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力学的角度建立起逻辑作用

在低等的原始生物中没有所谓的“心理”,只是按照简单的“刺激—反应”来生存,所以环境成为它们行为几乎唯一的动力源。随着进化的发展,生物体的各种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自我选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最终,在心理中寻找某一行为的动力源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再加上人类所具有的社会性,寻找人性的动力源并不比寻找宇宙的动力源简单。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是从“动力学”的角度来建立起逻辑作用原理,尽量避免使用“动机”这个词。因为动机指的是某一结果或答案,而动力学指的是过程和机制,更确切地说是动机形成的过程和机制。这两者是不同的。

在心理学史中,每一个重要的理论都从动力学的角度探索过心理过程,由于理论假设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为新理论提供一些经验。

精神分析的整个理论都是从动力学的角度探讨心理问题。很多时候精神分析理论也叫作心理动力学理论。弗洛伊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动机的来源:①行为产生的心理事件与内在的驱力之间的冲突或矛盾。②童年经验。前者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说明动机,后者是从人格或心理事件的角度说明动机。这是两个不同的心理学水平。

认知主义假设心理机制类似于计算机程序,而不是驱力和本能,同时提出心理事件是一种加工。认知主义心理学家虽然也是机体中心论者,但是似乎没有人认真地讨论过关于心理的动力问题。可能是他们认为只要关注过程,不需要关注所谓的动力问题。这是一种完全的机械论观点,它不符合有机体的生物学特点。本书认为这是理论本身的缺陷,而不是认知主义心理学家们有意忽视。

人本主义心理学将动力问题归因为自我,而自我是机体自身引起的(自我实现)。

行为主义认为环境是个体的塑造者和指导者,同时继承了实证主义的精神,将科学限定为可观察的行为。

这几个主要的理论体系对心理动力学的说明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研究水平——生理水平与人格水平。

(2)过程—结果——机制与动机。

(3)因果关系——机体与环境。

由于几个主要理论体系的基本假设的原因,它们很难同时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这样就无法将所有的心理和行为统一起来。功能理论将尝试从整体论的角度来统一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整体论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方法,而是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同时也是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的一种必然。

新理论研究的水平是以生理性的功能间联结为基础,这种作用模式从意义上表现为表征或语言和行为之间的关联。如果再加上各种心理事件,就会上升到人格水平。功能理论通过三大原理扫除生理水平和人格水平之间的障碍,使它们统一起来。在过程—结果中,新理论对心理过程的研究包括心理逻辑、心理矛盾、转化作用和心理平衡,同时也从需要的层次性水平探索心理过程。关于结果主要是从动力性功能和价值观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心理学中第一因果关系的问题——也就是以机体,还是以环境作为心理和行为的第一动力的问题,在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所有的环境信息的刺激必须通过机体才能表现其心理动力性,所以我们只要通过研究机体的功能/范畴的意义,就能同时研究环境和机体两方面的内容,使其在理论意义上达到统一。

人们对心理的动力性的认识最早是从生理学角度开始的,如对食物的欲望、对危险的逃避等。它们非常直接和强烈,所有的动物都是如此。在新理论中,我们将这些最基本的本能归为感觉功能和情绪功能,然后将智力和文化引起的认知活动归为认知功能。它虽然没有感觉功能和情绪功能强烈,但是在人类不断地社会化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模式,如性格、气质、信仰、价值观等。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性。从生理性的角度讲这三个功能都可以作为动力性功能,并在逻辑作用中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三大原理,动力性功能在表征和语言水平上表现为动力性词汇。动力性词汇与行为词汇相联结在心理上表现为因果关系。

极化是心理的一个基本属性,在同一心理过程中,两个相反意义的极化同时存在,就成了心理矛盾。心理矛盾是不稳定的,它有一种趋向于平衡的动力,这就是关于心理矛盾的动力学意义。在同一心理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极化性质的判断确定心理矛盾,然后应用转化作用的方式使其首尾一致,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在矛盾理论和转化作用中,我们建立了清晰和明确的理论体系,它是新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自从现代心理学建立以来,自我一直都是除行为主义外大多数理论的核心概念。自我作为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动力源在神经水平是存在的,并且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在新理论中我们认为环境的动力性可以表现在机体的动力性功能中,所以自我在新理论中的作用更大。自我既有动力性,也是一个复杂和动态的心理结构。它是关于你自己的记忆、关于你的特质、动机、价值及能力的信念等。自我受极化和心理矛盾的影响。所谓的自我实现就是自己的动机与行为之间具有极化的一致性关系。如果它们之间是矛盾的,那就是自我妨碍。由此也可以发展出自我强化和自我弱化的一般原理。

上面的理论或多或少都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说明心理具有某种内部机制。人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一旦我们发展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生理学基础,那么文化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具有动力性作用的心理存在。为什么说文化具有动力性呢?因为文化会以语言表征的形式与具有动力性的功能表征在神经水平相联结从而具有动力性,如信仰、价值观等。文化属于环境的一部分,由于新理论的假设非常强大,一般我们将环境的心理学意义从功能/范畴的水平进行研究。不过,单独地从环境的角度研究社会文化对心理过程和行为的作用也是有其价值的。

大脑以其独特的结构使生理功能和文化(作用于认知功能)都可以产生重要的动力性作用,如果我们以价值观的强弱程度作为划分的标准,就可以列出个体动机的层次性,这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非常吻合。层次水平越低的需要作为逻辑作用的动力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道德和价值观在心理过程和行为中起到一种动力性作用。当我们进行心理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们经常成为行为的最终原因。例如,为了自由和公平;因为他是我父亲;因为我相信自己的能力;等等。对于这些因果关系我们很难将其归为生理性功能或文化,因为这些内容作为行为的原因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是适用的,所以我们将其单独列出来进行说明。

现在中国正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作为一个亲历者,童年时代的农村生活和现在的城市生活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变化太快了,有时候我一觉醒来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如此的陌生。我会问自己:“生活为什么会这样?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合理的?”虽然这些疑问只是关于生活方式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具有社会性的人来说,他必须在道德和价值观上同样回答这些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合理的?这些问题的答案最终会成为一个人信仰的一部分,在日常行为中起到一种动力性的作用。

在中国人们对道德的认识表现为世俗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不同于西方,西方关于道德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宗教。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最大的特点是比以往更具包容性了,这并不是一个以单一的道德规范主导的时代,个人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对道德问题做出前所未有的选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道德的论述,如“仁、义”等,它们在当今社会依然发挥着作用。中国文化中关于道德的定义所包含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西方对道德的理解。中国人会经常将道德和人格联系起来。在以关系为中心的社会中,道德判断被无限地扩大,它成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工具。例如,一个人离婚,孩子对父母的叛逆性行为,下属对领导的质疑等都可能上升到人品或道德问题上。

道德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它们都可以成为一个人的某种目标状态或行为模式持久的信念。在道德和价值观中,人们追求一系列具有目标特征的心理状态。虽然每个人的心理都有所不同,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普世的目标状态,如平等、舒服、诚实、家庭、自我实现等。

新理论对道德和价值观的研究要远远比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研究更加深入。我们可以精确到每一个句子、词汇和因果关系。在对道德和价值观作深入研究的时候,也可以对其中的意义进行建构主义解释,当然大部分语言分析不需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