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脾胃病学
- 张声生 沈洪 王垂杰等
- 8677字
- 2020-08-28 09:09:44
第十节 呃逆
【概念】
呃逆即打嗝,指胃失和降,气逆动膈,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疾病。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发作中胸部透视可判断膈肌痉挛为一侧性或两侧性,必要时做胸部CT,排除膈神经受刺激的疾病,做心电图判断有无心包炎和心肌梗死。疑中枢神经病变时可做头部CT、MRI、脑电图等。疑有消化系统病变时,进行腹部X线透视、B超、胃肠造影,必要时做腹部CT和肝胰功能检查,为排除中毒与代谢性疾病可做临床生化检查。
【源流】
本证在宋以前多称为“哕”,《黄帝内经》只有“哕”的记载,认为其发病与胃失和降有关。如《素问·宣明五气》说:“胃为气逆,为哕,为恐。”《灵枢·杂病》云:“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阐发了胃气上逆导致呃逆的病理机制,为后世所宗。在治疗上记载了取嚏及转移病人注意力以止呃逆的简易方法。《灵枢·杂病》云:“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至今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把呃逆证治分为三种类型:属于胃寒气闭者,如“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属于胃虚有热者,如“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属于里实热者,如“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这种辨明寒热虚实的治疗方法,时后世辨证论治的基础。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呕吐哕逆》总结了治疗呃逆的10个方剂,其中提到治疗“膈间有水痰”所导致的呃逆,宜用小半夏汤加茯苓汤消痰利水,首次揭示了痰呃的证治。
宋代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呃逆论治》谓:“大抵老人、虚人、久病人及妇人产后,有此证者,皆是病深之候,非佳兆也。”指明了本证见于某些病症晚期的预后是不良的。
经明代程充校订的《丹溪心法·咳逆》认为:“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才提出呃逆症名,并为后世所宗。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呃逆》中说:“呃之大要,亦为三者而已,则一曰寒呃,二曰热呃,三曰虚脱之呃。寒呃可温可散,寒去则气自舒也;热呃可清可降,火静则气自平也;惟虚脱之呃,则诚危殆之证。”道出了呃逆证治的关键。
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呃逆》认为:“《内经》有咳逆而无呃逆,大率由痰闭于上,火动于下,上注于肺,直冲清道而做声也。有阴阳之分,虚实之别,寒热之异,不可一概混治。”“只当降气化痰和胃为主,随其所感而用药。气逆者,疏导之;食停者,消化之;痰滞者,涌吐之;热郁者,清下之;血瘀者,破导之。若汗吐下后,服凉药过多者,当温补;阴火上冲者,当平补;虚而夹热者,当凉补。”系统论述了呃逆的辨证论治规律,至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内科学者对于呃逆的认识日臻深刻,辨证论治也更加完整。
石学敏院士认为,呃逆病机关键在于胃气不降,而常以情绪波动,精神刺激为诱因,故遵“制其神、令气易行”经旨,取内关、水沟为主,配天突、膻中、内庭等穴,效果理想。
【病因病机】
呃逆发生的常见原因有饮食不当、情志不和、正气亏虚等几方面。
(一)病因
1.饮食不当
如过食生冷或寒冷药物致寒气蕴蓄于胃,胃气失于和降,气逆而上动膈,故呃呃声短而频,不能自制。若过食辛热煎炒之品,或过用温补之剂、燥热之剂,阳明腑实,气不顺行,亦可动膈而发生呃逆。
2.情志不和
恼怒抑郁,气机不利,肝木犯土,胃失和降,气逆动膈。也有肝气郁结导致津液失布而滋生痰浊,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滋生痰浊,或气郁化火,灼津成痰,亦能逆气夹痰浊上逆动膈而发生呃逆。
