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转型期:向管理者转型,获得晋升

作为一个有稳定的方向和一定积累的职场人,如何做才能应对35岁前的人生转型期,完成积累并为阶段性突破做好准备呢?又要如何做才能不至于陷入大多数人都普遍存在的中年危机呢?

首先要问自己,在30岁的人生节点,你的立足点是什么?

30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节点,这一点是一个普遍认知。“三十而立”这个词,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存在。在这个词语中,“立”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个人观点是,三十而立的“立”意味着需要在30岁的时候找到自己人生的立足点,找到人生意义和内心满足感的来源,同时应该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意识。

要确定自己的立足点,可以先问自己两个很简单的问题。

问题一:你是否具备某种能力,仅凭这一能力,你就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

问题二:如果以自己具备的能力为立足点,你能否站得住并站得稳,而且没有焦虑或不安的感觉。

在经过成年初显期的探索后,在30岁左右的时候就要对之前的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到一个自己可以立足的点,也就是原点。然后围绕这一原点规划自己的生活,并且在未来的时间里逐渐让自己的规划完善、落地,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迭代自己的规划,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王国”。

这就像一款App,在其诞生之初往往只有一个概念或蓝本。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市场环境、用户需求等因素的变化,开发人员会不断对其进行功能和性能上的完善。同样的道理,一个最初版本的“社会自我”往往还不够完美,但是我们可以在该版本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因为之前的探索已经确定了发展方向及其可行性,后续只需要根据社会环境、行业的发展、周围的环境对自我进行优化与迭代即可。

当然,有时某些探索也有可能行不通,这就需要重新找到一个立足点。比如,我曾经认为成为科学家是自己的人生意义和满足感的来源。但是经过大学、研究生阶段,我发现自己的天赋可能不在科学研究上,这个时候我就要做出选择。

首先,我要先确认从事科学工作、继续探索世界,是否仍然是我的人生意义和满足感的来源——这意味着我喜欢的是科学和探索本身,而不是贪图由此带来的研究资金等。如果确定了这是我的人生立足点,那么我虽然可能不适合做具体的研究,但是可以把科学思维和科学训练作为核心能力,参与科研管理,或者成为学术期刊编辑、科普人员,等等。

也许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都是成为科学家,可是在大学的时候发现原来科研生活和想象的不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尽量多地尝试各种不同的领域和工作,重新找到自己真实的立足点。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试错,试错就是这个阶段的核心。

那些中年危机来得特别猛烈的人,很多都是因为在这一阶段不敢犯错、不能接受自己会错、要求自己完美的人。因为要求完美,他们完美地错过了这一重要的发展阶段。人们正是在不断探索、学习、试错的过程中,才能逐渐锻炼出独立存在于社会之中的能力。

人们在这个阶段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积累,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开始在经济上有安全感;在试错的过程中,人们了解了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知道了自身能力的界限,从而开始学会合作,也学会根据现实而不是根据想象或幻想行事。检验现实的能力,也是在蜕变为成熟的成年人的过程中必须发展出的重要能力。

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也更了解自己的喜好,知道自己怎样生活才会觉得有意义;最后,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了一个稳固的自己和稳固的“王国”,并且能感受自己的力量,获得掌控自我和改变自我的能力。

上述内容旨在建立一个三十而立的全新概念。三十而立是什么,是独立,是能力,而不是一定要有房有车、为人父母。

在这一阶段,更重要的是认同自己,围绕自己赖以生存的立足点继续走下去。

其实,经过成年初显期,大致在28~30岁时会遇到一个小的分支,这个分支其实就是青春期和成年初显期的一场毕业考试。

经过前面的种种努力,身体在这个阶段开始一点点地衰退。年轻时可以熬夜加班,可以玩通宵,现在却要开始注意身体,不能再随意熬夜。这听起来好像并不是一件好事,莫非其中还有什么积极意义?

这其中最积极的意义莫过于身体在提醒我们:未来是有限的。从大学开始到35岁转型期,我们已经经历了十年左右对社会的探索,已经获得了很多新的能力。

这时就要开始有意识地对那些不适合的因素做一些取舍,包括生活习惯、处理问题的习惯、心理的习惯、观念上的束缚等。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最重要的事情,比如,有意识地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社交活动,放弃一些对后半生没有积极影响的事。如果不肯主动放弃,当迫于形势被动地放弃这些事时只会更痛苦。有很多人在这时因为过度透支而疾病缠身,最后不得不真正停下来。

