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定义和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其定义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国际权威部门有所不同。正常血压和高血压间没有一个截然划分的界限,历来所订的标准都是人为的,都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或临床试验确定的。研究发现,血压水平与主要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事件的危险性呈连续性正相关,经过有效的降压治疗,脑卒中和主要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明显下降。

目前,多采纳WHO-ISH治疗指南委员会提出的标准,该标准原则上采用美国JNC-Ⅶ所提出的定义和分类方法,把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于2017年发布了最新的美国高血压指南,该指南更新了高血压的临界值,即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我国关于高血压的分类仍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发表的分类标准,即18岁以上男性、女性成年人的血压按不同的水平分类(表3-6)。

表3-6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1mmHg = 0.133kPa。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及分布特征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高血压全球概要》指出:2008年,全球大约40%的25岁及以上成人被诊断患高血压,并且该人群数量从1980年的6亿人增加到2008年的10亿人。高血压患病率在非洲地区最高,美洲最低,分别占25岁及以上成人的46%和35%。总体上讲,高收入国家高血压患病率(35%)比其他国家(40%)要低(表3-7)。

表3-7 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血压水平升高情况

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为23.2%),与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2002年和2012年进行过的5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相比,虽然各次调查总人数、年龄和诊断标准不完全一致,但患病率总体呈增高的趋势。

据《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1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约116亿人。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7 000余万人。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高血压流行病学汇总分析数据显示,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8.9%,治疗率为35.5%,控制率为13.4%,相关数据具体如下:①患病率:北方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南方地区;男性高血压患病率(30.5%)高于女性(27.7%);农村高血压患病率(30.8%)高于城镇(26.9%)。②治疗率:上海市的治疗率最高,达64.2%;甘肃省最低,为18.2%;农村高血压治疗率(31.5%)低于城镇(35.5%);男性的高血压治疗率(39.3%)高于女性(43.9%)。③控制率:我国农村地区高血压控制率较差,仅有10.6%和9.4%的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低于城市(12.8%和16.0%)。

第三节 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一、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高血压患病率不尽相同,而在同一国家、同一地区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可分为国家间分布、国家内分布和城乡分布。

1.国家间分布

高血压发病率的高低与工业化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其发病率或死亡率在国家间存在明显差异。欧美等国家较亚非国家高。在发达国家中,高血压的流行情况随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种族上和传统习俗上十分相近的人群由于工业化程度的不同,其血压水平及血压与年龄的变化规律可以明显不同。

2.国家内分布

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不如西方国家高,但目前呈升高趋势。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血压患病率相差较大。东北、华北地区高于西南、东南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总的来说,呈“北高南低”的现象。例如,全国MONICA方案于1998—1999年调查35~64岁人群确诊高血压的患病率,男性最高是吉林省吉林市(25.8%),最低是四川省绵阳市(4.9%);女性最高是辽宁省沈阳市(24.3%),最低是福建省福州市(6.3%)。分析南北方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北方人盐的摄入量、体重指数、超重和肥胖的百分比均高于南方。

3.城乡分布

城乡差别主要是城市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农村,但近年来农村的患病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因此城乡之间的差别已发生了变化。例如,北京市1959年、1979年和1991年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7.44%、12.66%和14.94%。全国多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全国MONICA方案经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区1984—1986年和1988—1989年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多数北方城市呈上升趋势,其中沈阳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幅度最大,增加了5.7%。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东部地区是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地区,其中京、津地区历来是我国高血压高发区;南方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北方地区,但近年发病率有明显升高,浙江省的患病率已接近京、津、沪等高发区;东北地区高血压发病率在历史上低于全国高发区,但近几年东北地区的高血压发病率增长迅速,已接近全国高发区;西北地区低于东部沿海地区,但患病率上升迅速。

我国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以往总体低于城市,但近些年来,农村高血压患病率的增长比城市更为迅速,整体患病率已接近城市水平。北京市1991年高血压普查4 558人,与1979年相比,男性临界高血压从2.8%上升至12.5%,女性从3.0%上升到8.9%,增加了3~4倍。其中,城市从3.7%上升到8.9%,农村从2.2%上升到11.7%。北京郊区农村的确诊高血压患病率从1979年的8.7%升至1991年的9.6%。从表3-8中可以看出,农村人群的平均血压水平要高于城市人群。因此,可以推断在部分地区农村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已超过城市。