3.正气亏虚
素体不足,脾胃虚弱,或久病大病后,或劳倦过度,导致脾肾阳虚不能温养胃阳,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逆动膈成为呃逆。
(二)病机
1.呃逆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
病机关键在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
2.病位在胃,与肺、肾、肝有关
呃逆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肺气失宣在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呃逆与肺关系密切。《温病条辨》上焦篇四十六条指出:“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宣痹汤主之。”说明湿热病邪侵犯手太阴肺可导致呃逆,其病理机制为“上焦清阳膹郁”,即上焦气机壅滞而引起胃气上逆。
《温病条辨》下焦篇十五条指出:“既厥且哕,脉细而劲,小定风珠主之。”吴鞠通认为其病机为:“温邪久踞下焦,烁肝液为厥,扰冲脉为哕。脉阴阳俱减则细,肝木横强则劲。”阴液亏虚,筋脉失养,则变生内风。膈肌失于阴液濡养,也会发生痉挛,而引起呃逆。
肾气失于摄纳,引动冲气上乘夹胃气上逆动膈,发为呃逆。
3.呃逆的主要病理因素及虚实转化
呃逆的主要病理因素不外气郁、食滞、痰饮等。
呃逆的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方面,凡寒积于胃、燥热内盛、气逆痰阻等皆属实证。而脾胃虚弱,或胃阴不足者则属虚证。本病之初以实证为主,日久则为虚实夹杂证或纯为虚证。寒邪为病者,胃中寒冷损伤阳气,日久可致脾胃虚寒之证。热邪为病者,如胃中积热或肝郁日久化火,易于损阴耗液而转化为胃阴亏虚。气郁、食滞、痰饮为病者,皆能伤及脾胃转化为脾胃虚弱证。急危重症及年老正虚患者可致脾胃阳虚与胃阴亏虚,后期可致元气衰败,出现呃逆持续,呃声低微,气不得续的危候。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症,其呃声或高或低,或疏或密,间歇时间不定。
2.常伴有胸膈痞闷,脘中不适,情绪不安等症状。
3.多有受凉、饮食、情志等诱发因素,起病多较急。
4.X线钡餐、胃镜检查、肝肾功能检查、B超有助于诊断。
(二)辅助检查
发作中胸部透视可判断膈肌痉挛为一侧性或两侧性,必要时做胸部CT,排除膈神经受刺激的疾病,做心电图判断有无心包炎和心肌梗死。疑中枢神经病变时可做头部CT、磁共振、脑电图等。
疑有消化系统病变时,进行腹部X线透视、B超、胃肠造影,必要时做腹部CT和肝胰功能检查,为排除中毒与代谢性疾病可做临床生化检查。
(三)病证鉴别
1.呃逆与干呕
干呕与呃逆同属胃气上逆的表现,干呕属于有声无物的呕吐,乃胃气上逆,冲咽而出,发出呕吐之声。呃逆则气从膈间上逆,气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
2.呃逆与嗳气
嗳气与呃逆同属胃气上逆,有声无物之证。但嗳气多见于饱餐之后或肝失疏泄,因胃气阻郁,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其特点是声长而沉缓;因饱食而致者,多伴酸腐气味,食后好发,因肝气犯胃者,多随情志而增减,可自行减轻或控制;而呃逆为胃气上逆动膈,上冲喉间,其特点为声短而频,不能自制。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呃逆的辨证应着重围绕其发病、病程、呃声有力与否及其他伴随症状来进行。
1.辨病情轻重
呃逆辨证,首先应了解病情轻重,若属一时性气逆而致,无反复发作史,呃声响亮,无明显兼证者,则病情较轻,往往采用转移注意力或简易治疗即可痊愈;若呃逆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呃声低微,伴有乏力,纳呆等虚弱证候,或出现在其他急慢性疾病过程中,简易治疗不能取效者,病情较重。若年老体虚,重病后期及急危病中,出现呃逆时断时续,呃声低微,气不得续,饮食难进,脉细沉弱者,则属元气衰败、胃气将绝之危重证。
2.辨虚实寒热
