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视觉意象环

(1)景观意象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千百年来鸡犬之声相闻、炊烟袅袅的乡村景观,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中不变的记忆图画。乡村视觉美感是乡村景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行为过程模式研究的学者认为,人类偏爱含有植被覆盖的、水域特征的,并具有视野穿透性的景观。信息处理理论认为美的景观必须具备探索复杂性和神秘性,是有秩序的、连贯的、可理解的和清晰的。人们乡村视觉景观的喜爱度与该区域大面积的原始景观、保护较好的人文景观、区域植被覆盖度、水域面积总量、山峦的出现和景观中的色彩反差有着很大关系。乡村景观意象是乡村视觉景观的重要元素,从景观元素分析看,人们对乡村景观的想象成分决定了观看者的期望景象。千百年以来乡村记忆里的“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农家小院、鸡犬相闻”,这些场景就是人们梦想的乡村生活意象(图2-1-1)。

图2-1-1 乡村炊烟袅袅

乡村景观意象分为原生性景观意象和引致性景观意象两类。原生性景观意象是经验的积累过程,当一个人通过访问不同的乡村获得对乡村景观的一个综合的意象,从而建立起自我的乡村景观意象就是原生性景观意象,尤其是孩童时期的记忆是影响一个人的主要因素。而引致性景观意象获得的途径很多,常规情况是通过文艺作品、摄影绘画、现代媒体、口耳相传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乡村景观空间意象。引致的景观意象的获得和一个人的生活背景、文化层次有直接关系,反映出个人的生活经验。两种意象构成了乡村景观视觉美感的形成原因,而乡村之美还在于淳朴的社会关系、自然的生活环境、独特的人文风情。研究表明,西方人对自然景观的偏好程度高于对人文景观的喜爱,中国人则受到深厚的文化影响,更偏爱人文。乡村视觉方面表现在自然环境下的青山绿水、村口大树、溪流泉水、山涧鸟鸣、新鲜空气,还有人工建筑物表现出来的小桥人家、白墙灰瓦、农家村落、林荫小路、竹林茅屋等,都是能引起人们对乡村景观的共鸣及图像化联想。

而目前,乡村视觉景观被破坏的情况比比皆是:污染的河流、城市化的大草坪、不协调的雕塑和商业广告(图2-1-2)、破损的道路、四处停放的汽车、劣质的现代建筑、随处乱扔的垃圾、浓厚的商业气氛、喧哗的人群等,这些都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冒着烟囱的工厂的出现是乡村视觉景观被破坏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在某些地区,现代城市经济通过产业转移逐渐深入到乡村,借助乡村丰富的生产资料和廉价劳动力,成片成片地在农田里矗立起来的钢结构大尺度厂房,对乡村景观形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长三角和珠三角一些发达地区,大量厂房的出现,急速扩张了乡村范围,出现了工整的街道、拥挤的人群,以前的乡民开始朝九晚五地上班,这彻底改变了乡村的性质。垃圾对乡村景观的破坏力同样巨大,我国的乡村垃圾围村的情况非常严重。传统农村的垃圾基本上是生态垃圾,能够堆肥自动降解,现在大量塑料、金属、橡胶制品的垃圾由于缺乏资金和系统管理的处理,造成极大的视觉污染。近些年来,很多人对乡村的印象首先是卫生情况差,垃圾满地。乡村视觉景观应以自然为本,敬天尊地,人与自然建筑融为一体,体现出地域化的乡土文化态度,面向泥土、春暖花开才是乡村该有的样子。

图2-1-2 乡村丑陋的广告墙

(2)空间层次

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描写了乡村景象,“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景观视线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河流、农田和远处的青山,推门而出,青山绿水扑面而来,展开了乡村景观空间层次。景观空间层次是景观视觉里的核心内容,乡村的景观视线从远山、农田、聚落、住宅、庭院从远至近依次展开,最后上升到隐形的乡村文化景观。这六个空间层次构成了整体乡村的视觉形象,也是人们所期待看到的视觉形态。受因地制宜的乡村景观营造思想的指导,以及技术的限制,传统乡村聚落多依势而建,尽量结合现状来进行改造,尽量减少开挖或回填,既减低了成本造价,又通过高差形成了丰富的乡村景观空间,塑造出独特的景观视觉特征(图2-1-3)。

