基本属性或者说变动特点,但是这种二分法太粗略。我们可以把气的运动变化分得详细些,气有升、有降、有出、有入,再加上居中斡旋的一共就是五个。所以五行,或者叫五胜,反映的是五种气机的运动方式,绝非英语的five elements。在过去的希腊哲学里,它有四大基本元素:风、火、水、土。那是元素,是基本的物质。我们这里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我们讲的是气的变动。这是第一次出现五行,后面还会反复在《内经》里接触到五行,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它们基本上都不是指的具体物质,而是气机变化的特点。所以,八动、五胜,都是天地阴阳的变化。

能够知道时间的变化、运动的变化、阴阳虚实消长的变化,就能达到“独出独入”的至高境界。“呿吟至微,秋毫在目”,就是能够了解最精微、最细小的变化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没有什么疾病不能被发现、治疗。

所以,整段文字的核心就是人是由天地阴阳之气交合而生,人要健康就必须知“道”,并顺从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这个变化规律既包含了时间、地域,也包含了天地阴阳本身的各种变化特点。其中特别强调的是时间,也就是寒暑、八动。

(二)不同的气化特点成就了世间万物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

既然天地能够合而生人,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生人。前面讲得很抽象,“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具体怎么“生”的,没说。所以黄帝就提出这个问题了:“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有的人在看《内经》的时候看到“帝曰”的部分往往都跳过去不看,认为就是单纯地提出问题,没有什么好看的。只看“岐伯曰”的内容,因为这是在回答问题,认为岐伯讲的才是重点。但实际上很多黄帝提的问题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很多教材上把“帝曰”这段给去掉了,但是我还是把它拿回来。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岐伯为什么要这么回答。

“帝曰:善。”你讲得非常好。但是我还有疑问,我听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如果我们前段文字理解了,这段文字就比较好懂。“气合而有形”,就是阴阳之气相交合,以生世间万物。“有形”,就是我们看得到的东西。“因变以正名”,“变”指的是阴阳之气的各种变化,用比较现代的说法就是运动变化,其实运动本身就是变化的一种。运动是一种空间的变化。一旦气机有了具体的变化特点,就可以成为某一种具体的事物,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变化特点,给这个事物一个名字。

如果只是纯粹的阴阳二气,那就是天地氤氲之气,混濛一片,在这里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看不出来。但是一旦它出现了某种具体的变化,咱们就可以知道它是什么了。比如它表现出蒸腾、炎上的特点,这就是火;它表现出柔弱、润下的特点,那就是水。一旦变化有了具体的特点,它就能“正名”。所以“因变以正名”。在对中药、方剂、脏腑经络理论等的学习中,我们就可以关注一下“名”。既然有这个名字,那就必然有相应的含义。这就是“因变以正名”,这个名字就是对其气机运动方式的概括。

在这点上中国人和西方人不一样,比如名画《富春山居图》,一听就知道描绘的富春山的景色,所以叫《富春山居图》。再看看外国的名画叫什么,叫《作品**号》,你就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东西,这就是区别。我们现在标准化经络以后,比如穴位“列缺”,因为正好位于袖口上,“罗列于缺”,所以这个地方叫“列缺”。如果不这么叫了,叫“肺经第7号”,那么这层含义就没有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去研究一下各种中医名词的来历,很有意思的。像“白虎汤”,就一定是清热的,绝对不会温阳。

“天地之运,阴阳之化”,这还是我们前面讲的阴阳的变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这句话再次反映了万物和人一样都是由阴阳产生的思想。这种阴阳的变化,之于万物,或阴多,或阳多,或得气之厚,或得气之薄。其于万物,孰多孰少,您能够告诉我吗?

岐伯针对他的这个问题,以接下来的一段话作为解答:“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这个就像我们做作业一样。先写解,然后是答。所以这句话后面才是正式的答语。

“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当然有很多不同的颜色,只用五种颜色是“不可胜视”的。这种五色只是一种抽象之后的概念,实际上它是五色不同的变化,是由五色自由组合而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变化。同样的,“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味也是这样的,“不可胜极”,不知道有多少种。你看,这儿“气”和“味”就都出来了,所以中医用草或者用别的药物,都讲究四气五味。

问题来了,这里讲的是草,是不是只有草有这个特点呢?其实万物都有这个特点,只是“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具体到人来说,人是怎么产生的呢?“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就是天通过五气来影响人的生、长、壮、老、已,地就通过五味来对人起作用。