(1)实证:呃逆初起,呃声响亮有力,连续发作,脉多弦滑。若兼食滞者,则呃而脘闷嗳腐;如属气滞者,则呃而胸胁胀满;痰饮内停者,则呃而胸闷痰多,或心悸、目眩。
(2)虚证:呃逆时间较长,呃声时断时续,气怯声低无力。若属阳虚者,可兼畏寒,食少便溏,腰膝酸软,手足欠温,甚至四肢厥冷;若为阴虚者,可见心烦不安,口舌干燥,脉细数等证。
(3)寒证: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面青肢冷便溏,舌苔白润。
(4)热证:呃声响亮,声音短促,胃脘灼热,口臭烦渴,面色红赤,便秘溲赤,舌苔黄厚。
3.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如属持续时间较长,难以控制的呃逆,应在呃止后,做胸部X线摄片、胃肠钡剂X线摄片或内镜检查以排除肺部炎症、肿瘤、胃炎、胃扩张、胃癌等;如兼有黄疸、神昏及鼓胀、呕血、便血者,须做肝功能及肝脏B超或CT检查,以排除肝硬化、消化道肿瘤;如兼有尿少水肿者,须做尿常规、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功能、肾脏B超检查排除肾脏病变;若兼有中风失语表现者须做头颅CT检查以排除脑血管意外等疾病。
(二)治疗原则
呃逆一证,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故应以和胃降逆平呃为基本治则,并在分清寒热虚实的基础上,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对于重危病证中出现的呃逆,急当救护胃气。
1.调整气机,和降为顺
气机调整应以和胃降气为基本原则,结合宣降肺气、摄纳肾气。和胃之法应辨寒热虚实之不同,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同时在此基础上,酌加降逆平呃之品。
2.辨别病机,依证变法
一般来说,实证中寒呃治宜温中祛寒;热呃宜清降泄热;饮食停滞者宜消食导滞;气机郁滞者宜顺气降逆;痰饮内停者,则宜化痰蠲饮。虚证中脾胃阳虚者宜温补脾胃,降逆和胃;胃阴不足者则宜养胃生津。同时各证均可酌加平降气逆之品。对于在重病中出现的呃逆,为元气衰败之证,应急予温补脾肾,扶持元气或用益气养阴等法以顾其本。
(三)分证论治
1.胃中寒冷
(1)症状: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口淡不渴,食少,舌苔白润,脉迟缓。
(2)病机分析:寒邪阻遏,肺胃之气失于和降,故呃声沉缓有力,膈间及胃脘不舒。寒邪遇热则易于消散,遇寒则更增邪势,故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胃中寒冷,中阳被遏,运化迟缓,故食欲减少,口不渴。舌脉均属胃中有寒之象。
(3)治法:温中祛寒,降逆止呃。
(4)代表方药: 丁香散为主方。方中丁香暖胃降逆、柿蒂温中下气,二药均为祛寒降逆止呃之常用要药,高良姜温中祛寒,甘草和胃。
(5)加减:若寒重者,加吴茱萸、肉桂以温阳散寒降逆;若夹寒滞不化,脘闷嗳腐者,可加厚朴、枳实、陈皮、半夏、茯苓等以行气化痰消滞。
2.胃火上逆
(1)症状: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滑数。
(2)病机分析:胃火上冲,故呃声洪亮。胃热伤津,肠间燥结,则口臭烦渴而喜冷饮,便结尿赤。苔黄、脉象滑数,为胃热内盛之象。
(3)治法:清热养胃,生津止呃。
(4)代表方药: 竹叶石膏汤加竹茹、柿蒂。方中竹叶、生石膏清泻胃火,人参可改沙参,合麦冬养胃生津,半夏、柿蒂化痰降逆,粳米、甘草调养胃气。
(5)加减:若大便秘结,脘腹痞满,可合用小承气汤通腑泄热,使腑气通,胃气降,呃逆自止。
3.气机郁滞
(1)症状: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伴胸闷纳减,脘胁胀闷,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
(2)病机分析:肝强乘胃,胃气上冲,故呃声连续。病由情志而起,故疾病发作与情志关系密切。肝脉挟胃布胸胁,肝郁气滞,故胸胁胀闷不舒。痰气交阻,胃失和降,故恶心嗳气,肠鸣矢气,胸闷。舌脉亦为气机郁滞之象。
(3)治法:顺气解郁,降逆止呃。
(4)代表方药: 五磨饮子加减。方中木香、乌药解郁顺气,枳壳、沉香、槟榔宽中降气。可加丁香、代赭石降逆止呃,川楝子、郁金疏肝解郁。
(5)加减:若气郁化火,心烦,便秘,口苦,舌红脉弦数者,可加山栀、黄连等泄肝和胃;若气逆痰阻,头目昏眩,时有恶心,舌苔薄腻者,可合旋覆代赭汤、二陈汤化裁,以顺气降逆,化痰和胃。
