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纳呆

【概念】
纳呆,是指胃的受纳功能呆滞,也称“胃呆”,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如果胃口欠佳,常有饱滞之感,称为“胃纳呆滞”。胃的受纳功能降低,食欲减退,又称纳呆、纳少或食少。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若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为主症时,均属于中医学纳呆范畴,均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肝硬化、肿瘤等病人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等类似主症,不属于该疾病范畴。
【源流】
古代文献对纳呆的专门记载不多。有关本病的论述,如《灵枢·脉度》云:“脾气同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味矣。”说明脾气调和,则知饥纳谷,食而知味。这一论述为本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病因方面,《诸病源候论·脾胃病诸候》云:“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饮食者也。脾气磨而消之,则能食。今脾胃二气俱虚弱,故不能饮食也。”《脾胃论·饮食伤脾论》云:“夫脾者,行胃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味也。胃既伤,则饮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倦困,心腹痞满,兀兀欲吐而恶食,或为飧泄,或为肠澼,此胃伤脾亦伤明矣。”《赤水玄珠全集·伤饮伤食》云:“不能食者,由脾胃馁弱,或病后而脾胃之气未复,或痰客中焦,以故不思食,非心下痞满而恶食也。”《临证指南医案·不食》云:“其余一切诸症不食者,当责之胃阳虚,胃阴虚,或湿热阻气,或命门火衰,其他散见诸门者甚多,要知此症,淡饮淡粥,人皆恶之,或辛或咸,人所喜也,或其人素好之物,亦可酌而投之,以醒胃气,唯酸腻甜浊不可进。”在治疗方面,《奇效良方》载运脾散(人参、白术、藿香、肉豆蔻、丁香、砂仁、甘草)对脾虚失运者颇为适宜。《类证治裁·脾胃论治》云:“治胃阴虚不饥不纳,用清补,如麦冬、沙参、玉竹、杏仁、白芍、石斛、茯神、粳米、麻仁、扁豆子。”指出胃阴不足之纳呆宜清补而不宜腻补,并列举了具体用药。
【病因病机】
纳呆主要由感受时邪、饮食伤胃、情志失调和脾胃虚弱等因素导致胃失受纳,功能呆滞。《证治汇补·脾胃》云:“胃可纳受,脾主消导,一纳一消,运行不息,生化气液……若饮食饥饱,寒暑不调,则伤胃,胃伤则不能纳;忧思恚怒,劳役过度,则伤脾,脾伤则不能化。二者俱伤,纳化皆难。”
(一)病因
1.感受时邪
外感寒、热、暑、湿诸邪,内客于胃,皆可导致胃脘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失职。如因感受风寒之邪,风寒之邪客胃,使胃之受纳功能受损;或因感受暑热时邪,热邪干胃,胃气受损,亦可使胃之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若感受湿邪,湿性黏腻,最易伤害人体脾胃之消化吸收功能,同时脾主湿而恶湿,湿多则能郁遏脾阳,使脾运受损,胃气不开则不思饮食。
2.饮食所伤
若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则能形与神俱。若生活起居有逆生理,或过食甘肥厚腻,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醇酒甘肥过度,伐伤脾胃,使胃气受伤,则胃气不能腐熟水谷精微,则不思饮食。
3.情志失调
抑郁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胃升降失常,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运化无力,胃腑失和,气机不畅,均发为本病。
4.脾胃虚弱
脾胃为后天之本,中运之轴。陈修园说:“中央健,四旁如。”讲的就是脾胃功能健旺。胃气受损,则恶闻食臭,导致纳差。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衰,则不能食而瘦。