这里就涉及“五气”和“五味”。对“五气”最经典的看法是天地之间的气候变化,具体来说为寒、暑、燥、湿、风五气;“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气和五味相对应,五气属阳,五味属阴。五气属阳,它就往上走,所以“五气入鼻”。心肺两脏在上,故“藏于心肺”。心华于面,声出于肺,所以如果五气正常,藏于心肺,就能够使“五色修明”,“面色很好”,“音声能彰”,发音也很好。这是因为五气藏于心肺的缘故。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这个“味有所藏”是重点。五味并不是简单的入于口,而是“有所藏”。五味被肠胃藏了以后呢,又能“养五气”。这个“五气”和前面提到的“五气”不是一个概念,这里的“五气”指的是五脏之气,或者更广泛来说,以五脏来代指人身脏腑之气。

“五味”养脏腑之气以后,就可以达到一个“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的效果。“气和”,什么叫“和”?“和”就是混合在一起,“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气与气和,阴与阳和,阴气和阳气相和,就能够化生万物。对人来说,就是五味藏于肠胃,在体内发生阴阳相和的变化以后,就能够生成津液。这个“津液”,泛指所有的人体精微物质,这就是人身的阴阳气化。在此之后,就能够产生所有生命活动,这就叫作“神乃自生”。这个“神”不是单指精神,而是指一切神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生命活动。所以这十二个字反映的是气化的特点,是说五味入于肠胃,经人身气化后,“气和”才能产生人身所有的精微物质,最终反映出生命的特点。如果不能化,就没有津液,就没有神,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甚至死亡。讲到“不化”。我们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脾虚则气血亏虚,气血亏虚就导致神疲乏力,因为神不自生。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三)保持与天地阴阳特点的一致性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这段文字就是讲人身如何与天地相应的问题,答案也简单:保持与天地阴阳特点的一致性。

首先分析第一句“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通天者”与前面的“天子”都是指能够了解天地阴阳变化的人,他们知道“生之本,本于阴阳”,这个“生”不是指生命,而是指万物的化生。人是万物之一,万物的化生也是本于阴阳的。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六合”是方位的概念,具体包括前后、左右、上下,六方相合,所以叫六合。通天气就是通天地之气。那么“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又是什么呢?九州、九窍其实是一个意思。九窍是衍文,其实只有九州和五脏、十二节。九窍、五脏、十二节都是人体的一部分,脏腑、经络和官窍都包含在内了,它们都通于天地之气。那天地之气又是怎么变化的呢?“其生五”,阴阳之变则生五行。“其气三”,阴气和阳气的盛衰是三。这里的“三”,就是前面讲过的太少之变,即阳明、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五行和太少之变是阴阳盛衰的基本规律。如果人能顺应这个规律,就健康长寿;不顺应规律的,“数犯此者”,就会得病。“此寿命之本也”,这个道理是人们长寿的根本。

接来下,就更为具体地讲述了这个道理。“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苍天之气”的特点就是清静,清静是它的常态。“志意治”在这里有个争议:有的注家认为这是指“苍天”的志意治,意思是天地阴阳的变化是正常的;而有的注家认为这是指人的志意治,人要顺应苍天之性的清静特点。这两个说法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因为“苍天”清静,是“人”清静的前提,归根到底,还是说人要顺应天时,顺应天的变化特点,而这个特点就是“清静”。“顺之则阳气固”,这里省略了个主语——人。人顺应“苍天之气”清静的特点,那么阳气就能够固密,就能达到“虽有贼邪,弗能害也”的境界。“贼邪”指的是天地之气的异常变化,比如当寒不寒、当热不热。因为阳气固密了,“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足够固密就能抵御贼邪。那具体怎么“操作”呢?就是“因时之序”,要顺应四时的顺序来养生,所以还是讲的顺应天时。

“故圣人传精神”,这里“传”要读“tuán(抟)”,就是凝聚的意思。精神要清静,不可以发散,不可以焦躁,这就是“传精神”的意思。“服天气”,这个“服”是顺应的意思。“服天气”就是顺应天时的变化。“传精神,服天气”,就能“通神明”。“神明”指的是阴阳的变化,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嘛。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精神清静,顺应天时,就能够了解阴阳的变化特点,就能够养生。

“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如果不顺应天时,人体的阴阳气机就会逆乱,就会出现阻塞上逆的症状——“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这些实际上就是阴阳之间不能交感的后果。清阳不能上升以养九窍,所以内闭九窍;清阳外布肌表,就外壅肌肉,卫气不和。所有这些损伤都是人自身没有顺应天地以养生引起的,是自己在伤害自己,所以说“此谓自伤”。

这段文字讲的就是天地阴阳的变化特点以及我们养生应该顺应天地的变化特点——清静,这样才能阳气固密,才不会得病。而养生的方法就是“传精神”“服天气”和“通神明”。后面的很多原文中还要讲到养生的具体法则,但是都是在“顺应天时”这个总则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