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抵制饮食谣言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家庭和社会都负有健康责任,所以学习掌握一些健康知识,包括饮食营养知识、急救知识、体检和用药知识等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大部分人都很关注饮食营养信息,但有一个普遍的困惑是,很多饮食营养信息并不靠谱,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谣言。经调查研究发现,这些片面的、错误的、虚假的、编造的饮食营养信息(谣言)对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影响很大,他们对健康类资讯更为关注,但整体而言他们对此类谣言的甄别能力不强,更容易被误导。这种情况的后果是严重的,以至于国务院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专门要求,坚决反对伪科学,依法打击和处置各种形式的谣言,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营养宣传,避免营养信息误导。

(1)经典名谣

很多谣言有“不死”之身,很久以前就出现了,存在了很多年,被辟谣了很多次,但仍然在一些群体中流传,或者换个形式再出现,时不时地吸引大众眼球,被戏称为“经典名谣”。

食物相克无疑是最经典、影响力最大的谣言,自古就有,一直在民间流传,甚至有专门介绍食物相克的图书、表格、网站,大约涉及1000种食物搭配,常见的有:虾与猪肉;鸡蛋与土豆;黄瓜与花生米;黄瓜与番茄;松花蛋与糖;葱与蜂蜜;螃蟹分别和柿子、梨、花生、泥鳅、番茄等相克;胡萝卜与白萝卜;海鲜与水果;菠菜与豆腐;番茄与红薯;豆腐与蜂蜜;芹菜与鸡肉;肥肉与凉水;梨与开水。

与食物相克类似,很多“以形补形”的说法也是毫无道理的谣言,比如:吃核桃补脑;吃猪肚补胃肠,吃猪腰子补肾,吃猪心补心,吃猪脑补脑。同样经典的名谣还有“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吃碱性食物喝碱性水有助于酸碱平衡”。

在经典名谣中,有很多是与鸡蛋有关的,比如:红壳鸡蛋比白壳鸡蛋更有营养(或者反过来说);发烧不能吃鸡蛋;鸡蛋不能与牛奶一起吃;鸡蛋不能与豆浆一起吃;高血脂患者不能吃蛋黄;茶叶蛋不利于消化吸收;吃生鸡蛋能增强体力;“坐月子”必须每天吃很多个鸡蛋;吃毛蛋(孵化到一半的鸡蛋)大补。

与牛奶有关的谣言也有不少,比如:空腹不能喝牛奶;牛奶致癌;牛奶含激素,不能多喝;牛奶与橘子不能一起吃;牛奶与豆浆不能一起吃;牛奶与米汤不能一起喝;现挤的奶更有营养;羊奶比牛奶更好;牛奶与茶一起喝会得肾结石。

关于蔬菜水果的谣言更多,比如:菠菜补铁又补血;胡萝卜必须炒着吃,生吃等于白吃;吃苦瓜降糖;吃南瓜降糖;大蒜炝锅致癌;坐月子不能吃水果;上午吃水果是金,下午吃是银,晚上吃是铜(对健康不好);空腹不能吃香蕉(或其他水果)。

越常见的食物,谣言越多,连喝水也不例外。流传最广的谣言是喝“千滚水”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此外还有放置超过6小时的水不能喝;蒸锅水不能喝;“隔夜水”不能喝;热水兑冷水不能喝。与调料有关的谣言也不少,比如:低钠盐等于“送命盐”;味精有害健康;吃酱油会让皮肤变黑;吃醋可以软化血管;猪油比植物油对血管好。

还有一些经典名谣与食品安全有关,大都是望文生义、胡编乱造的,比如:催熟的蔬果会导致小孩性早熟;无籽葡萄喷洒了避孕药;葡萄上的白霜是农药残留;泡掉色的杨梅是染色的;商贩会给西瓜注射增红增甜的液体;柑橘使用甜蜜素增甜;食盐含氰,有毒(指食盐抗结剂亚铁氰化钾);喝茶等于喝农药;蘑菇富集重金属;面条、粉丝一点火就燃烧的是塑料做的;吃大盘鸡或泡椒凤爪、鸭脖等有可能感染禽流感;还有“人造鸡蛋”“塑料大米”“塑料紫菜”等。

其他比较经典的谣言还有:服用维生素C能预防流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能治疗感冒;维生素C与海鲜一起吃会中毒;大豆制品会加重乳腺增生,诱发乳腺癌;喝茶减肥;喝咖啡致癌;喝可乐杀精子;适量喝酒有益健康;东西趁热吃对肠胃更好;指甲上月牙越小越不健康;生吃鱼胆能清肝,明目,去火。

