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肝豆状核变性

【概念】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 lenticular degeneration)是一种铜代谢障碍所致的组织器官铜沉积及相应的毒性反应,又称为威尔逊氏病(Wilson’s disease,WD),病变多累及肝脏、中枢神经系统、眼部及造血系统。

【发病机制】

机体正常情况下摄入的铜在胃和十二指肠吸收并转运至肝脏,在肝细胞内与α2球蛋白结合形成血浆铜蓝蛋白,并释放入外周血中,衰老的铜蓝蛋白被肝细胞内吞后在溶酶体内降解,之后分泌入胆汁并排出体外。威尔逊氏病的发病机制为位于肝细胞毛细胆管侧的跨膜铜转运ATP酶编码基因 ATP7B突变,导致肝细胞内的铜蓄积并超过铜蓝蛋白的结合能力,进而产生对肝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大部分患者为复合杂合子(compound heterozygotes),即 ATP7B每一个等位基因的不同位点突变,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临床特点】 1.流行病学 (1)发病率:

1/30 000。

(2)发病年龄: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大多数病例于5岁之前发病,游离的铜可导致肝脏急性和慢性的损害,同时可出现其他临床表现和体征,诸如沉积在豆状核中所致的精神症状、沉积于角膜(K-F环)、溶血性贫血、尿铜增加等,亦可沉积于肾脏、骨骼、关节和甲状旁腺等器官。

(3)性别:

两性发病无差异。

2.症状

病变初期多无特异性,亦可出现溶血危象、暴发性肝炎,病变进展后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KF环。

3.实验室检查

肝活检铜含量测定:>250mg/g干重肝组织,血清游离铜水平上升,血清铜蓝蛋白:<20mg/dl,没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多于急性期表现明显。尿铜:>50μg/24小时。遗传学检测的临床实用性并不确定,因为突变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突变位点意义并不明确。

4.影像学特点

无特异表现。

5.治疗

长期使用D-青霉胺进行铜螯合,其他药物有醋酸锌、三乙烯羟化四甲胺、四硫钼酸盐等。肝脏移植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6.预后

未治疗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及时的治疗可有效改善生存。

【病理特点】 1.大体特点

无特异性表现,晚期患者表现为结节性肝硬化。

2.镜下特点

肝组织可出现脂肪变性和糖原核(实际上核内物质可为糖原或水),这是相对特征性的表现,同时可见程度不等的急性和慢性炎症表现(图2-4-0-1、图2-4-0-2)。一般不会有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慢性肝炎时可见Mallory小体,尤其是在肝硬化阶段,少有浆细胞浸润(区别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亦可表现为暴发性肝炎,组织学表现为肝小叶塌陷、大量脂褐素沉积。
中枢神经系统:基底节豆状核铜沉积及神经组织损害。
眼部:角膜缘Descemet’s膜铜沉积导致K-F环。

3.特殊染色

罗丹明、红氨酸等铜染色法可显示肝细胞溶酶体内与金属硫蛋白结合的铜,多为灶性阳性(图2-4-0-3)。穿刺标本中有时可出现阴性染色,同时肝细胞内游离的铜在组织处理过程中被洗脱掉而无法被检测到。Orcein/aldehyde fuchsin染色可显示铜相关蛋白(诸如金属硫蛋白)。

4.电镜

可见微泡性脂肪变性、糖原核、铜沉积,线粒体表现为体积增大、基质颗粒体积增大、基质密度增加、结晶样包涵体、线粒体嵴肿胀且被囊样扩张的絮状物分隔。

【鉴别诊断】 1.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

多数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均可出现肝细胞内铜沉积,但位于汇管区周边,可与威尔逊氏病进行鉴别。
图2-4-0-1 肝豆状核变性
A.肝细胞可见显著的大泡性和微泡性脂肪变性;B.肝细胞中可见的糖原核;C.小叶内可见程度不等的炎症表现,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少见
图2-4-0-2 肝豆状核变性晚期
大多数患者晚期都表现为结节性肝硬化改变,组织学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难以区分
图2-4-0-3 肝豆状核变性铜染色
A.显示肝细胞内铜颗粒沉积(红氨酸染色);B.铜分布不均匀,有时仅可见局灶肝细胞内铜颗粒沉积(红氨酸染色)

2.印度儿童肝硬化

发病年龄早,多于1~3岁发病;肝组织内可见铜颗粒沉积,但大多没有脂肪变性;没有眼部的表现;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正常或上升。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可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糖原核等类似的组织学表现;临床背景不同;肝组织内没有铜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