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小至组长、大至皇帝,都比你强,你别不服气。等你做了领导,再比他强。而这世界上最敏感也是最倒霉的事情,就是身为下属而与领导意见不合。这个时候,你若是不忍气吞声、委曲求全、阿Q一点,而非要顶撞、怒驳,那么后果很严重。在层出不穷的为此流血牺牲的历史事件中,造成最惨烈后果的,大概就要算是方孝孺与明成祖的互驳了。
明朝朱元璋死去以后,长子已逝,遂传位长孙朱允炆,是为建文帝。不想朱元璋的另一个儿子燕王朱棣率军从北方杀过来,夺了侄子的皇位,是为明成祖。
方孝孺是建文帝的大臣,现被投入大牢。朱棣要拟即位诏书,想到了才学出众的方孝孺,于是将他从狱中召来。方孝孺当众号啕大哭,声震殿庭。然后上演的就是一场史上留名的“廷对”。
朱棣走下应该是龙椅的宝座对方孝孺说:“你不必如此。我这只是效法周公辅佐成王而已。”
方孝孺问:“那成王(指建文帝)在哪里?”
朱棣回答:“他已经自焚而死。”
方孝孺又问:“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为帝?”这是君主传位的法度。
朱棣按住性子道:“他尚年幼,国家需要有能力的大人来治理。”
方孝孺不依不饶:“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为帝?”再怎么样也轮不到你这个叔叔来篡位。
朱棣厉声喝道:“这是咱自家的事情!今天你必须替朕起草诏书!”
方孝孺接过纸笔,挥笔写下了“燕王篡位”四个大字,掷笔于地,高声说:“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会给你起草诏书!”
朱棣勃然大怒:“你难道就不怕株连九族吗?!”
方孝孺回答:“就是株连十族又能拿我怎么样?!”
朱棣咬牙切齿:“好!那就株你十族!”
本来所谓“九族”,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中“父族四”指父母、兄弟、姊妹、儿子,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母族三”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妻族二”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现在方孝孺和朱棣又搭上了一个“十族”,那就是方孝孺的学生。这一共就是873人。
朱棣称帝的第八天,就在南京的聚宝门(今江苏南京中华门)外开始了这场因一次怒顶而引起的杀戮。行刑开始,每杀一人,监斩者就问一次方孝孺后悔否,若称后悔,杀戮即刻停止,方孝孺却始终是“威武不能屈”,最后被凌迟处死。
方孝孺的“忠义名节”流传后世,但这是用873个生命为其买单的。这次怒顶,对于方孝孺和朱棣都是原则问题;可是对于历史特别是民众来说,谁当皇帝真有那么“原则”吗?朱棣固然残暴辣手,方孝孺也够狠心。
和领导主子抬杠,情况严重;不过有时候这又要看是什么事。
汉文帝一次出行,经过渭桥,有一人突然从桥下蹿了出来,皇帝乘坐的车马受到了惊吓。警卫人员抓住了这个家伙,文帝把他交给廷尉也就是最高法院的院长张释之处理。
张释之先问惊驾的缘由,那人哭着鼻子说:“小人来到此处,听说皇帝的车驾要从这里经过,就只好躲在桥下回避,过了好长的时间,本以为车驾己过,谁知刚一出来,就看见了车骑,我只好拔腿就跑。”了解情况以后,张释之回奏皇帝:“此人冒犯了陛下的车驾,按汉律罚黄金四两。”
汉文帝一听大怒:“此人惊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性情温顺,不然岂不要将我摔伤?如此之罪,廷尉只判他交罚金了事?”
张释之抗辩道:“汉律是天子认可、天下人都要遵守的法律,如今汉律的条文就是这样规定的。如果现在要从重处罚此人,这法律则不能取信于民。如若当时抓住此人就将他处死,那是天子的权力。如今既然交给我廷尉来处理,一旦执法不公,上行下效,天下的执法就难以公正了。请陛下明察。”
不愧是开“文景之治”的汉文帝,他对张释之的这番话思量许久,最后同意了张释之的判罚。
然而与皇帝主子面折廷争,大多不会像张释之那么“释之”,而须冒着杀头的风险。
汉光武帝时,皇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一个奴仆行凶杀了人,然后躲在公主家里不出门,衙门官吏拿他没法。一次湖阳公主外出,用这个仆人做陪乘。因为事涉公主,皂隶就把情况报告给了首都洛阳的长官董宣,董宣立刻带人截住了公主的车马。公主喝令董宣让开,董宣拔刀在地上划了一条线:敢闯此线,后果自负。然后大声列举公主的过错,又呵斥那个奴仆下车,杀人偿命,就地正法!
