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新中国成立后的65年(1949~2014年),是中国纺织工业持续发展,并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历史时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辛努力,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纺织大国”。又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末,出现了中国纺织工业经济总量的全球占比达55%左右,这样一个“纺织大国”既成,“纺织强国”在望的局面。

“衣、食、住、用、行”,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要自力更生解决好人民群众丰衣足食的问题,实非易事。更何况,中国社会还有个要求纺织工业繁荣城乡市场的问题,还有个发展纺织品、服装外贸出口以平衡国际收支的问题。纺织工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确实是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客观经济规律决定了这个庞大产业部门,在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历史时期,总是处在“支柱产业”的地位,总是在平稳、持续地发展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从中国或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在“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六十几年间,所实现的发展实为世界范围罕见的大发展。了解新中国纺织工业65年的发展历程及其方方面面的成功经验,无疑是纺织工业部门各级领导机关、企业界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都应给予关注的问题。无疑也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和世界经济问题时,应该给予关注的一个极有价值的课题。

纺织工业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如果从18世纪中后期英国发生“纺织机器发明加蒸汽机应用”的“工业革命”算起,到现今大体为两个半世纪。从手工纺织业过渡为大工业生产方式的纺织工业,是英、法、德、意、比利时等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和美国、日本工业化的源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以大量篇幅论述纺织工业,并据此概括出政治经济学的多项重要原理,这不是偶然的。

纺织工业在中国的发展,如果从19世纪洋务派官僚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相继在甘肃、上海、武汉创办动力机器纺织工厂算起,到现在大体上是130多年。从1880年到19世纪末,作为“实业救国”的先导产业,中国最早的一批纺织工厂相继建成,形成棉纺织业50万纱锭的规模。毛纺、麻纺、缫丝、针织、染整等行业,也相继出现工业生产方式。虽说仅是“从无到有”,现今看来微不足道,却开辟了古老中国发展近、现代工业的道路。20世纪上半叶,在民族资本纺织工厂、外资“在华设厂”和手工纺织业(缫丝、丝织、棉织、染坊等)升格为半机械化工厂三方面因素共同的作用下,中国纺织工业终于形成了一定规模。棉纺织工业发展到510万纱锭,1937年进入世界前十位。20世纪上半叶整整50年间,纺织工业一直是中国第一产业。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就专设一个部级机构(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来管理纺织工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都对纺织工业生产、建设问题关怀备至,具体过问。具体到这样的程度:“一五”时期棉纺织工业发展规模的确定;全国棉田面积和粮棉比价的确定;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金山)石化、辽阳石化、天津石化等“四大化纤”建设项目的直接审批;周总理直接部署专家组赴日本考察化学纤维工业等。担负起发展纺织工业重任的钱之光、张琴秋、陈维稷、王达成等纺织工业部领导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并发扬实干精神、创新精神,率领几百万产业大军,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将中国纺织工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了十倍左右,将纺织工业的主产品棉纱、棉布年产量发展到世界首位。从而,为解决全国人民穿衣问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进入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时期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出现了加速度发展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的后30年,纺织工业的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变化惊人:

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由270万吨(1978年)发展到4130万吨(2010年,占全球的51%);

纺织品、服装出口,由36亿美元(1980年)发展到2120亿美元(2010年,占全球的35%)。2000~2010年累计贸易顺差11381.4亿美元,为国家增强经济实力、外汇存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棉纺织工业的设备规模,由1780万锭(1980年)发展到1.1亿锭(2010年)。棉纱产量由293万吨(1980年)发展到2717万吨(2010年);

化学纤维年产量,由45万吨(1980年)发展到3089万吨(2010年,占全球的60%以上);

全行业规模以上(年销售500万元以上)企业从业人员,由473万人(1980年)发展到1156万人(2010年)。

更为可贵、可喜的是,经过60余年的快速、持续发展,现时中国纺织工业不仅产能、产量等体现经济总量的指标在全球范围遥遥领先,而且在“人均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等一连串最具说服力的“按全国人口平均”的重要指标方面,在全球范围也大幅度领先。

如实记录新中国纺织工业的65年,系统、深入研究中国纺织工业崛起为“纺织大国”,继而迈步走向“纺织强国”的历程,无论就“以史为鉴”继续致力于纺织强国建设,就激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热情,就丰富和发展近、现代中国经济史、工业史而论,都是很有意义的。

中国纺织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5年间,发展到“纺织大国既成,纺织强国在望”的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系列成功经验的结晶。这一点,在“记录新中国纺织工业65年”的四卷书中有充分体现。这里,根据作者在纺织工业领导机关的全程、直接观察以至亲身经历,将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和成功经验试作如下概括:

