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春分 竹笋

笋十斤,

蒸一日一夜,

穿通其节,

铺板上,

如作豆腐法,

上加一板压而榨之,

使汁水流出,

加炒盐一两,

便是笋油。

其笋晒干,

仍可作脯。

竹笋是从竹子的根部长出来的。

春天有春笋,春笋能长成竹子。冬天有冬笋,通常不会长出地面。因此,如果冬笋没有被挖出来,就都烂在地里。

竹笋算得上是美味,可偏偏有这样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都说“人不可貌相”,竹笋就可以“貌相”了?当然不行!往小了说,竹笋是道菜,多少人喜爱它呀;往大了说,竹笋还能帮人发家致富。不信?来瞧瞧这一位。

金山玉笋

明朝年间,光泽司前的山旮旯里有一个村庄叫郑家坑。村头上住着一个叫郑谋利的人,光听“谋利”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个生意行家。没错,他家开了家造纸坊,制作连史纸卖。这连史纸又称连四纸,是出了名的东西,历来为书法家、画家钟爱。做出一张连史纸,要仔细地经过整整七十二道工序,哪一道都不能马虎。一旦做成了连史纸,便给了它千年的寿命,纸白如玉,永不变色。

有一年,郑谋利把连史纸运到城里墟场上卖,卖的可都是上等货,但因卖连史纸的人实在多,就卖不出好价钱了,自然也赚不了几个钱。有一个在外地做生意的亲戚跟他讲,从水路把连史纸运到老远的汉口去卖,准能卖上好价钱。

郑谋利来到汉口,住在一家姓周的老板开的客栈里。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做生意,心里想着要节俭些,鸡鸭鱼肉就不吃了,平时在家里配饭的菜多半是笋干和粗菜,于是他每日叫伙计煮笋干配饭。

周老板见姓郑的客商每日只吃笋干配饭,鸡鸭鱼肉和其他蔬菜都不沾,心想这位客商一定是个大财东,对他十分敬重,每日小心侍候,不敢有半点儿怠慢。

个把月过去了,郑谋利运来的一船连史纸卖了个好价钱。他想早些回家,就找到周老板结算住店钱。哪晓得周老板算盘珠子一打,差点儿把郑谋利打晕过去——光他每日吃笋干的菜钱,就把卖连史纸得来的钱花去了大半。他万万没想到,山里人根本不稀罕的笋干在这里竟值那么多钱,比鸡鸭鱼肉还贵得多,而且这里的笋干还远没有家里的笋干好吃。不过,这时明白已经太迟了,他赔了这次买卖,连归厝(回家)的盘缠还是央求周老板借的。

郑谋利回到家里,把这次做生意亏本的事讲给村里人听,大家听了都觉得这是个奇事。郑谋利脑子活,回来之前就想好了,这次买卖是赔了,但换来一门好生意,他跟村里人商议,到厝背(屋后)的大山里去做笋干,然后运到汉口去卖。

来年开春,郑谋利和村里一伙人来到金山脚下,搭篷住下,整日挖笋,做笋干。这年正值春笋大年,两个大仓库都积满了笋干。郑谋利看得两眼放神采,信心满满。秋凉时分,郑谋利把笋干运到汉口。这一回,他还是住在周老板的客栈里,送了周老板几斤笋干,把去年借的盘缠也还上了。

第二天,郑谋利在十字路口的大墟场摆了摊,他有意当着众人把笋蔸切去长长的一截丢在街道上。过路的人见了这一片片澄黄晶亮的笋干,都围上来问价,还有些贪小便宜的人趁没人注意,赶紧捡起丢在地上的笋蔸藏进衣兜里。郑谋利向围上来的人说:“在我家乡,笋多得不得了,这笋蔸丢得满地都是。”说完,他还打开一捆笋干,你一片、他一片地分给左右街坊,众人乐得眉开眼笑。就这样,郑谋利的笋干生意在汉口打开了销路,做得顺顺利利。

后来,周老板与郑谋利结拜成兄弟,他们一起在汉口开了一家笋干店,为笋干取了个好名字——金山玉笋,意思是,那笋是从金子一样的黄泥山上生出来的,又白又脆,胜过白玉。

打那以后,出自郑家坑金山上的笋干便出了名,越销越远。

这郑谋利是福建人,从方言“厝”“墟场”就可以看出来。

我国南方多竹笋,对郑谋利来说,竹笋再普通不过,但换一个角度去看,这土货就是土特产啊,把它贩卖到北方,不就值大价钱了?古往今来,多少生意人做的都是东西贸易、南北买卖啊。所以说,东西都能值大价钱,关键看它卖在什么地方。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把新鲜竹笋做成笋干,方便保存,可以多吃一段时间。这与把肉做成腊肉、把菜做成腌菜是一样的道理。把食物的保存期变长,是充满智慧的一件事。

那么,谁是第一个把竹笋做成笋干的人呢?