4.脾胃阳虚
(1)症状:呃声低缓无力,气不得续,面色 白,手足不温,食少困倦,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2)病机分析:脾胃虚弱,虚气上逆,则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食少困倦;甚者生化之源不足,可见面色苍白无华。阳气不布,故手足不温。舌脉为脾胃阳虚之象。
(3)治法:温补脾胃,和中降逆。
(4)代表方药: 理中汤加吴茱萸、丁香。方中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干姜温中祛寒,吴茱萸、丁香温胃透膈以平呃逆,另可加刀豆子温中止呃。
(5)加减:若呃逆不止,心下痞硬,可合用旋覆代赭汤以重镇和中降逆。如肾阳亦虚,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胖嫩,脉沉迟者,可加附子、肉桂以温肾助阳;如夹有食滞,可稍佐陈皮、麦芽之类以理气化滞;若中气大亏,呃声低弱难续,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脉虚者,宜用补中益气汤。
5.胃阴不足
(1)症状:呃声短促而不连续,口干舌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红而干或有裂纹,脉细数。
(2)病机分析:胃阴不足,失于濡润,气机不得顺降,故呃声短促而不连续。津液损伤,内有虚热,故口干舌燥,烦躁不安,口渴,大便干结。舌脉亦为胃阴不足之象。
(3)治法:生津养胃,降逆止呃。
(4)代表方药: 益胃汤加枇杷叶、石斛、柿蒂。方中沙参、麦冬、玉竹、生地甘寒生津,滋养胃阴。
(5)加减:加石斛以加强养阴之力,又加枇杷叶、柿蒂以和降肺胃而平呃逆。若胃气大虚,不思饮食,则合用橘皮竹茹汤以益气和中。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艾条点燃放置患者床头3~5分钟;若点燃10分钟,可治疗顽固性呃逆。
(2)五味子5粒,慢慢咀嚼,3分钟可止呃。
(3)生山楂5~10个,煮熟,细嚼慢咽,并饮少量温开水,一般3~5次可止呃逆。或山楂30g水煎代茶饮。
(4)砂仁2g,细嚼慢咽,3次/日。
(5)炒韭菜籽30g,加水300ml,煎至100ml,每日1次;或韭菜籽炒黄研末,每次9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6)生姜片咀嚼并吞咽姜汁,一般1~3片呃逆可止。
(7)威灵仙30g、蜂蜜30g水煎服。
(8)柿蒂(指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每次20枚,煎水成100ml,分2次口服,一次50ml。也可酌情加韭菜籽同煎。
2.常用中成药
达立通颗粒
功用主治: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证,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以及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于饭前服用。
3.针灸疗法
(1)基本治疗
1)治则:胃寒积滞、脾胃阳虚者温中散寒、通降腑气,针灸并用,虚补泻实;肝郁气滞、胃火上逆者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只针不灸,泻法;胃阴不足者养阴清热、降逆止呃,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2)处方:以任脉腧穴为主。膈俞、内关、中脘、天突、膻中、足三里。
3)方义:本病病位在膈,故不论何种呃逆,均可用膈俞利膈止呃;内关穴通阴维脉,且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可宽胸利膈,畅通三焦气机,为降逆要穴;中脘、足三里和胃降逆,不论胃腑寒热虚实所致胃气上逆动膈者用之均宜;天突位于咽喉,可利咽止呃;膻中穴位近膈,又为气会穴,功擅理气降逆,使气调则呃止。
4)加减:胃寒积滞、胃火上逆、胃阴不足者加胃俞和胃止呃;脾胃阳虚者加脾俞、胃俞温补脾胃,肝郁气滞者加期门、太冲疏肝理气。