所以,如果感到身体有局限,就不应继续透支,要学会面对现实,根据现实条件找到和年轻时不一样的方法,实现同样的目标。这既是面对现实的做法,也是灵活的做法。毕竟,目标是做成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死在硬磕的路上。因此必须学习新的方法,而不是抱怨“为什么以前可以,现在却不行了”。

其实成长本来就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放弃的事情和没有实现的目标,本来就是调整内心和理解世界的工具。这一调整的过程可能会让人失去一些东西,但是也会让一些人拥有更系统、更全面、更成熟的思维方式。如果抱着很多过去的认知不改变,就相当于架空自己,让自己只活在自己的想象里。

综上,28~30岁这一阶段的重要人生任务就是明确地认识自身的局限性,认识生命和精力的稀缺性,因为只有意识到这些,才会真正地把精力都用在刀刃上。

针对这一点,有一个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从四个维度判断选定的方向是否适合自己,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优化。

维度一,自信。你现在做的事情会给你带来自信吗?你认为未来会越来越好还是会让你怀疑、否定自己?如果你有强烈的自我否定情绪,那你的选择就是不适合你的。

维度二,收获。在做这件事的过程里,除了收入,你都有哪些收获?

维度三,力量感。你现在做的事是消耗了你的力量感,还是增加了你的力量感?

维度四,取舍。如果只是这件事的一部分耗损了你的力量感,你是否可以灵活地把这一部分舍弃?

要按照这四个维度的提示思考,学会取舍,否则就有可能影响人生下一阶段的发展,导致中年危机的出现。

当然,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也要避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不要非黑即白地思考问题,要创造你自己的路,而不仅仅是做选择。很多人可能在某段时间里会觉得自己很不顺,变得很悲观。但其实这只是负面情绪在作祟,此时需要培养自己的逆商,不要知难而退。后文会对此做详细解释。

同样的道理,与过度悲观相对的是过度乐观。过度的乐观有时也会让人栽跟头。对于大部分人而言,35岁前可能是人生最后一个可以比较容易地跨越阶层的年龄段。此时就有必要分析到底为什么这时候是个机会,以及如何做才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在体力、脑力和经验的黄金时期,如何成功跨越阶层?

这一过程会让人产生一些困惑,所以很多人开始再次学习,读更多书,或者找咨询师寻求职业发展方面的建议,或者感觉自己这些年已经很累了,一想到未来还要工作30年就觉得很焦虑、很慌,担心某天被淘汰。此时要明确一点,当这些困惑产生的时候,我们不能马上否定它,认为自己不够成熟,或者认为这种困惑不应该存在。如果有意压制这些困惑,那么这些困惑也可能成为未来危机暴发的一个伏笔。

人生这一阶段的宝贵之处在于已经拥有的智慧和积累,我们之所以还没有取得突破,很可能是因为还没学会如何使用它们。此时要正视自己的困惑。比如,困惑会让人感到恐慌、焦虑,但如果选择压制这种情绪,不面对自己脆弱的一面,也就压制了自我整合的功能,限制了自己的智慧成长。

反之,一个真正智商高的聪明人可以平衡自己的智力和情绪,他既不需要变成一个冷冰冰、超理智的机器人,也不需要歇斯底里地发泄自己的情绪。

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是有一定的疗愈力和恢复力的。即使不找心理咨询师,人们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力量克服很多性格和心理上的短板。

此处分享一个由阿根廷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厄廷根提出的“WOOP思维法”,帮助你抓住一些机会。

WOOP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汉译为“心理比对”。

W代表Wish,是愿望的意思;第一个O代表Outcome,是结果的意思;第二个O代表Obstacle,是障碍的意思;最后的P代表Plan,是计划的意思。

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第一,W代表你想要达成的愿望。

第二,O代表如果这个愿望实现后的最好的结果。

第三,第二个O则代表在实现的过程中,你可能或一定会遇到的障碍中的最大的障碍、最本质的障碍,以及这些障碍会导致的不一样的结果。

第四,P意味着你要做出详细的计划,知道如何克服或避免这些障碍的出现。

这一思维方法会让人越来越有能力预测自己在不同的选择中获得的结果,一步步变得成熟。

无论什么科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或其他专业,都不可能为人们指出一条畅通无阻、收益最高的路。所以,你也不用纠结于此,只要确定这条路适合自己,明确道路上的目标和障碍就足够了。

心理学家王浩威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说:“只要拿起桨开始划,无论朝哪个方向,总会抵达一些目的地。”我也把这句话送给你,希望你知道无论朝哪个方向前行,总比留在原地强。

35岁之前,是跃升阶层最容易的时候,之后则会越来越困难。思考自己的人生问题,梳理自己全部的经验和心理基因,就会有更大的概率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