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脾胃病学
- 张声生 沈洪 王垂杰等
- 12092字
- 2020-08-28 09:09:45
第二十一节 鼓胀
【概念】
鼓胀又称臌胀、单腹胀、膨朜,是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的病证。本病多类似于西医的肝硬化腹水,其中包括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胆汁性、营养不良及酒精中毒性肝硬化腹水等。因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肺气肿,肠覃等疾病引起的腹部胀满膨大不在本病证范围。
【源流】
《黄帝内经》提出鼓胀之名,较详细地描述了鼓胀的临床特征,并指出“浊气在上”为本病的病因病机。《灵枢·水胀》曰:“鼓胀如何?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素问·腹中论》云:“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治之以鸡矢醴……其时有复发者何也?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提出针灸和鸡矢醴作为其治疗方法。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有肝水、脾水、肾水的论述,均以腹大胀满为主要表现,与《黄帝内经》所述的鼓胀相当,在病机上,则明确认为和肝、脾、肾三脏的功能障碍有密切的关系。其提出的“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是对《黄帝内经》“去宛陈莝”治法的最好注解;其用治黄疸缠绵日久所致鼓胀的硝石矾石散,可谓是开散瘀利水之先河。此外,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攻中有补,攻补兼施,后世常用于鼓胀的治疗。
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卒大腹水病方》中记载了放腹水治疗鼓胀的方法:“若唯腹大,下之不去,便针脐下二寸,入数分,令水出,孔合,须腹减乃止。”唐代孙思邈的观点,则与之截然相反。《备急千金要方》指出:“凡病水忌腹上出水,出水者月死,大忌之。”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本病发病与感受“水毒”有关,将“水毒气结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者,称为“水蛊”,并提出鼓胀的病机是“经络否涩,水气停聚,在于腹内”。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把本病称作“胀证”,并根据病因不同加以分类,如“谷胀”、“气胀”、“水胀”、“血胀”。
金元时期,各家对鼓胀病因病机的认识有所不同。刘河间认为与热有关。《河间六书·病机论》说:“腹胀大而鼓之有声如鼓者,热气则然也,所谓热甚则肿,此类也。”李东垣认为乃脾胃虚弱所致。《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提出,腹胀“皆由脾胃之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而制水谷,聚而不散而成胀满”。李东垣还认为“大抵寒胀多而热胀少”,“胃中寒则胀满,或藏寒生满病,以治寒胀,中满分消汤主之”。朱丹溪认为是由于湿热所致。如《丹溪心法》指出:“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房劳致虚……清浊相混,隧道壅塞,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治疗上有攻和补两种不同的观点。主攻派主张用舟车丸、禹功散、浚川煎等峻下逐水,以促鼓胀消退。主补派以朱丹溪为代表,指出“宜大补脾气,行湿散气,主以参、术,佐以平胃、五苓,热加芩、连,血虚加四物,有死血加桃仁”。李东垣则用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中满分消丸、中满分消汤分别治疗热胀和寒胀。
