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中国药师协会
- 1157字
- 2021-04-04 04:50:27
1.3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范围涵盖了危险度的描述和临床应用,既包括正常人群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也包括了伴或不伴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导致的心脏性猝死。
1.3.1 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在不同人群不一致,而且与检测方法和观察时间长短相关。
无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常规心电图连续记录30~60秒,约1%的人可以记录到室性期前收缩;健康人群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筛查,则有近80%的人可以记录到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健康人群和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室性期前收缩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健康军人中,采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记录到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为0.8%,20岁以下人群为0.5%,50岁以上人群为2.2%。随年龄增长,室性期前收缩增多,年龄每增加5岁,室性期前收缩约增加34%,当合并窦性心动过速、低血钾、高血压等情况时室性期前收缩增多。
ARIC研究中观察了15 792例中年人(45~65岁),结果显示,2分钟心电图筛查发现6%有室性期前收缩,3%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0.8%有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男性室性期前收缩较女性更多见,更常见于患器质性心脏病者。在已确诊或疑有心脏病的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的患病率、发作频率和复杂程度均较高;在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室性期前收缩对死亡风险的意义尚不明确。与室性期前收缩及单形性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相反,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心脏结构正常者的危险因素。
美国密歇根州Tecumseh进行的一项以社区为对象的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心脏结构正常且年龄<30岁的人群中,室性期前收缩对预后无不良影响,但在心脏结构正常且年龄>30岁的人群中,室性期前收缩和短阵性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则增加死亡风险。
1.3.2 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和反复发作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增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危险增加的程度因患者基础疾病的不同而不同。心肌梗死后的幸存者中,频发和连发的室性期前收缩伴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下降,预示患者在长期随访中心脏性猝死发生风险增加。
在心肌梗死后患者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生的心搏骤停幸存者中进行的研究表明,梗死后24~48小时内发生的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与患者远期预后无明确相关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远期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增加,部分原因可能与持续存在的室性心动过速有关。
各种心肌病的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风险均远高于普通人群。
1.3.3 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在不同地区的发生率因各地冠心病的患病率不同而不同。美国心脏性猝死的总发生率为每年每千人中1~2例(0.1%~ 0.2%)。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这与冠心病总病死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在70岁以上患者中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相对下降,主要是由于其他死因的竞争性影响。与年龄>35岁的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和年龄<30岁的成年人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前者的1/100(每年1/10万)。中国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约为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