根据江苏省老年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城市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P < 0.01)。造成城乡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城市人群膳食中脂肪多、体重指数高、城市生活劳动紧张等因素有关。城乡差别在上海市很突出,市区患病率为8.3%,郊区农村仅2.21%。

表3-8 各人群平均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

注:1mmHg = 0.133kPa。

二、时间分布

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20世纪50、70和90年代进行的三次全国高血压普查结果显示:1959—1979年20年间患病率上升了51%;而1979—1991年仅12年患病率就上升了54%,平均年增患者300万人,1997年估计高血压患者达1.1亿人,2002年约1.6亿人,并且这种升高的趋势仍在继续。

在美国,通过全民健康教育和高血压控制方案的实施,其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下降,从1971年的36.3%(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下降至1991年的20.4%,收缩压平均水平由131mmHg下降至119mmHg。

据WHO公布数据[Global Health Observatory(GHO)data]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群收缩压在1975—2015年的40年间随时间逐步升高,而且男性人群的平均收缩压水平在此期间高于女性人群。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群血压升高幅度在1975—2015年的40年间随时间变化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男性人群的平均血压升高水平高于女性人群(表3-9,图3-1;表3-10,图3-2)。

表3-9 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群收缩压1975—2015年时间分布趋势

图3-1 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群收缩压1975—2015年时间分布趋势

表3-10 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群收缩压1975—2015年时间分布趋势

图3-2 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群1975—2015年血压升高水平时间分布

三、人群分布

1.年龄、性别分布

1991年全国高血压患病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而上升;40岁以前上升速度缓慢,40岁以后上升速度显著加快。45岁以前各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在50~54岁、55~59岁、60~64岁三个年龄组中男性、女性水平接近,65岁以上各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

目前全世界成年人中有25%~35%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总数达9.72亿人,而年龄> 70岁人群中则上升到60%~70%。美国的NHANES报告中对18岁以上美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显著上高。有关老年高血压流行病学资料的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在逐渐增高。

2.职业分布

职业不同,高血压的患病率也不同。例如1991年全国高血压患病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粗患病率在职业人群的分布由低至高为:农林业劳动者(8.25%)、商业服务人员(8.43%)、生产运输工人(9.20%)、渔民(9.55%)、专业技术人员(10.38%)、办事人员(11.07%)、牧业劳动者(14.97%)和机关企事业干部(21.40%)。

天津市1985年对30 654人调查分析,按照标化率比较,高血压患病率最高职业为服务行业(6.64%),其次为工人(5.80%),最低为农民(2.33%),其他职业与工人接近。在男性中最高为服务行业(6.31%),其次为干部(4.98%)。

3.文化程度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其高血压的患病率不同。根据天津市1985年23 000余人调查(1978年WHO标准)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标化患病率(城/乡)排序为:大学(4.25%、1.28%)、中学(5.83%、2.79%)、小学(6.40%、2.76%)和文盲半文盲(6.85%、3.61%)。由此可见,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下降。上述提示,可能与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中自我保健知识和行为的差异有关。

在每个相同的教育水平上,黑种人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白种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长,患病率有所降低。

4.民族分布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存在着明显的种族差异。例如,在美国,黑种人高血压发病率高于白种人。在我国,各民族之间也有较大差异。1991年全国高血压患病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民族标化患病率最低的为彝族(3.23%)、哈尼族(4.35%)、京族(5.96%)和黎族(6.40%),最高的为朝鲜族(20.02%)、哈萨克族(18.97%)、蒙古族(18.24%)、藏族(17.76%)和畲族(13.49%)。患病率最高的朝鲜族比最低的彝族要高出4~5倍。其原因不很清楚,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同所致,如患病率高的多在北方,吃盐量和肥胖的比例也高于居住在南方的民族(表3-11)。

表3-11 不同民族血压水平比较(±s,kPa)

a与汉族比较,P < 0.05。

第四节 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遗传因素与“易感性”有关,而环境因素是可更改的、外在的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高血压的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移民及其后代倾向于获得移入国的血压分布规律,也说明高血压病因构成中环境因素占很大比重。