明清时期对鼓胀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的认识更趋全面。如李梴《医学入门·鼓胀》说:“虚胀,阴寒为邪……实胀,阳热为邪……故浊气在下,化为血瘀,郁久为热,热化成湿,湿热相搏,遂成鼓胀。”并提出本病治当软坚消积。正如《医学入门》云:“凡胀初起是气,久则成水……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说:“在病名有鼓胀与蛊胀之殊。鼓胀者,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属于气也。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明代戴思恭称本病为“蛊胀”、“膨脖”、“蜘蛛蛊”。《证治要诀》曰:“盖蛊与鼓同,以言其急实如鼓……俗称之为膨脖,又谓之蜘蛛病。”张景岳将鼓胀又称“单腹胀”,他认为鼓胀的形成与情志、劳欲、饮食等有关,指出“少年纵滔无节,多成水鼓”,并提出“治胀当辨虚实”。喻嘉言认为阳衰阴盛可致鼓胀,故治疗应用辛热之品,如人参丸、人参芎归汤、小温中丸、强中汤等。清代唐容川《血证论》认为“血臌”的发病与接触河中疫水,感染“水毒”有关。
前人根据其病因病机称之为“气臌”、“血臌”、“水臌”,但气、血、水三者常相互牵连为患,仅有至此之分,而非单独为病。正如清代何梦瑶《医碥·肿胀》分析:“气血水三者,病常相因,有先病气滞而后结者,有先病结而后病气滞者,有先病水肿而血随败者,有先血结而水随蓄者”。
现代随着对鼓胀所致病因的深入认识和常见疾病的明确诊断,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有进一步的发展。化瘀治鼓,已为临床家所共识,如刘树农先生佐之以养阴,章次公先生辅之以导滞,郑荪谋先生伍之以升清降浊,李丹初先生配之以养血搜剔,各有千秋;关幼波先生重益气化瘀,陈继明先生倡补下启中,魏长春先生首运大气以治鼓,吕承全先生温补脾肾以行水,各具特色,可供临床参考。
【病因病机】
鼓胀主要由情志刺激、酒食不节、劳欲过度、虫毒感染、病后续发等因素导致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湿停于腹内而成。
(一)病因
1.情志刺激
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气机滞涩,则血液运行不畅,脉络瘀阻。忧思郁怒,伤及肝脾。肝气横逆,克伐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气、血、水壅结而成鼓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胀满叙论》有云:“鼓胀……假如怒伤肝,肝克脾,脾气不正,必胀于胃。”《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载:“鼓胀病根在脾……或由怒气伤肝,渐蚀其脾,脾虚之极,故阴阳不交,清浊相混,隧道不通,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故其腹胀大。”
2.酒食不节
嗜酒过度,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滋生湿热,蕴聚中焦,壅阻气机,损伤脾胃,水谷精微失于输布,清浊相混,脾土壅滞则肝失疏泄,气血瘀阻,水湿停留,遂成鼓胀。《景岳全书·肿胀》有云:“少年纵酒无节,多成水臌。”
3.劳欲过度
因劳倦过度,纵欲无节,生育过多,久病产后,损伤脾肾,脾伤不能运化水谷,以资化源,气血不足,水湿内生,肾气亏虚,气化不利,不能温化水液,湿聚水生,气血凝滞,乃成鼓胀。《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水肿臌胀》云:“劳倦所伤,脾胃不能运化而胀。”
4.虫毒感染
多为血吸虫感染,遭受虫毒感染,阻塞经隧,脉道不通,久延失治,内伤肝脾,脉络壅塞,升降失常,清浊相混,水液停聚,便成鼓胀。《症因脉治·虫积腹胀》载有:“肚大青筋,腹皮胀急,反能饮食,或面见白斑黑点,或喜食一物,或腹起块扛,大便偶见长虫,此虫积腹胀之症也。”
5.病后续发
他病损伤肝脾,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者,均可续发鼓胀。如黄疸治疗不当,日久湿邪伤脾,中气亏耗,湿壅益甚,肝气不疏,气滞血瘀;或积聚日久不愈,影响肝脾运行气血,及肾与膀胱的气化功能,而致气滞血结,脉络瘀阻,水湿停聚渐成鼓胀。《医门法律·胀病论》曰:“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女科医案》云:“现为黄疸,久则恐成血鼓。”
(二)病机
1.病机关键为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结,水停腹中
