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靠不住的!”明白了这句话,就算真的看破了吗

没有什么教育技巧比父母对孩子的爱更重要。而这份爱,必然是一个成熟的人对另一个即将成熟的人的爱,不管浓厚还是稀薄,无论跨越千山万水抑或经历岁月蹉跎,这份爱终究带给孩子的,不应是牢笼和羁绊,而应是支持与超越。


早上,在女儿的家长群里看到一则帖子,是一位学生的奶奶传上去的,内容大意是:


有这样一位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拉扯大,又把他送到美国去读书。儿子工作后成了家,常住在美国,小日子过得甜甜美美。当这位母亲将要退休的时候,她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告诉儿子自己打算去与他们同住,共享天伦之乐,并且自己已经在着手处理这边的房产。儿子的回信却把她打击得痛不欲生:“我们不欢迎你过来同住,并且把你对我的养育之恩换算成了一张3万美元的支票,以后就不要再打扰我们了。”悲痛欲绝的母亲在痛定思痛之后,拿这3万美元做了一次环球旅行。旅行让她体会到了更多的人生意义,于是她再次提笔,告诉儿子:“感谢你让我看破这一切,你的绝情让我看到亲情、友情、爱情这些所谓的感情不过是无根浮萍,一切无常。”信的末尾,她还写道:“我已经没有孩子了,心无挂碍,所以我才能无所住而生其心啊。”在帖子最后,原作者还配有一段“名人名言”来佐证——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孩子的家却从来不是父母的家。生孩子是任务,养孩子是义务,靠孩子是错误!


不知道当这位阿姨把帖子分享在群里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是否有着与原作者一样的悲痛和无奈。而我,却感到很沉重。

最近常常看到,“妈妈的朋友圈”里常常会出现类似这个故事内容的帖子。不是哀叹孩子们飞远了、心凉了,就是可怜自己老了却老无所依、孤苦寂寞。可以想见,在浏览、发送这些帖子的时候,“妈妈们”经历了多少心理的痛苦和绝望。

我自己是从来不相信这些故事的。看惯了小说中的情节跌宕,再回过头看这些粗制滥造的网络传闻,的确没什么兴趣。尤其是帖子开头惯用的那一句“真事!就发生在你身边”,屡屡让我心生厌烦,压根儿就不会往下翻。

可是,这样的帖子却能打动成千上万个母亲。多少个妈妈泪水涟涟,多少个夜晚辗转难眠。故事的真实性已经不重要,也没有人想要去查证,只是,故事总是会戳中妈妈们心中最敏感的地方,碰到那若有若无的伤痕。

毫无疑问,帖子的作者是站在妈妈们一边的。文中一边倒的叙事口气和无比夸张的情节经过无疑是在告诉人们,这孩子有多么卑鄙、冷漠、不孝,而他的妈妈又是多么善良、勤劳和无私。妈妈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只换来孩子的辜负和抛弃,这是何等冤屈之事,而孩子又是怎样的厚颜无耻!并不太狗血的剧情,但配上尖刻冷峻的人设,果然也是很卖座的!

孝道,是中国老百姓最看重的品德。在传统习俗中,人们也很享受儿孙满堂的绕膝之乐,人年纪大了总是愿意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亲情血浓于水,家和万事兴。如果长辈晚辈都愿意住在一起,不仅能在生活上互帮互助,还能尽享天伦之乐,本是一件极好的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不单单是年轻人,很多老年人也更愿意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而不愿意与父母或者孩子继续住在一处,这也应该受到理解和尊重。但是,不住在一起绝对不是抛弃对方,两家人可以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不在同一个家里,这样既能够相互照顾,也可以享受自由。有没有与父母住在一起并不能成为判断孩子孝顺与否的标准,相反,真正懂得孝顺老人还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恰恰会给自己和父母找到彼此合适的相处距离。

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很多人的心里,还有着一杆永远不平的秤——父母对儿女有养育之恩。他们认为,孩子是从属于父母的,父母给了你生命,给了你衣食,给了你教养,所以,你受了父母天大的恩惠,你一辈子都还不清。既然这种恩惠是永远还不尽的,那么作为子女,就要无条件接受父母的要求和命令,当父母想要你在身边的时候,你就得在身边,养儿防老说的就是这个理!最后,报恩变成了报怨,还债变成了讨债,父母与孩子永远生活在纠缠中。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孝道文化,而是披着孝道的外衣绑架着个人的尊严。