(二)病机
1.纳呆的发病机制总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
其病理表现可有虚实之分,实证者因外邪、食滞、肝气等邪气犯胃,以致胃气痞塞升降失常;虚证为脾胃气阴亏虚,运化失常,脾不升清,胃失和降。一般初病多实,实证日久,脾胃受损,可致脾胃虚弱,由实转虚,若再次为饮食、外邪等所伤,可出现虚实夹杂之证。
2.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与肝、肾等密切相关
外感寒、热、暑、湿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脘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失职,胃纳失和而致纳呆。若过食甘肥厚腻,伐伤脾胃,使胃气受伤,则胃气不能腐熟水谷精微,则不思饮食。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失和;或肝气不足,木不疏土而致纳呆。肾为胃之关,脾胃运化腐熟,全赖肾阳之温煦,若肾阳不足,可致脾肾阳虚,中焦虚寒,胃失温养;或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胃,胃失濡养而纳呆。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异,病情演变有轻重之别
由于病因、病程、体质的差异,证候有偏于脾胃运化功能的失调和偏于脾胃气阴的虚弱。纳呆一般属于脾胃病证,证候表现多与脾胃失调有关,全身症状不重,脾胃失调者病程迁延可演变为虚证。纳呆属实证者,如湿热、寒湿、食滞者,治疗较易,去除病因后,预后良好。而脾胃气阴亏虚、脾肾阳虚者,病情易反复,病程较长,较为难治。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以食欲不振、不思饮食、脘腹胀满不适等为主症,可伴有嗳腐吞酸、呃逆、乏力、胸膈痞闷、情绪不畅、大便不调等症状。
2.如明确与肿瘤相关、肝硬化失代偿期、尿毒症等疾病相关者,不属于此病范畴。
3.注意其起病经过,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关系,其他伴发症状,以资鉴别其不同病理性质。
(二)辅助检查
消化道钡餐、电子胃镜、肠镜等内镜检查可诊断胃肠道器质性疾病、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肠道肿瘤等;胃肠道压力测定有助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的诊断。肝肾功能、B超、CT等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及性质,亦可排除肝硬化、尿毒症、脑血管病以及胸腹腔肿瘤等。
(三)病证鉴别
1.纳呆与疰夏
两者皆有食欲不振,同时疰夏可见全身倦怠,大便不调,或有身热,其特点为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春夏剧,秋冬瘥”,秋凉后自行转愈。纳呆虽可起病于夏,但秋后不会恢复正常,而是持久胃纳不开,且一般无便溏、身热等见症。
2.纳呆与反胃
两者都可以不思饮食为主症,都与胃肠气机升降失常密切相关。反胃是指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之病。多因饮食不当,饥饱无常,或嗜食生冷,或忧愁思虑,损伤脾胃,中焦阳气不正,寒从内生,而致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饮食入胃,停留不化,逆而向上,终至尽吐而出,治当温中健脾,降逆和胃。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虚实
凡起病急骤,病程较短,伴有脘腹胀痛,嗳气酸腐,大便不调,舌苔厚腻者,多属实证;凡病程较长,不思饮食,少气懒言,乏力、倦怠者,多属虚证。实有湿热、寒湿、食滞、气滞等因,虚有气虚、阴虚、阳虚之异。
2.辨脏腑
纳呆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与肝、肾等密切相关,辨证时要注意辨别病变脏腑的不同。如嗳气、恶心、苔腻,多食后脘腹作胀呕吐,多属脾失健运;食而不化,大便偏稀,伴面色 白形瘦,多汗易感者,多属脾胃气虚;食少饮多,大便干结,伴面色萎黄者多胃阴不足;与情志因素有关,痛及两胁,心烦易怒、嗳气频频,多肝气犯胃;伴肢冷、畏寒,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者,多为久病及肾,脾肾两虚。