肝体阴而用阳,属木,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以和降为顺。脾属土,主运化,喜燥恶湿。肾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调节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情志不疏,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可致脉络壅塞;饮食失节,脾脏功能受损,运化失职,遂致水湿停聚;再者劳欲过度,肾的气化功能受损,不能蒸化水液而使水湿停滞,亦可形成鼓胀。
2.病位在肝脾,久则及肾
本病病位在肝脾,久则及肾。肝主疏泄,脾主运化。生理上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易致脾失健运,而成胸闷太息,纳呆腹胀等肝脾不调之候。脾失健运也可影响肝失疏泄导致“土壅木郁”之证。脾阳久虚而损及肾阳,气化失司,开阖不利,水饮渐多,气血水互结于腹,遂成鼓胀。此外,肾阴和肾阳又同时起到滋养肝木和温养脾土的作用,若肾虚阴阳不足,对肝脾二脏的功能也会产生影响。
3.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
初起,肝脾先伤,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两者互为相因,乃气滞湿阻,清浊相混,此时以实为主;进而湿浊内蕴中焦,阻滞气机,既可郁而化热,而致水热蕴结,亦可因湿从寒化,出现水湿困脾之候;久则气血凝滞,隧道阻塞,瘀结水留更甚。肝脾日虚,病延及肾,肾火虚衰,不但无力温助脾阳,蒸化水湿,且开阖失司,气化不利,而致阳虚水盛;若阳伤及阴,或湿热内盛,湿聚热郁,热耗阴津,则肝肾之阴亏虚,肾阴既损,阳无以化,则水津失布,阴虚水停,故后期以虚为主。至此因肝、脾、肾三脏俱虚,运行蒸化水湿的功能更差,气滞、水停、血瘀三者错杂为患,壅结更甚,其胀日重,由于邪愈盛而正愈虚,故本虚标实,更为错综复杂,病势日益深重。
4.病情反复,预后较差
病在早期,正虚不著,经适当调治,腹水可以消失,病情可趋缓解。如延至晚期,邪实正虚,则预后较差,腹水反复发生,病情不易稳定。若饮食不节,或服药不当,或劳倦过度,或正虚感邪病情可致恶化。如阴虚血热,络脉瘀损,可致鼻衄、齿衄,甚或大量呕血、便血;或肝肾阴虚,邪从热化,蒸液生痰,内蒙心窍,引动肝风,则见神昏谵语、痉厥等严重征象;如脾肾阳虚,湿浊内生,蒙蔽心窍,亦可导致神糊昏厥之变,终至邪陷正虚,气阴耗竭,由闭转脱,病情极为险恶。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初起脘腹作胀,食后尤甚。继而腹部胀满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心外突。
2.常伴乏力、纳差、尿少及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现象,可见面色萎黄或黧黑、黄疸、手掌殷红、面颈胸部蛛丝血缕、血痣及蟹爪纹。
3.本病常有情志内伤,酒食不节,劳欲过度,虫毒感染,或黄疸、胁痛、癥积等病史。
4.超声、肝功、肝穿刺、腹腔穿刺液等理化检查可明确腹水原因,有助于诊断疾病。
(二)辅助检查
超声波可探测腹水,了解腹水量。腹腔穿刺液检查有助于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腹水的恶性细胞学检查、细胞培养、结核杆菌豚鼠接种及酶、化学物质测定,均为辅助诊断手段。血清乙、丙、丁型肝炎病毒相关指标可显示感染依据,作为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腹水的诊断。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粪检见虫卵或孵化有毛蚴,内皮试验、环卵沉淀反应、血清学检查等可作为血吸虫感染依据。肝功能、B超、CT、MRI、腹腔镜、肝脏穿刺等检查有助于腹水原因的鉴别。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
(三)病证鉴别
1.鼓胀与水肿
水肿是因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严重者可出现可出现胸水、腹水,但无青筋暴露等体征。水肿主要为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泛溢肌肤。其浮肿多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及肢体,或下肢先肿,后及全身。正如《灵枢·水胀》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医学心悟·论水肿鼓胀》云:“目窠与足先肿,后腹大者,水也;先腹大,后四肢肿者,胀也。”其病变部位、发病病机、临床特征等方面,与鼓胀有明显区别。
