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胃缓

【概念】
胃缓,是由于长期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中气亏虚,脾气下陷、肌肉瘦削不坚,固护升举无力,以致胃体下坠。以脘腹坠胀作痛,食后或站立时加重为主症的病证。本病主要指西医学中的胃下垂。各种慢性病中出现的胃肠功能障碍等类似病症者不在本病证范围。
【源流】
《黄帝内经》提出胃缓之名,《灵枢·本脏》有“脾应肉,肉 坚大者胃厚,肉 么者胃薄。肉 小而么者胃不坚;肉 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 不坚者,胃缓”的记载,明确指出肌肉瘦弱与身形不相称的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够坚实的则胃缓。《灵枢·五癃津液别》云:“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中热胃缓则为唾。”《灵枢·五味》云:“甘入于胃……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自《黄帝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均未将其列入专论研讨。
《金匮要略》中有“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的论述,颇类似本病的症状。
朱良春认为:“久患胃疾,脾胃虚弱,中气久虚,水谷精微无力推动,日久则水湿中阻,故胃虚之证多见夹湿,湿浊不得宣化,清阳岂能上升。”自拟苍术饮配合补中益气汤、四逆散治胃缓。
徐景藩以胃下论治,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脾胃中气虚弱,同时兼有气滞和痰饮的病理因素,久病之人,气虚、气滞而易兼血瘀。胃下病位在胃(脾),还涉及肝(胆)、肾等脏腑。治疗以“通补”为主,寓通于补,使气虚与气滞得以兼顾,应重视治肝和补益肾元。
【病因病机】
胃缓主要由饮食不节,内伤七情,劳倦过度,或先天禀赋薄弱等因素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和,使形体瘦削,肌肉不坚所引起。
(一)病因
1.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无常,损伤脾胃;或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过嗜烟酒,蕴湿生热,伤脾碍胃;或嗜食寒凉生冷,损伤脾阳,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停痰留饮。均可因脾胃失和而致胃缓。《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2.情志失调,内伤脾胃
情志拂逆,木郁不达,横逆犯胃,以致肝胃不和;忧思伤脾,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升降失和致胃缓。
3.禀赋不足,脾胃虚弱
素体禀赋不足,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产后等原因损伤脾胃,脾胃虚弱,中阳不足,虚寒内生,胃失温养;或因热病伤阴,或因胃热火郁,灼伤胃阴,或久服香燥之品,耗伤胃阴,或汗吐下太过,胃阴受损,胃失濡养;纳食减少,味不能归于形,形体瘦削,肌肉不坚而形成胃缓。
(二)病机
1.病机关键为脾胃失和,升降失常
脾主升,胃主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失和即表现为脾胃这一对矛盾的功能紊乱,或为脾气下陷,或为胃气上逆,或脾不运化,或胃不受纳。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热痰饮内生;或情志失调,内伤脾胃;或禀赋不足,劳倦内伤、久病产后损伤脾胃,胃失温养或濡养,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和而形成胃缓。
