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企业与纺织行业管理
- 陈义方
- 1231字
- 2024-12-20 19:23:49
卷首语
纺织工业在中国是十分庞大的一个产业部门。早在20世纪中后期,新中国成立之初,纺织工业部系统已有大大小小纺织工厂5000家(1957年统计)。经过25年的发展和不断调整,1982年的统计数为6100家。
国家统计局的全社会口径(乡及乡以上)的精确统计是:1957年,全国纤维工业(纺织业、化纤业、缝纫业)共有企业33214户;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的最后一年(1978年)是31974户;新中国成立后的后30年中,1980年为3.79万户,1990年为8.18万户,1995年为10.25万户,数量惊人。
进入21世纪以来,通常改按“规模以上(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企业”作统计分析。这个口径的统计数为:2000年1.94万户,2005年3.65万户,2010年5.46万户,企业数也相当惊人。由此可见,企业管理与行业管理对中国纺织工业来说是何等重要。
中国纺织工业的发生、发展晚于英、法、意、德等欧洲国家一百二三十年,晚于美国、日本、印度也有几十年。中国纺织工业的企业管理在早期完全照搬照抄欧、美等国和日本纺织业的一套办法,唯一有点区别的是:纺织工厂的车间班组管理掺合了一些“封建把头”的因素,例如“拿摩温”制度,甚至还出现过人身依附的“包身工”制度,但这个现象存在的时间不长。早期资本主义工厂的“野蛮管理”在中国(除少数日资企业外)纺织企业界从未成为普遍现象。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部沿海一些大中城市的大中型纺织工厂,就大体过渡为带有点中国色彩(如家族管理式,特别重视设备维修)的科学管理(当然是很初步的科学管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几年,上海、青岛、天津的一些公营纺织工厂以及申新、永安、大成、安达、裕华、华新、章华(毛纺)、东亚(毛纺)、新光衬衫、大地雨衣等具有代表性的民营纺织企业,普遍走上了科学管理的轨道。新中国成立初期,纺织系统很上轨道的企业管理得到了全社会的公认。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纺织工业部与全国纺织工会联手,又在科学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中国纺织企业的科学管理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笔者有条件通过总结、汲取纺织系统不断涌现的“典型经验”,丰富了自己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包括生产、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学识和实务知识,因而有条件在65年间撰写、编纂出数量颇为可观的企业管理文稿,编集成《纺织企业与纺织行业管理》这卷书。
这卷书的后面11篇有关纺织工业行业管理的文稿,几乎都是职务作品。20世纪80年代,笔者曾作为纺织工业部指派的国家体改委联络员,在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具体研究纺织工业的行业管理问题。这些文稿(当时是“文件”)提倡的经济决策分层(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经济活动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打破条块分隔,建设社会主义统一市场)、计划调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跳出单纯采用指令性计划体制的条框)、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提高工业组织程度等,当时在纺织系统广为传播,有效地推动了纺织系统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现在看来,这些概括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流学术观点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指导性文件,至今尚有一些学术价值。
著者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