2.鼓胀与肠覃
肠覃首见于《灵枢·水胀》,并指出其为妇科疾病。其基本病机为寒邪留滞,客于冲任、肠脉之间,结而成块。肠覃由下腹部发生,早期肿块局限于下腹部,大如鸡卵,以后逐渐增大,可大如怀胎之状。然其始终按之坚硬、推之可移,与鼓胀之早期腹部柔软、叩之如鼓,晚期腹部坚硬不能推移的症状为鉴别要点。配合妇科检查可更易作出鉴别诊断。
3.气臌、水臌与血臌
“气臌”多属肝郁气滞,表现为腹部膨隆,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水臌”多属阳气不振,水湿内停,表现为腹部胀满膨大,或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常伴下肢浮肿。“血臌”多属肝脾血瘀水停,表现为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腹内积块痛如针刺,面颈部赤丝血缕。临床上气、血、水三者常相兼为患,但其各有侧重,故不难辨证。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虚实
从发病情况及病程来看,若鼓胀初起,发病较急,病程较短者多实;鼓胀日久不愈,反复发作,病程长者多虚。可从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神色等方面进行判断。《景岳全书·肿胀》指出:“形色红黄,气息粗长者多实;形容憔悴,声音短促者多虚。年轻少壮,气道壅滞者多实;中衰积劳,神疲气结者多虚。”从临床表现判断,《医宗必读·水肿胀满》认为:“先胀于内而及于外者多实,先肿于表而渐及于内,或外虽胀而内不胀者多虚;小便红赤,大便秘结者多实,小便清白,大便稀溏者多虚;脉滑实有力多实,弦浮微细者多虚。”《风劳鼓膈四大症治》也认为:“实者腹中常胀,外坚内痛,按之下陷……虚者时胀时减,气虚留滞,按之则濡。”从临床分型看,大抵气滞湿阻、水湿困脾、湿热郁结、肝脾血瘀等证以实为主;脾虚水停、脾肾阳虚、脾肾阴虚则以虚为主。
2.辨阴阳
鼓胀之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脏腑阴阳虚损。久病肝郁脾虚,气血生化乏源,或因病邪伤正,可见正虚为主,肝脾两伤,甚则及肾,气虚及阳,脾肾阳虚,运化失司,水湿难化。亦可因湿郁化热,损伤阴津,或因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血失统藏,而流于脉外,出血更致阴伤,导致肝肾阴虚。临床表现腹胀满不适,朝宽暮急,面色黧黑,面色苍黄或 白,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舌淡紫,脉沉细者,病性属阳虚;腹大胀满,心烦失眠,口燥、衄血、形体消瘦,小便短赤,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着,病性属阴虚。
3.辨脏腑
鼓胀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辨证时要注意辨别病变脏腑的不同。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胁肋或胀或痛,攻窜不定,病位在肝;腹大胀满,食少痞满,四肢困重,疲倦乏力,病位在脾;腹大坚满,腹筋显露,胁腹刺痛或有积块,病位在肝脾;腹大胀满,精神萎靡,肢冷怯寒,下肢浮肿,尿少,病位在肾。
4.气结、血瘀、水裹
气臌、血臌、水臌三者既可独立存在,又可互为因果。以气结为主者,病人自觉腹部胀满或胀痛,触诊腹胀而不坚,随按随起,如按气囊,叩之空空如鼓。以水裹为主者,腹胀,尿少,腹部膨隆,脐平甚或脐突,按之腹部坚满,如囊裹水,动摇则有声。以瘀血为主者,则见腹壁青筋暴露,腹中常可扪及肿块,面、颈、胸部有赤丝血缕,舌有瘀点或舌青紫,舌下青筋增粗。
(二)治疗原则
鼓胀治疗,当攻补兼施,补虚不忘实,泻实不忘虚。《素问·汤液醪醴论》载:“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提出平调阴阳以治本,运用活血化瘀、针刺、发汗、利小便之法治疗鼓胀。标实为主者,当根据阴阳的不同,分别采取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法,同时配以疏肝健脾;本虚为主者,当根据阴阳的不同,分别采取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法,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利水。
(三)分证论治
1.气滞湿阻
(1)症状: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小便短少,大便不爽,舌苔薄白腻,脉弦。