高血压是一种由多基因与多环境危险因子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慢性疾病(表3-12),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

表3-12 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P < 0.05;**P < 0.01。

一、已确定的危险因素

1.年龄与性别

流行病学显示,男性与女性人群的血压变化与年龄呈正相关,高血压的发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多数研究结果认为,在青年期男性血压水平高于女性,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我国10年心血管疾病发病倾向及诊断监测(MONICA)随访研究发现,≥50岁人群10年前高血压在130/80mmHg水平的居民,10年后有25%~30%的居民收缩压> 140mmHg或者舒张压> 90mmHg;不同性别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各地区各民族调查结果不一致。《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青年期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高于男性。

2.超重和肥胖

早年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在我国随访了4年的结果表明,在研究人群中基线BMI相差3kg/m2时,男性和女性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分别增加50%和57%,体重每增加3.7kg,男、女性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则各自增高35%和38%。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在血压正常人群中均显示体重与血压呈正相关。在体重不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人群,动脉压亦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前瞻性的研究表明,超重是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MONICA方案研究发现,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同时北方的平均体重指数也明显高于南方。北京市高血压普查资料显示,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显示,血压和体重的关系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就已存在。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不仅取决于总体重,还与脂肪的分布有很大关系。成年人的肥胖主要表现为中心型肥胖,脂肪细胞增大,但其数目并无变化。中心型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增高,儿童肥胖与脂肪的分布、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和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有关。对年龄在22~65岁的人群研究显示,在不同的年龄,不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与体重指数显著呈正相关。经长期随访发现,如果体重增加,则血压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亦增加;如果体重减轻,则血压下降,高血压的患病率亦下降。

大量研究已证实,肥胖或超重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使在体重指数正常的人群中(BMI < 25kg/m2),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血压水平也相应增加。肥胖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3倍。成年肥胖者中也有较高的高血压患病率,超过理想体重20%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低于理想体重20%者的8倍以上。高血压患者60%以上有肥胖或超重。

3.膳食中的钠、钾

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一致认为,摄入过量的钠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平均食盐摄入量显著相关,如在阿拉斯加爱斯基摩人和太平洋岛屿某些土著居民摄入食盐极少,未发现有血压升高者。与之相反,50年前日本东北部地区居民食盐摄入量很高,每天在15~20g以上,84%的成年人收缩压超过140mmHg,脑卒中发生也很多。国内对长期嗜盐茶与邻近不喝盐茶地区的人群作比较,也证实盐茶区人群无论男女各年龄组血压水平均较高。

钾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国内一项在13个人群中的研究报道指出,在26岁组男女人群,调整了性别、人群平均体重指数后,人群每天经膳食摄入食盐的量每增加2g,人群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加2.2mmHg和2.0mmHg,膳食中钠钾比值每增加1mmol/L,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加2.9mmHg和1.6mmHg。除横断面研究外,一些实验性研究也证实膳食限钠、补钾可有效地降低血压。

我国人群每人每日平均食盐摄入量(包括所有食物中所含的钠折合成盐)为7~20g,明显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人每日进食盐5g以下)。主要原因如下:①人们对进食大量的盐易导致高血压认识不足;②在烹调时放入了含盐高的调料(如酱油、黄酱、豆瓣酱等);③我国膳食结构的特点是副食少、主食多,为进主食就得在副食中多加盐;④由于长期传统的影响,人们喜欢食用盐腌制品,这样就在人群中形成嗜盐的习惯。北方人食盐摄入量一般在每日15g以上,南方人食盐摄入量一般在每日10g以下。这与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北方高、南方低是相一致的。

钠盐摄入量与血压呈量效关系。赵连成等研究发现,钠的摄入与血压明显呈正相关。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如人群平均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减少2g,血压可下降2.0/1.2mmHg。吴锡贵等自1987—1995年在首都钢铁公司的2个工厂的职工分别进行膳食结构干预,加强干预厂膳食中钠盐由16g降至10.6g(P < 0.05),包括高血压患者在内的干预厂血压下降5.3/2.9mmHg(P < 0.01)。2个工厂正常血压人群相比,加强干预厂较一般干预厂血压下降3.4/1.9mmHg(P < 0.01)。

