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一定要在晚間睡眠?晚睡一定不健康嗎?

現代人生活忙碌,不少人的工作延遲到晚間甚至要日夜顛倒,又或穿梭於世界不同地區工作,久而久之生理時鐘出現了混亂,終患上「睡眠相位延遲症候群」(Delayed sleep-phase syndrome,簡稱DSPS),也就是晚睡晚起。這類患者通常習慣在凌晨2至5時才能入睡,部分患者更要待至天亮才能入睡,但一旦睡着,睡眠時間的長短卻跟正常人相若。誠然,現今西方醫學並無研究確實指出這類患者會因晚睡而必然導致健康問題,因為專家相信睡眠的重點在於有否足夠的長度和睡眠質量。然而,一項睡眠剝奪實驗的研究顯示,「睡眠相位延遲症候群」患者在睡眠被剝奪之後,睡眠損失的代償能力(即補償缺失睡眠的能力),通常較一般人弱而且慢,若嘗試進行睡眠時間的調整,患者對接受光線誘導的能力也比較弱,不容易維持到合乎正常(即約晚上11時)入睡的時間週期。

另外,有研究顯示夜間照明過度,有很大機會會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以至癌症,尤其是乳癌拉上關係。研究人員指出,女性因夜間照明過度而增加患癌等風險是由於褪黑激素含量降低,以致影響雌激素生產。中醫也認為「肝腎同源」,意即肝腎會相互影響,腎最脆弱的時間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而肝臟最佳休息時間為凌晨一點到三點,所以晚上十一點以前入睡,可以促使肝腎互助,增強肝腎的修復性及排毒性,兩者不能偏廢。

簡單來說,最好盡量避免晚睡,最晚應於十一點或以前上床就寢,且盡量有規律的保持早睡早起的睡眠習慣

晚睡的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