(2)病机分析:肝胆不和,气滞湿阻,升降失司,浊气充塞,故腹胀按之不坚;肝失条达,络气痹阻,则胁下胀满或疼痛;气滞于中焦,脾胃运化失职,故纳食减少;食后气滞加剧,故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气壅湿阻,水道不利,故小便短少;气滞湿阻,枢机不利,传导失司,故大便不爽;苔薄白腻为湿阻之象;脉弦为肝失条达之征。
(3)治法: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4)代表方药: 柴胡疏肝散合 胃苓汤加减。前方以疏肝理气为主,适用于胸胁闷胀疼痛较著者;后方以运脾利湿消胀为主,适用于腹胀、尿少,苔腻较甚者。柴胡、香附、郁金、青皮疏肝理气,川芎、白芍养血和血,苍术、厚朴、陈皮运脾化湿消胀,茯苓、猪苓利水渗湿。
(5)加减:气滞偏甚者,可加佛手、沉香、木香调畅气机;尿少,腹胀者,可加砂仁、大腹皮、泽泻、车前子以加强运脾利湿作用;神倦,便溏者可加党参、附片、干姜、川椒以温阳益气,健脾化湿;兼见胁下刺痛者,可加延胡索、莪术、丹参活血化瘀。
2.水湿困脾
(1)症状: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肿,下肢浮肿,脘腹痞胀,得热则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腻,脉缓。
(2)病机分析:脾居中焦,为运化水湿之枢机,脾虚运化失职,转输失灵,水湿不能泄利,故腹部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脾虚气血不足,则精神困倦;阳气不足,形体失于充养,则怯寒懒动;升降失常,清浊不分,则小便少,大便溏;苔白腻为水湿内停之象,脉缓为脾气虚弱之征。
(3)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4)代表方药: 实脾饮加减。本方振奋脾阳,温运水湿,适用于脾阳不振,寒湿内盛之肿胀。方中白术、苍术、附子、干姜振奋脾阳,温化水湿;厚朴、木香、草果、陈皮行气健脾除湿;连皮茯苓、泽泻利水渗湿。
(5)加减:浮肿甚,小便短少者,可加肉桂、猪苓、车前子温阳化气,利水消肿;胁腹痛胀者,可加郁金、香附、青皮、砂仁等理气和络;脘闷纳呆,神疲,便溏,下肢浮肿者,可加党参、黄芪、山药、泽泻等健脾益气行水;伴胸闷咳喘者,可加葶苈子、苏子、半夏等泻肺行水,止咳平喘。
3.水热蕴结
(1)症状: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象弦数。
(2)病机分析:水热蕴结,水浊停聚,故腹大坚满,脘腹胀急;湿热迫胆气上逆,故烦热口苦;水聚于内,故渴不欲饮;湿热壅滞肝胆,胆液外溢于肌肤,故见面目皮肤发黄;湿热内结阳明,腑气不通证,故大便秘结或溏垢;湿热下行,气机不利,故小便赤涩;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数,乃湿热壅盛之征。
(3)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4)代表方药: 中满分消丸合 茵陈蒿汤加减。前方清热化湿,行气利水,适用于湿热蕴结,脾气阻滞所致胀满;后方清泄湿热,通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茵陈、金钱草、山栀、黄柏清热化湿,苍术、厚朴、砂仁行气健脾化湿,大黄、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分利二便。
(5)加减:热甚者,可加连翘、龙胆草、半边莲清热解毒;小便赤涩不利者,可加陈葫芦、蟋蟀粉行水利窍;如腹部胀急殊甚,大便干结,可用舟车丸行气逐水,因其作用峻烈,不可过用。
4.瘀结水留
(1)症状: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癥结痛如针刺,面色晦暗黧黑,或见赤丝血缕,面颈胸臂出现血痣或蟹爪纹,口干不欲饮水,或见大便色黑,舌质紫黯,或有紫斑,脉细涩。
(2)病机分析:瘀血阻于肝脾脉络之中,隧道不通,致水气内聚而腹大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癥结痛如针刺;瘀热不从下泄,病邪日深,肝肾同病,则面色晦暗黧黑;瘀血阻滞孙络,则头面颈胸可见红点赤缕或蟹爪纹;瘀血内停则可见口干不欲饮水;血伤阴络而外溢,则大便色黑;舌质紫黯,或有紫斑,脉细涩,乃属血瘀之征。
(3)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4)代表方药: 调营饮加减。常用药:当归、赤芍、桃仁、三棱、莪术、鳖甲化瘀散结,大腹皮行气消胀,马鞭草、益母草、泽兰、泽泻、赤茯苓化瘀利水。