4.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Intersalt研究表明,男性每周饮酒300~499ml(相当于每日饮白酒75~125g)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不饮酒者高2.7mmHg和1.6mmHg;如每周饮酒多于500ml,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不饮酒者高4.6mmHg和3.0mmHg。

由多国48个中心包括年龄在20~59岁的4 844例男性及4 837例女性进行的INTERSALT研究发现,与不饮酒者相比,男性每周饮酒300~499ml者血压升高2.7/1.6mmHg,每周饮酒≥500ml者血压升高4.6/3.0mmHg;女性每周饮酒≥300ml者血压升高3.9/3.1mmHg。间断、大量饮酒者血压波动亦大。少量饮酒(每周喝酒≥300ml,相当于每天34g乙醇)对血压影响不大。

在北京、广州两地纵向研究表明,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高40%。也有报道认为,饮酒量与血压呈“J”形关系,即少量饮酒反而有降压效应,关于引起血压升高的酒精阈值量目前尚不确定。

5.遗传因素

人群的血压分布接近正态,同一人群中部分人的血压水平高于同质的其他个体。遗传因素决定血压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以食盐为例,美国黑种人对食盐的敏感性大于白种人,这可能是美洲黑种人在奴隶社会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肾脏对钠保留能力强的个体得以生存并延续后代,从而使美洲黑种人对食盐过量摄入的敏感性增高,更难“重新适应”高盐饮食。由于在同一人群中环境因素如食盐过量摄入等的暴露往往是普遍现象,在同一人群中个体血压水平的差异主要来自遗传易感性的差异。

高血压患者的家族倾向在生命早期已经建立。双亲均为正常血压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是3%,而双亲均为高血压者其概率则为45%。北京市1991年高血压普查结果表明,父母一方有高血压者高血压患病率是无高血压家族史者的1.5倍;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者高血压患病率是无高血压者的2~3倍。上海市用一级、二级亲属的资料分别计算了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度,前者为(70.0 ± 9.8)%,后者为(57.0 ± 7.9)%。研究孪生子发现,单卵孪生子间血压相关程度比双卵孪生子间更明显。动物实验研究已成功地建立了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株,繁殖几代后几乎100%发生高血压,尤其是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与人类高血压有许多相似之处。

1991年全国高血压患病情况抽样调查发现,父母高血压史对子女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有影响。在调整年龄后,有家族史的子女比无家族史者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而父母双亲均有高血压者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又比父母一方有高血压者明显升高,约为无家族史者的2倍。

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中高血压同病率(90%)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国内外资料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度在60%~80%。

6.吸烟

吸烟与高血压的关系,目前认识尚不统一。王建华等对天津市居民的调查发现,吸烟与高血压患病率有关,标化患病率在经常吸烟组为10.08%,不吸烟组为7.89%,二组差别有极显著性(P < 0.01)。各年龄组(70岁以上除外)经常吸烟者的患病率均高于不吸烟者。另一项在天津市的调查发现,20 925名不吸烟者的高血压患病率为7.6%,显著低于9 729名吸烟者的患病率(14.3%,P < 0.05);但年龄标化率吸烟者反而低于不吸烟者,分别为6.3%及5.6%。王正伦等在居民中进行调查的结果发现,吸烟与高血压患病率有明显关系。经常吸烟组的标化患病率为10.08%,不吸烟组为7.89%,两组标化患病率有极显著差别(P < 0.01)。赵平西等在高海拔(2 260m)地区,观察居民8 660人,吸烟者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6.3%,不吸烟者高血压患病率为3.21%。

7.心理因素

精神压力对血压的升高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一笼饲养多只老鼠的血压水平较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精神紧张、压力大的职业人群血压水平较高。北京市1991年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个体经商者的平均血压水平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压力还包括外部环境方面,如家庭、经济、社会竞争等;内部环境方面,如疾病、过度疲劳、不良饮食习惯等;以及精神情感方面,如责任心、担心等。一般通过3个方面来确定压力对血压的作用:①环境压力的作用;②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个体之间的差异;③个体对压力的承受力。

工作压力由2个因素组成,即主观的要求标准和客观的实际具备的条件。当主观的要求标准很高,条件受限时就会形成高压力的工作。长期处于工作压力高的情况下,高血压的发生危险会增加3倍,而且还会增加左心室肥厚和冠心病的危险。