图2-1-3 江西婺源篁岭依山而建

乡村景观本质上属于当地地理、人文环境自然形成的一种适应性的文化景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发展中,人类对自然的一种认知和改造,即通过利用自然元素表现出一定的自然风貌、人文建筑,从更微观的角度还会涉及某一地区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乡村景观包含周边环境、聚落、公共空间、节点景观、街巷、住宅院落等。远山是画面的背景,提供了丰富的乡村生产生活资源。住宅为乡村生活的核心,街巷、水系、池塘都是村落居住文化的展现和传承。乡村田园中的动物、植物、土地、农具等成为生产重要的构成元素。乡村庭院是住宅外围的连接空间,成为私密与公共的边界,在这里能感受到最真实的乡村生活景象。乡村文化景观是乡土的显性表达和隐性传承,传递着生生不息的“乡情”。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把握好空间层次的营造,依照不同的地理条件基础,营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层层展开的景观视觉意象,构建丰富的乡村景观图像。

(3)场景复现

乡村,沉淀着浓浓的乡愁,生活是乡愁的记忆。德国著名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1998年出版的《重构美学》中提出了“生活美学”这一概念,消解了生活与美之间的边界,生活的活动内容也成为新的美学形态,真实存在的人类活动都将丰富人类美学的内容。他还认为美学必须重构,美学必须超越艺术和哲学问题。“生活美学”的提出将高深的美学从抽象的观念中带入了日常生活。乡村生活场景的记录,呈现出来的是发生在乡村中的人的“场景化”的画面,构成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记忆片段,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可以适当再现或复原这些生活场景,将最真实、现代性、生活化、人情味的部分以恰当的方式在作品中展现(图2-1-4)。场景的展现不能完全存在表演的成分,这就要求原居民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能真实再现,杜绝“博物馆式”的建设。同时,规划时需要留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以满足营造的需求,还需结合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留住有生命力的核心部分,去除糟粕,进行整体塑造。

图2-1-4 乡村宴席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畅享山村生活情趣。范成大的诗句“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中,村庄里已经袅袅升起了淡淡的烟霭,暮色由远及近,小河之上孩童驾舟,赶鸭归来,充满生活的意境之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所不能”的智能化产品、电子支付让生活无比快捷,当人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之时,又会陷入虚拟之中,而对于真实存在的生活疏于感知和体验。现代人在科技面前已经失去了交往的能力,即使是面对面坐着的人也在通过手机去交流,人类逐渐失去了情感互动的体验。在“体验经济”的时代,乡村真实的生活化正成为旅游经济的巨大吸引力,游客更愿意走入乡村体验乡民每日的日常生活,寻求在情感、知识等方面的内在体验。房前种树,屋后栽花,院落中的猪圈、马圈、拉秋收的马车,无不是乡村生活景观中最靓丽的风景。水井、碾子、石磨、石槽、手推车等传统的农具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承载着太多人的情怀和记忆,乡村生活空间以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为主线,传递着乡村文化的信息—上千年的民俗文化、生活方式、传统节庆等,诠释着深厚的乡土底蕴。乡村景观营造上应力求营造将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景观”和“农民生活景观”的复合景观,保留幸存下来具有生活生产功能的农业元素,将已经失去时代功能的农具通过设计改造赋予其新的
生命(图2-1-5)。

图2-1-5 石磨被赋予新的功能

(4)肌理质感

① 聚落肌理

肌理一般指具体物质构造上排列组合呈现出来的表面特征。艺术家和设计师往往从物质结构中吸取灵感,关注物质表面肌理并应用于作品之中,表现更为细腻的视觉效果(图2-1-6)。肌理的各个单位在设计要素上表现为空间尺度、组成关系和形态特征等内容,比如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就在阳光城的设计中将之与巴黎、纽约等城市肌理作了比较。

