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贫困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经济急剧下滑,当年的经济增长率几乎掉到了历史最低水平,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1998年香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为-5.0%,1998年第三季度香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9.0%(陈诗一,2014)。其间香港失业情况恶化,失业率一度突破8%,创下当时近30年最高纪录,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经济不振的同时,香港又面临新一轮经济转型,受经济下滑、失业率攀升以及人力资源错配和结构性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香港的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贫困问题因此更为严重。那么,香港的贫困问题究竟如何严重?对此,由于测量标准不同,不同研究者的估算结果差异很大,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一种观点主张用国际贫困线、收入十等分组、基尼系数等相对指标去反映香港的贫困状况,国际贫困线可以计算贫困人口,十等收入分组和基尼系数则可以反映贫富差距,这三个指标的共同点是以相对收入为计算基准。

国际贫困线是指把收入低于社会中位收入50%的人界定为贫困者,这种方法在香港为许多学者和机构所采用,香港立法会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就是采用这一标准来估算贫困人数的。这一方法以相对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实际是相对贫困人口。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根据综合住户调查资料,将收入少于或等于当年全港相同人数住户收入中位数50%的住户定义为贫困户,计算出贫困户占总住户的比例即贫困率。表2-2是1996~2005年香港社会的贫困率,大体反映了亚洲金融危机前后近10年香港贫困问题的变化情况。[2]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的贫困率从1996年的15.0%增加到2005年的18.3%,无论是儿童、青少年、妇女还是老人,其贫困率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其中,老人的贫困率最高,达31.8%。据社会服务联会的统计,1995年香港的贫困率为14.81%,贫困人口约89万人,2005年贫困人口达到12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逾18%(社会服务联会扶贫资讯网,2009)。

表2-2 香港的贫困率

表2-2 香港的贫困率-续表

表2-3是香港十等收入分组的统计结果,清晰地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香港社会贫富差距的变化情况。由表可见,1991~2001年香港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其中最高收入组别的月收入中位数在1991~1996年增加了15.1%,在1996~2001年上升了12.7%,而最低和第二低收入组别的月收入中位数在1996~2001年却分别下跌了2.1%和10%。

表2-3 香港十等分组别的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

基尼系数反映了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贫富悬殊恶化的趋势。1996年,香港的基尼系数为0.518,2001年突破0.525。图2-1是1998~2001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基尼系数,由此可见,虽然都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但1998年新加坡和韩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25、0.316,2000年中国台湾的基尼系数为0.326,相比之下,中国香港的基尼系数明显偏高,贫富差距更为严重。

图2-1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基尼系数的比较

资料来源:《基尼系数》,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秘书处资料便览,2004年12月6日。

对于用国际贫困线、收入十等分组、基尼系数等相对指标去反映香港的贫困问题,当时也有许多人持反对态度,他们的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香港普遍富裕,社会福利服务广泛,简单套用国际贫困线去计算贫困人口“并不稳妥”,因为“这类分析并无计及政府用于房屋、医疗和教育等福利开支为有关家庭所带来的无形收入”。[3]

第二,收入十等分组法仅考虑不同收入组别相对收入的变化,未能反映他们绝对收入的情况,因为虽然低收入组别的收入增长速度慢于高收入组别,但他们的绝对收入也是不断增加的。

第三,单纯的基尼系数并不能准确反映香港的贫富差距,若把特区政府有关的税收优惠和公屋、教育福利计入收入后,2001年香港的基尼系数将从0.525降至0.450,如果把特区政府在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福利计算在内,基尼系数会进一步降低。[4]

第四,香港整体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高,加之特区政府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网,基本生活有困难的人皆可获得广泛的社会福利服务,所以,香港实际的贫困人数并没有相对贫困论者估算的那么多。

第五,相对指标夸大了香港贫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把国际贫困线标准界定的100余万人纳入特区政府扶贫的范围,那么“香港政治生态将因此产生不可抗拒的福利主义效应,政客为捞取逾百万‘贫穷线’之下选民的选票,必然大派免费午餐,煽动民粹主义,部分市民也会产生依赖心理,甚至滋生好逸恶劳的刁民。这将严重侵蚀本港自强不息、坚韧拼搏的优良传统,导致投资环境恶化,失业大军骤增,储备迅速用光,结果是整个香港‘越扶越贫’”(《文汇报》,2005)。

对于他们而言,用绝对指标来评估香港的贫困问题更为妥当。绝对贫困的指标主要是综援标准,即把收入低于平均综援金额家庭的人口定义为贫困人口。当时特区政府就是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由于香港社会已经普遍采用并认同平均综援金额足够应付基本生活所需,因此以平均综援金额作为界定贫困人口的标准“较为适当”(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扶贫委员会,2007)。由于综援标准较低,所以该方法计算的实际是绝对贫困人口。

1997~2003年,香港月收入低于4000港元[5]的贫困住户占总住户的比例从4%上升到近10%,升幅明显(《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按季统计报告书》,2004)。按照综援标准,1997年以后香港综援受助人占全港人口的比重上升,1997年为4.3%,1998年达到5.6%,1997年一年内的增长幅度达到1.3个百分点,此后继续增加,2004年达到7.8%(见图2-2)。2005年3月,香港共有综援个案296688宗,综援受助人541976个(香港社会福利署,2005),同期香港总人口693.59万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2006),综援受助人占总人口的7.8%。2005年,香港平均综援金额约4000元,低于该标准的有103万人,其中,约60万人生活在综援家庭,40万人属于低收入人士,尽管他们收入低于平均综援金额,但并不领取综援,而是自力更生(《香港贫穷情况主要数字》,2007)。

图2-2 1995~2004年香港综援受助人占全港人口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香港统计年刊》,1995~2004年,转引自《综援受助人占全港人口的比率(1995~2004)》,社会服务联会扶贫资讯网,http://www.poverty.org.hk/circe-data/hongkong.pdf,Poverty in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