二、不确定的危险因素

1.膳食钙

饮食中钙摄入对血压的影响尚有争议。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认为,饮食钙与血压呈负相关。美国健康与膳食调查资料显示,每日钙摄入量少于300mg者比每日摄入1 200mg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2~3倍。但也有不少学者持相反观点,迄今未能得出一致结论。

2.避孕药

服避孕药可致妇女血压升高,其发生率及程度与服用时间长短有关。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高血压一般为轻度,并且可以逆转,在终止服用避孕药后的3~6个月,血压常恢复正常。

3.体力活动

许多横断面和前瞻性的研究显示,有规律的、有一定强度的锻炼、业余时间的体力活动和运动负荷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这种关系见于各年龄组,甚至于儿童。随机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规律运动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5~15mmHg,舒张压5~10mmHg。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体力活动和降低体重相结合可降低血压,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单独研究体力活动对血压影响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因此体力活动的长期效果和危险/效益比还不十分清楚。

4.精神紧张或应激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从事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如脑力劳动者、驾驶员、证券经纪人等,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较高;长期工作在噪声环境中的工人患高血压者也较多。另也有研究发现,一旦离开这些高度紧张的环境,经过一定时间休息后,其症状和血压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机体缺氧、血压升高的报道较多。Hla等从社区人群中随机抽样147例(男性75人,女性72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肥胖的条件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无此综合征的5倍;在非肥胖人群中,有此综合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无此综合征的2.8倍。而经过治疗后,升高的血压可以恢复正常。

通过2 000例患者的调查发现,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5~15次/h,收缩压平均升高1.4mmHg,舒张压平均升高0.7mmHg;若AHI为15~30次/h,收缩压平均升高4.2mmHg,舒张压平均升高2.5mmHg;若AHI超过30次/h,收缩压平均升高8.4mmHg,舒张压平均升高4.5mmHg。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仅影响血压的绝对水平,而且可改变24小时的血压节律。

第五节 原发性高血压预防对策

高血压防控需要政府及政策制定者、医疗卫生工作者、学术研究团体、民间团体、私营部门、家庭和个人达成共识。只有一致行动、各行其是才能利用现有技术和治疗水平做好高血压防控工作,从而延缓或预防威胁生命的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旨在针对医疗卫生工作者和家庭、个人提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策略。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研究同时也提供了高血压的防治途径。在高血压的病因学中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高血压的防治上也有高危人群预防和全人群预防两种策略。针对病因的一级预防是控制人群高血压发病率的根本途径,但及早发现、控制高血压的二级预防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期望寿命也十分重要。

一、一级预防

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是指病因预防。高血压者,血压下降2~3mmHg,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可下降25%~50%。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有针对高危人群和针对全人群进行的两种互相补充的方法。高危人群包括有明显的家族史和在儿童少年时期即有血压升高者。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儿童及青少年期血压偏高者,成年人后易患高血压(轨迹现象),而且许多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习惯都是在早年养成的,如饮食嗜咸、喜吃糖果零食、吸烟与饮酒习惯等;爱好体育运动、有规律的生活等也需要从儿童时期养成,所以高血压一级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有的学校在卫生课中加入预防高血压的课是个良好的尝试。

(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在不同人群中,健康教育的形式、内容、效果等是不同的。应因地制宜,特别是应考虑到国情,考虑到人群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层次,制订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下列几种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

1.发放浅显易懂的宣传材料。由于目前国人受教育程度不平衡,大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受中等、高等教育的人较多,偏远地区和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受中等、高等教育的人较少,多数人不适合接受长篇宣教或内容详尽的科普材料,但简单易懂、图文并茂、标题引人注目的宣传单很受欢迎,居民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即可得到一些主要的防病治病知识。

2.入户进行高血压调查和看病,进行面对面的宣传。

3.有线广播和电视录像。宣教覆盖面宽,效果好,易被群众接受,适合于中国农村的宣教情况。在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三者排列顺序中,知识是首位的。先要让人们获得保健知识,其次才是态度和行为的转变。已有结果显示,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的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健康教育后人群态度和行为向有利于心血管病防治方向改变。

