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上分析,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并加强。

(一)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的大格局

怎样才能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好?《创新计划》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担当主责,这有点过于器重,实际上也做不到。《创新计划》虽也谈到“探索建立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长效机制”,但对于如何关心支持、如何整合全社会的有效资源、如何营造优良的育人社会环境并未展开,未免让人觉得遗憾。《创新计划》既然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文,就理应从全社会的角度开出解决问题的处方。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立德树人”只是学校的事,学校也因此常常遭到不应有的非议。殊不知,学校只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小小部分,学生价值观的习得常常并不来自学校,或者说“德行是由经常做正当的事情学来的”[8],是从社会实践中感悟到的。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9]这里包含深刻的“橘枳定律”。反观今日的学校教育,大家都在强调立德树人,但为什么不谈或者忽视社会环境问题呢?

“橘枳定律”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其一,它是对唯物辩证法原理一般理解的挑战。通常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然而,橘在淮南、淮北的不同结果恰恰把它的外部条件地位颠倒过来。其二,从橘在淮南、淮北的不同还可以看出,以前我们过于强调内因的决定作用并不对,以至于出现“人定胜天”的很多笑话,值得我们深刻反省。概言之,内因和外因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内因一定,外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一定,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这要看内外因各自作用的发挥。

具体来说,“橘枳定律”给人的启示有三:第一,对唯物辩证法内外因关系原理应全面理解,矛盾的双方广泛联系,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发展变化必然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强调或夸大任何一方必然导致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错误认识;第二,同样是橘,它在淮南、淮北的不同结果,正说明该种子内因本就具有长为橘或长为枳的两个不同方向的特质,对复杂的人而言更是如此,人的内因既有向善的一面也有向恶的一面,几千年以来决定因素究竟为内因还是外因的种种争论,即在于对内因的孤立解释;第三,既然“水土的变化”引发了橘向枳的转变,说明外因对事物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联系形式多样,既有有利联系也有有害联系,故我们对师范生的教育就要充满信心,注意趋利避害,加强外部引导,推动师范生健康发展,同时也让他们吃下今后当好教师的“定心丸”。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曾有一个被广为引用的描述:“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0]这个判断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应全面把握内因,真正理解事物发展的三原则:一是矛盾的,二是联系的,三是必然发展的。然而,事物联系的方式方法不能一概而论,人的道德培养尤其如此。由于人的复杂性,我们与其争论人性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不如深入了解外部因素的变化和作用。“青山易改,本性难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性格决定命运,环境改变人生等,都是在强调内因或外因的主导作用。从方法论角度看,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才是科学态度。

人作为复杂的生命体,最基本的内因是基因,基因控制人的性别、肤色、肌肉类型、反应速度等,在这些内因的控制范围内,外因所起的作用很弱;而那些后天逐渐养成的如习惯、个性、品德等因素相对来说也是内因,则与外部环境相联系,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要大得多。好的物种只能生存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如人参以吉林的品质为佳,三七以云南的药效为好。

只有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唯物辩证主义方法论,才能科学地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比如,时势造英雄,但一个黑暗的年代可以诞生英雄吗?转基因的土豆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完全变样,这个完全是由内因决定的吗?又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在说明环境改变着所有的物种?牛顿力学定理中的F=ma是在说明物体的运动就是由于外部作用产生的?对于事物发展的内外因问题,我们只能辩证地看,联系地看,相对地看,发展地看。