(5)加减:胁下癥积肿大明显者,可加穿山甲、地鳖虫、牡蛎,或配合鳖甲煎丸内服,以化瘀消癥;病久体虚,气血不足,或攻逐之后,正气受损,宜用八珍汤或人参养荣丸等补养气血;大便黑者,可加参三七、茜草、侧柏叶等化瘀止血;病势恶化者当辨阴阳之衰脱而急救之。
5.阳虚水盛
(1)症状: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或呈白,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
(2)病机分析:脾肾阳气亏虚、寒水内停,故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故脘闷纳呆;肾阳虚气化不及,则小便短少不利,不能温运四末则神倦怯寒;阳虚水湿下注,则肢冷浮肿;舌体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均属脾肾阳虚之象。
(3)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4)代表方药: 附子理苓汤或 济生肾气丸加减。前方由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组成,可温阳健脾,化气利水,适用于脾阳虚弱,水湿内停者;后方为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可温补肾气,利水消肿,适用于肾阳虚衰,水气不化者。常用药:附子、干姜、人参、白术、鹿角片、胡芦巴温补肾阳,茯苓、泽泻、陈葫芦、车前子利水消胀。
(5)加减:偏脾阳虚者,可加黄芪、山药、薏苡仁、扁豆益气健脾;偏肾阳虚衰者,可加肉桂、仙茅、淫羊藿等温补肾阳。
6.阴虚水停
(1)症状: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
(2)病机分析:久病不愈,肝脾两伤,进而伤肾,以致水气停留不化,瘀血不行,故腹大胀满,或兼青筋暴露;气血不能上荣,反瘀阻不行,故面色晦滞,唇紫;阴津不能上承,故口干而燥;阴虚内热,则心烦失眠;阴虚火旺,血热妄行,故鼻衄、牙龈出血;肾与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为肝肾阴亏,热扰营血之象。
(3)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4)代表方药: 六味地黄丸合 一贯煎加减。前方重在滋养肾阴,用于肾阴亏虚,腰酸,低热,口干等症;后方养阴柔肝,用于阴虚肝郁,胁肋隐痛,内热烦躁,舌红苔少之症。沙参、麦冬、生地、山萸肉、枸杞子、楮实子滋养肾阴,猪苓、茯苓、泽泻、玉米须淡渗利湿。
(5)加减:津伤口干明显者,可加石斛、玄参、芦根等养阴生津;青筋显露,唇舌紫黯,小便短少者,可加丹参、益母草、泽兰、马鞭草等化瘀利水;腹胀甚者,可加枳壳、大腹皮以行气消胀;伴潮热,烦躁者,可加地骨皮、白薇、栀子以清虚热;齿鼻衄血者,可加鲜芦根、藕节、仙鹤草之类以凉血止血,阴虚阳浮者,宜加龟板、鳖甲、牡蛎等滋阴潜阳;湿热留恋不清,溲赤涩少者,可加知母、黄柏、六一散、金钱草等清热利湿。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陈皮30g、木香30g、厚朴45g、槟榔30g,研粉,每次3g,用于气滞腹胀。
(2)陈葫芦、半边莲各30~60g,水煎服,用于水臌。
(3)陈葫芦汤:陈葫芦30g、黄豆120g、红枣40个,水煎服,用于鼓胀实证。
(4)大浮萍、糖各60g,清水3碗,煎成1碗,分2次分服,忌盐,用于水臌。
(5)消水丸:醋制甘遂15g,木香、砂仁、黄芩各6g,共研细末,每次7.5~10.5g,功能利水消胀,用于水鼓。
(6)禹公散:牵牛子120g,小茴香30g,共研细末,每次吞服1.5~3g,每天1~2次,功能利水消胀,用于鼓胀水邪难退,正虚不甚者。
(7)鲫鱼500g(去鳞及内脏)、赤小豆30g,水煎服,用于鼓胀虚证。
(8)水苋菜30g、石菖蒲15g,水煎服,用于水臌。
2.常用中成药
(1)中满分消丸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攻下逐水。用于湿热蕴结证,腹大胀满,烦热口苦,大便秘结或垢。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g,每天3次。
(2)鳖甲煎丸
功用主治:活血化瘀,行气利水。用于肝脾血瘀证,腹大胀满,脉络怒张,胁肋刺痛,面黑。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天3次。
(3)大黄䗪虫丸