2.病位在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肾相关。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共为后天之本。生理上两者纳运互用,升降协调,燥湿相济,阴阳相合,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若肝气郁滞,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郁滞,胃失通降;肝气久郁,或化火伤阴,或成瘀入络,或伤脾生痰,使胃缓缠绵难愈。肾为胃之关,脾胃运化腐熟,全赖肾阳之温煦,若肾阳不足,可致脾肾阳虚,中焦虚寒,胃失温养;若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胃,则胃失于濡养。
3.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之异,且可相互兼夹
胃缓,本为虚证,脾胃气虚,脾肾阳虚或脾胃阴虚,脾胃脏腑功能失调,常导致气滞、热郁、血瘀、食积、湿阻、饮停,临床多见虚实夹杂。本病主要的病理因素气滞、热郁、血瘀、食积、湿阻、饮停等,可单一致病,又可相兼为病,亦可相互转化,出现如气病及血等情况。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饱胀感,食后尤甚,腹胀可于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平卧时减轻,腹部疼痛呈隐痛或胀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
2.常伴有厌食、嗳气、便秘、腹痛及消瘦、头晕、乏力等胃肠功能失调的症状及全身虚弱表现。
3.起病缓慢,多发生于瘦长体形,经产妇及消耗性疾病进行性消瘦等。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累等均为诱发因素。
4.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检查可见胃小弯角切迹、胃幽门管低于髂嵴连线水平;胃呈长钩形或无张力型,上窄下宽,胃体与胃窦靠近,胃角变锐。胃的位置及张力均低,整个胃几乎位于腹腔左侧。
根据站立位胃角切迹与两侧髂嵴连线的位置,将胃下垂分为三度:轻度角切迹的位置低于髂嵴连线下1.0~5.0cm;中度角切迹的位置位于髂嵴连线下5.1~10.0cm;重度角切迹的位置低于髂嵴连线下10.1cm以上。
(二)辅助检查
上消化道钡餐是目前诊断的主要方法,饮水B超检查也具有辅助诊断作用。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可排除胃黏膜糜烂,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等病变并明确诊断;肝功能、淀粉酶化验和B超、CT、MRI等检查可与肝、胆、胰疾病作鉴别诊断;血常规、腹部X线检查可与肠梗阻、肠穿孔等作鉴别诊断;血糖、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作鉴别诊断。
(三)病证鉴别
1.胃缓与胃痞
胃缓与胃痞均以脘腹痞满为主症,但胃缓的脘腹痞满多见于饭后,同时可兼见胀急疼痛,或胃脘部常有形可见,与一般的痞满不同。
2.胃缓与胃痛
胃缓可见脘腹痞满及疼痛,但胃缓之胃脘疼痛多为坠痛,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平卧时减轻,呈隐痛或胀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与一般胃痛不难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虚实
脾胃气虚者,病势绵绵,多伴有食欲欠振,纳后脘胀,神疲乏力,舌淡胖有齿印,脉弱;脾虚气陷者,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脱肛,或小便混浊,或久泄不止;脾肾阳虚者,脘腹胀满,食后更甚,喜温喜按,食少便溏,畏冷肢凉,胃中振水,呕吐清水,腰酸,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脾虚阴损者,胃脘痞满,食后更显,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颧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脾胃脏腑功能失调,常导致气滞、热郁、血瘀、食积、湿阻、饮停;气滞者,痛无定处,时发时止,胃痛且胀,多由情志诱发;热郁者,舌红苔黄,口臭泛酸,得热则甚,脉数;血瘀者,病久痛有定处,痛如针刺,入夜尤甚,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涩。食积者,多有饮食不节史,可伴嗳腐泛酸,大便秘结;湿阻者,苔厚而腻,脉滑;饮停者,胃中振水,泛吐涎沫或呕吐清水,舌淡胖,苔白滑;临床多见虚实夹杂,相兼为病。
