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唐代主要的演唱形式
(一)踏歌
踏歌是唐代广泛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踏歌以歌时踏地为节故而得名。演唱时众人挽臂围圈,伴以简单的舞步,踏足而歌,没有乐器伴奏。每逢农闲时节或节日聚会,各地百姓无不喜爱以踏歌的形式参与歌唱。自古以来,男女青年借此集会欢乐之机谈情说爱,这一习俗至今仍保留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生动地描写了这一情景:
踏歌始于民间,这种徒歌演唱形式与远古祭祀歌舞、先秦民间腊祭等歌唱形式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盛唐时期,这种群众性的民间歌舞形式被引入宫廷。唐玄宗十分喜爱踏歌这一演唱形式,命文人写词配歌,乐人盛装演唱。据《朝野佥载》记述:
可见宫廷踏歌之景象壮观,声势浩大。
(二)吴歌与西曲
公元4世纪初,西晋王朝瓦解于诸王混战,东晋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北方的音乐随之流传到了南方,并逐渐与南方音乐融汇在一起。唐代的清商乐仍以民歌为主,但其内涵比隋朝的清商乐更为丰富。伴奏乐器包括钟、磬、琴、瑟、洋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共15种乐器。在唐代清商乐中,最为著名的是吴歌和西曲。《晋书》云:
《子夜吴歌》是吴歌中的代表性作品。江南一带,环境幽美,民谣众多,吴歌便在城市中流行。吴歌多有商妇闺怨之作,其中《子夜歌》亦多为此类题材。《旧唐书·音乐志》曰:
可见晋曲《子夜歌》原本应是十分哀怨的。乐府中的《子夜歌》,大多描写男女间的一切情绪,其中尤以恋歌为多,造语轻松流利,音节和谐优美,或用平声字押韵,或用仄声字押韵。
陕西西安草场坡北朝墓歌唱俑
礼县唱歌俑瓶
乐府中的《子夜歌》,本来只有四句,李白模仿其体制,改为六句,成为《子夜歌》的一种变体。李白的这首《子夜吴歌》抒发了苦守空房的思妇,对戍边丈夫无限的想念:杵声惊心,冷月寄情;秋风牵魂,不胜针冷;素手絮征袍,关情系临洮。李白的《子夜吴歌》不同于一般的商妇闺怨之辞,他把思妇的凄清与边关的冷暖相联系,描写思妇对久戍边塞、遥无归期的征人,充满无限怀念和苦闷的心情,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境界。作品意境空阔,旋律苍凉,情感哀怨。寥寥数语,尽现凄清的境界,尽表孤寂的情怀。全曲兼有古代民歌的质朴和汉唐琴歌的简淡,和乐吟咏,韵味无穷。
吴歌是以江南建业为中心形成的吴语歌曲,西曲则是指长江以西,湖北的荆、郢、樊、邓之间产生的流行的民歌。西曲的内容多描写爱情,也有一部分反映商妇闺怨。西曲与吴歌不同,其曲体结构比较自由,不受五言四句的格式局限,可七言二句,亦可四言四句,西曲音乐中的“和声”与“送声”,是西曲演唱中最具特色的声乐表现手法。“和”是指曲前或曲中众人的帮腔,“送”是指曲尾众人的帮腔。如西曲《丁督护》中和声的运用:
西曲《阿子歌》中送声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