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唐代歌舞戏

中国戏曲的形成是以歌舞戏的产生为标志的。歌舞戏是南北朝后期兴起的一种有故事情节、角色化妆、歌舞兼具,并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曲的雏形。它的形成与汉代的百戏有着直接的关系。隋唐的大统一,结束了历经三百年的分裂战乱,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以及文学艺术的发达,为戏曲艺术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戏曲逐渐从歌舞百戏中蜕变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表演艺术形式。据文献记载,歌舞戏最早出现于公元550年至618年(北齐至隋末)之际。至唐代,歌舞戏极其盛行。唐杜佑《通典》记载:“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谣娘》、窟儡子等戏,元(玄)宗以其非正声,置教坊于禁中以处之。”见于其他文献记载的歌舞戏还有《樊哙排君难》《苏莫遮》《秦王破阵乐》等,它们都具备了初步的情节结构和载歌载舞的特征。

《大面》又称《代面》或《兰陵王》,为戴面具的歌舞戏,表现兰陵王戴着面具上阵的故事。它是从北齐军士创作的歌谣或齐人编演的舞蹈发展而来。唐崔令钦《教坊记》说:“《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若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木为假面,临阵著之。因为此戏。”据《全唐文·代国长公主碑》记载:武则天时“岐王年五岁,为卫王,弄《兰陵王》”,足见该戏在唐代深入人心。从史料记载可知,表现兰陵王题材的除了歌舞戏,还有歌曲和舞蹈,其中以歌舞戏影响最为深远。歌舞戏《大面》中兰陵王所戴面具,无疑是远古巫仪歌舞面饰之滥觞,对后世戏曲脸谱化妆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拨头》又叫《钵头》,是来自西域的一出歌舞戏,反映一位少数民族少年,因其父为虎所伤而上山寻父,每爬一段山路唱一遍歌曲,爬过八座山唱了八遍歌曲,最终杀虎报仇。这是一出由两个角色表演的以歌唱、舞蹈和打斗为主的歌舞戏,表演者披发素衣,面有悲啼之状,唐玄宗时这一歌舞戏成为教坊的一个节目。

《踏谣娘》见于崔令钦《教坊记》。《踏谣娘》又叫《踏摇娘》《谈容娘》《谈娘》或《苏中郎》,是唐时最有代表性的歌舞戏。它产生于北齐至隋末之际,盛行于唐代朝野。《踏谣娘》所表现的是我国北方民间一个醉鬼殴打妻子的普通家庭故事。表演中,先是由男人扮演的主角踏谣娘边歌边舞,然后与上场的丈夫争执殴斗。《教坊记》说因它类似于当时民间的“踏谣”形式,故名《踏谣娘》。唐代常非月的《咏谈容娘》诗曰:

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马围行处匝,人簇看场圆。
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

《踏谣娘》已具备了戏曲的雏形,其表演形态直接由汉代男女歌舞优戏发展而来,并继承了角抵戏角色矛盾冲突的特征,将词曲演唱与世俗表演结合在一起。该戏前半部分的歌舞充满悲剧情调,后半部分的殴斗具有喜剧效果。两个性格特征鲜明的角色的表演已初具戏曲行当分工的倪端;表演中以歌唱为主,歌舞紧密结合;多段独唱每唱完一叠都有旁人齐声和唱,从而开启了我国戏曲帮腔的先例;此外还有动作表演和剧情对白。《踏谣娘》主角歌唱、旁人帮和、男扮女装、旦丑相对的表演形式,为宋代南戏的滥觞。

除了歌舞戏外,唐代还盛行一种被称为“参军戏”的表演形式。“参军”为古时一官衔,后周时期有一名叫周延的“参军”,因盗取数百匹官绢被捉拿下狱,于是朝野宴间以嘲弄犯官的俳优表演来儆戒其他官员:“……使俳优著介帻、黄娟单衣。优问:‘汝为何官,在我辈中?’曰:‘我本为馆陶令。’斗擞单衣曰:‘政坐取是,故入汝辈中。’”参军戏由两个角色演出,一个是扮演被戏弄的“参军”,一个是执行戏弄的叫“苍鹘”。可见,参军戏是古优表演形式的一种发展,它继承了古优的讽谏传统和滑稽风格,在唐代受到普遍的欢迎,史籍中记载了黄幡绰、李可及、成辅端等一批善于“弄参军”的著名演员,他们各有擅长的节目。唐代参军戏表演的具体内容今已无从知晓,但其说白的特色为丰富戏曲的表现力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中唐以后,参军戏的表演日益与歌舞戏相结合,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卷下“艳阳词”记载:

安人元相国……廉问浙东……乃有俳优周季南、季崇及妻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善弄“参军戏”,歌声彻云……元公……赠采春诗曰:“新妆巧样画双蛾,幔裹恒州透额罗。正面偷轮光滑笏,缓行轻踏皱文靴。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望夫歌”者,即“罗唝”之曲也。采春所能唱一百二十首,皆当代才子所作。其词五、六、七言,皆可和矣。词云:“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采春一唱是曲,闺妇行人莫不涟泣。

figure_0077_0046

日本12世纪古画《信息古乐图》绘《秦王破阵乐》

从文献记载可见,这一时期的参军戏已经加入了歌舞,表演不以滑稽调笑为主,而是以歌唱表演取胜,主角的歌唱动之以情,其他演员的滑稽表演则成为主角歌舞的陪衬,这无疑开了宋元戏曲之先河。

figure_0077_0047

唐代歌舞戏《兰陵王》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