2.辨寒热
脾虚气陷,脾肾阳虚多见虚寒征象,表现为病程较久,脘腹痞满,隐隐而痛,喜温喜按,伴泛吐清水,遇寒痛甚,得温痛减,饮食喜温,舌苔白滑,脉象弦紧或舌淡苔薄,脉弱等特点;气滞郁而化热,湿阻或食积久而化热,阴液不足等均可见热之征象,如脘腹胀满,按之不适,口苦,厌食,舌苔黄腻或咽干口燥,午后颧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
3.辨脏腑
胃缓病位主要在胃,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辨证时要注意辨别病变脏腑的不同。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胃缓,常见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脱肛;脾肾阳虚胃缓,常伴喜温喜按,食少便溏,畏冷肢凉,胃中振水,呕吐清水,腰膝酸软;肝郁气滞、肝胃郁热等致病多与情志因素有关,脘腹胀满,胸胁满闷,心烦易怒,嗳气频频。
(二)治疗原则
根据胃缓的病机,其治疗原则以益气升阳,行气降逆为主。凡脾气虚弱,治以健脾益气;脾气不升或中气下陷,宜益气升阳;胃失和降,气机不利,上逆为呕、为哕,则宜行气降逆;胃缓多为虚中夹实,因脾阳不足而痰饮内停,治以温化痰饮;因气机阻滞,久而入络有瘀血者,治以活血化瘀;因脾胃升降失调,寒热夹杂或湿热蕴结者,治宜辛开苦泄。
(三)分证论治
1.脾虚气陷
(1)症状: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脱肛,或小便混浊,或久泄不止,神疲乏力,食少,消瘦,便溏,眩晕,舌淡,脉弱。
(2)病机分析:脾胃气虚,升降失司,中气下陷,故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脱肛,或久泄不止;脾虚运化无力,故食少便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四肢,脾失健运,清阳不升,生化不足,故神疲乏力,消瘦,眩晕;舌淡,脉弱亦为脾虚之征。
(3)治法:补气升陷。
(4)代表方药: 补中益气汤升陷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炙甘草益气健脾生血,柴胡、升麻、桔梗升举清阳,枳壳、陈皮理气和胃降逆。
(5)加减:兼肝郁气滞,加柴胡、香附、厚朴、槟榔;泛酸,加左金丸、乌贼骨、煅瓦楞;瘀血阻滞,加丹参、蒲黄、五灵脂、三七;湿热中阻,加茵陈、佩兰、豆蔻、黄连;食积纳呆,加焦山楂、麦芽、谷芽、神曲;泄泻便溏,加仙鹤草、炒山药、芡实、莲子。
2.脾肾阳虚
(1)症状:脘腹胀满,食后更甚,喜温喜按,食少便溏,畏冷肢凉,胃中振水,呕吐清水,腰酸,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
(2)病机分析:脾主运化,脾主四肢,脾肾阳虚,运化失司,故脘腹胀满,食后更甚,喜温喜按,食少便溏;四肢失于温煦,故畏冷肢凉;脾胃虚寒,痰饮内生,胃失和降故胃中振水,呕吐清水;腰为肾之府,肾阳虚衰故腰酸;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亦为脾肾阳虚,痰饮内停之征。
(3)治法:温补脾肾。
(4)代表方药: 附子理中汤苓桂术甘汤加减。干姜、附子、党参温补脾肾,桂枝、白术、炙甘草、茯苓以温化水饮。
(5)加减:腰酸明显,加杜仲、牛膝、淫羊藿、续断;呕吐清水,加陈皮、半夏;久泄不止,加石榴皮(壳)、煨诃子、罂粟壳、芡实、莲子。
3.脾虚阴损
(1)症状:胃脘痞满,食后更显,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午后颧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
(2)病机分析:脾胃气阴两虚,脾胃气虚,健运失常,故胃脘痞满,食后更显,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津不足,津液不能上承,故咽干口燥;阴虚内热,故午后颧红;阴液亏虚,化源不足,大肠失于濡润,故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均为气阴亏虚,虚中有热之征。
(3)治法:补脾益胃。
(4)代表方药: 参苓白术散益胃汤加减。太子参、生黄芪、炙甘草、山药补脾益气,玉竹、麦冬、石斛益胃生津,佛手、桔梗理气和胃。
