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脾胃病学
- 张声生 沈洪 王垂杰等
- 7616字
- 2020-08-28 09:09:45
第二十二节 肝著
【概念】
肝著又称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相当于西医学的病毒性肝病、脂肪肝、胆囊炎等疾病。因胃癌、胰腺炎、肺炎、心肌梗死等疾病引起的上腹部疼痛不在本病证范畴。
【源流】
《灵枢·天年》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灵枢·营卫生会》曰:“壮者之气血盛……气道通,老者之气血衰……气道涩。”指出了气血盛衰与血脉通畅、涩滞的联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灵枢·五邪》又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吐血。”《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若寒客肝脉,则肝脉运行迟滞,亦可形成瘀血。如《素问·举痛论》曰:“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灵枢·百病始生》云:“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论述了寒邪客于肝脉而导致气血瘀滞甚至水湿、气血同病而郁积。《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胁痛》云:“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乃病为胁痛,耳聋而呕,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金匮翼·胁痛统论·肝虚胁痛》云:“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虚则脉绌急,肝之脉贯膈布胁肋,阴虚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
清代唐容川云:“盖肝主血,肝着,即是血黏着而不散也。血生于心而归于肝,由胸前之膜膈,以下入胞室,今着于胸前膜膈中,故欲人踏其胸以通之也。”《金匮要略心典》云:“肝脏气血郁滞,著而不行,故名肝著;然肝虽着而气反注于肺,所谓横之病也,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胸者肺之位,蹈之欲使气内鼓而出肝邪,以肺犹橐籥,抑之则气反出也。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者,欲著之气,得热则行,迨既着则亦无益矣。旋覆花咸温,下气散结,新绛和其血,葱叶通其阳,结散阳通,气血以和,而肝着愈,肝愈而肺亦和矣。”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营气痹窒,经脉瘀阻之胸胁沉重胀痛,多用旋覆花汤加归须、桃红、泽兰、郁金、川楝子、元胡等治疗,每收良效,所以本方确为临床治疗络瘀肝著的要方。
现代随着对肝著病因的深入认识和常见疾病的明确诊断,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有进一步的发展,如国医大师张琪提出“柔肝疏肝调治肝病”理论,认为“肝之体阴,滋养肝脏,制约肝阳。肝病日久耗伤阴液,常表现为肝阴不足的证候,如胁痛,舌绛红等”,故张老治疗久治不愈的肝病始终不离“柔肝疏肝法”。张琪认为阴亏是治疗难治性肝病的基础,且是贯穿于肝病始终的病理机制,因此治疗难治性肝病,必须从柔肝疏肝入手,方能恢复其条达疏泄的生理功能。肝为刚脏,其气易亢,易逆,易郁;相反,其阴易亏,易虚。并提出了相应的治法方药,颇能执简驭繁,可供临床参考。
【病因病机】
肝著的病位主要在肝胆,其病因病机除气滞血瘀,直伤肝胆,同时和脾胃、肾、心有关。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虚证多属阴血亏损,肝失所养。
病因
1.肝气郁结
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肝著。
2.瘀血停着
气郁日久,血流不畅,瘀血停积,胁络痹阻出现肝著;或强力负重,胁络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胁络,致使肝着。
3.肝胆湿热
外湿内侵,或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气郁化热,肝胆失其疏泄,导致肝著。
4.肝阴不足
久病或劳欲过度,精血亏损,肝阴不足,血虚不能养肝,使脉络失养,亦能导致肝著。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上腹右胁下部发生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疼痛性质,可伴有右上腹部压痛。
2.常伴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胀,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等上消化道症状。
3.起病缓慢,多反复发作,发病多有诱因,如饱餐油腻,情绪焦躁、暴怒,过度劳累等。
(二)辅助检查
消化系彩超、CT、MRI、肝功能、肝炎系列、病毒定量检测等理化检查有明确的病毒性肝病、脂肪肝、胆囊炎等疾病,并排除其他引起上腹部疼痛的疾病。
(三)病证鉴别
1.肝著与真心痛
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真心痛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时可出现上腹痛,但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主要表现为起病较急,当胸而痛,且多为刺痛,有压榨感,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正如《灵枢·厥论》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肝著有明显区别。
