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在中国陕西省北部的延安,有个叫作杨家岭的地方,这里有一座可容纳数百人的中央大礼堂。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座大礼堂内召开。当年,在这座简陋的大礼堂里,毛泽东提出:将来革命胜利了,建一座能够容纳万人开会的大礼堂。13年后,这个梦想被绘制在蓝图上;又过了10个多月,这个梦想奇迹般地变成现实。一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史上当之无愧的传奇——人民大会堂,伴随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勇气和汗水诞生了。

人民大会堂,这座集政治性、艺术性、功能性于一体的大型殿堂式建筑,是天安门广场上一座亮丽的地标性建筑,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一个缩影,也是亿万中国人心仪和向往的一座神圣殿堂。它的设计造型既吸取了西方建筑的艺术精华,又融入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建筑面积比闻名遐迩的故宫还要大。它的诞生过程,充满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凝聚了众多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不朽之作。

人民大会堂,是党和国家举行重要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性建筑。19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后,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改革开放、走向复兴的光辉历程;见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见证了共和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波涛汹涌的外交风云。今日,这座共和国的殿堂,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大课堂。

在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工作的20多年间,我有幸近距离接触了这座令人向往的神圣殿堂,去过最多的厅室是北京厅、东大厅、宴会厅、万人大礼堂、118厅及国家接待厅。那时候,每年在筹备国庆文艺晚会和首都春节联欢晚会时,我们都要与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紧密合作。在北京厅、东大厅以及118厅、国家接待厅进行维修改造时,我们都要与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相关处室进行工作对接,相互之间的联系和配合甚为密切。通过近距离、长时间的接触,我对人民大会堂充满了深厚的热爱之情,对人民大会堂的认知不断拓展,尤其是那些历史记忆和尘封往事更是令我心驰神往,逐渐在我心中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特殊情怀。

我最后一次去人民大会堂,是在2009年国庆60周年的庆典之后。当时,在北京厅组织召开了“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LED大屏幕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会后,与会人员兴致勃勃地在迎宾厅悬挂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前拍照留念。那情那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这些年来,大会堂内的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都吸引着我的关注,每当从天安门广场经过,仰望气宇轩昂的人民大会堂时,我都会肃然起敬,心中充盈着浓浓的景仰之情。

2017年仲夏,应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社长刘海涛先生之约,我前往人民大会堂宾馆与其共商撰写《六百年间天安门》一书的相关事宜。交谈中,刘海涛社长说,他长期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机关工作,对人民大会堂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希望接下来我能写一本关于人民大会堂的书。当时我未明确表态,因为人民大会堂在我心中犹如一座“高山”,不可轻言攀登。时隔半年,刘海涛社长再次提及此事。不知是被刘海涛社长的真诚所打动,还是被心中对于人民大会堂由来已久的特殊情感所驱使,再次见面时,我欣然应允下来。接下来我便开始潜心收集整理素材,研究钩沉与人民大会堂相关的文献资料、期刊论文、博物馆藏、亲历者文集,并登门拜访专家学者。从慢慢“走近”,到逐渐“走进”,书稿脉络日渐清晰,撰写激情不断深入,殚精竭虑,整整三年。

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它的庄严与辉煌,不仅来自建筑层面的美轮美奂,更来自它诞生过程的传奇和凝固在其中的无数非同凡响的历史瞬间。这座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霜雨雪的共和国殿堂,是一座丰碑,更是一部史诗,它见证了共和国无数风云变幻的历史,记录着共和国成长岁月里万千令人难忘的华彩篇章,将会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时代的步伐,再创辉煌。

这本书是以人民大会堂的规划建设为主线,以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政治、外交、文化及社会活动为依托,用通俗的语言、叙述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把研究钩沉的成果,分解成若干引人入胜的故事,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使读者从灿若繁星的故事情节中,深入了解人民大会堂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上新活动以及运行管理中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往。书中的图片是对文本资料之外内容的补充和说明,那些记录了许多特定历史瞬间和被岁月沉积所遗忘的图片信息,在经历了多年的跨度之后,有着比文字语言更强的优势和表现力。

本书共有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天安门广场的历史沿革和1959年天安门广场改扩建的成果;第二、三章展现人民大会堂在方案设计、施工建造中的雄心与辉煌;第四、五章以精彩纷呈的会议厅为主题,呈现我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建设新貌;第六章以共和国殿堂的壮丽史诗为主题,再现共和国的荣耀与喜庆,展示人民大会堂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欣慰与荣光。

本书章节之间,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有较强的可读性,希冀能给读者带来“温故知新”的启迪,并给予其“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撰写过程中,尽管力争最大限度地呈现历史过往,增加内容的维度,客观真实地展现人民大会堂建成60多年以来的灿烂与辉煌,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一定存在不少缺漏之处,特别是对一些史料细节的核实不够充分,期待广大读者给予纠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贾英廷

2021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