5)操作:诸穴常规针刺;膈俞、期门等穴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胃寒积滞、脾胃阳虚者,诸穴可用艾条灸或隔姜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亦可用温针灸,并可加拔火罐。
(2)其他针法
1)指针:翳风、攒竹、鱼腰、天突。任取一穴,用拇指或中指重力按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连续按揉1~3分钟,同时令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常能立即止呃。
2)耳针:取膈、胃、神门、相应病变脏腑(肺、脾、肝、肾)。毫针强刺激;也可耳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贴压。
(3)穴位贴敷:麝香粉0.5g,放入神阙穴内,伤湿止痛膏固定,适用于实证呃逆,尤其以肝郁气滞者取效更捷;吴茱萸10g,研细末,用醋调成膏状,敷于双侧涌泉穴,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可引气火下行。适用于各种呃逆,对肝、肾气逆引起的呃逆尤为适宜。
(4)穴位注射:常用穴分2组:①天突、内关;②中脘、足三里。治法:阿托品、1%普鲁卡因注射液、维生素B 1注射液、维生素B 6注射液。每次取1组穴,亦可仅取内关或足三里。1%普鲁卡因注射液每穴0.5ml;维生素B 1注射液、维生素B 6注射液各2ml,予以混合,每穴2ml;阿托品每次仅取一侧穴,每穴0.5mg。如3小时后无效再注入另一侧穴。其余药物每日1次。
4.简易疗法
(1)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
(2)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3)喝开水,特别是喝稍热的开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4)洗干净手,将食指插入口内,轻轻刺激咽部。
(5)将含90%氧气和10%的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装入塑料袋中吸入。
(6)嚼服生姜片。
【临证参考】
(一)和降则上逆之胃气可平
呃逆病因虽有不同,但“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景岳全书·呃逆》)。胃气上逆动膈即见呃逆,故治疗呃逆的基本原则是和胃、降逆、平呃。针对其病位则宜和胃,针对其病势则宜降逆平呃,这一基本原则贯穿于呃逆证治的始终。然而和降之法,各有不同,有的用丁香、吴茱萸、高良姜、生姜汁等散寒以降逆,有的用柿蒂、竹茹等辛凉以降逆,有的用旋覆花、陈皮、厚朴、沉香等顺气以降逆,有的用代赭石重镇以降逆,凡此种种,皆立意于和胃降逆之中,气逆平仄呃逆可止。
和胃降气之法,应根据兼证不同而分别施治,《证治汇补·呃逆》谓本证“治当降气化痰和胃为主,随其所感而用药。气逆者,疏导之;食停者,消化之;痰滞者,涌吐之;热郁者,清下之;血瘀者,破导之。若汗吐下后,服凉药过多者,当温补;阴火上冲者,当平补;虚而夹热者,当凉补。”系统论述了本证以和降为主的治疗大法。
张兴斌认为丁香与郁金同用,组成呃畏一二汤(丁香、郁金、柿蒂、旋覆花、赭石、法半夏、陈皮),其和降胃气的作用增强。姚庆云常用加味芍药甘草汤(白芍、炙甘草、灵仙、厚朴、木香)。认为方中芍药、甘草舒挛缓急有助于胃气的和降。
(二)活血则难愈之久呃可止
呃逆日久不愈,诸药罔效,此即《医林改错·呃逆》所谓“血府血瘀”,宜用血府逐瘀汤,并谓“一见呃逆,速用此方,无论轻重,一付即效”。
印会河认为本病来去匆匆,即“数变”之病,例属“风”之为病,宜用血府逐瘀汤加地龙、䗪虫,血行则风自灭。崔金才亦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中风并发呃逆。刘光汉用暖胃活血降逆汤(炮姜、木香、枳壳、郁金、苏子、当归、桃仁、白芍、赤芍、红花、丹参、赭石、磁石、厚朴、牛膝、麦芽)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肝硬化、肝癌等所致本病,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预防调护】
1.寒温适宜,注意避免外邪侵袭犯胃。
2.饮食有节,不要过食生冷及辛辣煎炸之品,患热病时不过服寒凉之药,患寒证时不妄投温燥之剂。
3.调畅情志,以免肝气逆乘肺胃。