2.肝著与腹痛
腹痛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症,多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胰腺炎以及外科急腹症(包括肠梗阻、腹膜炎、肠穿孔、宫外孕等),肝著以上腹部右胁下发生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疼痛性质,可伴有上腹部压痛。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3.肝著与肠痈
肠痈(急性阑尾炎)病变初起,多表现为突发性胃脘部疼痛,随着病情的变化,很快由胃脘部转移至右下腹部疼痛为主,且痛处拒按,腹皮拘急,右腿屈曲不伸,转侧牵引则疼痛加剧,多可伴有恶寒、发热、便秘等症。肝著患者始终局限于右胁下,一般无发热。
4.肝著与胃癌
胃癌多以胃痛为主要症状,可伴呕血、黑便、消瘦等证。如胃痛日久,反复发作,伴消瘦、呕血、黑便等症者,更需详细询问病史,注意体格检查(包括左锁骨上淋巴结的触诊),同时及时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电子胃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5.西医鉴别诊断
(1)经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黏膜脱垂、胃癌做鉴别诊断。
(2)血常规、腹部X线检查可与肠梗阻、肠穿孔等做鉴别诊断。
(3)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检查可与心绞痛、心肌梗死做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虚实
一般来说,病程短,病势急,因肝郁气滞、血瘀痹阻或外感湿热之邪所致的肝著属实,证见疼痛剧烈,脉弦实有力。病程长、病势缓,因肝血不足、络脉失养所致属虚,证见疼痛隐隐,久久不解而喜按,脉弦细无力。
2.辨气血
一般来说,气滞以胀痛为主,且游走不定,痛无定处,时轻时重,症状的轻重每与情绪变化有关;血瘀以刺痛为主,且痛处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
3.辨外感、内伤
外感是由湿热外邪侵犯肝胆,肝胆失于疏泄条达而致,伴有寒热表证,且起病急骤,同时可出现恶心、呕吐或目睛发黄、小便黄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或滑数;内伤是由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或肝阴不足所引起,不伴有恶寒、发热的表证,且其病缓,病程长。
(二)治疗原则
肝著的治疗原则应根据“柔肝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利湿热”、“化痰”的理论,结合肝胆的生理特点,灵活运用。实证宜用理气、活血;虚证宜用滋阴、柔肝。
(三)分证论治
1.肝气郁结
(1)症状: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绪而增减,胸闷气短,食少纳呆,嗳气频作,苔薄,脉弦。
(2)病机分析:肝气失于条达,阻于脉络,故胁肋胀痛。气属无形,时聚时散,聚散无常,故疼痛走窜不定。情志变化与气之郁结关系密切,故疼痛随情志变化而有所增减。肝经气机不畅,故胸闷气短。肝气横逆,易犯脾胃,胃气上逆故食少嗳气。脉弦为肝郁之象。
(3)治法:疏肝理气。
(4)代表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疏肝,配香附、枳壳、陈皮以理气;川芎活血;芍药、甘草以缓急止痛。
(5)加减:胁痛重者,酌加青皮、川楝子、郁金以增强理气止痛的作用。若气郁化火,证见胁肋掣痛,心急烦躁,口干口苦,尿频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可去川芎,加丹皮、栀子、黄连、川楝子、延胡索等以清肝理气、活血止痛。若气郁化火伤阴,证见胁肋隐痛,遇劳加重,心烦头晕,睡眠欠佳,舌红苔薄,少津,脉弦细数,可去川芎,加当归、何首乌、枸杞、丹皮、栀子、菊花等以滋阴清热。若肝气横逆,脾失健运,证见胁痛肠鸣腹泻者,可加白术、泽泻、薏苡仁等以健脾止泻。若胃失和降,证见恶心呕吐者,可加陈皮、半夏、藿香、砂仁、苏叶、生姜等以降逆行气和胃止呕。
2.瘀血停着
(1)症状:以刺痛为主,痛有定处,入夜更甚,胁下或见癥块,舌质紫黯,脉沉弦涩。
(2)病机分析:肝郁日久,气滞血瘀,或跌仆损伤,致瘀血停着,痹阻脉络,故胁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尤甚。郁结停滞,积久不散,则渐成癥块。舌质紫黯,脉沉弦涩,均属血瘀内停之征。
(3)治法:祛瘀通络。
(4)代表方药: 旋覆花汤加减。方中茜草活血通经,旋覆花理气止痛。
(5)加减:方中可酌加郁金、桃仁、元胡、归尾等以增强理气活血之力。若瘀血较重者,可用复原活血汤加减以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方中大黄、山甲、桃仁、红花破瘀散结、当归养血行瘀;柴胡疏肝行气,引药入经。若胁下有癥块,而正气未衰者,可加三棱、莪术、土鳖虫等以增强破瘀消坚之力。
3.肝胆湿热
(1)症状: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或目黄,身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2)病机分析: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胁痛,口苦。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故胸闷、纳呆,恶心、呕吐。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则目赤。湿热交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可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均为肝胆湿热之征。
