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宣传队员
1970年3月1日,我升入了哈尔滨二十四中学。所谓升入,就是说不要考试,自动进入。“文革”期间,所有升学考试都取消了,小学升中学自然不需要考试。我们那一届,正碰上学制改革,小学由6年改为5年,中学由6年改为4年。我们在小学已经读到了6年,不能集体留一级,教育部门让我们直接升入初中二年级。别人初中读了3年,我只读了1年,我不知道这种怪事在其他的地方是否发生过?
我们上中学的时候,“文革”高潮虽然过去了,但是一切都还没有恢复正常。教材里充斥着极“左”的那一套,老师讲课小心翼翼。开学不久,就发生了语文老师说错话事件。
那天,上语文课,课文是“毛主席去安源”。语文老师是刚被解放不久的吴老师(名字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他在介绍课文背景的时候,把“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说成了“叛徒、内奸、工贼毛主席”。他自己当时没有察觉,有同学指出以后,他重复说的时候再次说错了。
下课以后,几个同学决定到学校去告吴老师,我也跟着这几个同学一起去了。班主任王老师接待了我们,后来校长又把我们叫到办公室,在有人记录的情况下,他亲自听了一遍。一个星期以后,吴老师被停课了,发配到学校木工房修理损坏的桌椅。一次学校大会上,校长还说了这件事情,表扬了同学们的警惕性。不知道是怎么的,这件事情一直让我心里不舒服。以后,每当我经过木工房见到吴老师时,心里都有一种歉意,不敢抬头面对他。或许是为了弥补这种亏欠,我主动帮助吴老师打过几次开水。
24中学有一支很好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出水平在市内中学里首屈一指,曾经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文艺人才,目前在影视界非常活跃的程煜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开学没有多久,宣传队老师刘英俊到各个班级挑选新队员。他到我们班的时候,让大家举手报名,我把手举得高高的,一下子引起了他的注意,我顺利进入了初选名单。面试的时候,他让我唱歌,我唱了京剧《沙家浜》选段“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这一段我非常拿手,高腔唱得很厚实,京味十足,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让我跳一个舞蹈,我跳了一个“文革”中的“忠字舞”——“远飞的大雁”。我的动作僵硬,节拍也没有把握好,刘英俊老师连连摇头。我以为进宣传队没戏了,不曾想一周以后,学校公布新一期宣传队名单,我的大名竟出现在名单之上。
宣传队在24中的地位很高,队员以宣传队排练为主,上课和参加班级活动成了名副其实的副业。今天我回忆在24中一个多学期的学习生活时,竟然没有想起多少班级里面的事情,甚至我们班的大部分同学的名字我都不记得了。因为我在班里很少露面,学校在发展第一批红卫兵的时候,班里没有推举我,让我伤心了好几天。刘英俊老师知道以后,特意到学校红卫兵委员会申请,在宣传队里发展我为红卫兵,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当然也是鼓舞。
1970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宣传队在平房火车站广场举行庆祝演出。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公开演出,又是在自己家附近(我家住的223楼就在火车站不远处),心里格外激动。朝鲜族小队员朴英华身披红旗,扮演小卫星;其他同学围成一个大圆圈,扮演地球,我在旁边伴唱。小卫星围着地球转圈,我激情满怀地歌唱,那场景我一辈子也忘记不了。
“文革”中间,除了歌唱毛泽东和党的颂歌,其他的歌曲几乎都不让唱了。1970年,文化部编辑出版了“文革”中的第一个歌曲集《战地新歌》,其中,有十首革命历史歌曲。刘英俊老师及时组织排演了歌舞联唱,在校内试演成功以后,应邀到多地演出。我跳了其中的《大刀进行曲》和《到敌人后方去》等歌舞。
当时,学校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学农劳动。宣传队配合学农活动,到附近农村生产队里进行慰问演出。那时,农村的文艺生活极为缺乏,我们每到一个村子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当地农民搭起高高的舞台,我们像明星一样被前呼后拥。晚上,或住在农民家中,或住在大队部等地方,吃着大锅饭,过着集体生活,真是一段神仙般的日子。
一日,我们到距离平房百十公里的背阴河公社演出。宣传队报幕员郑彩淑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几个农村妇女都拉着她去家里吃饭。郑彩淑个头不高,清秀脱俗,在宣传队里既是报幕员,也是独唱演员,在大合唱的时候还经常领唱,用如今的话说,是那个时候24中宣传队的女一号。她和另外几个朝鲜族女队员,徐玉莲、朴英华撑起了我们宣传队的半边天。
男队员这边,一号应该是冉拓。一次,宣传队排演《白毛女》片段,冉拓扮演穆仁智,举手投足都恰到好处,活脱脱一个狗腿子管家。他的特点是,自己不笑,总是弄得别人笑个不止,是一个天生的喜剧演员。有同学说,如果他早一点被人发现,肯定是另一个葛优。
1970年9月,牡丹江军区文工团来我们宣传队挑选演员。他们团主要是排演京剧样板戏,我被推荐前去面试。我唱了几段样板戏选段,文工团长对我有几分意思。晚上,我被留在招待所和他们一起吃饭。饭桌上我主动说起了我们一家很快要到江西去,团长顿时脸色变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第二天再没有通知我做什么事情了。不过我当时并不遗憾,与遥远的江西乐平相比,我觉得牡丹江就在黑龙江省,离哈尔滨太近,并不是我的梦想之地。
几十年过去了,24中宣传队已经走进了历史。当年和我同一期的宣传队员,有几个工作在北京或者长期在北京生活。他们是:冉拓、刘小平、刘和义、曹英、陈秋萍、朴英华、孙静和我,孙丽娜住在天津,对北京同学的聚会非常热衷,基本上是每次都到。
每次大家聚在一起,吃什么、喝什么都不重要,最愉快的是一起回忆宣传队的往事。几杯热酒下肚以后,进入表演阶段。刘小平的大提琴,刘和义的二胡,都能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保留节目是朴英华的“北风吹”独舞和孙静的“智斗”清唱。真情永在,青春无悔,我们以这种方式延续着哈尔滨24中宣传队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