功用主治:化瘀生新。用于肝脾血瘀证。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g,每日3次。
(4)济生肾气丸
功用主治:温补脾肾,化气行水。用于脾肾阳虚证,腹大胀满,朝轻暮重,食少便溏,下肢浮肿。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天3次。
3.针灸疗法
(1)体针:取足厥阴、足太阴、足阳明、任脉经穴为主。
处方:中脘、太冲、三阴交、足三里、水分。
配穴:气滞湿阻者支沟、膻中;湿热蕴结者加大都、天枢、大肠俞;寒湿困脾者加神阙、关元;肝脾血瘀者加肝俞、期门、血海、大包、膈俞;肝肾阴虚者加肾俞、三焦俞、公孙、气海。
操作: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寒湿困脾宜加灸。
(2)耳针:取肝、脾、食管、贲门、角窝中、肾、屏间、三焦、肝阳、小肠、大肠,每次选3~4穴。毫针刺中等强度刺激,或用王不留行贴压或埋针。
(3)穴位注射:取气海、三阴交、水道、阴陵泉、水分、肾俞、阴郄、曲泉,每次选2~4穴,用丹参注射液或654-2、维生素B 1、维生素B 12等,每穴注射药液1ml,每日或隔日1次。
4.外治疗法
(1)外敷法
1)红商陆根,捣烂,贴脐上以布固定,用于鼓胀水邪壅盛。
2)甘遂末6g、肉桂9g、车前草30g、大蒜头2枚、葱白1撮组成。将上药捣烂研末,加水调成稠糊状,备用。将药膏敷脐部后加以热敷,每日一换,5天为1个疗程,配合内服养阴利水等药。本方功能温经通络,逐水消胀,主治水臌。
3)用麝香0.1g、白胡椒粉0.1g,拌匀,水调成稠糊状,敷脐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天更换一次,用于寒湿困脾型鼓胀。
4)取艾叶2500g,鲜桃仁2500g,鲜苍耳子2500g,备用。将药用文火水煎2小时,去渣,浓缩成糊状,分摊在10cm×10cm白布上,外用,敷于左腹,胶布固定,2天更换一次。功用温经通络,活血利水,主治鼓胀肝脾血瘀证。
(2)推拿疗法:以利水消胀为治疗大法,用一指禅推、按、揉、摩、擦等法。
取穴及部位:中脘、水分、足三里、三阴交、腹部。
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一侧。用轻快的一指禅揉法在中脘、水分施术,每穴5分钟,用按揉或一指禅推法在足三里、三阴交施术,每穴1分钟,四指摩腹或掌揉腹部3~5分钟;
加减:气滞湿阻者,加按揉章门、期门、中冲、公孙穴,每穴1分钟;寒湿困脾者,加按揉大椎、脾俞、胃俞穴,每穴1分钟;湿热蕴结者,加按揉脾俞、膀胱俞穴,每穴1分钟,擦骶部八髎穴,反复擦摩,以透热为度;肝脾血瘀者,加按气海穴5分钟,按章门、期门穴各1分钟,按揉或一指禅推肝俞、脾俞、胃俞穴5分钟;脾胃阳虚者,加关元5分钟,按揉或一指禅推天枢、太溪、阴谷穴,每穴1分钟,按揉命门、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穴5分钟,按八髎穴,反复擦摩,以透热为度;肝肾阴虚者,加按关元穴5分钟,按揉或一指禅推气海、肝俞、肾俞穴,每穴1分钟。
【临证参考】
(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鼓胀的辨证,应掌握起病的缓急,证候的虚实,气结、血瘀、水裹的主次。实胀需辨寒热、气滞、血瘀,治以散寒、清热、行气、化瘀、消积;虚胀当明肝、脾、肾之阴阳盛衰,治宜健脾、养肝、益肾、滋阴、化湿。鼓胀涉及肝胆系疾病、结核性腹膜炎、红斑狼疮、腹腔内原发或转移瘤,临证采取中西医合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在认识共性的同时又把握各病的特殊性。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可提高临床疗效。
(二)根据病性,明确治疗原则
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以攻实补虚为原则,治疗时宜权衡主次与轻重,随证治之,不可攻伐太过。
(三)掌握逐水剂的用法
攻下逐水是一种峻泻法,应用攻法尤须谨慎从事,切忌操之过急以求一时之快,使用峻剂逐水而致逐水太过,不仅有损伤脾胃之弊,且对正虚邪实,隧道阻塞,而又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如攻逐不慎,或活血破瘀过猛,常易引起脉络破裂,导致出血、便血,使病情恶化,后果严重。
(四)阴虚鼓胀注意利水不伤正