(二)治疗原则
纳呆的治疗原则为调整气机升降,兼顾活血和络,消补并用,润燥相宜,动静结合。具体治疗大法宜根据其病因及不同的证候特点,灵活运用。以湿热内蕴为主者,宜以清化湿热为主;寒湿盛者,宜温中散寒,理气化湿;食滞所致者,应着重消积导滞;肝气克犯脾胃者,宜疏肝理气和胃;脾胃虚弱者,宜健脾益气;胃阴不足者,养阴益胃为主;脾肾阳虚者,当温补脾肾。
(三)分证论治
1.湿热蕴结
(1)症状:纳呆,脘腹胀闷,呕恶便溏,胃脘灼痛,吞酸嘈杂,口干而苦,渴喜凉饮,而不欲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2)病机分析:湿热蕴中,脾胃气机升降失调,纳呆,脘腹胀满、呕恶便溏;湿热熏蒸,热郁于内,吞酸嘈杂,口干而苦;热中兼湿,渴喜凉饮,而不欲饮;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湿热中阻之征。
(3)治法:清化湿热。
(4)代表方药: 清中汤加味。药选制厚朴、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炒)、焦山栀、芦根。黄连清热燥湿,厚朴理气化湿,均为君药,焦栀、香豉清郁热,除烦闷,芦根清热生津,均为臣药,石菖蒲芳香化浊,制半夏化湿和中,均为佐使药。诸药相伍,共奏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5)加减:湿偏盛者可加藿香、苍术等以增化湿理气之功;热偏盛者可加黄芩、蒲公英等清泄胃热。
2.寒湿困脾
(1)症状:纳呆,脘腹胀闷,呕恶便溏,食少,舌淡黏腻,头身困沉,懒动懒言,脘腹隐痛,体虚浮肿,面色皮肤晦黄。白带过多。舌胖苔白滑腻,脉濡缓或细滑。
(2)病机分析:寒湿内盛,中阳受困,湿邪或寒湿之邪阻碍脾的正常气机,致使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可见;又脾气虚,运化失司,湿自内生,致水湿停留。可见湿盛与脾虚互为因果,以致出现以上诸症。
(3)治法:健脾化湿。
(4)代表方药: 藿香正气散加减。药选藿香、白术、半夏、厚朴、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陈皮、桔梗、甘草等。方中藿香芳香化温,和中止呕,并能发散风寒,紫苏、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兼可芳香化浊;厚朴、陈皮、半夏曲行气燥湿,和中消滞;白术、茯苓健脾去湿;大腹皮行气利温;桔梗宣肺利膈;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且和药性。诸药合用,共成健脾化湿,理气和中之功。
(5)加减:气逆不降,嗳气不止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沉香等降气;兼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砂仁加强健脾;痰湿郁久化热而口苦、舌苔黄者,改用清中汤等加减清化湿热。
3.食滞胃脘
(1)症状: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厌食、纳呆呃逆,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大便不畅,便下恶臭,舌苔厚腻,脉弦滑。
(2)病机分析:暴食多饮,饮停食滞,损伤脾胃,脾胃纳化失常,中焦气机受阻所致。食浊内阻则脘腹胀满,导致胃脘疼痛,纳呆,大便不畅或稀溏,便下恶臭,舌苔厚腻,脉滑。胃气不得下降则上逆故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吞酸。
(3)治法:消食导滞。
(4)代表方药: 保和丸加减。药用山楂、神曲、半夏、陈皮、茯苓、连翘、莱菔子。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合用,消肉、酒、麦、面诸积;半夏、陈皮既有辛散开结之效,又有降浊化气之功;茯苓健脾行湿;连翘辛凉开结,解郁热。诸药共成化滞开胃之剂,积去则胃纳自开。
(5)加减:米面食滞者,可加谷芽、麦芽以消食化滞;肉食积滞者,重用山楂,可加鸡内金以消食化积;伴脘腹胀甚者,加枳实、木香、青皮、槟榔等行气消滞;胃脘胀痛而便秘者,可合用小承气汤或改用枳实导滞丸以通腑行气;胃痛急剧拒按、伴苔黄腻而便秘者,为食积化热成燥,可合用大承气汤以泄热通腑。