再回到师范生德育问题,我们主张全社会协同育人,或者说,外部因素对师范生优秀品德养成尤其重要。虽然对学生而言大学校园也是外因,也的确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有益健康的大学文化来陶冶人,但与社会环境相比,高校这个小环境,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非常有限。因为大学的课程教学属规定动作,不论受教育者欢迎与否,都只能被动接受,远不如从课外、从社会了解到的东西来得实在真切;更何况人文素质教育之类的课程教学需要春风化雨,采取灌输制并不奏效。西欧的大学校园一般都没有围墙,不像我国高校都是封闭的,他们的二级学院大都分散在所在城市内,这对学生价值观的习得具有积极意义。孔子认为择邻不到风俗仁厚的地方去,非明智之举。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11]意即蓬生长在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学生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可以得到健康成长。俄罗斯国民教育之父乌申斯基说得好:“只有当公共教育的问题成为与所有的人都有关的社会问题,成为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的家庭问题的时候,公共教育才能发挥效力。”[12]对此,我国教育的盲点很多。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全国人民中培育和弘扬,“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13],尤其是各级领导应带头践行。问题是,我们不少干部“不问苍生问鬼神”,不信马列信“大师”,求神拜佛者大有人在。同时,各级党政部门当下更多的仍然是重点考虑GDP的升降,并没有把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位置摆正,没有一个像抓GDP或者近年抓环境保护那样的硬措施、好办法,远远没有形成“全社会都有责任”抓全体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氛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任重道远。

(二)立德树人——高校应尽力做好自己的事

首先,必须解决好德育工作的认识与地位问题。

近年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办学主旋律。然而,怎么评价质量?用人单位大都以学生专业能力为重点,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品德状况如何,一般都不深究。

人才培养质量须以德为先的思想并没有普遍深入人心,德育在高校自然没有足够地位,导致办学过程中相应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趋同化,内容空洞,效果较差;二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形式化,目标认识模糊,德育中心并不突出;三是意识形态工作边缘化,专业教师、职能处室、教辅部门等德育为先的思想意识淡薄,远远没有形成校内协同局面。

历史反复昭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高地,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教师的教育,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当为我们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文理调查”中,有接近70%的同学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建之魂,希望学校能从基层党支部抓起,特别是师生党员应自觉践行。这个信息,对改进高校党委和党支部工作很有启示。实际上,目前不少高校党支部基本上形同虚设,支部生活没有实际意义。很多高校党支部书记认为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基层党建可有可无;还有的认为基层党建是“虚”功,不好做实,推一推,动一动。

其次,对师范生德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有整体思考。

德育需要全社会协同,同时也需要全校协同。在很多情况下,学校德育首位还停留在口头上,看似热闹,实则并无实效,简单化、功利化、零散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趋同化和世俗化问题突出。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内部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德育体系和机制。

宏观上,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做好顶层设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党政工团以及所有教学院(部)共同参与,建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确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为根本、以创建现代大学制度为依托的德育工作新体系。

中观上,要开展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学生社区)“四位一体”的德育联动,创新育人机制,拓展育人空间,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管理格局;要借助“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倡导处级干部联系班级、党员干部与专任教师联系寝室的“双联”工作新模式,通过“双联”及时掌握年轻人的新追求、新动态,修正年轻人对人对事的认识偏差,扶贫帮困,解决问题。

微观上,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濡化”、“内化”和“微文化”相结合的“三化德育”方式。“濡化”是对核心价值自身而言,就是让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判断、案例充盈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层面和角落,使其无处不在,进而发挥“泡菜理论”中的育人效果;“内化”就是在“濡化”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要求师范生主动吸收大学文化以及社会实践中的核心价值观,使之内化、主体化为大学生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微文化”就是通过创建各种网络平台如共青团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微电影等,将大学生团结在微文化的包围中,以青年人习惯和喜欢的方式、话语引导他们,进而提升育人效果。“濡化”—“内化”—“微文化”三重互动,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自外向内深入,不断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育人效果。