由于阴虚与水湿相互矛盾,养阴则腻湿留邪,祛湿利水又伤阴损正,故阴虚型鼓胀,消除腹水比较困难。临床运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养阴须顾脾胃,注意慎用健脾药。②利水勿攻逐。③阴虚夹瘀,当和营养阴通络,忌逐瘀破瘀。④阴虚兼湿热的治疗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清化、清利湿热,清滋并用适于阴虚重于湿热之患者。⑤阴虚腹水在养阴淡渗的同时,稍加桂枝2~3g,可增强通利小便的作用。⑥若以齿鼻衄血为突出症状者,除上述方药外,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合三石汤化裁。
(五)合理应用攻补之法
临床在应用攻补之法时,必须注意攻邪须防伤正,补虚勿使碍邪,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合理应用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其中攻补兼施又当注意掌握以攻为主、以补为主或攻补并用。
【预防调护】
1.注意保暖,避免反复感邪;注意劳逸结合,病情较重时应多卧床休息,腹水较多者可取半卧位,避免劳累。
2.避免过度饮酒,已患过黄疸的病人更应忌酒;低盐饮食,忌食辛辣、煎炸、坚硬的食物。
3.感染血吸虫也是鼓胀的一个主要原因,应注意避免与疫水接触。
4.安心静养,避免情志所伤和劳欲过度。
5.已患黄疸和积聚的病人,应及时治疗,休养将息,务使疾病好转、痊愈。
6.病情稳定者,可适当进行活动,如气功、太极拳之类,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医案选录】
医案1:
秦。腹胀足肿,纳食则胀益甚,湿热夹气,填塞太阴,鼓胀重症。
川朴、赤苓、大腹皮、青皮、泽泻、枳壳、黑丑、山楂炭、甘遂(面包煨)、通草、生姜。
复诊:腹胀稍宽,足仍浮肿。运脾化湿,冀其渐平。
川朴、赤苓、大腹皮、川椒目、苍术、泽泻、陈皮、焦六曲、黑丑、通草、枳壳、生姜。
三诊:腹满月余,得食则胀甚。两进攻消运脾之法,胃脘之胀已松,大腹之满未化,再议疏通消导。
旋覆花、五加皮、赤苓、泽泻、槟榔、黑丑、鸡内金、木香、通草、砂仁。(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5:140)
医案2:
某。停饮吐水,水湿由脾而至胃,胃不降则便溲不行,水由内腑泛溢肌肤,腹膨足肿,脐突青筋。决水之后,消而复肿,又加喘急,谷少神疲,小便不利,症势极重。姑拟肃肺分消。
东洋参、半夏、黑丑、琥珀、茯苓、炒干姜、赤小豆、陈皮、泽泻、椒目、镑沉香、冬瓜皮。
二诊:胸腹内胀较松,亦能纳谷,小溲稍利,喘疾亦平,似有转机。宗前法进治,不再反复乃佳。
东洋参、茯苓、半夏、泽泻、陈皮、川萆薢、西琥珀、沉香、牛膝、赤小豆、椒目、冬瓜皮子、生姜皮、黑丑。
三诊:胸腹腰胁胀势稍松,少腹依然膨硬,胁痛足酸,二便不畅,幸内腑胀松,饮食渐增。还宜分消主治。
归须、冬葵子、黑丑、郁李仁、防己、赤小豆、青皮、牛膝、延胡索、大腹皮、桃仁、江枳壳、陈瓢子。(清·马培之.马培之医案[M].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8-79)
医案3:
丁某,男,43岁。胁痛3年,腹鼓胀而满3个月,屡用利水诸法不效。就诊时见:腹大如鼓,短气撑急,肠鸣辘辘,肢冷便溏,小便短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诊为阳虚气滞,血瘀水停。
疏方:桂枝10g,生麻黄6g,生姜10g,甘草6g,大枣6枚,细辛6g,熟附子10g,丹参30g,白术10g,三棱6g。服药30剂,腹水消退,诸症随之而减,以后疏肝健脾之法,做丸善后。
按:鼓胀形成的基本病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裹积于腹内而成。早在《黄帝内经》就已论述了本病的证候及治疗方药,《素问·腹中论》说:“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鼓胀是以心腹大满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治疗方法繁多,本案所用方药为张仲景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加味。腹胀而两胁痞坚的,则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其效为捷;腹胀居中而且下利甚的,用理中汤,服至腹中热时,则胀立消;若小腹胀甚,尿少而欲出不能,则用真武汤,附子可制大其服,则尿出胀消。此上、中、下消胀之法为刘老独到经验。(陈明,刘燕华,李方.刘渡舟验案精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74-75)
(王宪波 江宇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