4.肝气犯胃
(1)症状:纳呆腹胀,胃脘胀痛,以胀为主,或攻窜两胁,或胃脘痞满,恼怒生气则发作或加重,嗳气得舒,胸闷叹息,排便不畅,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病机分析:“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肝主失疏泄,气机不调,肝木之气克犯脾土。导致胃脘气机升降失常,气滞不行则出现纳呆,腹胀,甚至胃痛,攻窜两胁,恼怒生气则发作或加重,嗳气得舒,常有胸闷叹息。
(3)治法:疏肝和胃。
(4)代表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芍药、川芎、香附、陈皮、枳壳、甘草。方中柴胡主散能升,长于舒展气机,疏解郁结,此外柴胡在方中还具有引诸药入肝之长;枳壳行气导滞,与柴胡相配,一升一降,疏肝胃,导壅滞;柴胡配柔肝缓急之芍药,调肝护阴,刚柔相济,相辅相成,既除芍药之腻,又缓解柴胡之燥,体用兼顾,互为制约;芍药合甘草,缓急舒挛,止痛和中;香附、陈皮行气疏肝理脾;川芎为血中气药,善于行散开郁止痛,上述诸药共成疏肝和胃之剂。
(5)加减:若见肝郁化火,气火上逆,则兼有头痛头胀,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胁肋灼痛等症,可加丹皮、川连、左金丸;胀痛甚加元胡、沉香、郁金;嗳气频作加旋覆代赭汤;腹中胀满加厚朴、槟榔;胸中痞闷加佛手、香元、砂仁、瓜蒌等。
5.脾胃气虚
(1)症状: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肢倦乏力,四肢浮肿,小便清长等,或见脱肛,阴挺,内脏下垂,二便滑泄不禁等。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缓无力。
(2)病机分析:脾失健运,生化无源,精微失布。脾主运化,脾气虚则胃气亦弱,腐熟不及,运化失健,不能升清降浊。脾虚不运,水湿停聚。中气下陷,升举不能,脏腑维系无力。
(3)治法:健脾益气。
(4)代表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升麻、当归、柴胡、炙甘草。方中黄芪补中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为使。综合全方,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
(5)加减:临床若见胃脘胀重加木香、佛手;大便稀加藿香、山药、肉豆蔻;食欲差加砂仁、鸡内金、焦三仙;脘腹冷痛用元胡配吴茱萸;泛酸加海螵蛸或煅瓦楞、苏叶;汗出不止加牡蛎,失眠多梦加酸枣仁、肢体酸痛加桂枝。
6.胃阴不足
(1)症状:饥不欲食,胃脘隐痛或灼痛,嘈杂嗳气,唇舌干燥,或干呕呃逆,脘痞不畅,便干溲短,舌光红少津,或剥苔、少苔,舌面有小裂纹,脉小弦或细数。
(2)病机分析:胃阴不足,阴虚生热扰于胃中,胃失津润,故脘痞不畅,饥不欲食,胃失和降则干呕呃逆;津伤胃燥而及于肠故便干溲短。
(3)治法:养阴益胃。
(4)代表方药: 益胃汤加减,药用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石斛、甘草等。生地、麦冬味甘性寒,养阴清热,生津润燥,为甘凉益胃之上品。北沙参、玉竹养阴生津,以加强生地、麦冬益胃养阴之力,诸药共奏养阴益胃之功。
(5)加减:临床若见胃中嘈杂、反酸,可加左金丸;阴虚呕恶可加竹茹、芦根、半夏;胃酸减少可加乌梅、焦三仙;大便艰涩加瓜蒌、槟榔、大黄。
7.脾肾阳虚
(1)症状:食少脘痞,时呕清水或夹不消化食物,口淡不渴,倦怠乏力,手足不温,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胖,脉沉弱。
(2)病机分析:火不暖土,脾运迟缓,水饮停留,胃虚通降无权,故食少脘痞,泛呕清水、宿食;脾阳不达四肢,则手足不温;肾阳失于温煦,故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胖,脉沉弱,为中虚有寒、脾阳虚弱之象。
(3)治法:温阳健脾。
(4)代表方药: 附子理中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附子、干姜、肉桂、甘草等。方中附子、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共为主药;党参甘温入脾,补气健脾为辅药,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合用,共奏温阳健脾之功。