(3)治法:清热利湿。
(4)代表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以龙胆草泻肝胆湿热,栀子、黄芩清热泻火,木通、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
(5)加减:可酌加川楝子、青皮、郁金、半夏等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若发热黄疸者,可加茵陈、黄柏以清热利湿除黄。若湿热煎熬,结成砂石,阻滞胆道,证见胁肋剧痛,连及肩背者,可加金钱草、郁金、鸡内金、海金沙、乌药等以利胆排石。若热盛伤津,大便秘结,腹部胀满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泄热通便。
4.肝阴不足
(1)症状: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失眠,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2)病机分析:肝郁日久化热,耗伤肝阴,或久病体虚,精血亏损,不能濡养肝络,故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阴虚易生内热,故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失眠。精血亏虚,不能上荣,故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3)治法:养阴柔肝。
(4)代表方药: 一贯煎加减。方中生地、枸杞滋养肝肾以滋水涵木,沙参、麦冬滋养肺肾以扶金制木,当归养肝血,川楝子理肝气。
(5)加减:若心中烦热,失眠可加焦栀子、炒枣仁、柏子仁以清热安神;若头晕目眩可加黄精、女贞子、墨旱莲、菊花以益肾清肝。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青黛、明矾,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具有清热退黄的作用。可用于黄疸经久不退,特别是淤胆型肝炎的患者。
(2)大黄甘草汤:生甘草10g,生大黄15g(后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
(3)茵板合剂:茵陈蒿15g,板蓝根35g。水煎2次,将药汁一起浓煎至200ml,加白糖,每次100ml,每日2次。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4)降酶合剂:贯众15g,牡丹皮20g,败酱草30g,茯苓20g。用于慢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者。
(5)复方水飞蓟蜜丸:水飞蓟、五味子各半,制成蜜丸,每丸含生药10g,每次1丸,日3次。用于慢性肝炎ALT升高者。
(6)茅根木贼汤:白茅根15g,木贼草15g,板蓝根30g,水煎服。适用于小儿急性肝炎,梗阻性黄疸。
(7)木瓜冲剂:木瓜生药15g,加蔗糖制成粉末颗粒,包装成药品备用。每次1~2包。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8)泥鳅数条,放烘箱内烘干(温度100℃为宜),研成粉末。每服10~12g,每日3次,饭后服。功能清热祛湿,退黄解毒。适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
(9)柳芽10g,开水冲泡代茶频饮。具有清热、利尿、解毒功效。适用于黄疸型肝炎。
(10)车前草30g,煎服,日1剂。用治于急性黄疸性肝炎。
(11)田基黄、螃琪菊,煎服,每日1剂。用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12)鸡骨草30~60g,煎服。用于退黄。
(13)垂盆草30g,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2周为1个疗程。适用于各型肝炎引起的胁痛。
2.针灸疗法
(1)实证:取厥阴、少阳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太冲。
方义:肝与胆为表里,厥阴、少阳之脉,同布于胁肋。故取期门、太冲循经远取支沟、阳陵泉以疏肝胆经气,使气血畅通,奏理气止痛之功。佐以足三里和降胃气而消痞。
(2)虚证:取背俞穴和足厥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
处方:肝俞、肾俞、期门、行间、足三里、三阴交。
方义:肝阴血不足,取肝俞、肾俞,用补法可充益肝肾之阴。期门为肝之募穴,近取以理气。行间为肝之荥穴,用平泻法以泻络中虚热。配足三里、三阴交扶助脾胃,以滋生化之源。
【临证参考】
(一)辨证与辨病相参
1.明确诊断,掌握预后 明确诊断是采取正确治疗的前提。肝著所对应的相关疾病整体预后较好,但肝硬化(纤维化伴小结节形成)、胆囊息肉(增生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功转氨酶、病毒定量、AFP检测异常增高)等疾病有潜在恶变的可能性,应根据病变的轻重程度,及时复查,明确病情的转归,及时更改治疗方案。胆囊息肉增生型患者需及时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或癌变者,如出血量大者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
2.判断病情的特点,注意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肝著治疗上应注意辨证辨病相结合,辨证时必须注意辨别病情的轻重缓急,病性的寒热虚实,审察气血阴阳,观察整个病程中的症情转化,做到随证化裁。同时采用理化检查以明确疾病诊断,病证结合,进一步判断疾病的特点,既不延误病情,又能针对性地指导治疗。
3.结合消化系彩超、CT、MRI、肝功、肝炎系列、病毒定量、肿瘤标志物、AFP检查特点确定治疗方案和选用药物。
