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懂物质满足,缺少情感沟通

曾经听到一个5岁的小孩这样对他的妈妈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家只能有三个人一起生活,我希望是我、妈妈和奶奶,爸爸就让他一个人生活吧,反正他也不是很爱我们。”这个小孩是如何得出“爸爸不爱自己”这个结论的?原来,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一个月也难得回来一次,所以他认为爸爸不爱自己。那么这位爸爸是怎么想的呢?他认为自己非常爱孩子,非常爱这个家,为了给这个家更好的生活,所以才需要到外地工作。可惜,孩子并不这么想,在幼儿的心里,陪伴就是爱,不陪就是不爱。

养育孩子,物质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这并不能成为忽略情感沟通的借口。对幼儿来说,住三室一厅还是两室一厅没什么区别,但有没有父母的陪伴和情感的交流却有很大的区别。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这样,孩子很小的时候,她迫于生计每天忙碌,想给孩子一个好的经济条件,但孩子的成长却出现了问题,性格乖戾,难以沟通,不喜欢亲近妈妈。除非妈妈给自己买东西,否则不会给妈妈好脸色。

这位妈妈难道不知道陪伴的重要性吗?她当然知道,只是她在赚更多的钱和陪伴孩子之间选择了前者。等她想和孩子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时,却发现很难与孩子沟通了。所以有人说,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他不会等你准备好了再往前走。而在孩子的一生中,完全依赖你、想与你亲密无间的只有幼儿时期。

当孩子渐渐适应了你的缺位,适应了没有情感陪伴和交流的日子,他会以为他不需要陪伴,只需要物质。所以他不停地向你索取物质,以证明你是爱他的。为什么有些孩子得不到物质满足就会大哭大闹?不就是因为父母一直在用物质表达爱吗?而那些能经常得到父母陪伴和情感交流的孩子内心更有安全感,不会因为偶尔的得不到就情绪崩溃。

所以不是孩子不懂事、难沟通,而是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沟通。

情感和关系是在频繁的互动和交流中建立起来的,而不是由冷冰冰的物质给予建立起来的。即便是家里的小狗也不能只给吃喝,也需要时不时抱在怀里说说话。而情绪管理、述情、共情等沟通方法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传递给孩子的。

我们如何平衡这一切呢?

幼儿时期,要倾向于情感的陪伴与交流

父母的无奈是,无法很好地兼顾赚钱与陪伴孩子,但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做取舍。在幼儿时期,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爱的缺失对他们的一生来说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而对物质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强烈和急迫。所以这个时期,父母可以把工作减一减、放一放,在保证有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孩子。另外,也尽量不要把孩子丢给老人抚养。

在给予物质的同时不忘表达爱

不是不可以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充足的物质生活也是孩子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基础,但是,父母不能只知道给物质,而不懂得表达爱。在给予物质的同时,如果能兼顾情感表达,则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感受你的爱。例如,孩子生日了,你送给他一个梦寐以求的生日礼物,同时附上温情的语言:“爸爸知道你喜欢这个玩具,跑了好几个地方才买到,虽然爸爸不能经常陪你,但不管在哪里都惦记着你呢。”也可以附上一张小卡片,用拼音写上你想说的话。这样,物质就成为你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而不只是冷冰冰的物质。

有一部分父母并不是没有表达情感的这个意识,而是没有这个能力——羞于说爱。那么就要好好学习一下如何述情。假如一开始你说不出口,可以先写出来。也可以经常抱一抱孩子,陪他做一些他喜欢做的事情,这也是一种情感表达。

利用多种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民国才女林徽因的父亲在她小时候也经常不在家,但父女之间的沟通交流并没有因此而中断。无论在哪里,父亲都会写信给林徽因,与女儿分享他的所见所闻及思想情感。还利用出差的机会把女儿带在身边。在父亲的精神滋养下,林徽因成长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

同为民国才女,陆小曼的父亲倒经常在家,可他只知道给予女儿物质满足,不懂情感交流,致使陆小曼成长为一个物欲极度强烈的人,晚年竟然会为了物质出卖自己。

如果无心,即使孩子在你身边,你也不会跟他交流;如果有心,即使远在天边也依然可以与孩子联络情感。而因工作忙完全无法陪伴孩子则是一个借口。现代人的沟通交流工具那么多,电话、语音、视频,都可以弥补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无法与他交流的遗憾。

物质只是情感的载体,但不等于情感本身。你能够给予孩子的也不仅仅是情感的载体,还有情感。只要你这样的意识足够强烈,就会想办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