(5)加减:泛吐清水,加干姜、半夏、茯苓、陈皮;无泛吐清水或手足不温者,可改用香砂六君子汤。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蒲公英15~30g,水煎服,用于湿热中阻。
(2)藿香10~15g,白术10~15g,水煎服,用于寒湿内蕴。
(3)莱菔子15g水煎,送服木香面4.5g,用于食积胃脘。
(4)香附6g,水煎服,用于肝胃气滞者。
(5)党参10~15g,白术10~15g,水煎服,用于脾胃气虚。
(6)百合30g,玉竹10g,水煎服,用于胃阴亏虚。
(7)肉桂3g,巴戟天10g,白术10g,用于脾肾阳虚。
2.常用中成药
(1)香砂六君子丸
功用主治:健脾理气,和胃化湿。用于脾虚气滞,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之胃痛者。
用法用量:每次6g,每日2次。
(2)保和丸
功用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次1~2丸,每日2次。
(3)胃苏冲剂
功用主治: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用于胃脘胀痛。
用法用量:每次15g,每日3次。
(4)香砂养胃丸
功用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用法用量:每次3g,每天3次。
用法用量:每次1~2包,每日3次。
(5)温胃舒
功用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之胃痛。
用法用量:每次1~2包,每日3次。
(6)养胃舒
功用主治:滋阴养胃,行气消导。用于口干、口苦、纳差、消瘦等阴虚胃痛证。
用法用量:每次1~2袋,每日2次。
(7)三九胃泰
功用主治:清热化湿,理气和胃。用于湿热交阻,脾胃不和之胃痛。
用法用量:每次1~2包,每日3次。
3.针灸疗法
(1)体针:以取足阳明、手厥阴、足太阴经、任脉穴为主。
处方:脾俞、胃俞、内关、中脘、足三里。
操作: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胃寒及脾胃虚寒宜加灸。
(2)耳针:取胃、肝、脾、神门、交感。毫针刺中等强度刺激,或用王不留行贴压或埋针。
(3)穴位注射: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每次选2穴,用黄芪、丹参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射药液1ml,每日1次。
4.外治疗法
(1)外敷法
1)取藿香、佩兰、陈皮、山药、扁豆、白芷、白术各等份,研为细末,用纱布包扎,外敷神阙穴,7天为1个疗程,每2~3天换药1次。
2)取高良姜、青皮、陈皮、苍术、薄荷、蜀椒各等量,研为细末,做成香袋,佩戴于胸前。
(2)推拿疗法:以健脾理气为治疗大法,用一指禅推、按、揉、摩、拿、搓、擦等法。
取穴及部位:脾俞、胃俞、中脘、合谷、天枢、手三里、内关、足三里、气海、胃脘部、背部、肩及胁部。
操作:
1)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一侧。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在中脘、天枢、气海施术,每穴2分钟,四指摩胃脘部1~2分钟,按揉足三里2分钟。
2)患者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自肝俞至三焦俞,往返施术5~10遍,再用较重的按揉法在肝俞至三焦俞施术,时间约为5分钟。最后施以擦法,以透热为度。
3)患者坐位,较重力按揉手三里、内关、合谷,搓肩臂和两胁,往返10~20遍。
【临证参考】
1.临证时需积极寻找纳呆病因,因该症状可见于西医学之多种疾病,如肿瘤等恶性消耗性疾病多有纳呆之证,需排除器质性病变,在辨证施治的同时,应结合辨病治疗。
2.现代医学在单方验方药物的选择上有所研究,如和胃常用白芍、荷叶、陈皮等,益胃常选石斛、玉竹、沙参等,养胃常用麦冬、佛手、藿香等,清胃常用青皮、丹皮、黄连等,温胃常用桂枝、吴茱萸、细辛等,健胃常用白术、茯苓、山药、苍术等,开胃常用砂仁、厚朴、草豆蔻等。