(5)加减:失眠多梦,加夜交藤、酸枣仁、柏子仁、茯神;大便干结,加火麻仁、冬瓜仁、瓜蒌、杏仁。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苍术15g,加水武火煮沸3分钟,改用文火缓煎20分钟,亦可直接用沸水浸泡,少量频饮,用于脾虚湿阻者。
(2)枳实12g,水煎服,用于脾虚气滞者。
(3)黄芪30g,砂仁10g(布包),乌鸡半只,共煲至烂熟,去砂仁,加盐调味,饮汤吃肉,用于脾虚气陷者。
(4)黄芪30g,陈皮9g,猪肚1只,猪肚洗净,将黄芪、陈皮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麻线扎紧,加水文火炖煮,熟后去掉药包,趁热食肚饮汤,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者。
(5)桂圆肉30g,加水煮沸后备用,将鸡蛋1个打入碗内,用煮好的桂圆肉水冲入蛋中搅匀,煮熟食用,每日早、晚各1次,用于脾胃阳虚者。
(6)乌龟肉250g、炒枳壳15g,共煲汤,加盐调味,吃肉饮汤,用于胃阴亏虚者。
2.常用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
功用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用法用量:每次6g,每天3次。
(2)枳术宽中胶囊
功用主治:健脾和胃,理气消痞。用于脾虚气滞引起的脘胀、呕吐、反胃、纳呆、反酸等。
用法用量:饭后服用。每次3粒,每天3次。
(3)香砂养胃丸
功用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用法用量:每次3g,每天3次。
(4)胃苏颗粒
功用主治: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用于胃脘胀痛。
用法用量:每次15g,每日3次。
(5)香砂六君子丸
功用主治:健脾理气,和胃化湿。用于脾虚气滞,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者。
用法用量:每次6g,每日2次。
(6)保和丸
功用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次8粒,每天2次。
(7)理中丸
功用主治: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用于胃下垂属脾胃虚寒者。
用法用量:每次9g,每天2~3次。
(8)金匮肾气丸
功用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阳虚损引起的脘腹胀满,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用法用量:每次6g,每天2次。
(9)胃乐宁
功用主治:养阴和胃。用于胃阴亏虚引起的痞满,腹胀。
用法用量:每次1片,每天3次。
(10)达立通颗粒
功用主治: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证,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于饭前服用。
3.针灸疗法
(1)针刺:针足三里、中脘、关元、中极、梁门、解溪、脾俞、胃俞等穴。
(2)灸法:灸足三里、天枢、气海、关元等穴。
(3)耳针:用毫针柄在耳廓的胃肠区按压,寻找敏感点,然后在此点上加压2~3分钟,每日1次。
4.外治疗法
(1)外敷法
1)取升麻研粉与石榴皮适量捣烂,制成1枚直径1cm的药球,置于患者神阙穴,胶布固定。患者取水平卧位,将水温60℃的热水袋熨敷肚脐,每次半小时以上,每日3次。
2)用蓖麻子仁98%、五倍子末2%,按此比例打成烂糊,制成每颗约10g,直径1.5cm的药饼备用。用时在百会穴剃去与药饼等大头发一块,将药饼紧贴百会穴上,纱布绷带固定,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10分钟左右,以感觉温热而不烫痛皮肤为度。
(2)推拿疗法:患者先取俯卧位,医生双手由患者之第三胸椎至第五腰椎两侧揉捏2~3遍,用右肘尖分别在脊柱两旁按压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穴2~3遍,双手掌根同时由腰部向背部弹性快速推按4~5遍。转仰卧位,医生双手掌自下而上反复波形揉压腹部2~3遍,然后用拇指点压中脘、天枢、气海、关元、气冲、足三里、内关各1分钟,每次约按摩30分钟,每日1次,2个月为1个疗程。
【临证参考】
(一)以虚为主,虚中兼实