(2)新式谣言

有很多所谓的“谣言”并非恶意编造或空穴来风,而是有人错误地解读了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的结论,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与饮食营养相关的学术研究是很多的,也很受大家的关注。统计表明,在全球最受媒体关注的100篇科学研究报告中,近几年每年都有十余篇与饮食营养相关的论文上榜。在通常情况下,一篇新论文、一项最新研究并不足以形成惊世骇俗的新观点,也不足以推翻长期以来的结论,一般只是探索性的讨论,引导后续的科学研究。它有可能被后续的科学研究支持,逐步形成新的结论或观点,也有可能被后续的科学研究修改或否定,遇到极端的情况还有可能被撤稿。因此,最新的研究报告其实未必可靠,更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但是,很多媒体或自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会把某个最新发表的结论过度解读(如把可能性说成是肯定的)、夸大、歪曲,“编造”成与众不同的、挑战原有认知的观点。这种新式谣言很有欺骗性,毕竟大多数普通人并不了解科研论文的“套路”,很容易信以为真。下面是几个新式谣言的例子。

①“吃炸薯条能治脱发”。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培养毛囊胚芽细胞的试验,发现把二甲基聚硅氧烷作为培养基时试验效果最好。而且,毛囊胚芽细胞被植入小鼠体内后成功生长出新毛囊,并进一步长出了毛发。其研究是为了探索治疗脱发等问题。这本来和炸薯条毫无关系,但二甲基聚硅氧烷这种物质在我国允许被添加到煎炸油中(作为消泡剂,防止食用油起泡飞溅),炸薯条就用这种油,当然也就含有这种物质了。于是,有人想当然地推论出吃炸薯条能治脱发,但这其实是不可能的。

②“少盐有害健康,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2016年5月,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项调查对象超过13万人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现盐的摄入量少于7.5克/天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和总死亡风险更高一些。这篇论文一发表就刷爆了全球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但很快就被美国心脏协会指出其研究缺陷——颠倒了因果关系,已经患病的人会主动减少盐的摄入,而不是因为食盐摄入少了才患病,而且该研究通过验尿来估算长期的盐摄入量,这种方法其实并不可靠。总之,这篇“最新研究”并不能推翻少盐有益健康的结论,每天吃5克盐的建议仍然是正确的。

③“长期服用维生素D和钙片会致癌”。2019年4月,美国《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一个研究报告,研究者调查了2.7万名美国成年人的饮食和膳食补充剂摄入情况,发现服用钙补充剂每天超过1000毫克的人群,癌症死亡风险会增加;但如果服用钙补充剂每天不到1000毫克,或者是通过食物来获得钙,则不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另外,本身不缺维生素D的人群,如果再每天摄入超过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补充剂,那么总死亡风险就会增加。这篇论文只是提醒人们不要过量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而不是反对正常剂量地服用钙片和维生素D。但有些自媒体胡乱发挥,望文生义,发表片面、歪曲的观点却有动辄“10万+”的浏览量。

④“吃糖=吸毒,要像戒毒一样戒糖”确有研究表明,添加糖(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和糖浆)摄入过多有害健康。但这并不意味着吃一口糖都不行,吃甜食、喝饮料的确会“上瘾”,但并不是毒瘾,添加糖没有毒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添加糖的建议是,每天不要超过50克,最好不要超过25克。换言之,每天摄入25克以下的添加糖是完全可以的,并不需要戒断。

⑤“断食或不吃糖类能‘饿死’肿瘤”确有研究表明,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代谢活跃,且其能量消耗以糖为主,而且饥饿能启动细胞自噬机制。但这并不能反推出“断食或不吃糖类能‘饿死’肿瘤”,也没有证据说节食、断食、辟谷等饥饿疗法会加强针对肿瘤的细胞自噬作用。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概率本来就较高,过度节食、断食、辟谷等饥饿疗法更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肿瘤患者合并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不利于治疗和康复。肿瘤患者需要摄入平衡、全面的营养素。

(3)借力辟谣平台

现在,谣言如此之多,以至于辟谣已经成为一种新式科普方法,被官方重视。实际上,相关机构已经利用互联网建立了多个辟谣平台,专门用来解读、揭露各种形式的谣言,如中国科协和国家卫健委等几个部委主办创建的“科学辟谣”(https://piyao.kepuchina.cn)、中央网信办主办创建的“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http://www.piyao.org.cn)、新华网主办创建的“中国食品辟谣网”(http://www.xinhuanet.com/food/sppy/index.htm)等。这些辟谣平台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当消费者对某些与饮食营养相关的传言、建议和观点拿不准时,尤其是针对那些所谓的爆款、“10万+”的自媒体文章,要在这些辟谣平台上找找分析和解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是抵制谣言的不二选择。

不过,“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造谣的人胡编乱造、随意发挥,辟谣的人要查各种资料、讲道理,根本来不及。靠辟谣来消灭谣言是很难的,何况,有些辟谣文章也会急不择言、生搬硬套,一步走过头就成了造谣,或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有些媒体或自媒体一边辟谣,一边造谣,甚至造谣的和辟谣的其实是一伙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吸引眼球,归根结底是为了流量,而不是科普。

避免谣言之害最好的办法是,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学习正规的、系统的健康、饮食和营养知识,重视健康相关信息的来源,遵从权威机构的建议,关注真正靠谱的业界专家。至少应该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随便相信或转发,如果还能积极主动地去查证真相,阅读研究文献,那就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