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景观功能环

(1)产业重构

俞孔坚认为:“景观是行为的容器,只有能够满足行为需要的景观才是真正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景观,否则最终会为人们所抛弃。这一现象在中国的旧城和许多传统村落的保护及旅游开发中显得尤为突出。”农业工业化趋势导致人口居住集中,新乡村出现且规模逐渐扩大。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小村落被废弃并逐渐消失。笔者有一次去山西太原附近的村落考察,驱车在路上,看见大大小小的村落鲜见有人居住,停车步入一个村庄,夯土窑洞已经破败不堪,村里的各种功能设施尽失。此类“空心村”在中国普遍存在(图2-1-11),数据难以统计。面对空心化严重的情况,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这将是我国土地政策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即农村土地资源的大整合,确权和承包延期为土地交易打通了障碍,而闲置土地等被浪费的资源将被重点整顿和利用。届时乡村景观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土地被集中利用起来,会出现大规模的农场景观和乡村社区。随着新就业机会的到来,原有的乡村社会结构将改变,信仰与文化将更加多元。同时,乡村将产生一系列如休闲、娱乐、教育、旅游等的新功能与服务。

图2-1-11 留守“空心村”的老人

(2)乡土营造

20世纪60年代,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mard Rudofsky)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主持展览,他首次提出了“乡土建筑”的概念并随后出版《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书中冲破了传统狭隘的建筑历史研究,在建筑研究中引入日常性,使建筑向日常生活回归,更加关注普通、世俗、感官、天然、粗野的形态语言。书中介绍了大量世界各地人类创造而没有经过建筑师设计的传统乡村建筑景观,如黄土高原上的生土窑洞、热带雨林中的高脚竹楼、严寒北极的冰屋、西非和南亚的苇草泥屋等。这些乡土住宅是在没有建筑师的指导下,村民以自己的智慧,取材地域,为应对气候环境效应而建。

中国传统的乡土营造正慢慢变得模糊,乡村建筑失去了传统,营造出不知所云的建筑语言符号。中国的乡土营造思想基础和表现方式均有别于西方国家,在世界文明建造体系里独具特色,聚落和建筑之中凝聚着深厚的宗教信仰、家族信念和文明传承。而乡土营造中又富含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其核心价值是与农耕文明下的生产、社会制度融为一体。人们在乡村为生存而聚居,曾经的乡村生产生活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当下乡村的凋敝更多的是产业的凋敝,政策的遗忘、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的低价值回报、大量学校撤并、医疗的匮乏都让人们宁愿放弃乡村生活,走入城市(图2-1-12)。

图2-1-12 失去灵魂的乡土营造

传统乡土文化在当前是文化中最薄弱的部分。走进乡村,随处可见的生硬丑陋的混凝土房子与自然格格不入,更不能和古人的审美情趣相比。乡土和科技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用科技去否定乡土文化,去抹掉地域传统必将导致乡村失去灵魂而机械地存在(图2-1-12)。未来的营造不能否定科技,也不能丢下传统,因为多元的文化组成了世界丰富多彩的世界。乡村景观设计师要找到出路,应真正走进乡村,研究产业,研究村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房子,研究年轻一代人的需求,让人们能真正栖居在乡村。振兴乡村更多地需要改善乡村生活条件,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科技,建造更多的公共设施,完善教育、医疗、养老条件,完全讲情怀只能拿来做做旅游文章,最终还是难以真正发展乡村。

(3)公共空间场景化

公共空间的概念源自西方社会,从近代城市空间发展而来,泛指街道、广场、公园等场所。乡村公共空间由村入口、古树、晒场、庙宇祠堂、古井、桥头、老戏台、街巷等空间组成。乡村中,每一个具体的空间都有很多不同的功能及文化内涵,如古树是生产生活空间,也是乡村人的信仰空间(图2-1-1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古树还是充满活力的社交场所,这里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交流方式。祠堂是信仰空间,也是乡村里重要的公共空间。节庆祭祀活动都围绕着公共空间开展,这些活动构成了乡村重要的生活元素,留下了深入人心的乡村场景化的生活图像。在一些地方,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刻意打造出一些场景,雇佣村民在里面演出,这些往往不是人们需要的真实的乡村文化。

图2-1-13 古树祈福

公共空间的重塑、保留和重建具有话题感的空间元素是乡村景观建设的迫切要求。传统乡村的古井旁就是村民交流的重要空间,话题来自于家长里短,取水和洗衣成为功能的需要,有些地方的井水还可以直接饮用。户户通自来水后,古井的功能退化,甚至被当作不安全因素被填埋。那么,在这个急速发展的时代是否还需要这样的空间?笔者在乡村考察时,经常会遇到一些老人家坐在村口的大树下、祠堂的门口、自家门口的街巷边,看着来往的人,观察和寻找话题,尤其是当村外的人进入时,他们会表现出对话题更强烈的渴望,主要原因是老人们感受到流失了年轻人的乡村生活低调无趣,渴望交流获得话题,同时闯入的游览者也期待能够得到更多的乡村信息,而乡村公共空间的恢复和重建架起了一座历史和空间对话的桥梁。场景化的生活建立在日常生产生活和地方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反映出人们共同的价值认同。乡村景观设计立足于保留和还原场景化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展现视觉上的图像,更重要的是为村庄留出更多的可交流的空间环境,带来相互之间的话题。比如URBANUS都市实践在山西芮城五龙庙环境整治设计中,恢复了乡村交往的公共空间,加强了场所的凝聚力,使村民重新聚集,为当下农村精神价值的重塑创造出契机(图2-1-14)。

图2-1-14 交往场所重新凝聚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