临床上胃缓多以虚为主,脾胃气虚是其发病的根本,临床常见脾虚气陷,脾肾阳虚,脾虚阴损等证型。但可因体质、药物、饮食、情志、气候等多种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痰饮、食积、气滞、血瘀等证候,治疗应善于抓主症,解决主要矛盾,因虚致实者当以补虚为主,佐以祛邪;以实为著者当以祛邪为主,佐以补虚。
(二)病在脾胃,涉及肝肾
生理上,脾胃同居中焦,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两者升降相因,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病理情况下,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脾气不能升清,则胃气不能降浊;胃气失于和降,则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治疗时注意调畅中焦气机,恢复脾胃受纳运化之职,以合“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用药原则,常用方法有补中益气法、益胃养阴法、辛开苦降法等。肝属木,脾胃属土,土壅木郁,土虚木乘,临床上常见肝脾不和及肝胃不和,故从肝论治胃缓也十分重要。叶天士提出“醒胃必先制肝”、“培土必先制木”的用药原则。在具体用药中,又当区分肝气郁滞、肝郁化火、肝阴不足等不同的病理机制,给予疏肝、清肝、泄肝、柔肝和平肝等治疗。肾为胃之关,脾胃运化腐熟,全赖肾阳之温煦,若肾阳不足,可致脾肾阳虚,中焦虚寒;若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胃,则胃失于濡养而脾虚阴损。胃缓久病勿忘补肾,适当参以补肾之品。
(三)内外兼治,综合治疗
胃缓多病程较长,以虚为主,患者餐后脘腹坠胀,纳差,消瘦,若单纯以汤药长期调养,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因此,治疗胃缓应内服与外治结合,内服以汤药浓煎,多次频服,或以膏散剂型;外治以敷贴、针灸、推拿,兼以自我锻炼。
(四)合理营养,增强信心
胃缓者多脘腹坠胀,纳差,消瘦,存在营养不良,久而影响康复的信心,出现焦虑或抑郁的情绪。膳食应荤素搭配,食材新鲜,营养合理,做工精细;忌肥甘厚腻、粗糙不易消化之物。也要注意调节患者的情绪,并得到患者家庭的支持,以增强康复的信心。
【预防调护】
1.加强体育锻炼,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可增加肌力,有助于防治本病。
2.饮食营养丰富,烹调以蒸、煮、炖为主,宜少吃多餐,餐后宜平卧少许时间;进餐定时,细嚼慢咽,禁止暴饮暴食,避免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坚硬、粗糙、油腻及粗纤维的食品。
3.经产多胎易致腹壁松弛,应计划生育,少生优生。
4.保持心情舒畅,生活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医案选录】
医案1:
徐某,女,38岁。初诊日期:1986年10月9日。
腹胀4年余。
初诊:患者腹胀以左侧脐旁为主4年余,伴下坠感,每遇情志不畅或受凉而加重,时有恶心呕吐,腹胀喜按,进热食而好转,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由60kg减至50kg)。消化道造影示“胃下垂”,胃之下极位于髂前上棘连线下方约3.4cm。平素性情急躁易怒,眠差,大便干燥。月经来潮时,上症加重,伴小腹坠痛,晨起口苦。现症:腹胀以左侧脐旁为主,伴下坠感。查体:舌尖红,苔微黄;左脉细弦,右脉缓而无力。诊为:肝郁脾虚,久致虚寒腹胀(胃下垂)。治法:疏肝健脾,温中行气。
处方:百会、中脘、膻中、气海;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公孙、合谷、内关;左侧:天枢。手法:中脘加灸,余平补平泻。
二诊:经治疗9次后,症状减轻,腹胀明显减轻,发作时间少。效不更方,处方带回原籍继续治疗。
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肝气郁滞,横逆而犯脾胃,日久而致脾胃虚寒。百会升阳益气;膻中宽胸理气;中脘、足三里一升一降,疏通胃气以升清浊;配天枢、合谷以调理胃肠之气;气海培补元气,调和气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会穴,健脾胃、调气血;太冲疏肝理气解郁,平抑肝气以和胃;内关、公孙为八脉交会穴,相配宽胸理气开郁,健脾和胃。本案特点:根据辨证,针灸并用,并较好地使用募穴和八脉交会穴进行治疗。(姚乃礼,王思成,徐春波.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针灸推拿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3)
