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岁幼儿沟通心理学
- 方聆
- 3069字
- 2021-11-29 09:47:40
有效沟通的五种方法
良好有效沟通的途径,可以转化为以下五个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或步骤。
方法一:情绪管理
良好有效的沟通必须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那么在沟通时,第一要做的就是管理好情绪,包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调整好孩子的情绪。
但在和幼儿沟通时,彼此都管理好情绪并不太容易。首先,幼儿极容易因需求未满足而陷入哭闹、摔东西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中,可以说,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管理情绪的意识和能力。幼儿的频繁哭闹考验着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父母很容易把沟通变成情绪发泄。但一个成人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就是能否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而不但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还能调整好孩子的情绪,则是能否胜任父母这个角色的重要标准。
这其中,更重要的是父母能否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寄希望于孩子“听话、懂事”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本身就是不听话、不懂事、不容易满足的,在这个时期,他们认为全世界都应该以他们为中心。
其次,要求孩子听话、懂事必然会压抑他们的部分天性,也就是激情和活力。所以这就要求父母能够很好地接纳他们、允许他们、与他们共情,这样,才能较好地管理好自己情绪。同时,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表达情绪,让他们从小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或许就能在一个较为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当管理不好彼此的情绪时,可以暂时先不沟通,但这不等于可以实施冷暴力。冷暴力是一种隐性的情绪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更大。要用拥抱等肢体语言让孩子的情绪先归于平静,之后再找合适的时机沟通。
但这也不是说父母永远不能对孩子释放情绪。当孩子的言行突破底线时,父母也可以严厉地教育;当孩子表现不错时,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喜悦。即小事宽容,大事不放水;负面情绪要妥善管理,正面情绪要及时传递。
方法二:允许
允许其实是情绪管理的延伸。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固然有觉察、改变认知这些非常具体的方法,但最根本的办法是允许。什么是允许?简单地说,就是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允许他以他的方式存在。类似我们成人世界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你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我看不惯你,但我接受你的存在。我不会越界去干涉和控制你。并且,你的存在不会影响我的心情。
允许包括包容和接纳,又不完全等同于包容和接纳。包容是把自己置于一个更高的道德高地——我比你更心胸宽广,所以我能包容你的缺点。但允许是,那些对于我来说不是缺点,只是不同。我并不比你高尚,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哪怕我是父母,你是孩子。
允许也不完全等同于接纳。接纳是我接受你的全部。允许是,我不一定非要把你纳入我的内心系统里,你和我一样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个存在。就比如山川、河流,需要我的接纳吗?
包容和接纳有这样的潜意识,我高你低或我大你小。而允许的意思是,我们一样大,甚至我小你大,你比我更有力量。所以,允许是比包容和接纳更高的境界。
具体到孩子身上来说就是,孩子身上并没有那么多缺点,只是和你的认知或期待不同;即便有缺点,我们也要允许它存在,就像允许狂风暴雨一样,和它共存。然后和孩子一起认识这个“缺点”,想办法减少它对自身的伤害。
一旦你允许了,你就会发现,你没有那么多评判了,也没有那么多对抗的情绪了,原本那些你不允许的事情不再控制你的情绪。而孩子一旦被允许,他也舒服了,他能够更加自由地伸展自己,他的情绪变好了,也充满了力量。这时,无论你们沟通什么应该都没有太大的障碍。
反之,当你不允许时,心理资源就会被占据,你无法更好地去做任何事情,包括沟通。所以有一句话叫作“退后一步海阔天空”,退后就是允许,就是把不允许的事情从你的内心清除出去,同时,也把负面情绪从你的内心清除了。
方法三:倾听
在沟通中,倾听比表达更重要。若听不出,听不对,如何给对方正确的回应?没有正确的回应,如何更好地沟通?在与2~6岁的幼儿沟通时,更是如此。他们还不太会表达,无法清晰准确地传递信息,更不懂得如何表达情绪,因此更考验父母的“听力”。
这个听力包括,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极富耐心,要专注地倾听,并及时给予回应;不但要很好地接收到他们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能“听”出来他们没有表达出的内容;要懂得幼儿的普遍心理特点及自己孩子的特点,与他们进行高质量的互动。
除此之外,倾听的能力还包括,你是否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表达,是否把他视为一个独立的生命去倾听、去沟通,是否愿意放低姿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重视倾听代表你在乎孩子胜于自己,而没有耐心倾听只顾自己滔滔不绝表达,说明你更在乎自己。而这一点也决定着沟通的效果和质量。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他人看见自己的感受、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倾听正是看见孩子感受的一个重要途径。
方法四:表达
在沟通的所有方法中,表达的学问最多。所以很多人认为沟通就是表达的艺术。与2~6岁的幼儿沟通,表达中更要注重共情和述情。共情是看到孩子的感受,说他们想听的;述情则是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与自己共情。我们要相信,幼儿天生就有与人共情的能力,只要你给他机会,就能开发出他的共情能力。父母不向孩子述情,不仅剥夺了孩子与你共情的机会,也使孩子的共情能力得不到成长。
同时,少批评指责,多说正能量的语言,以免给孩子过多负面的心理暗示。大道理少讲,因为这对幼儿来说可能没什么用,所以要循序善诱。
还要教孩子如何表达、如何述情,当孩子学会了表达事情和心情时,他就不容易哭闹,更容易沟通了。这就和懂得述情的父母不会轻易发脾气一样——如果可以通过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还需要通过发脾气来表达吗?
所以,教会孩子表达,让孩子成为一个会沟通的人,才会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容易。
方法五:共情
共情指的是“看见”孩子的感受,关注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理解和安慰孩子的感受,在这个基础上,沟通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个人的“内在自我”被他人关注并关心,这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每个人都是自恋的,都渴望被人关注,尤其是孩子。一旦被关注,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信赖感,就比较容易对你敞开心扉,也更愿意配合你的教育。
父母若缺乏共情能力,就很容易把沟通变成冷冰冰的说教、命令、指责,沟通的内容只有事情、规则、对错,没有情感,这样的沟通效果可想而知。
即便一个人不会去说教、命令、指责他人,也很会鼓励、夸奖、赞美他人,但言语之间若没有共情,也不过是一个虚伪的巧舌如簧的人,并不能真正地打动人。所以,真正懂得沟通的人是具备共情能力的人。
共情并不完全等同于感同身受。感同身受是感受到他人的感受,进而理解他。但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无法感受到他人的感受,因为我们没有处于和他相同的境遇中。所以感同身受只是人的美好理想。但共情是什么?共情是我虽然无法感受到你的痛苦,但我看到了你的痛苦,接纳了你的痛苦,并愿意去安慰你的痛苦。比如你感受不到孩子当下吃不到一颗糖的痛苦,但是你看见了他的痛苦,并去关注和安慰他的痛苦,这就是共情。
所以有人说,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感同身受,但只要你愿意,就可开发出自己的共情能力。
与幼儿沟通,共情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他们是如此自我、自恋,他们的感受若不被看到、关注,沟通还能顺畅进行吗?
沟通中当然还有影响的力量,比如我们不直接与孩子沟通,而是用语言、行为和环境迂回地影响孩子发生变化,这可以避免直接沟通带来的摩擦,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割裂的,要综合运用。例如,父母如果能够允许孩子的言行,就更容易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好情绪,才有耐心去倾听和表达;听明白了,才能表达清楚;懂得述情和共情,才能够在沟通中建立起情感链接。将所有的方法综合使用,沟通就会变得相对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