(1)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重视这一庞大民生产业部门。

(2)新中国纺织工业奠基人、“开国部长”钱之光和张琴秋、陈维稷等纺织工业部主要领导者,为振兴纺织工业真正做到了殚精竭虑,而且极具战略眼光,富于魄力,有很强的领导力。

(3)纺织工业部门自己制造纺织机械,自己动手解决纺织工业大建设和纺织工业现代化所必需的技术装备问题。

(4)提出并坚持“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的大战略,并突破“纺织工业是加工工业”这种囿于部门分工的框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将化纤制造业列为“大纺织”的上游行业,全力、全速推进,一直做到在世界范围后来居上。

(5)确立“大纺织”的理念,提出纺织系统要抓好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三大最终产品”的大战略。

(6)一贯重视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当纺织工业产能大体满足国内市场基本需求的情况一出现,就及时提出内外销并重的发展战略。成功抓住了世界范围纺织、服装工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稳步推进直至取得世界第一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的地位。

(7)传承并发扬旧中国民族资本纺织业“创办纺织工业与培养纺织工业专门人才同步”的宝贵经验,一贯重视创办纺织院校,使纺织系统长期保持人才济济的局面。为适应纺织工业新一轮大发展的需要,到2008年,全国纺织院校及设有纺织、服装、设计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多达184所;加上业界普遍重视人才,“科教兴国”的方针在纺织系统已成为常态。

(8)重视科学管理,借以推进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十年时,就已总结、推广细纱、织布、保全等“三大工作法”与设备、操作、工艺三大基础性管理工作条例,为纺织企业的科学管理奠定了深厚基础。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又认真学习发达国家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及时提出“管理现代化”的战略。“大纺织”各行各业,长期保持企业管理和行业管理比较上轨道的局面。

(9)一进入纺织工业产能大体适应需求的阶段,就及时摒弃抱残守缺的观念,接受“加速设备折旧,加快设备更新”的全新理念。大面积地进行设备更新,广泛采用当代最先进的纺织、针织、染整、服装机械,迅速提高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10)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及时调整纺织工业的工业布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致力于在中西部建设二三十个各具特色的纺织工业新基地,奠定了纺织工业布局合理化的大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及时从宏观政策上支持绍兴、石狮、海城、常熟、海门、海宁、桐乡、诸暨、虎门、大朗、清河等中小城市以至乡镇涌现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专业市场”这一新兴事物。全国二百多个最重要的产业集群,成功地接替大城市城区的纺织业,已成为我国纺织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1)深刻认识“消灭私有制”的历史教训,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放手发展民营纺织、服装、化纤、纺机企业,成就了民营企业撑起中国纺织工业大半边天的局面。

(12)将参与经济全球化落实为“原料、市场两头在外”,放手开展来料、来样加工和定牌加工等国际通行的贸易方式,为纺织品、服装大举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广阔通道。

(13)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在国务院直接过问下,农、工、商、贸同心协力,长期稳定棉田面积、稳定植麻事业和羊毛、蚕桑事业。并将植棉业重心转移到新疆等中西部地区,将蚕桑事业转移到广西、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在新的形势下为纺织工业提供了原料保障。

(14)完整的“大纺织”产业链,成就了空前强大的供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棉、毛、麻、丝纺织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纺织加工与化纤制造上下游行业联动。纺织、化纤、服装设备制造与设备使用,在“大纺织”产业链内紧密互动。

(15)重新认识品牌对纺织工业(特别是最终产品)生产、经营的重要性,实施品牌战略。服装业的品牌有时装品牌、西服品牌、衬衫品牌、牛仔裤品牌、运动服装品牌、风雨衣品牌、羊绒衫品牌、羽绒服品牌、领带品牌、袜业品牌……家用纺织品领域的品牌有毛巾浴巾品牌、床单床罩品牌……最近二三十年间,纺织工业的大发展,品牌战略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16)排除“左”的干扰,正确处理自力更生办工业与吸纳人类社会工业文明成果的关系,一贯地重视引进发达国家先进设备与技术为我所用,毫不犹豫。中国许多高档纺织品的开发,特别是化纤新品种的开发和工业化生产以及纺织业和化纤、服装生产线的现代化,“大纺织”各类先进设备的制造,几乎都采取了“内外市场调研—引进当代先进设备技术—学创结合、学而有创、自主创新”这样一个发展模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每年大体进口50亿美元的先进设备,看似用汇甚多,实际占纺织业出口创汇的比例并不大,而由此带来的后续经济效益和“大纺织”总体科技进步,效果惊人。

(17)办好并用好“会展”,打造一系列有实效的贸易平台。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发展为世界第一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的发展过程,几乎与广交会和上海、北京、大连等地国际纺织品、服装博览会(交易会)的发展同步。近年还发展出绍兴“中国轻纺城”等“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也开始举办专业化的会展。从而形成的外贸进出口公司、纺织服装企业自营出口的单独贸易渠道与会展形式的国际贸易平台,多种贸易平台一齐上的局面,把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搞得红红火火。