医案2:
某患者,男,26岁。2004年4月6日初诊。
主诉:胃下垂伴急性胃肠炎2周。厌食、腹胀,纳后胃脘不适加重,恶心,畏寒,眠差梦多,精神疲倦,四肢无力。水样大便,日行3次。舌质淡,苔薄腻,脉濡滑。既往有胃下垂、慢性胃炎史3年。治则:健脾益气,和胃安神。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8g,生黄芪30g,升麻3g,当归6g,陈皮10g,茯苓30g,砂仁5g(后下),炒神曲12g,白术12g,麦芽15g,谷芽15g,炒枣仁20g,夜交藤30g,大枣10枚。7剂,每日1剂,水煎服。嘱食软食,禁刺激性食物。
二诊:诉服前药后,睡眠好转,腹泻停。仍见舌质淡,苔薄腻,脉濡。前方去夜交藤,加葛根10g,继服14剂。药后食欲佳,胃脘不适减,无恶心,仍乏力,大便偏干,前方加白术30g、生大黄6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患者各主观症状消失。
中气下陷证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患者形体消瘦,精神倦怠,食后脘痞、腹满或腹胀而坠,嗳气不舒,或有呕吐清水痰涎。舌淡苔白,脉虚弱。治宜健脾强胃,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党参、黄芪、升麻,取补土、益气、升举之意;陈皮、白术、砂仁、大枣温中健脾,以助运化;神曲、麦芽、谷芽、茯苓助脾化湿;兼有远志、炒枣仁、夜交藤安神,共奏补中益气、温补脾胃、安神之功。[张冰,高承奇,邓娟,等.颜正华教授治疗胃下垂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报,2006,21(6):354-355]
医案3:
某患者,女,40岁。2004年2月初诊。
主诉:胃脘隐痛、坠胀1年。食欲差,脘腹隐痛、坠胀,咽干唇燥,口干不欲饮,眠差,心烦,肠鸣,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少津,脉数无力。既往有胃下垂、子宫脱垂、胃炎病史。治则:补气益阴,和胃通腑。处方:党参12g,生黄芪15g,生白术15g,炒枳壳10g,陈皮10g,葛根5g,焦三仙各12g,白芍药15g,炙甘草5g,麦门冬15g,茯苓30g,黄精15g,玉竹15g,当归10g,制何首乌30g,火麻仁12g。14剂。日1剂,水煎服。
服药1个月余,患者复诊称诸症缓解,疗效显著。
此型患者脾胃虚弱不能上承津液、虚中有热。症见唇红口燥,口苦口臭,烦渴喜饮,嗳气频繁,或有恶心呕吐,食后脘腹胀满,大便干结。舌红津少,脉象细数。治法:益气养阴。方用益胃汤、生脉饮合四君子汤加减。方中党参、茯苓、陈皮、生白术健脾益气、促脾运化;生黄芪、葛根升提中气;白芍药、麦门冬、黄精、玉竹、制何首乌滋阴润燥,益肾和胃;当归、火麻仁、炒枳壳养血润肠,通腑气。全方补润结合,升降相兼,益气扶中,和胃养阴,润燥通便,使阴生气复。[张冰,高承奇,邓娟,等.颜正华教授治疗胃下垂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报,2006,21(6):354-355]
医案4:
某患者,女,46岁。2005年3月初诊。
主诉:胃脘闷胀连及两胁3个月,加重半个月。半个月前因情绪波动,致胃脘闷胀甚,牵连两胁,伴纳呆,时有烧心,呃逆,心烦起急,口干口苦,眠差梦多,乏力健忘。经前乳房胀痛,末次月经2月15日,周期正常。大便干稀不匀。舌苔黄白,脉弦。2004年年底被当地医院诊为胃下垂。治则:疏肝健脾。方用柴胡疏肝散合香苏散加减:柴胡10g,香附10g,陈皮10g,炒枳壳10g,党参10g,生白术15g,黄连5g,吴茱萸5g,首乌藤30g,栀子10g,葛根5g,焦三仙各10g,煅瓦楞子20g(先下),生甘草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诉月经来潮,经前乳房未胀,胃脘仍感闷胀但两胁已无胀闷,食欲、睡眠好转,口苦、烧心减,仍眠差梦多,时有呃逆、心烦。舌苔薄白,脉弦。宗前法,上方去煅瓦楞子、焦三仙,加旋覆花10g(包),炒酸枣仁20g。每日1剂,水煎服。14剂后,诸症大减。