消化系彩超、CT、MRI、肝功、肝炎系列、病毒定量、肿瘤标志物、AFP检查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更客观、更丰富的临床资料,治疗时应不忘结合肝组织活检病理特点治疗。在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积极配合中药治疗,一般可采取扶正祛邪,活血化瘀、健脾利湿、软坚散结、柔肝疏肝、化痰的方法。
(二)脏腑相关,治肝勿忘整体观念
1.肝为起病之源,脾为传病之所
肝与脾是木土乘克的关系,病理上也密切相关,“肝为起病之源,脾为传病之所”,肝脾不和是肝著最常见的证型之一,故从肝论治最为重要。叶天士提出“醒脾必先制肝”,“培土必先制木”的用药原则。在具体用药中,又当区分肝气郁滞、肝郁化火、肝阴不足等不同的病理机制,给予疏肝、清肝、泄肝、柔肝、平肝和健脾等治疗。
2.邪在肝胆,逆在脾胃,胆肝胃相关
胆胃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共居中焦,同属六腑,泻而不藏;病理上,可因情志内伤,肝胆失疏,或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而致病。《灵枢·四时气》曰:“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
3.肝与心、肾相关
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云:“观虚与盛之所在,非吾之过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肝主藏血,肾主藏精,心主血脉,精血同源,心肾相交,水火相济,故肝肾相火旺可出现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心悸怔忡、遗精滑精、腰膝酸软等症状。
(三)证多兼杂易变,临证宜加详察
临床上多以复合性证候为主,很少见到单一证候者,切可因体质、药物、饮食、天气等多种因素而发生寒热虚实的转化,因此疾病发展过程中多易出现虚实寒热夹杂等证候,治疗应善于抓主症,解决主要矛盾,因虚致实者当以补虚为主,佐以祛邪,因实致虚者当以祛邪为主,佐以补虚。注重张仲景《伤寒论》“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指导思想。
【预防调护】
1.注意在气候变化的季节里及时添加衣被,保持室内温暖,空气流通,防止受寒。
2.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宜食高热量、高营养、低脂肪、多纤维的食物,可少吃多餐,平常尽量不吃零食,避免进食过烫、过冷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坚硬、粗糙、油腻及粗纤维的食品,戒烟酒等。
3.慎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如克林霉素,免疫抑制剂,黄葵胶囊,他汀类、贝特类降血脂药,抗结核药等。
4.尽量多休息,保持心情舒畅,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避免劳累过度。
【医案选录】
医案1:
国医大师朱良春——复肝丸治疗早期肝硬化
组成:紫河车、红参须、炙土鳖虫、炮甲片、参三七、片姜黄、广郁金、生鸡内金,共研为极细粉末,水泛为丸。
主治:早期肝硬化。症见胁痛定点不移,伴见胸闷、腹胀,消瘦、乏力,面色晦滞,红丝血缕或朱砂掌,舌黯红或有瘀斑,脉象弦涩或弦细。
方解:本方针对肝硬化虚中夹实的病机,采用扶正祛邪的原则。方取紫河车大补精血,红参须益气通络,两味用以扶正;参三七活血止血,散瘀定痛;土鳖虫破血消癥,和营通络;更加郁金、姜黄疏利肝胆,理气活血;生鸡内金、炮甲片磨积消滞,软坚散结。全方具有益气活血、化瘀消癥之功。(王伯祥.中医肝胆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629-630)
医案2:
国医大师关幼波医案
山西一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服用茵陈蒿汤加减80余剂,黄疸虽减,终未全除,加用白矾、郁金、陈皮等祛痰中药后,黄疸迅速消除。
关老提出:“治黄要治痰”的观点,是他研究清代温病学家治疗湿温病的经验后得到的,也是对他家传的气、血、痰辨治方法的发展。湿热相蒸,困阻中州,脾运失调,多所生痰。黄疸病病因、病机与湿温病有相合之处。他灵活地借鉴了古人的经验。这一方法对加速退黄,预防痰血瘀阻发展成肝硬化,尤其是对长期黄疸难以消退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北京中医医院.关幼波临床经验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医案3:
国医大师张琪医案
邢某,男,44岁。2007年7月初诊,自述2天前在哈医大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就诊时腹部膨隆,脘腹胀满、不思食,口干口苦,大便不爽,尿少色黄,消瘦、乏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生化检查:谷丙转氨酶175U/L、谷草转氨酶62U/L、白蛋白18g/L、球蛋白35g/L、总胆红素23.8μmol/L、血小板72×10 9/L、白细胞3.5× 10 9/L。
B超检查提示:肝硬化、脾大、腹腔大量积液。
中医诊断:鼓胀(湿热蕴结型)。
治则:清化湿热,健脾和胃,行气利水。
处方:中满分消丸加减。
方药:黄芩15g,黄连10g,砂仁10g,枳实15g,厚朴15g,半夏15g,陈皮15g,知母15g,泽泻15g,姜黄15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猪苓15g,茵陈30g,苍术15g,甘草6g。水煎服,7剂,每日1剂。
二诊:患者小便量稍增多,余症变化不明显,前方加二丑各10g、槟榔15g,14剂。
三诊:患者感觉尿量明显增多,余症有不同程度减轻,守方继续服用14剂后腹水全消,余症悉除。嘱患者以六君子汤加减调理善后。(江柏华,潘洋.张琪医论医话集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潘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