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研究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罗斯具有世界意义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于19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其创作生涯长达六十余年。托尔斯泰早期作品有《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继后,托尔斯泰又发表有短篇小说《卢塞恩》和中篇小说《哥萨克》等。六七十年代托尔斯泰完成长篇巨作《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七八十年代之交,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社会理念发生重大转变——从宗法制农民立场出发彻底否定土地私有制度。90年代,托尔斯泰创作长篇小说《复活》。作家的其他主要作品还有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剧本《活尸》和《教育的果实》等。托尔斯泰杰出的文学实绩标志着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

托尔斯泰作品的最初汉译为1906年叶道声和麦梅生翻译的6篇“宗教题材民间故事”,1907年增补后以《托氏宗教小说》为题名出版。托尔斯泰作品的早期汉译还有:马君武翻译的《心狱》(《复活》);天笑生翻译的《六尺地》(《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林纾和陈家麟翻译的8篇短篇小说(合名为《罗刹因果录》);朱东润翻译的《骠骑父子》(《两个骠骑兵》)以及雪生翻译的《雪花围》(《主人与雇工》)等等。[1]

中国托尔斯泰研究始于1904年寒泉子撰写的《托尔斯泰略传及其思想》。[2]早期中国学者关于托尔斯泰的评论文章有沈雁冰撰写的《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天贶的《宗教改革伟人托尔斯泰之与马丁路德》、蒋梦麟的《托尔斯泰人生观》、耿济之的《托尔斯泰的哲学》、瞿秋白的《托尔斯泰的妇女观》、杨铨的《托尔斯泰与科学》、张闻天的《托尔斯泰的艺术观》和刘大杰的《托尔斯泰的教育观》,以及胡怀琛的《托尔斯泰与佛经》和刘大杰的《托尔斯泰研究》等等。[3]

改革开放以后,包括托尔斯泰在内的俄罗斯文学学科经历了重建、发展和成熟的历史过程。纵观30年以来的中国托尔斯泰研究历程,可以发现,当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学者在继承既往国内外托尔斯泰研究传统论域的基础上,确立了符合自身研究对象的独特的研究论域:(1)作家总体研究;(2)小说创作研究;(3)创作艺术研究;(3)创作比较研究。与此同时,当代托尔斯泰研究在其理论视野、研究思路、分析方法等方面均经历了持续的沿革,最终推出一系列高水准的研究成果。

1.80年代研究状况

80年代是托尔斯泰研究继“文革”之后的恢复和重建时期。这一时期托尔斯泰研究之重要基础则源自20世纪上半期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当代苏联的研究资源。

在“作家总体研究”论域,具有代表性的著述有:上海译文出版社编选的《托尔斯泰研究论文集》[4];秦得儒的《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5];王智量的《论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6]等。《托尔斯泰研究论文集》为1980年上海托尔斯泰学术讨论会论文汇集。《论文集》收编有论文23篇,论题涉及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艺术观、创作方法、作品特征、代表作品、托尔斯泰比较研究(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等,标志80年代初期中国托尔斯泰研究的综合研究水准。

在“小说创作研究”论域,较具影响的著述有:陈燊撰写的《论<复活>的主人公形象》[7];刘倩的《安娜悲剧的必然性》[8];刘立天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潜意识描写》[9];李良佑的《“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关于<安娜·卡列尼娜>一书题词的理解》[10];白晓朗、黄林妹的《如何理解<复活>中的“复活”》[11];雷成德等的《托尔斯泰作品研究》[12];刘定淑的《试论<复活>中男女主人公复活的复杂性》[13];卢兆泉的《“园拱”的“拱顶”在哪里?——<安娜·卡列尼娜>两条线索“内在联系”管窥》[14]等等。《托尔斯泰作品研究》是一部论文选集,所选论文论题主要涉及托尔斯泰早期小说创作、代表作品、创作艺术和比较研究等,可以代表80年代中期中国学者托尔斯泰研究整体取向和水平。《“园拱”的“拱顶”在哪里?——<安娜·卡列尼娜>两条线索“内在联系”管窥》一文对《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追求爱情”和列文“社会改良”两条情节线索在小说整体构思与表现上的内在关联或本质联系加以辨析,对小说总体结构和主题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在“创作艺术研究”论域,李明滨撰写的《<战争与和平>的艺术成就》[15];倪蕊琴的《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长篇小说创作的拓展》[16];陈燊的《列夫·托尔斯泰和意识流》[17]和任光宣的《论心理分析类型及其特征——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的心理分析方法之比较》[18]较具代表性。《列夫·托尔斯泰和意识流》对托尔斯泰作为意识流文学手法的“创始者”身份给予确认,论文藉此联系托尔斯泰小说创作的进程和创作思想的沿革对作家“心理描写”和“意识流小说”的关联加以论证。

