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惊蛰 马兰头
马兰头菜,
摘取嫩者,
醋合笋拌食。
油腻后食之,
可以醒脾。
马兰头,我小时候吃过的,记得是在水里汆熟,切碎,与切得小小的正方体的豆腐干凉拌。现在,很久没吃了,倒是荠菜吃得多。每次进馄饨店,点一份荠菜肉馅的,就想起马兰头来。
在家乡,田野之间,多有马兰头,没人管,有人采,就在春月里,妇女和女孩拎着菜篮子,一把小剪刀,蹲在一片翠绿之中,剪断一个又一个马兰头,如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所说,这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如果采多了,新鲜的吃不完,还能晒成干,可以做包子馅。
马兰头,有几个有意思的别名,分别是紫菊、螃蜞头、鸡儿肠、田边菊。
带上个“菊”字,好理解,它是菊科马兰属的。紫菊,是因为它开紫色的、像菊花的小花。我小时候一定见过它的花,但如今闭上眼睛细细想来,竟然没一点儿印象。可能是童年的我奔跑得太快了,耳边只有富春江边的风声,眼里映着知了翅膀上的纹理,马兰开花,那是女孩的事。现在想来,竟有一丝可惜。从网上能找到马兰头的花,像一张灿烂的笑脸,但没法跟记忆匹配起来。记忆中实在是没有它的样子,忽觉得错过了也就回不去了。
为什么叫螃蜞头?我不知道。螃蜞,富春江边多的是,夏日傍晚,在江边走动,螃蜞窸窸窣窣忙着躲避。与餐桌上常见的螃蟹相比,螃蜞个头小;背偏方形,而螃蟹偏圆形;八条腿,长满黑黑的腿毛,有男子气概;但两只大脚上光溜溜的,跟螃蟹很不一样。若伸进洞去捉螃蜞,被它的大脚钳住,那就等着流血吧,它轻易不会松开的。我这么熟悉螃蜞,也算得上认识马兰头,但为什么叫它“螃蜞头”,却实在摸不着头脑。
还有,叫“鸡儿肠”,我也是不懂的。难道是小肚鸡肠的意思?还是说,马兰头的茎很细,用鸡肠子来形容?
马兰头为什么叫马兰头?据说,它以前叫马拦头。能够拦住马头,应该是马儿喜欢吃的野草吧。一匹马驮着主人走来,见路边有马兰头,实在受不住诱惑,停下来吃几口,惹得主人发起火来。或者,马兰头长得很好,遮住了小路,挡住马儿的去路。问题是,马兰头能长这么高吗?《中国蔬菜品种志》载:“多年生草本。株高40~70厘米。叶互生,叶形多变异,有椭圆形、倒卵形、披针形、倒披针形。叶长4~6厘米,宽1.4~2厘米。绿色,叶缘有不规则粗锯齿,叶面平滑或有毛。”唉!这与我记忆中的马兰头又出现了偏差。我只记得它们在春天的样子,矮矮的,嫩嫩的,恣意长在大地上,或是青色的茎,或是红色的茎。它怎么会长这么高呢?如此看来,它确实能拦马了。我也被拦住了,与家乡隔得越来越远了。
马兰头,如荠菜一般,肯定有人工栽培的。
但是,人总爱尝尝野味,就像一头放养的猪与养殖场里的猪,其肉质的味道是不一样的。长在田野间的马兰头是顽强的,是野性的,风是它的朋友,青蛙是它的朋友,甚至蛇都在它的遮蔽下安安稳稳地睡了一个午觉。自从人们发现马兰头可以拿来吃之后,它就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一是尝鲜;其二是救难,在饥荒的时候,马兰头填饱过不少人的肚子;其三是药用,药食同源,袁枚有如下记载。
马兰头菜,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油腻后食之,可以醒脾a。
(摘自袁枚《随园食单》)
注 解
a 醒脾:治疗脾受寒湿所困而运化无力的方法。
译 文
马兰头菜,摘取它嫩的部分,加上醋,与笋块拌起来吃。特别是吃油腻之后,吃几口马兰头拌笋块,清爽可口,还能用它来治疗食欲不振,令胃口大开。
据说,宋代名医钱乙用马兰头替人治过病。他写有《小儿药证直诀》,被誉为儿科鼻祖。
有一回,他白天看了一天病人,实在累;晚上总算得了闲,于是和好朋友聊天喝酒,爽快!有什么下酒菜呢?时鲜货,是他妻子从河边挑来的野菜——马兰头。
忽然,门外传来了小孩的号哭声,由远渐近,不一会儿,一位妇人领着一个号啕大哭的小孩来到了门前。妇人一见到钱乙,连忙跪下磕头,哭着说:“我儿子在山上玩耍,腿被蛇咬了,疼得要命,请神医救救孩子。”
钱乙立马站起身来,紧皱着眉头,仔细瞧了瞧小孩的伤口,说道:“还好,不打紧。”可他心里犯了愁:这个时候街市上药铺早已关门了,药到什么地方去取呢?
他灵机一动,桌上吃的马兰头也能治蛇咬伤啊。他转身从家里抓了好几把马兰头,交给那妇人,并告诉她:“回去将这些马兰头洗净,其中一把捣烂挤汁敷在小孩伤口上;剩下的水里焯一下,挤干切末,用麻油、酱油、糖拌和,一日三餐做菜肴给小孩吃。”
妇人感恩不尽,回家后遵照钱乙的吩咐,一一照办。第二天,那小孩果然疼痛减轻了,不久,被蛇咬伤的地方也好了。
我猜测,这故事只是为了突出钱乙是个“神医”罢了。被蛇咬,哪能如此简单处理?除非那本就是一条毒不厉害的蛇。不过,马兰头确有药效,有朋友亲身体验过:“小时候在家,手脚碰破了,奶奶总会抓一把马兰头,放嘴里嚼碎,敷在我的伤口上,立马感觉伤口凉凉的,不一会儿,血就止住了。”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刚好是春天,请找个机会,去做一份“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剪一点儿野味。如果是其他季节,去看看马兰头是否真长到了那么高,如果它正开着花,那多美好!如果你只能去菜场买一把马兰头,那也是好的,我告诉你两段卖马兰头的吆喝声,让你找一找“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马兰’”的感觉。
对啦!在《西游记》中,有一回,唐僧师徒曾在一个樵夫家里吃了多种野菜,其中有“烂煮马蓝头,白熝狗脚迹”。马蓝头,就是马兰头。狗脚迹呢?它好像跟马兰头好配啊!也请你去找找它是什么吧!它的叶子很像狗脚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