4.若呃逆出现于某些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则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证,这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措施。
5.呃逆的轻症,多能逐渐自愈。取嚏、饮水、转移注意力可加速痊愈。
6.若呃逆发作频频,则饮食中要进易消化的食物,粥面中可加姜汁少许以温宣胃阳,降逆止呃。
7.一些虚弱患者,如因服食补气药过多而呃逆频作者,可用橘皮、竹茹煎汤温服。
【医案选录】
医案1:
王某,男,31岁。呃逆连连,已达8日之久。便秘亦已数日,上次排便干结,致肛痛出血甚多,脐右侧如拳攻起,胃脘亦痛。
旋覆花9g,代赭石9g,公丁香3g,大黄6g,芒硝9g,柿蒂5只。
复诊:服药1剂,呃逆即停,今日胃痛减,排便三四次,稍里急。
川朴9g,川连3g,广木香3g,陈皮6g,黄芩6g。
2剂停诊。[姜春华.姜春华医案[J].中医杂志,1959(5):56]
医案2:
董某,女,69岁。1985年9月9日初诊。
患者年初即患呃逆,喉间呃呃连声,昼夜不止,两胁胀痛,脘腹不舒,纳食欠佳。前医曾用“丁香柿蒂散”加减治之,服药多贴亦未能除。仍时止时发,闷绝而夜坐不能卧,使之寝食俱劣。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证属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气逆上冲。
旋覆花12g,赭石15g,厚朴花10g,法半夏10g,沉香曲10g,茯苓12g,陈皮12g,川楝子12g,刺蒺藜10g,嫩小草10g,大刀豆30g,四花皮10g,炒谷麦芽各10g。
二诊:服药7剂,呃逆大减,能安然入寐,饮食亦与日俱增,脉势和缓,胸胁脘腹仍时有作胀。再依原法出入,上方去茯苓、陈皮、嫩小草、炒谷麦芽,加郁金、炒枳壳、生姜、大枣。
三诊:服药3剂,诸恙悉平。嘱原方药再进3剂,以善其后。
(按)此案病患数月,观其所见之症,乃为气郁不舒。经用理气降逆之法,不过数剂,久病顽呃得愈,可见“治病必求其本”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6-427)
医案3:
张某,男,79岁。1976年7月20日初诊。
患者因肺心病,房颤,心衰而住院。近10天来呃逆连连,日夜不止,影响睡眠,且大小便不能控制,脉细而强,苔薄,舌偏红。
证属心脾肾阳气衰竭,急与温阳益气,降逆固脱。
熟附片(先煎)15g,生龙骨30g,炙甘草9g,丹参15g,丁香3g,柿蒂8g,姜半夏9g,干姜3g,黄连3g,瓜蒌皮12g,党参12g,焦白术12g,另用皮尾参30g,分3天另煎服。
上方服1剂后,呃逆明显减轻,3剂后呃逆完全停止。后即着重扶心阳、调脾胃,病情转危为安。
(按)此案上见呃逆,下见二便失禁,诚为上逆下脱之险症。因予重用参附辅以龙骨,以就将脱之元阳;再以干姜黄连配丁香柿蒂,温中散寒,辛开苦降,以制上逆之胃气。寒温并施,标本兼顾,以收回阳救逆之功。(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徐仲才医案)
医案4:
许某,男,61岁。因肺癌住医院治疗16个月,已接受过化疗数个疗程,平时能自由活动,经过良好。12日前突发呃逆,声深且重,屡经病房西医及请中医会诊,用过镇痉及压迫神经与中药丁香柿蒂等法治疗,终无一效。病人连日不能饮食与睡眠,精神萎靡特甚,但呃声深重,脉细苔少。
证系瘀血内阻,治宜化瘀活血,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柴胡9g,赤芍12g,当归15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枳壳9g,桔梗9g,牛膝9g,地龙15g,虫9g,半枝莲20g。
令服3剂,结果服至第2剂时,呃逆即除,胃舒能食,睡眠良好。续用3剂仅阵咳吐沫未除,知为肺癌之故。故乃改投清燥救肺汤加半枝莲以治肺部疾患,不复以治呃为主矣。
(按)久病多虚,但本病之呃,声深且重,知非坏病虚呃,其久治无功,疑与本病毒瘤有关。日久积证不化,势不能与瘀血无关,此活血即取速效之故。(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218-219)
(任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