孩子到底是什么?是独立的、活生生的一个人还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没有什么教育技巧比父母对孩子的爱更重要。而这份爱,必然是一个成熟的人对另一个即将成熟的人的爱,不管浓厚还是稀薄,无论跨越千山万水抑或经历岁月蹉跎,这份爱终究带给孩子的,不应是牢笼和羁绊,而应是支持与超越。伟大的黎巴嫩作家、诗人纪伯伦曾说:“你的孩子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儿女,经由你生、与你相伴,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谦卑地弯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送往无际的未来。爱——是孩子的飞翔,也是你强健沉稳的姿态。”诗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最美丽的邂逅。在这份饱满、热情、温柔的关系里,没有谁必须依靠谁,而是谁更多地影响谁、成就谁。

诚然,对于没有稳定经济收入的父母来说,儿女们必须尽他们的赡养义务。大力扶持父母,用心关怀父母,这不仅仅是法律规定,更是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和良知。同时,儿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中,除了物质上的回报与资助,还必须要有精神上的陪伴和支持。作为父母,也要理解孩子发展的需要和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但是如果仍然抱持着“恩德”的理念来看待这段关系,父母就会对孩子有所强求,渴望与孩子永久“共生”,这必然会造成家庭中关系的错位和矛盾的产生。

什么是“共生”呢?简单地说,就是共同生活。让我们从头说起。在母亲孕育胎儿的时候,胎儿是母亲的一部分,他从母亲身上得到他所需要的一切,母亲就是他的世界。母亲抚养和保护胎儿,同时她自己的生活也因胎儿的存在而得到一种升华。这种胎儿与母亲的关系就是共生的关系,是一种积极的关系,对胎儿的发育和母亲的成长都有好处。母亲在分娩之后,就担负起照顾婴儿的责任,她给予婴儿所需要的一切,用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话来说,就是“从来没有(单独的)婴儿这样一种说法”,婴儿必然与养育者母亲在一起。除了这种积极的共生关系,因害怕孤独或者生活无聊而要求紧紧地贴在一起的亲子关系,就是病态的共生关系。

在病态的共生关系里,一方或者双方已经彻底丢掉了自我,或者说,是他们心甘情愿地献出了自我。你的成就,就代表我的成就;你的地位,就代表我的地位。同理,你的家就等于我的家,你的孩子也等于我的孩子。如此错位的关系,如此狭窄的距离,怎能不酿造出家庭的苦酒?

毫无疑问,对于几近年迈的老人,心理可能会感到寂寞和空虚。为什么他们要拼命地靠近孩子?为什么他们会痴迷保健品?为什么他们时常变得异常固执?我想都可以归结为一点:丧失感。当人老了,身体越来越差,各种疾病来袭,他体会到的是健康的丧失;退休了不再工作,也就没有了目标和业绩,他体会到的是成就和社会地位的丧失;力不从心,需要孩子们的照顾,他体会到的是尊严的丧失;这之后,他还要面对更现实或者更残酷的:生命的丧失……

所以,在中老年这个阶段,并不像常人所想象的,打打牌、遛遛狗,生活很安逸。其实,中老年人也需要进行心理调适,准备去面对即将到来的种种难题,因此,他们必须努力地做功课:亲近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培养自己的爱好,享受乐趣;增强营养和锻炼,让自己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适当进行益智游戏或棋牌类的脑力活动,增强思考力,减慢大脑功能衰退的速度;继续维持与朋友们的联系,有一个相对稳定、亲密的生活圈子;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偶尔进行一次新的尝试,让生活更有情调……总之,“老”除了意味着年龄的增加,还有智慧、气度和品性的提升。每个人都终将老去,而生活是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也是要靠自己去制造的,只有自己做好准备,才有勇气面对老去的安然和平常。

忽然想到在文章开头的故事中,那位母亲说自己已经看透了世事、心中淡然。但我恰恰觉得,母亲的悲苦此刻又被放大了一万倍。之前的苦,只是“孩子不孝顺”的痛苦,而此时的苦,却是“我再也没有孩子了”的凄苦。苦有多少,爱就有多深。如果母子两人都能够看到这份藏在苦痛背后深深的爱,那么,他们也许就会放下怨恨,转而去滋养、去呵护亲情之爱,让彼此的生命在相互的祝福中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心理小贴士

孩子与父母的因缘是斩不断的情愫,无论孩子身在哪里、是好是歹,父母都是他心灵中最博大、最温暖的港湾。父母唯有珍爱自己、尊重孩子,才是让这份情能够爱得绵长、爱得醇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