在“创作比较研究”论域,具有典型性的著述有:倪蕊琴撰写的《创作个性·思想探索·形象体现——巴金和托尔斯泰创作特色初探》[19]10;周永福的《俄国社会两面不同的镜子——托尔斯泰和陀思妥也夫斯基》[20];吴承诚的《茅盾与托尔斯泰比较论》[21];符玲美、朱桂芳的《托尔斯泰与东方文学》[22];张一东的《两幅战争的全景画——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与赫尔曼·沃克<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的初步比较》[23];叶水夫的《托尔斯泰与中国》[24];杨远鹿的《<战争与和平>与<四世同堂>人物心理层次纵横观》[25]和倪蕊琴主编的《列夫·托尔斯泰比较研究》[26]等。上述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托尔斯泰与中国现代文学及其作家、东方文学和欧洲现代作家创作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3.90年代研究状况

90年代,中国的托尔斯泰研究进入到发展时期。新型研究范式的有效引进,为这一时期托尔斯泰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同时也为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研究带来了新的学术成果。

在“作家总体研究”论域,具有代表性的著述有:张耳的《论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观》[27];范晓华的《上帝之眼——托尔斯泰》[28];陈建华的《寻觅良知的沉重步履:托尔斯泰传》[29]10;马万辉的《列夫·托尔斯泰》[30]11;王仙凤的《托尔斯泰传:神秘旅人苦行天才》[31]12;呼立群的《托尔斯泰思想演变的文化因素》[32]13;陈鹤鸣的《美好而难解的“小绿棒”情结——论托尔斯泰的痛苦意识》[33];陈殿兴的《列夫·托尔斯泰》[34];邱运华的《托尔斯泰留下的诠释困境》[35]以及刘念兹、孙明霞的《爱的先知:托尔斯泰传》[36]等。《论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观》以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为分析对象,从对托尔斯泰作为政论家和思想家的认定出发,对托尔斯泰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观念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托尔斯泰思想演变的文化因素》指出托尔斯泰思想体系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为把握其主旨和实质带来相当的难度。论文试图从“文化冲突”角度对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藉此对作家的思想体系得出新的阐释。《美好而难解的“小绿棒”情结——论托尔斯泰的痛苦意识》一文基于“痛苦意识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内驱力”前提,指出“痛苦意识”对托尔斯泰个体人格和创作个性的生成具有决定性影响。论文就这一论题展开系统分析以探究托尔斯泰及其文学实绩的动因。

在“小说创作研究”论域,较具学术价值的论文有:邓楠撰写的《试论<安娜·卡列尼娜>的“家庭思想”》[37];徐鹏的《道德·情欲——<安娜·卡列尼娜>人物性格建构原则之一》[38];李正荣的《<战争与和平>主题新论》[39]和《癫僧传统与托尔斯泰小说的精神特质》[40]等。《癫僧传统与托尔斯泰小说的精神特质》对俄罗斯文化中的“癫僧传统”与托尔斯泰小说作品的“精神特质”之间的实质性关联给予关注,并对托尔斯泰小说作品所呈现的具有历史价值的“精神特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创作艺术研究”论域,张杰撰写的《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变迁》[41];胡日佳的《托尔斯泰与德国古典美学——托尔斯泰艺术观再探》[42];王景生的《托尔斯泰前期叙事中的内心独白——兼谈“心灵辩证法”的理解问题》[43]和《洞烛心灵:列夫·托尔斯泰心理描写艺术新论》[44];李正荣的《史诗微积分:托尔斯泰小说的诗学特征》[45]和《托尔斯泰小说的三种时空向度》[46];王小璜的《论托尔斯泰创作中人物性格的结构特征》[47]以及刘涯的《<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与描写艺术》[48]等著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托尔斯泰与德国古典美学——托尔斯泰艺术观再探》在对托尔斯泰美学观作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在托尔斯泰与德国古典美学继承关系中对作家的美学观加以探究,揭示出以康德、黑格尔和叔本华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体系对作家美学观形成的影响和作用。专著《洞烛心灵:列夫·托尔斯泰心理描写艺术新论》分为两大部分。论题包括:早期叙事作品《昨天的故事》的“意识流小说”特质;关于“心灵辩证法”概念的重新阐释。论文对叙事作品中“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的类型、特征和功能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价值进行评定。《史诗微积分:托尔斯泰小说的诗学特征》对托尔斯泰史诗小说创作的总体艺术特征给予考察,对其宏大场景和微小细节的协和性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托尔斯泰小说的三种时空向度》则认为时空的“开放性形式”是托尔斯泰小说(特别是《战争与和平》)创作备受争议和备受肯认的叙事特质,论文从对作家叙事的“点”“流”和“合力”分析出发,指出在托尔斯泰创作中始终存在三种视角:“一种在具体的时空交叉上尽可能吸纳搜索;一种从生活的来处、出发点、源头,或者说从无生命的终极冷眼打量;一种向生活流的未来、向着永恒生命。”