这还了得?湖阳公主又气又急地去光武帝处告状,光武帝大怒:你不就是一个地方官吗?竟敢如此冒犯公主!董宣被召入宫,“来人哪,给我用棍棒打死!”董宣跪叩道:“我请求说一句话再死。”
光武帝说:“快说!”
董宣的话说得很重:“陛下圣德,中兴汉朝,却放纵奴仆杀害良民,如此将怎样治理天下?不劳棍棒,请让我自裁就是。”随后就用脑袋用力撞击庭柱,顿时头破血流。
光武帝被董宣的这一出震到,旋即醒悟过来,遂命令身边宦官拉住董宣,让他向公主磕头谢罪了事,不想董宣竟然抗命不从。宦官按住他强迫他叩头,可是董宣两手撑着地,血流满面地梗着脖子,就是不肯低头。
看着皇帝改变了主意,湖阳公主说:“你是皇帝,怎么你的威严还不能加之于一个县令?”
光武帝笑着说:“天子不能和百姓一样。”然后命令这个梗着脖子的家伙回去,还赐给了钱两,董宣将其全部散给了手下。从此,“强项令”名闻天下,宵小之徒和不法分子都夹紧了尾巴。
武则天当政时,多次在颁旨杀人时,遭到相当于司法部副部长的大理丞徐有功的当庭抗辩,也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据理力争。有一次,武则天实在火大,下令把徐有功拉出去斩了。徐有功被拽走时还回头嚷嚷:“我就是被杀,国家的律法也不可更改!”到了刑场,徐有功又被武则天刀下留人,褫夺官职,贬为百姓。这样上上下下三次,徐有功仍是老样子。
董宣、徐有功如此“大不敬”而竟能死里逃生,关键是光武帝、武则天都有点“圣明”范,他们明白:这两人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主子与社稷着想。再仔细想想,他们做的、说的,也都是对的。
但如果与领导的顶牛是由着性子犯浑,那这掉脑袋就是没事自找的了。
秦国战将白起善于用兵,担任将帅三十多年,攻城七十余座,歼敌近百万,特别是在长平之战大败赵军后,坑杀也就是活埋了赵国的四十万降军。白起“被退役”以后,有点不爽,而秦国的对外战争又接连失利,伤亡惨重,白起就说:“秦王不听我的,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令白起领军,白起称病推诿,秦王再次强令,白起消极拖拉,“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昭襄王遂派人赐剑令其自刎。
张琼是赵匡胤的部将,十分骁勇,曾冒死救过赵匡胤的性命。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两个被宠信的大臣曾遭张琼轻慢,忌恨在心,一次他们上报说张琼擅乘官马也就是公车私用,又畜养部曲也就是家仆奴婢百余人,作威作福。宋太祖赵匡胤召张琼来问话,不想这张琼本来脾气就不太好,一听主子问这个,既不申辩,也不认罪,只是直着脖子嚷嚷,一点规矩不讲。赵匡胤大怒,这岂不是无法无天了!你以为你是谁!遂命人用铁器敲打他的脑袋,然后赐死。事情过后,宋太祖赵匡胤很快听说张琼家无余财,只有奴仆三人,非常后悔,一声叹息。
讷亲出自清朝贵族与功臣世家,打小就是乾隆的挚友,乾隆上位之后,讷亲被封保和殿大学士,在鄂尔泰病逝后,乾隆令讷亲接任其为首席军机大臣,可谓是位极人臣。因金川之役接连失利,乾隆心急上火,派讷亲出战监军,结果仍然是损兵折将。乾隆忍不住对讷亲进行严肃批评,然而讷亲没有将牢骚装在肚子里,却不满地回了一句“番蛮之事,如此难办,后来切不可轻举妄动。但此言,我如何敢上纸笔入奏”。意思是你皇上远在他方,不该对战事指手画脚,“轻举妄动”!如此怒顶领导,乾隆当即火冒三丈,“不重治其罪,将视朕为何如主”。讷亲因此成了典型,被皇上赐了一把“遏必隆刀”,自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