作为新中国纺织工业65年的全过程参与者,作为一个终生从事纺织工业的“老纺织”,由于工作岗位的关系(毕其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处在纺织工业领导机关的政策研究、新闻宣传岗位),无意中留下的记录新中国纺织工业65年的大量文稿和史料,可以说是新中国纺织工业65年的系统的“实录”。例如,对新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综述,就留下了《纺织工业光辉的十年》(1959年)、《新中国纺织工业的三十年》(1979年)、《纺织工业三十年若干基本体会》(1981年)、《建国以来纺织工业生产建设工作的回顾》(1981年)、《新中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发展过程》(1984年)、《强大工业体系的建立——纺织工业》(1984年)、《为从纺织大国进入纺织强国而奋斗》(1997年)、《国史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1999年)、《辉煌的二十世纪新中国大记录·纺织卷:中国纺织工业综述》(1999年)、《超过了人们原先最乐观的预期——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历史性大跨越》(2009年)、《当之无愧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中国纺织工业的60年》(2009年)等十几篇颇有分量的文稿。现在看来颇为有趣的是,不同时期论述纺织工业解决中国人民穿衣问题的文稿,竟在无意间留下了《解决好八亿人民的穿衣问题》(《人民日报》特约稿,1978年)、《九亿人的穿衣问题》(《香港经济导报》特约稿,1980年)、《十亿人的穿衣问题》(《中国建设》杂志特约稿,1981年)、《执政为民的实际体现:中国社会人民衣被甚少问题的大解决》(2011年)这样一组系列化的编年史史料。作者现在已登耄耋,幸亏尚有精力将历年所写有关中国纺织工业的大量文稿筛选出一百几十万字后,以“记录新中国纺织工业65年”为丛书名,编成《纺织大国崛起历程》《建设纺织强国》《纺织企业管理与纺织行业管理》《纺织业国际贸易》四卷书。原非传世之作,更无炫耀之意。结集出版,只是考虑到这些依据中国纺织工业实际历程、实际经验、实际问题写成的文稿,具有历史实录和系统、详尽的特点,并且保留着当时的认识、当时的观点以至当时的文体,因而,可能有点传世价值。

“记录新中国纺织工业65年”的四卷书中,主要编集了如下六种类型的文稿:一,作者在纺织工业部政策研究、新闻宣传工作岗位上,历年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红旗》杂志经济部、新华社国内部合作撰写的有关纺织工业的社论、专论和新闻报道;二,作者在政策研究岗位上,奉命起草执笔,以纺织工业部或部长名义对外发表或供内部研究的各种文稿;三,作为一些有关纺织工业专著的参与者,分工撰写的序言、绪论、总论和各类专论、专篇;四,作者在一些会议、论坛、高校、培训班的学术性讲稿;五,在纺织系统报刊和一些对外宣传报刊上发表的宣传纺织工业成就和纺织工业重要性的文稿;六,为各类大百科全书、经济辞典撰写的有关纺织工业的大型条目。这六个方面文稿,大体上2/3是职务岗位的“奉命之作”,1/3是带有个人色彩的学术类、随笔类作品,两者文风的区别颇为明显。而所有文稿写作的时间跨度,竟是整整半个世纪。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年间纺织工业部业务班子的“超稳定结构”所致,颇有点“历史的偶然”。所谓职业岗位的“超稳定结构”,对作者来说就是终生从事纺织工业,而且大部分时间供职纺织工业领导机关。

早在20世纪40年代,作者在半工半读的艰辛生涯中,曾在上海工商界有过纺织机械厂和呢绒西服商号各两年的工作经历。当时纯为谋生,不料由此与纺织工业结下了终生之缘。1949年5月下旬上海一解放,经由学校党组织的安排,作者拿着上海地下党市委书记张承宗同志的亲笔介绍信,去上海军管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轻工业处刘少文同志处报到。稍后,上海军管会轻工业处又挂上了华东纺织工业部的牌子。由此,决定了作者毕生从事纺织工业的命运。五年后,上调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在纺织工业部的报刊编辑、政策研究、新闻宣传岗位上连续工作竟达四十年。离休后,继续在纺织工业部纺织工业咨询委员会做事,直到20世纪末。进入21世纪以来,继续以学者身份潜心研究纺织工业发展问题,转眼又是二十几年。如此的“超稳定结构”,在中国恐怕将要成为特定历史现象了,但却成就了作者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全程记录新中国纺织工业65年的客观条件。也因而使这些记录、论述纺织工业的文稿,不仅是量多,而且具有了系统性、连续性和“讲内行话”的特点。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