3.对于临床反复发作,药物疗效欠佳患者,可配合使用针灸治疗,采用针刺中脘、气海、双天枢、双足三里。中脘为六腑之会,胃之募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两穴相配伍调中益气、升清降浊、调理肠胃与气血的功用。
【预防调护】
1.起居有常,生活有节,注意寒温适宜,避免外邪侵袭。
2.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可少吃多餐,平常尽量不吃零食,避免进食过烫、过冷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坚硬、粗糙、油腻及粗纤维的食品,戒烟酒等。
3.保持精神舒畅,避免过喜、暴怒等不良情志刺激,对于肝气犯胃者,尤当注意。
【医案选录】
医案1:
潘 不饥不食,假寐惊跳,心营热入,胃汁全亏,调摄十日可愈。
鲜生地、麦冬、知母、竹叶心、火麻仁、银花。(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
医案2:
中阳不足,寒浊有余,脘痞纳少,舌白便溏,脉细小。法当温化,即平为妙。
茅术理苓汤加大腹皮、鸡内金、葛花、川朴。
再诊:温化不足以消胀满,阳之虚也甚矣。重其制以济之。
茅术钱半,川附钱半,干姜钱半,党参三钱,肉桂七分,防风二钱,茯苓三钱,五加皮三钱,陈皮一钱。
三诊:诸恙向安,仍守前法,以祛留湿。
川附一钱,桂枝一钱,党参三钱,生於术钱半,干姜四分,茯苓钱半。
诒按:茅术改於术,想重浊之白苔已化也。此证纯以温化得效,所谓阳运则湿自化也。
胃虚则纳食无味,脾虚则运化无常。
六君子汤合治中汤加熟地、益智仁、粳米。
诒按:脾喜温升,宜香燥;胃喜清降,宜柔润。脾阳健则能运,胃阴充则能纳。凡脾胃同治者,用药须识此意。愚意去熟地,加石斛,似与胃虚者更宜。
乌龙丸合香砂六君丸加首乌、当归。
脾阳不足,湿浊有余,少纳多胀,舌白脉迟。
茅术理中汤合四七汤。
诒按:此湿滞而兼气郁之证。(清·曹存心《柳选四家医案》)
医案3:
沈左。向有痰饮,兹于春夏之交,神情委顿,形体恶寒,胃呆少纳。右脉濡滑,舌苔滑润。此由湿痰蕴阻,脾阳不能鼓舞,所以阳气敷布不周。以六君加味。
小兼条参(另煎冲)八分,上广皮一钱,茯苓三钱,淡干姜四分,炒於术一钱五分,制半夏一钱五分,炙草三分,焦麦芽一钱。
二诊:中虚湿痰内阻,缠绵日久,胃气既虚,胃阴亦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土固非阳不运,阳土则非阴不和。今不纳不饥,恶心欲吐,痰黏而稠。脉细弦,右部较大于左,左部略觉细软,且有数意,舌少苔,中心光红。良由病久胃气不复,胃阴连类而虚,遂致阳明不和,失于通降。拟甘凉益胃法。
两洋参一钱五分,甜杏仁三钱,茯神三钱,半夏曲(盐水炒)二钱,金石斛三钱,生扁豆衣三钱,盐水炒竹茹一钱,活水芦根七钱。(清·张乃修《张聿青医案》)
医案4:
唐蔚芝先生之太翁若钦老先生年七十余,足上数发酒湿,忽而饮食少进,请城南某君诊视,用消运之品,屡服如故。先生诊之曰:“此高年气虚,无力运化,非用参术不可;若用消导,是更伤其中气矣!”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一服而胃醒,连服数剂而饮食如常。(清·沈祖复《医验随笔》)
医案5:
徐。脾泄十年,伤其阳气。带下两年,耗其阴血。阴阳两损,中土无权,木更横逆,逆甚则腹痛,痛甚则发厥,于是无所归束,为四肢浮肿,为痞胀不纳,症既棘手,治难两尽。不得已自先治其肝逆,使脾胃稍醒,再商进步,然亦不过扶延而已。
肉桂、炒白芍、醋炒青皮、吴萸、草高丽参、归身、茯苓、艾绒、金柑皮、沉香汁。
二诊:肝平胃醒,已能纳谷,大是佳兆。药向效求,且勿纷更。
前方加阿胶一钱半。
三诊:肝逆虽平,左脉弦细如循刀刃,肝之脏气大伤也。带减未止,再补肝以摄冲任之陷。
熟地、补骨脂、艾绒、茯苓、醋炒青皮、半夏、煨姜、沉香汁。
四诊:胃纳稍多,阳气稍振,然不能持以无恐。
高丽参、肉桂、制附子、枣仁、风木瓜、补骨脂、於术、吴萸、白芍、车前子、茯神、炙草。
五诊:症虽无增无减,究竟正气告匮,只能延缓而已。
前方去枣仁、木瓜、炙草,加麦冬、杜仲、砂仁、香附。(清·方耕霞《倚云轩医话医案集》)
医案6:
左。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为湿土,宜刚宜燥;胃为阳土,宜柔宜润。口苦食少,脾胃同病也。
炒党参二钱,半夏钱半,茯苓三钱,米仁三钱,陈皮八分,益智钱半,川石斛三钱,泽泻钱半,於术钱半,加糯稻根须三钱。(清·何长治《何鸿舫医案》)
(田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