图2-1-6 浙江兰溪八卦村

罗杰·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总结了20世纪以来各类基于传统城市设计的理论和研究,针对城市的物质空间提出了3类城市设计理论的模型:图底理论(figure ground theory)、连接理论(linkage theory)、场所理论(place theory)。诺利(Nolli)“罗马实空地图”是研究肌理的经典案例,地图中表达了图与底的关系。图底关系的研究是研究乡村景观肌理的核心方法,即在二维抽象的平面图形里,空间结构和空间秩序可以由白与黑的基础结构组成,黑色是“图”用来表达建筑物,白色是“底”用来表达街道、庭院和其他公共空间(图2-1-7)。肌理在空间组合上呈现出不断重复和发展变化的韵律关系。

图2-1-7 诺利地图

传统的乡村肌理格局,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礼教的影响,最初的肌理单位具有显著的相似性。对比中西方的乡村景观肌理,中国乡村图底肌理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农耕文化的特征,具有强烈的围合特点,即使在当前的乡村建筑营造上,依然呈现这样的特点(图2-1-8)。乡村设计中,更加需要关注聚落空间肌理关系。乡村聚落丰富的肌理形态源自发展过程中受到地理、气候、经济、制度、信仰、宇宙观等因素的作用,是地域文化景观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体现乡村传统风貌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承载实体。然而,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单方面强调了村庄的空间集约化,常常忽略了乡村空间肌理延续。乡村景观的保护就应该从保护当地的乡村空间肌理开始,延续聚落肌理的特征,复建构成乡村景观肌理的要素内容:恢复并延续村落的交通肌理,恢复重建聚落内祠堂、水井、学校、书院、戏台、古树等重要的肌理节点,在适当的空间加入小尺度的公共广场等活动空间以符合现代生活的需求。农田肌理也是重要的聚落肌理,前田后宅的传统布局应尽可能地保留。在当前土地资源整合的趋势下,农田肌理的大尺度、机械化耕作成为必然,此时应保持传统聚落的核心区域农田的小尺度发展,以保留传统的景观意象。

图2-1-8 对比中西聚落肌理的差异

② 建筑单元肌理

建筑单元肌理是聚落空间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建筑的营造取材于当地的自然石材、砖瓦、木材等,表现出和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景观形态,塑造质感强烈的地域景观风貌。建筑物最早出现在乡村聚落中,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定义建筑出现的原始形态,是“某种经久和复杂的事物,是一种先于形式且构成形式的逻辑原则”。前人选择建筑材料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判断的,之后才慢慢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乡村景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自我复制和异化,形成稳定的空间关系,并投射出乡村社会生活的景观特征,且相互影响。乡村建筑的肌理可以从空间构成的多种元素中辨识和感知,首先独特的院落布局是中国乡村的共同选择,南方的院落如江南合院建筑、云南一颗印、客家围屋、闽南地区的“古厝”等,北方的院落如山西的大院建筑、北京的四合院等,建筑单元都具有明显的院落特点,院落与建筑又形成了良好的比例关系,这样的肌理关系反映了建筑对气候的适应和文化上的寓意;其次建筑上的辨识图形符号也是肌理的重要内容,如门的样式,四合院的影壁、垂花柱,院落的廊道、廊桥,村落内的水圳,门前悬挂着的风水镜(图2-1-9),救火的石缸,花池等,这些建筑单元肌理构成了乡村建筑肌理的元素,被人们深深记忆。乡村建筑肌理是遵循了当地风貌和性格而形成的相对统一的建筑形态,它的形成来自当地民众共同创造和相同的审美价值观。除了以上构成元素之外还有建筑的外墙材料、铺地材料、砌筑材料等都能被人近距离触摸和感知其肌理质感。如甘肃庆阳市毛寺村生态小学(图2-1-10),作为一个慈善项目,设计师基于节约成本的原则使用生土材料建造,就地取材,利用当地自然元素,如土坯、茅草、芦苇等,继承了当地传统的营造方式,施工人员全部由本村的村民组成,使用适当的科技元素介入结构之中。建成后的教室的室内气温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可谓冬暖夏凉,景观形态与自然融为一体,并拓宽了孩子们的活动场所,值得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借鉴。

图2-1-9 南方乡村常见的门头风水镜

图2-1-10 甘肃省庆阳市毛寺村生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