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期及工业化初期的贫困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香港的贫困问题也相应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并且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从开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香港是一个贸易转口港,主要以从事转口贸易维持生存,尚未经历工业化,经济结构简单且发展水平不高。当时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现象严重,社会被分割成两个泾渭分明的群体——欧人社会和华人社会,在香港的欧洲人和华人彼此很少相互往来。整个社会贫富悬殊,少数官僚和富商阶层垄断了社会大部分的财富,工人、苦工、仆役、船民和佃农等其他劳动生产者处于社会底层。食不果腹、寝不安身、居无定所,是香港社会底层人民生活贫困的集中表现,也是困扰华人下层社会的突出问题(余绳武、刘存宽,1994:353~40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香港的转口贸易地位江河日下。为寻求新的发展契机,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香港开始了迅速的工业化步伐,迎来了第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这一时期是香港的第一次经济转型期。1950~1970年,香港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保罗·惠廷、侯雅文等,2001b:2),制造业飞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巨变,到1970年,香港的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在这短短的20余年时间里,凭借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发展战略,香港迅速完成了第一次经济转型即“工业化”,从单纯的贸易转口港转变为新兴工业化城市,迈入“新兴工业化经济”(newly industrialized economy)之列。

然而,工业化并未缓解香港的贫困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香港的贫富差距迅速扩大,贫困人口急剧增加。在二战后的10余年时间里,中国内地涌入香港的难民超过200万人。大规模移民潮的涌入导致贫困移民和难民的数量暴增,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赤贫移民群体(destitute immigrants)。这些难民背井离乡来到香港,流离失所,一贫如洗,沦为赤贫阶层。“他们只得到最基本的供应,每一个人都有饭吃有水喝,有些人还分到了临时住所,除此之外,他们就只有自谋生路了。”(弗兰克·韦尔什,2009:456)当时的港英政府主要指望本港和国际慈善组织向难民提供紧急救助,在贫困救助方面持消极态度。由于住房紧缺,大量难民就在山坡和空地上搭建简易房屋,这些房屋也被称为寮屋,寮屋区居住环境恶劣,容易发生火灾。1953年12月25日香港深水埗发生石硖尾寮屋区大火,令5.3万名灾民无家可归。虽然在石硖尾大火发生后港英政府开始改革房屋政策,为灾民提供徙置大厦和容身之所,但并未着手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工业化迅速改变了传统的家庭和人口结构,传统的大家庭保障功能濒于崩溃,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又尚未建立起来,许多老人、儿童、残疾人和失业人士由于缺乏必要保障而陷入贫困和匮乏状态(Jones,1990:173)。在工业化初期,劳资关系紧张、劳资纠纷不断,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工资水平低下和缺乏必要的生活保障,许多工人沦为贫困群体(Turner et al.,1980:12),他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增长,这直接引发了1966年、1967年的两次暴动(李霭雯,2001:158)。进入70年代中期,受石油危机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香港经济一度衰退,失业率急剧上升。在这段经济低谷期,贫困问题明显恶化,低收入、失业等贫困人士饱受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双重打击,许多人陷入困境。1971年香港的基尼系数是0.44,1981年上升至0.48,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冯可立,2004:25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