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音乐感性样式的类别

20世纪以来,音乐审美资源比以往更为丰富,一方面是因为专业音乐创作更为多样,另一方面是因为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被纳入审美领域。但是,各种音乐具有不同的感性样式,给予人们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首先,音乐创作呈现多元局面,为人们增加了许多不同于调性音乐的新审美资源。西方专业音乐创作打破大小调体系的共性写作模式,走向多样化的个性创作道路。从印象派开始,不断出现新的流派,如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简约主义等等现代主义流派。众多创作技术应运产生,如序列主义创作手法,包括各种十二音音高控制技术(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梅西安的“有限位移”技法、巴托克的“轴心体系”和欣德米特的协和—不协和序列等)和整体序列主义(音高、时值、力度、音色等)全面控制技术;微分音技术(引进小于小二度的音程关系);“音色旋律”(无音高变化的音色变换或交织)、音块(多级二度叠加)、多调性、泛调性(介于调性和无调性之间)、多速度、音型无限重复与声部之间“相位”移动、现实录音作为声部等技法;特别是电子音乐技术,打破了固定音高思维,用电子手段对各种声音进行五维(高低、长短、强弱、色彩和空间)变化。20世纪50年代之后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包括偶然音乐、概念音乐、环境音乐、行为主义、复风格拼贴、电脑音乐、多媒体音乐等等,打破传统和现代主义的美学观和音乐概念。这样,西方专业音乐就有了古典、现代和后现代三个大的类别。

非西方国家和地区受西方影响,也有传统、现代和后现代样式的音乐。中国20世纪以来出现的“新音乐”,是借鉴西方古典技法创作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潮音乐”,则是借鉴西方现代、后现代技法创作的。

此外,由于当今世界强调多元文化,各地各民族传统音乐受到保护和开发利用,成为丰富的审美资源。这些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可以直接进入审美领域,也可以作为创作素材被作曲家采用,从而创作出风格各异、民族韵味浓郁的音乐作品。还有许多民族民间音乐被作为旅游文化产品来开发,从而产生变异的类别。这些类别除了商业价值之外,相对于某些社会群体而言,也不乏审美价值。

在世界各地,大众音乐更是在商品化的社会环境中蓬勃发展。爵士乐、摇滚乐、“新世纪”中的不同流派和类别四面流行,美国乡村音乐、拉丁歌舞等也都被纳入通俗音乐行列八方传播。

在雅俗并举的情况下,还出现雅俗混合、杂交的音乐类别。例如“摇摆巴赫”,将德奥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和爵士乐混合;中国的“新民乐”,将传统民乐和流行音乐杂交;从西方流传到世界各地的音乐剧,以介于雅俗之间为特色。等等。

面对这些审美资源,音乐美学必须概括出它们的特征,给出分类的尺度,以便深入研究,提高音乐审美实践的效益。以下将有序、丰富和可感作为美的尺度,将现有的音乐区分为美、反美和不美三种类型。从二值逻辑看,反美和不美属于和美相对的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