最后,重点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问题。

在“文理调查”中,有20%以上的同学对大学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持否定态度,这种情况在全国恐怕具有一定普遍性。中宣部、教育部主导编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统一,包括教辅资料都一应俱全,教学固然方便,但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呼声一直比其他课程更为迫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是经验主义,须知没有理论创新就难有实践突破;二是教条主义,中外古今有关德行教育的经典汗牛充栋,切不能生搬硬套,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信来源于对历史经验的正确评价和对实践成果的充分肯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了经济实力、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这样三个台阶来描述,用铁的事实证明: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应坚决摒弃。这里,重点和难点都在于摒弃教条主义,都在于如何在教学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注意让师范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双手去实践,用大脑去思考,用心去体会,从而自觉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注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大学校训、大学精神和大学校风,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师生在学习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广泛感受到,从而深刻地影响师生的思想和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4]总书记的这番话,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落细”方面,可开设一批大学生喜闻乐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公开课”,鼓励校外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先锋贤达进校园,分享成功经验,传递正能量;在“落小”方面,可开展“我为长辈写封信”“志愿者日”“时政热点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教学互动活动,不断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在“落实”方面,要充分挖掘校内外文化教育资源,让学生参与品牌德育实践活动,实施文化育人工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熏陶人,并最终得以确立。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群体意识,落细落小落实的任务归根结底还在于每个人都能真正践行

第一,有信仰,辨是非,是师范教育的当务之急。

“文理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没有信仰的占比高达23.57%,另选择“儒家忠孝节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其他教派”的共18.1%,这两个比例确实令人担忧。其一,人都应有自己的生存追求与生活信仰,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共同特点,师范生以后还要教育人、影响人,如果他们在当今多元文化思想冲突中感到迷茫,信仰淡薄,必将严重影响师范教育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其二,每个人具体追求什么、信仰什么,是人对世界的反映,自然就有一个是非对错的问题,它需要人在社会实践中经过反复历练以后择善而从。问题也正在这里,人生旅途以学为主的阶段即将在大学结束,大学是人的世界观形成的最后堡垒,一旦错过,将无法弥补。

实际上,每一个政党、每一个教派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西方标榜所谓“普世价值:公平正义自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自由、公正、法治、诚信”等表述。现实情况如何呢?这的确不是一个年轻大学生可以准确判断的。最最紧要的是要利用一切可能让他们积极践行中国梦,讲好中国故事,我们相信年轻人会有正确选择。

第二,讲诚信,重实践,是对社会所有公民的基本要求。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社会关于做人的经典信条。诚信,是社会维系民众约定俗成的硬规矩,也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线。

对于个人而言,诚信是言行的符号,更是内涵的体现。

其一,讲诚信就是要加强修身养性,注重学习。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必然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必然被孤立,也就无法与人沟通,当然也就无所谓核心价值观问题。同时,还要注重学习古今中外的诚信楷模。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向他请教治国方法。他说:“确保粮食充足、军队充实以及对人民的信义,就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子贡又问:“三者如果要舍其一,应该舍哪个?”“舍军备。”“不得已再舍一个,怎么办?”“舍粮食。”“为什么不能舍信义?”子贡又问。孔子说:“人难免一死,没有粮食可以,如果没有了信义,根本与禽兽无异,这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这段对话,发人深省。

其二,讲诚信重在实践,重在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就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反对投机取巧,吹拍奉迎,争功诿过。例如,一个人认同“法治社会”模式,但在维护自己利益时,首选的却是“关系”,这就是不讲诚信;有的学生毕业论文抄袭、考试作弊、伪造个人简历、交友动机不纯等,在为人问题上表现得极其虚伪,其结果不仅破坏了社会公平,同时还将严重影响个人发展。


[1]本文曾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橘枳定律”及其它》为题发表于《武陵学刊》2015年第6期,收入本书时有改动。

[2]以上均引自《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

[3]〔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1986,第25页。

[4]〔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余灵灵、罗林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第162页。

[5]《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6]《论语·学而》。

[7]《礼记·中庸》。

[8]〔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第167页。

[9]《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302页。

[11]《荀子·劝学》。

[12]〔苏〕乌申斯基:《乌申斯基教育文选》,张佩珍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86页。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184页。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1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