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与经验教训

第一次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开始,到1842年8月结束,历时两年零两个月。这次战争最后以清政府的全面失败和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告结束。在这次战争中,英国侵略者出动了一支开始只有4000余人后来也不过增加到1.5万余人的侵略军,就把人数上远远超过他们的清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一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抵抗英国侵略是一场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为什么反而遭到了失败呢?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说,就是两个字:落后!

首先是政治制度落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年,发展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经成当时世界上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而19世纪40年代,中国则处于全面腐朽和行将崩溃的封建社会末期。与英国相比,中国在政治制度上落后了将近200年。由于清王朝自身的落后和腐朽,统治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敌对状态。因此,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他们不但不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起来抗战,反而千方百计地阻挠、破坏和镇压人民群众对侵略者的自发斗争。道光皇帝派往广东主持军备的所谓“靖逆将军”奕山,到广州后,污蔑广东人民是“汉奸”,广东士兵是“贼党”,叫嚷“患不在外而在内”,推行“防民甚于防寇”的方针。广州沦陷后,三元里人民自动组织起来,进行抗英斗争。英国侵略者被三元里人民包围,眼看陷于灭顶之灾,奕山却应侵略者的要求,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前往解围,帮助英军脱离险境。毛泽东曾经说过:“战争的伟大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三元里人民用原始武器把优势装备的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这本身就说明:尽管当时中国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都落后于英国,但如果把人民发动和组织起来去投入这场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完全可以把英国侵略者打败。因此,清朝统治者对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压制和破坏,是造成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决定性原因。

其次是经济技术落后。19世纪中叶,英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科学昌盛的资本主义强国。而这时中国却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着统治地位。经济技术的落后,又造成了清朝军队在武器装备上的劣势。当时,英国步兵已普遍使用步枪,射程在300米左右;海军的军舰已达120匹马力,军舰上不但两边配备火炮达120门,而且首尾还各有一门能旋转360度的火炮,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武器装备。而这时,清军则还是冷热兵器并用,50%~70%的士兵是使用刀、矛、斧、戟等冷兵器,只有30%~50%的装备是鸟枪、抬枪等简陋火器。火炮由各地雇请匠人铸造,质量低劣,规格不一,全系滑膛、前装药,射程不过几十米。清军虽有水师,但只能在内河、近海活动,主要用来缉捕海盗,最多的战船火炮不过10门。因此,清军武器装备的劣陋,也是造成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再次是战略战术落后。清朝军队组织涣散,腐败无能,这些我们在前面已进行了分析。除了军队组织涣散外,清王朝在战略战术上也犯了严重错误。清朝定制,封疆将吏有守土之责,不许丢失一城一地。因此,英国侵略者一旦攻陷某城某地,有的与城共存亡,有的定遭革职处分。这种情况,实际上形成了一条分兵把口、处处设防的消极防御方针。这一方针是非常愚笨的,因为中国有8000多公里长的海防线,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完全将敌拒之于海上,一概不使登陆。正确的方针应该是:依托要塞和预设的防御阵地。狙击敌人,在给敌人一定的杀伤之后,即有计划地后撤,让敌人有限度地深入内陆,占领一些城镇和地区,然后发挥在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和兵力优势,对敌防御相对薄弱之点,组织重点反击,不断消灭敌人。换言之,也就是以我地域广阔的空间来抵消敌人在装备上的优势,诱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以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之。这样,久而久之,积小胜为大胜,敌人就会因经受不住长期消耗而陷于被动和失败。但是,由于清王朝及其军队的夜郎自大,根本不可能想到和做到这些。因此,清王朝在战略战术上的失误,也是造成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总而言之,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面落后,导致了战争的失败。第一次鸦片战争告诉我们一条真理:落后必然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