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有些问题学校也无能为力。

(一)时代变迁产生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成熟、多元文化碰撞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必然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带来影响,如社会上对金钱的崇拜产生的拜金主义、消极的不健康思想产生的极端个人主义等,特别是就业竞争的残酷性使有些大学生开始不择手段,慢慢地滑向道德深渊。加上制度体系不健全,有些人根本不把平等、法制、诚信等当一回事,甚至触犯法律,走上犯罪道路。

(二)高校教师“为人师”者偏少,部分人政治立场堪忧

高校教师大都热衷于“学历上层次、科研上水平、论文上档次”,至于德育工作基本无暇顾及。不用说专业课教师,即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很少有时间研究授课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有效的人生指导。另有少数教师迷信西方错误思潮,课堂上随意发挥,将“研究无禁区,高校课堂有纪律”的原则置于脑后,自觉不自觉地为西方图谋颠覆社会主义中国鼓与吹。

(三)网络信息传播带来巨大挑战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具有现代意义的正确价值观;另一方面,也将社会上那些杂乱无章的垃圾信息、不健康信息传递给学生,不断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发展。很多大学生在其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四)大众传媒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人们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力引擎,其正负能量往往无法预计。例如,现在不少传媒大肆宣传某某通过什么途径迅速发家,某某多少岁就成为CEO,炒股、炒房、买车,总有不尽的“追求”,这究竟是要告诉人们什么?部分大学生爱攀比时尚、攀比家庭条件的好坏,实则很多都是受到本国或外国影视作品的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