4.针对高危人群进行面对面的宣教。这种方法更是深受欢迎,如高血压咨询门诊、老年人保健知识讲座会等,患者可以直接听到医师传授知识和有益的劝告,也可直接向医师提出问题。

5.培训一批基层保健宣传队伍,包括地段防保科医师、街道居委会主任和一些社区居民积极分子。定期给他们讲课,使其得到必要的防病知识,平时在群众中做义务宣传,可以取得一定的“扩散”效应。

Stanford五城市研究是在社区进行多种形式的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研究,包括有关使患者知道血压的正常水平、高血压的危险、体育活动对高血压的安全性、达到理想体重以及减少饮食中钠的摄入的意义等。对其中的2个城市进行健康教育,另3个作为对照。经过平均5年的随访,发现进行健康教育城市的患者有关高血压的知识增加,更多的患者自觉改变生活方式,血压就明显降低。

(二)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膳食

(1)低盐饮食:

绝大多数人都能承受中等量钠盐(5~6g)摄入限制。对于血压正常者,低盐饮食可以预防高血压。低盐饮食对热环境中重要营养物的摄入及运动耐量并没有影响。限制钠盐的摄入不但可以降低血压,而且可以减少药物剂量,因而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减轻。一般来讲,人们每日从食物中摄取的盐为2.5~4.5g,如果将每日盐量控制在5g以下,做饭和吃饭时另加入的食盐量应少于2g。

进行低盐饮食的一些具体措施有:①多吃天然食品,少吃或不吃加工好的食品。天然食品中钠含量低而钾含量较高。多数加工好的食品中加入了钠而去掉了钾。②在做饭时不加盐,但为了保持口感,可在吃饭时加少许食盐。③不吃隔夜饭菜。④不吃或少吃快餐,多数快餐中钠含量高。对于那些口味较重的人,应该逐渐减少食盐的摄入,不追求一步到位。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估计食盐的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瓷勺一平勺食盐约为18g,瓷勺一平勺酱油相当于含食盐3g,咖啡勺一平勺约含食盐3g,一小撮(用三个手指尖)食盐为2~3g,患者可根据需要和可能情况使用。

不同人群对限盐的敏感性不一样,黑种人、肥胖者及老年人对限盐很敏感。研究显示,老年人每日摄入2~3g钠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但能明显减少对降压药的需要。

应通过立法,尽可能地标明各种加工好的食物的各种营养成分,以便为健康人或患者选择合适的食品。

(2)补充钾:

补钾对高血压者、黑种人和钠摄入量高者的降压效果尤为明显。目前我国人群膳食钾摄入量普遍偏低,一般在2~3g/d,膳食的钠钾比为3∶1,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限制钠摄入可能会相应增加钾的摄入和因减少利尿药的应用而使钾的排出减少,因而使体内钾量增加。Siani等对54例经药物较好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即血压控制在160/95mmHg以下,进行为期1年的研究,共有47例患者完成了该项研究。Siani等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n = 26)在营养师的指导下,每天从富含钾的天然食物中摄取30mmol(约为1.1g)的钾;另一组(n = 21)患者吃平常吃的普通食物,两组患者每日摄入的钠量相似,1年后在血压仍然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吃富含高钾食物者服降压药的数量(以服降压药片数计算)为采用饮食干预前的24%,吃普通食物组的患者为随机分组前的60%,两组有显著差异(P < 0.001)。这就间接说明补钾对高血压患者的益处。含钾量较高的食物有黄豆、小豆、绿豆、豆腐、土豆、大头菜、花生、海带、紫菜、香蕉等,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3)补充钙:

和血压正常者相比,高血压患者钙的摄入减少且尿中排泄增加。研究显示,每日补充1~2g钙可以降低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补充钙盐的反应相对较差。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由于高血压患者为了减少饱和脂肪酸和钠的摄入而减少牛奶和奶酪的摄入,从而无意中减少了钙的摄入。患者每晚睡前喝牛奶1~2杯,可以帮助降低血压,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4)补充镁:

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补充镁会降低血压,但缺镁者不易纠正同时存在的缺钾。

2.适量、有规律的有氧运动

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同时也可以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促进脂质代谢,控制肥胖,并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但是,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选择适当的项目,不宜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而要量力而行。鼓励那些有运动习惯的人尽量延长他们能运动的时间。习惯于长期坐位活动的人,在他们年过60岁以后开始运动仍有好处。业已证明,小量运动对患有高血压患者的中年人会有好处,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同样如此。体操、游泳、慢跑都是适宜高血压患者运动的项目。此外,也可以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跳跳交谊舞、迪斯科。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内运动,使心情感到轻松。根据高血压患者个体健康状况、年龄以及个人的爱好来决定运动量。走路或骑自行车是最适合的有氧运动。如果没有特别情况,应该每天运动1次,每次运动30分钟,每周运动5次,使运动目标心率达到(170 −年龄)次/min。例如,一个50岁的患者,其目标心率为120次/min。要养成一种习惯,使高血压经常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运动训练要包括大腿及手臂的大肌肉群的活动,而避免仅限于小肌肉群的静态收缩运动。对于老年人,此点特别重要。斯堪的那维亚区域的研究者曾观察了一组69~74岁年龄组老年男性,这是一组可接受锻炼的老年患者,在锻炼中氧输送能力有增加。老年人易发生股骨骨折、筋膜断裂等危险,锻炼时要注意。

3.戒烟、限酒

(1)戒烟:

吸烟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不论有无高血压都不应吸烟。吸烟者应戒烟,并应减少或避免被动吸烟。要想彻底戒烟,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戒烟,才能从行动上戒烟。要向患者讲明吸烟的严重危害,使患者从思想上重视吸烟的危害。应该承认,对于吸烟者,特别是长期吸烟者突然戒烟是困难的。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可能有一定帮助。Silay等通过荟萃分析发现,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如尼古丁口香糖或尼古丁皮肤贴剂能帮助患者戒烟,但1年后的复吸率仍较高。作为世界上拥有烟民最多的国家,应通过立法等措施,包括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禁止青少年吸烟、禁止做香烟广告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吸烟人数。

(2)限酒、戒酒:

对于喜饮酒的人,应该劝其戒酒或尽量少饮酒。大量饮酒可使血压持续升高,易诱发脑血管意外。实在不能戒酒者,主张饮用少量黄酒,因为少量黄酒可以扩张血管。饮酒引起的升压作用在停止饮酒后1~2周内基本能逆转。对男性而言,每人每天酒精摄入量应控制在20~30g内,女性应控制在10~20g内。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酗酒。

4.减轻体重

控制体重指数≤24kg/m2。饮食中脂肪的增加会增加有肥胖倾向者肥胖的危险,体重增加明显者应减少脂肪摄入。问题是低脂饮食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实验资料,摄入热卡总数< 25%的脂肪是一个合理的值。对于任何想减体重者来说,摄入食物总量及摄入高脂肪食物量是同等重要的。长期维持患者能承受的热卡水平对保持体重稳定在一个理想水平很有成效。减少含酒精饮料的摄入,对控制食物摄入是很有帮助的,增加吃饭的次数对减轻体重有好处。不吃早饭者比吃早饭者更易产生肥胖。少食多餐能减少脂肪摄入,并使胃肠有持续性饱感。总之,合理的饮食既可以保证机体必需的营养,又可以控制肥胖,是高血压防治中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适量、有规律的有氧运动亦是减轻体重和保持体重稳定在一个理想水平的有效方法。在目前,不赞成使用药物减轻体重。

5.保持心理平衡

(1)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要积极调动患者自身的潜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娱乐。血压的调节与情绪、气候、体力活动有关。应该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起居,做到有规律、有节制。要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过累、紧张、激动和焦虑,因为情绪激动常常是诱发脑卒中的因素。要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避免动怒。保持一种宽松、宁静而愉快的心情,这样可使高血压的病情保持在一种稳定的状态,不致因情绪的波动或工作的劳累而使血压忽高忽低。患者住院后血压降低的原因可能是住院后情感和环境压力减轻。尽管不可能使患者免除任何压力,但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紧张。有时建议患者更换工作和改变生活方式是一种好的方法。

(2)参加社会活动:

参加社会活动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延长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时间。相反,孤独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可以使老年人体力和脑力活动减少,引起营养障碍以及疏忽某些可以医治的病症。高血压的预防措施必须包括社会活动这项内容。例如组织有社会活动及体力活动的俱乐部,并提供营养平衡的膳食。此种类型的社会活动,患者可以彼此见面交谈,特别是在同辈之间有些相互促进作用的活动如劝戒、烟和改变生活方式等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已经离不开家的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的孤寡老人,要组织社会上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定期看望老年患者,以避免或延迟他们过早地进入困境。

(3)注意退休前、后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该群患者的病情相对不稳定、难控制、疗效差,这种现象除一般致病因素外,主要与这一特殊群体面临将要退休或已经退休这一事情引起的心理波动密切相关。

二、二级预防

在美国,过去30年中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在不断上升,但在1988—1991年进行的社区调查发现,约1/3高血压患者不知道患有高血压,只有1/2患者服药治疗,每5位高血压患者中只有1位高血压得到很好地控制。我国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客观地讲,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相对更低。

总体上讲,血压下降2mmHg,脑卒中发生率下降6%,冠心病发生率下降4%,总死亡率下降3%。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不论血压多高,不论有无危险因素或相关的临床疾病,都应当进行生活方式改变。

对高危或极高危患者,应尽快开始进行药物治疗。对低危患者,应先进行3~6个月的生活方式改变,如血压仍未降至目标值(正常或理想血压水平),应进行药物治疗。对中危患者,先进行至少6~12个月的生活方式改变,如血压仍未降至目标值,应进行药物治疗;其中对临界高血压患者,可能仅需要进行生活方式改变,而不需要采用药物治疗。对于伴有糖尿病和/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即使血压在正常高限,亦应进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可用于降压治疗的开始和维持,但选择药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应从低剂量开始,以减少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剂量。选择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

(何 耀 封 康 王盛书)

参考文献

[1] WANG Z, CHEN Z, ZHANG L, et al. Status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 2012-2015[J]. Circulation, 2018, 137(22): 2344-2356.

[2]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3]种冠峰,相有章.中国高血压病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301-302.

[4] WANG Y, PENG X, NILE X, et al. Burden ofhypertensionin Chinaover the past decades: Systematic analysis of prevalence,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J]. Eur J Prev Cardiol, 2016, 23(8): 792-800.

[5]徐正龙,王群刚.张家港市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01,3(4):16-17.

[6]何耀,黄久仪,倪彬,等.军队老年高血压及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死亡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2,4(3):150-153.

[7]徐永芳,覃羽乔,郭琳芳,等.南宁市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6):912-913.

[8]谢飞鸿,高智平,赵喆.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3,7(3):437.

[9]高俊岭.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模式的评价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10] EGAN B M, ZHAO Y, AXON R N. US trends in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1988-2008[J]. JAMA, 2010, 303(20): 2043-2050.

[11]李立明.流行病学[M].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2]于普林.老年流行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13]段秀芳,吴锡桂,顾东风,等.中国人群血压分类与高血压患病率研究——1991年血压抽样调查资料的进一步分析[J].高血压杂志,2002,10(3):271-273.

[14] ADAIR L, DAHLY D. Developmental determinants of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J]. Annu Rev Nutr, 2005, 25: 407-434.

[15]周晟.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3):154-158.

[16]钱岳晟,王谷亮,张伟忠,等.高血压患者中超重/肥胖与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6):466-469.

[17]陈捷,赵秀丽,武峰,等.我国14省市中老年人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30-2834.

[18]王中群,吕全军,裴迎新,等.原发性高血压与膳食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12(4):461-465.

[19] MIURA K, NAKAGAWA H. Can dietary changes reduce blood pressure in the long term?[J]. Curr Opin Nephrol Hypertens, 2005, 14(3): 253-257.

[20]郑国华,李玉,李红,等.运动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1):40-41.

[21] SHARABI Y, DAGAN Y, GROSSMAN E, et al. Sleep apnea as a risk factor for hypertension[J]. Curr Opin Nephrol Hypertens, 2004, 13(3): 359-364.

[22]刘芬,马依彤,杨毅宁,等.新疆不同民族高血压现况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6):3259-3263.

[23]宋玉梅,骆宏杰,何嗣胜,等.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2,6(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