在“创作比较研究”论域,较具代表性的著述有:任子峰撰写的《托尔斯泰与孔老学说》[49];刘洪涛的《托尔斯泰在中国的历史命运》[50];吴泽林的《托尔斯泰主义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51];何祖健的《同踏东西文化 各著风骚文章——托尔斯泰与林语堂之比较》[52];王晖的《托尔斯泰和鲁迅的农民题材创作比较》[53];王晖的《托尔斯泰和鲁迅小说创作比较》[54];季星星的《试论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叙事文风》[55];赵明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20世纪中国文学接受俄国文学的三种模式》[56];吴泽霖的《对研究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关系问题的思考》[57]、《从托尔斯泰的上帝到中国的“天”》[58]10和《精神危机中的抉择——走入另一个“共同世界”——托尔斯泰走向东方的重要一步》[59]11等等。《托尔斯泰主义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认为托尔斯泰是欧洲作家中最具“东方性”的作家。论文指出托尔斯泰思想的“东方性”并非源自作家晚年对东方典籍的阅读,他对东方思想的接受也不属于一种皈依。俄罗斯19世纪社会历史条件、作家自身的精神探索以及东西方文化理念异同的关联是考察托尔斯泰主义的客观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方能较为客观地把握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对托尔斯泰主义的影响和作用。

3.21世纪前10年研究状况

21世纪前10年中国的托尔斯泰研究进入到成熟期。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研究在对以往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积累的基础上,适用新型的研究范式和方法,最终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及其成果得以全面深化。

在“作家总体研究”论域,具有代表性的著述有:刘国柱撰写的《托尔斯泰传》[60];赵炎秋的《列夫·托尔斯泰文艺思想试探》[61];陈建华的《人生真谛的不倦探索者:列夫·托尔斯泰传》[62]和杨正先的《托尔斯泰研究》[63]等。《列夫·托尔斯泰文艺思想试探》认为托尔斯泰文艺思想属于“情感论”范畴,同时又与属于“情感论”的浪漫主义文论有着本质的差异。托尔斯泰“情感论”文论的特征在于:它基于对“文学功用”的考量,强调情感重要性并要求情感通过形象呈示出来。专著《托尔斯泰研究》以托尔斯泰的3部经典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作家的思想理念和创作艺术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其论题包括:托尔斯泰的生活历程和思想;《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和《复活》;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及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的美学观;托尔斯泰研究概述;托尔斯泰与中国文学。

在“小说创作研究”论域,代表性著述有:赵桂莲的《爱是生命:<战争与和平>》[64];赵光慧的《叙事作品人物文化身份的多重性探析——从安娜·卡列尼娜的性格与文化身份的关系谈起》[65]和吴舜立、李红的《生命“恶之花”——安娜悲剧的性爱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透析》[66]

在“创作艺术研究”论域,邱运华撰写的《诗性启示:列夫·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的根本特征》[67]值得关注。该论文从对托尔斯泰作品主人公“情感爆发”结果的分析着手,认为“这种‘诗性启示’既是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逻辑归宿,同时更体现着托尔斯泰自觉追求的小说诗学的最高审美品格”。论文认定对“诗性启示”的阐释有助于理解作家与现实的关联以及对“诗与哲学”“诗情与玄思”等命题的把握。

