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后工业化时期的贫困问题

这一时期是香港的第二次经济转型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香港经济逐渐恢复并进入新的多元化蓬勃发展时期,开始了从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型。其间,香港传统制造业的地位逐渐下降,金融、贸易、物流、旅游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并成为主导产业。1994年,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至不足10%,1995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3%,到90年代中叶,香港基本完成了第二次经济转型,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后工业化”(《香港大瞭望》编写组,1996:68~70)。在这一时期,香港继续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从表2-1可以看到,香港的地区生产总值在1981~1990年平均每年增长约15%,减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平均每年实质增长约5%,十年间实质增长达72%,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亚洲四小龙”之首。进入90年代,香港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快,1990~1997年平均每年增长14.22%,实质增长5.22%,单是1991~1997年,香港的生产总值就翻了近一倍。

表2-1 香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1981~1997年)

表2-1 香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1981~1997年)-续表

在这段历史时期,伴随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香港社会整体财富和收入水平快速提高,“但富人和穷人,差距愈来愈大”,“社会充斥不公平现象,怨愤逐渐加深”(周永新,2014:112)。新一轮经济发展并未缓解香港的贫困和贫富悬殊问题。由于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转型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原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的就业体制被新的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就业体制所取代,制造业就业机会锐减,一些传统的经济部门衰落。在这种背景下,香港出现了结构性失业和人力资源错配现象,失业贫困和低收入贫困等“新贫困”问题(new poverty)不断凸显。加上人口老龄化等人口因素变化的影响,老人贫困问题也继续恶化。上述状况在综援个案[1]统计结果中得到了反映,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的统计资料,在经济快速增长的80年代,综援个案累计增长超过45%,在经济增长强健的1991~1997年,综援个案的年增长幅度几乎每年超过10%,1996年更是创造了52.31%的纪录,增速远远超过同期总人口增长的速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2003a,2005)。

根据香港学者的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新一轮全球化浪潮和经济结构转型,香港出现了收入分配的两极化和职业结构的两极化,贫富分化更为悬殊(赵永佳、吕大乐,2006:3~34)。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和乐施会通过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香港贫困问题比以往更加严重,出现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乐施会,1996)。世界银行在1995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1993年,香港人均收入为21560美元,在世界经济体中排名第四,仅次于美国、瑞典和科威特。但是,在最高收入的24个国家或地区中,香港的贫富差距最大,最高收入的20%家庭占有全港总收入的50%,而最低收入的20%家庭仅占有全港总收入的4.3%(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乐施会,1996)。香港如此悬殊的财富分配,可谓“富有一群属最富,贫穷一族属最穷”(曹云华,1996)。凡此种种表明,香港的贫困和贫富悬殊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显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