天目笋干的传说

临安天目山早就出名了,它由东西两座山峰组成,东边的叫东天目山,西边的称西天目山。目,是眼睛的意思,一座山为什么叫天目呢?我们先来看几个比喻:苏东坡上奏疏《乞开杭州西湖状》,“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王观填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黄幸玲写诗《湖》,“湖是大地的眼睛,蓝天、白云、青山和绿树都映在明亮的眼睛里”;王蒙作文章《湖》,“我喜爱湖。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你看,它们都跟水有关。在天目山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清水,便有了“天目”美名。

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个叫萧统的人来到山清水秀的天目山。他走啊走,走进一片葱翠的竹林,捏捏这支小竹,摸摸那支毛笋,十分喜爱。不知不觉,他在竹林深处迷了路,但他并不着急,仍慢悠悠地走着。

这萧统是什么人?论起来大有来头。他是梁武帝的长子,南朝梁国的太子。那年,他母妃去世,伤心难过;商议家事时,又与父皇发生了争执;加上太监鲍邈之从中挑拨,使他受到父皇的指责。他是个性刚强的人,决心离开是非之地,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不,他来到了天目山。走在竹林里,满眼翠竹,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走啊走,他看到远处有一间茅屋,便放开脚步,朝它走去。一进茅屋,见有一个老和尚,盘着莲花座,捧着经书在默念。萧统不便打扰,就在一旁等待。闲着无事,他走过来,踱过去,步子很轻;看看窗外天色,他摸了摸肚皮,转个身,见屋里有笋,煮一锅吧。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工夫,老和尚收好经书,打了个哈欠,慢慢站起来走了出去,一边走,一边摇头,一边自言自语:“唉!太深奥了!”老和尚所说的深奥,一点儿也不假。当时由梵语翻译过来的经书用词深奥,而且,那时候又没有标点符号,读到哪个字该停顿,凭的是个人的水平。老和尚一走,萧统就摊开经书,一句话一个圈,认认真真地圈点起来。他从小聪明,五岁时就遍读了四书五经,这圈点的活儿对他来讲,难度不大。他是太子,更是读书人,这圈点的活儿一上手,就把锅里正在煮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当他想起了笋,揭开锅盖一看,笋已煮得干干的了。“呀!笋干了。”“笋干”就这样被叫出名来了。他皱起了眉头,一边想,一边撕着笋干。撕啊撕啊,石桌上撕满了一大堆。他想:笋这么干,怎么办呢?转念一想,回锅再煮一煮吧!

过了一会儿,老和尚回来了。萧统这才放下手上的经书,连忙揭开锅盖,一看,愣住了,眼前是满满一锅汤啊。原来,刚才笋干放少了,水加多了。也难怪,他是太子嘛。老和尚一看,先是愣了一愣,然后尝了一口,啧啧嘴,高兴地说:“汤真鲜!比吃笋还好呢。”萧统也尝了尝,果然清香可口,味道蛮鲜。笋干泡汤,就一传十,十传百,被传开了。直到现在,用笋干泡汤,人们还是喜欢把它撕成条,吃起来方便,笋味也浓。

所以说,这笋干是太子萧统发明的呢。

接下来的几年里,萧统就在天目山修禅、编书,把《金刚经》分了章节。因为用眼过度,眼睛看不见了,幸亏老和尚取来泉水,洗一洗,才复明。至今,天目山上还有“洗眼池”呢。

竹笋不仅能做笋干,还能榨取笋油。笋油?这还是头一回听说,它是怎么榨取的呢?

笋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节,铺板上,如作豆腐法,上加一板压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盐一两,便是笋油。其笋晒干,仍可作脯a

(摘自袁枚《随园食单》)

注 解

a 脯:本义肉干,本文中指笋干。

译 文

取十斤新鲜竹笋,蒸上一日一夜,把竹笋的关节处都打通,铺在板上,像做豆腐一样,在上面再加一块板,板上再压一些重物,让竹笋的汁水流出来。把这汁水收集起来,倒入锅中,加一两食盐,炒一炒,笋油就做好了。被压榨过的竹笋,晒干,仍可以做成笋干。

全世界竹子有500多种,所以,竹笋的种类也很多。有一种笋挺特别,叫不孝笋。

不孝笋的传说

相传很早的时候,有一位儿媳,总嫌婆婆吃得多做得少,经常对她发脾气,一不顺心,骂是轻的,还要动手打婆婆呢。照理说,儿媳这么不孝,儿子应该站出来啊。谁知,儿媳吹吹枕头风,儿子慢慢变得跟儿媳一个心眼。

他们实在不该这么做啊!这位老婆婆年纪轻轻就没了丈夫,靠上山找野菜、挖竹笋才把这个独生子拉扯大,还给他娶了媳妇。原本以为能享几年福,却不料媳妇一进门,老婆婆竟堕进深渊去了。儿子和媳妇吃好的、穿好的,老婆婆吃剩饭剩菜、穿破衣烂裤,她心里苦啊!

有一回,儿子挖回来一担竹笋,儿媳故意将竹笋切成头尾两截,煮熟以后,将那又粗又老的笋菩头给老婆婆吃,那又脆又嫩的笋尖留给自己吃。老婆婆没牙齿,哪咬得动笋菩头,只好暗暗流泪。

灶神看不下去了,将这事告诉了山神。山神很恼火,在周围的竹山上施了法术。从此,山上的竹笋变了样,笋菩头变得又白又脆,笋尖却又老又粗。

过了些日子,儿子又挖来竹笋。媳妇照样那么做。她怎么也想不通,往日脆嫩的笋尖,如今却怎么也咬不动了。这天晚上,他们夫妻做了同样的梦,梦里,山神对他们说:“你们不孝顺老人,连笋也不服气呢!今后,你们就吃硬笋尖吧!”

从此以后,这种笋,被人们叫作“不孝笋”。

“不孝笋”与“不孝顺”读音相近,所以人们才编出这样一个故事。既然有“不孝笋”,那就有“孝笋”——比如,“孟春哭竹,快快出笋”“孔立哭竹,雨后春笋”。竹笋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