在“创作比较研究”论域,具有学术价值的著述有:谢南斗撰写的《老庄学说与托尔斯泰》[68];李辰民的《契诃夫与托尔斯泰》[69];蔡宝玺的《试论托尔斯泰的宗教观与老子的学说》[70];曾思艺的《丘特切夫与托尔斯泰》[71];吴泽霖的《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72]和陈建华编写的《文学的影响力:托尔斯泰在中国》[73]等。《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分为两个部分:(1)“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东方走向”; (2)“托尔斯泰思想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比较”。第一部分的论题包括:“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民族文化思想基础和社会历史背景”“青年托尔斯泰精神探索从西向东的转向”“《战争与和平》天道的显现”“精神危机中的抉择:走入另一个‘共同世界’”“托尔斯泰直接接触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开始”“托尔斯泰的新生命观和他的‘无为’说”“托尔斯泰的晚年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第二部分的论题包括:“托尔斯泰的‘上帝’和中国的‘天’”“托尔斯泰的人和中国的人”“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论”“托尔斯泰与中国古典文艺观的对话和认同”等。

除此之外,从1979年至今,在国外托尔斯泰研究学术著作翻译方面,较具影响的译著有:倪蕊琴编选的《俄国作家批评家论列夫·托尔斯泰》[74];《欧美作家论列夫·托尔斯泰》[75];周敏显等翻译日尔凯维奇等的《同时代人回忆托尔斯泰》[76];翁义钦翻译亚·波波夫京的《列·尼·托尔斯泰传略》[77];刘逢祺、张捷翻译赫拉普琴科的《艺术家托尔斯泰》[78];雷成德翻译古谢夫的《<战争与和平>创作过程概要》[79];龚义、章建刚翻译吉福德的《托尔斯泰》[80];傅雷翻译罗曼·罗兰的《托尔斯泰传》[81];郭锷权等翻译托尔斯泰娅的《天地有正义:列夫·托尔斯泰传》[82];李桅翻译康·洛穆诺夫的《托尔斯泰传》[83];马肇元、冯明霞翻译苏·阿·罗扎诺娃的《思想通信:列·尼·托尔斯泰与俄罗斯作家》[84];杨德友翻译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85];安国梁等翻译什克洛夫斯基的《列夫·托尔斯泰传》[86]10以及申文林翻译茨威格的《托尔斯泰传》[87]11等等。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托尔斯泰小说研究历经30年漫长历程。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托尔斯泰研究在新时期学术-文化语境中、藉以新的文学研究方法在各个研究论域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托尔斯泰研究的总体态势表明:中国的托尔斯泰研究正逐步形成基于自身文化语境和文学传统的完整的话语系统。可以预期,当代托尔斯泰研究随着文学的研究理念和研究范式的不断拓展,将获得更具学理价值的研究成果。

[1] 参见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第187-189页。

[2] 同上书,第187页。

[3] 参见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第191页。

[4]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5]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6]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7] 《苏联文学》1980年第4期。

[8] 《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3期。

[9] 《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4期。

[10] 《苏联文学》1982年第6期。

[11] 《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4期。

[12]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3] 《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2期。

[14] 《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4期。

[15] 《国外文学》1981年第1期。

[16] 《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17] 《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18] 《国外文学》1988年第3期。

[19] 《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2期。

[20] 《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1期。

[21] 《国外文学》1985年第2期。

[22] 《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2期。

[23] 《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2期。

[24] 《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4期。

[25] 《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2期。

[26]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7] 《国外文学》1995年第4期。

[28]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9]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

[30]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31] 沈阳出版社1997年版。

[32] 《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33] 《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34] 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35] 《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36]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7] 《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

[38] 《外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2期。

[39] 《俄罗斯文艺》1995年第5期。

[40] 《俄罗斯文艺》1996年第5期。

[41] 《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2期。

[42] 《国外文学》1995年第1期。

[43] 《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2期。

[44]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45] 《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46] 《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47] 《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48] 《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49] 《国外文学》1990年第1期。

[50] 《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

[51] 《苏联文学》1992年第4期。

[52] 《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3期。

[53] 《外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3期。

[54] 《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

[55] 《俄罗斯文艺》1996年第3期。

[56] 《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57] 《俄罗斯文艺》1998年第4期。

[58] 《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59] 《国外文学》1999年第3期。

[60]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61]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62] 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6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4]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5] 《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66] 《国外文学》2005年第3期。

[67] 《国外文学》2000年第3期。

[68] 《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4期。

[69] 《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4期。

[70] 《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5期。

[71] 《俄罗斯文艺》2004年第1期。

[7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3]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版。

[7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75] 同上书,1983年版。

[76]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77]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8]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79] 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81] 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82]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83]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4]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85]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6] 海燕出版社2005年版。

[87]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