患者中上腹素虚且有情绪不遂等诱因,肝木乘土,木土失和。症见胃脘、胸胁胀满疼痛,食纳呆滞,嗳噫频作,或嘈杂吞酸,郁闷烦躁,善太息。苔薄或薄黄,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逍遥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方中柴胡、香附、陈皮、炒枳壳疏肝理脾,调理肝脾气机;党参、生白术、焦三仙、葛根健脾益胃,升提中气;黄连、吴茱萸、煅瓦楞子寒热并用,制酸止呕;何首乌藤、栀子清热除烦安神。综上,颜老临床治疗胃下垂以中气下陷为主,兼顾气阴不足、气虚饮停、肝郁脾虚等分型论治,围绕脾虚气陷,注重脏腑、气血、痰、食等因素。提示临证需详辨脾虚、肝郁、气阴不足、胃肠停饮等,主次兼顾、综合论治,才能有效地缓解症状。[张冰,高承奇,邓娟,等.颜正华教授治疗胃下垂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报,2006,21(6):354-355]
医案5:
刘某,女,55岁。2004年7月15日初诊。
患胃下垂多年。经常食后脘腹胀满,嗳气不舒,肠鸣辘辘,有水声,时有呕吐痰涎清水,头晕目眩,便溏,1日2~3次,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脉弦滑,舌质淡,苔薄腻。辨证为中气不足,脾阳不运,水饮内停。治以益气健脾,温阳化饮。处方:茯苓30g,炒白术15g,桂枝9g,炙甘草6g,法半夏12g,陈皮9g,泽泻15g,党参12g,砂仁5g(后下),炒枳壳9g,焦三仙各12g,生姜3片。7剂,每日1剂,水煎服。
药后症减,原方继服15剂,诸症消。大便日1~2次,渐成形。改服补中益气丸9g,二陈丸9g,每日2~3次。嘱经常服用上述药丸,忌食生冷黏腻及难消化食物。以善其后。
患者为中气不足,脾阳不运,不能温化水湿,而致水饮内停。故症见食后脘腹胀满,嗳气不舒,且肠间有水声,时有呕吐痰涎清水。头目眩晕为清阳不升,神倦乏力,便溏为中虚之象;饮食不能变化精微以供养全身而化痰饮,故形体消瘦;脉弦滑,舌质淡,苔薄腻为中虚而有痰饮之征。治当温化痰饮为主,兼顾益气健脾。方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方中茯苓、桂枝、白术、甘草、二陈均为温化痰饮之良药,加泽泻以增行水之力,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砂仁、枳壳、焦三仙理气助消化,共服21剂,痰饮渐消,中气渐复,诸症缓解。改服补中益气丸、二陈丸以补益中气而化痰湿,并注意饮食调养以善其后。[高承奇.颜正华教授胃下垂验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6):9-11]
医案6:
王某,女,38岁。2004年8月20日初诊。
胃病多年,某医院诊为胃下垂。长期食后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继而大便泄泻2~3次,脘腹胀痛消失,始能进食,食后脘腹胀痛如故,仍大便秘结,继而泄泻,反复发作,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气阴两伤,胃失和降。治以益气养阴,和胃通肠。处方:太子参30g,沙参15g,麦门冬12g,玉竹12g,生地黄12g,生白术30g,枳壳9g,瓜蒌仁15g,蜂蜜30g,郁李仁15g,白芍药18g,生甘草5g,生麦谷芽各1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药后初效不显,嘱守方继服,共服21剂。食后脘腹胀痛减轻,便秘亦见好转,嘱其耐心服药,宜少食多餐,忌进食难消化物。
患者为气阴两伤,津液亏损,胃失和降,肠燥便秘,故症见食后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气阴两伤之症。病情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用益气养阴和胃通肠法,选用益胃汤加味。方中太子参、沙参补气阴,生地黄、麦门冬、玉竹养阴生津,重用白术以通便,配以瓜蒌仁、郁李仁、蜂蜜润肠,白芍药、甘草缓急止痛,生麦谷芽健胃。药后初未见大效,嘱守方继服,共服21剂,食后脘腹胀痛、便秘等症均见好转,故仍嘱其耐心服药,以冀气阴逐步恢复,脾胃升降复常。宜少食多餐,忌难消化食物,以辅助治疗。[高承奇.颜正华教授胃下垂验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6):9-11]
医案7:
患者,女,51岁。胃痞恙延十载有余,上消化道钡透提示中、重度胃下垂。患者面色萎黄,形体瘦弱,胃脘痞满,食后为甚,有下坠感,触诊胃脘如囊裹水,有振水音,按压不适,无包块,纳少,大便干结,1~2日1行。舌苔薄白,舌质淡,脉细。此乃脾胃虚弱,寒饮内停,胃气郁滞,升降失司。治以温运中焦,理气化痰。仿理中汤、苓桂术甘汤与良附丸等合方,处方:党参10g,焦白术10g,炒枳壳10g,茯苓10g,炙甘草10g,淡干姜3g,花椒壳3g,砂仁3g(后入),制香附10g,高良姜6g,川桂枝6g。每日1剂,水煎服。
嘱少食多餐,饭后平卧片刻,勿劳累。
药进7剂,痞证改善,振水音减少,大便通调,然食后坠感未变,触诊胃脘轻度不适,脉、舌如前。方药中的,再予7剂。复诊诉痞满、振水音进一步减轻,食后下坠感亦有转机,胃部触无不适。温中化饮应手,原剂伍生黄芪12g补气建中,调治巩固。
久病脾胃气虚,摄纳无权,久而成胃下垂一症,治宜补益脾胃,温化寒湿。故选用理中汤、苓桂术甘汤与良附丸加减。[王晓岩,曹学君.周仲瑛胃病治验[J].中国社区医师,2007,23(20):35-36]
医案8:
于某,女,小学退休教师,1992年5月23日初诊。
胃痛10年,痞胀不适,食后加重。胃中如囊裹水,大便干结。苔薄,脉细。钡餐检查示重度胃下垂。证属胃弱气滞饮停,治宜温中化饮。
处方:炙桂枝6g,茯苓10g,焦白术10g,炙甘草3g,枳壳10g,潞党参10g,淡干姜3g,砂仁3g(后下),花椒壳3g,制香附10g,高良姜6g。每日1剂,水煎服。7剂。
二诊:脘痛减轻,胃中振水声好转,大便通行,唯食后坠胀感明显。苔中后部白腻,脉细。守前愈再进:炙桂枝6g,茯苓10g,炒白术10g,炙草3g,炒枳实12g,广木香6g,砂仁3g(后下),厚朴5g,橘皮6g。每日1剂,水煎服。7剂。
药后坠胀好转,继以香砂六君丸巩固之。
“饮为阴邪,非阳不化。”周老取苓桂术甘汤配椒壳温中化饮,并先后合理中、良附、香砂养胃类以温阳调中、运脾行气。其中枳壳(实)能增强胃肠功能,加强肌张力和胃肠的节律性蠕动,随证配伍治胃下垂有效。本案谨守病机,审因论治,不囿于“益气升提”之法,足为楷模。[徐青.周仲瑛教授验案2则[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0(3):53]
医案9:
丁某,女,53岁。2008年4月2日初诊。
腹痛,肠鸣,大便时有黏液。查胃镜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X线造影“胃下垂”。经多方诊治症状改善不显。目前自觉胃脘部不舒,有嘈杂感,有振水音,饮食不当时脘腹隐痛,脘闷,恶心,嗳气为舒,大便呈黑糊状含不消化物或见黏液,伴肛门下坠感,肢凉怕冷,舌质黯红、苔薄黄腻,脉弦。胆囊切除。证属脾虚胃弱,肝木乘侮,湿阻热郁,腑气不调。处方:
陈莱菔缨12g,党参、焦白术、法半夏、炒白芍药、陈皮各10g,防风6g,玫瑰花、煨木香各5g,炮姜、炙甘草、黄连、吴茱萸、砂仁(后下)各3g,川椒壳2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4月16日):痛泻减轻,大便日行一次,偶有黏冻,舌苔淡黄薄腻,脉细弦。上方加炙海螵蛸15g,黄连4g。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4月30日)痛泻基本稳定,偶有完谷不化,少量黏液,多食则右下腹隐痛,肠鸣减轻,大便成形,怕冷轻微,口微干,舌质红、苔黄薄腻,脉小弦滑。4月2日方加桔梗5g,炙海螵蛸15g,炒六曲10g,生苡仁15g。每日1剂,水煎服。
四诊(5月14日):大便未见黏液,右下腹痛缓解,舌质偏黯、苔黄薄腻,脉小弦滑。患者服药14剂,痛泻明显减轻,守原义继进,并加减海螵蛸制酸止痛、生苡仁化湿止泻、桔梗升提气机。治疗1个月,患者痛泻基本消失。
该患者为老年女性,长期以腹痛腹泻为苦,泻必腹痛,兼有肠鸣、嗳气,当属痛泻。《医方考》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故本病病机为脾虚胃弱,肝木乘侮。患者大便如糊,有不消化物,或见黏液,怕冷肢青当属脾胃阳虚;又见患者泄泻、脘腹隐痛、恶心、嗳气不舒为腑气不调之征;舌苔薄黄腻为湿阻热郁。
综合考虑,患者为脾虚胃弱,肝木乘侮,湿阻热郁,腑气不调。方中以参、术、姜、草之理中汤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以黄连、吴茱萸、白芍药之戊己丸疏肝理脾,清热和胃;以白术、白芍药、陈皮、防风之痛泻要方以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以炮姜、党参、川椒壳之大建中汤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且有木香与黄连之香连丸清热燥湿,行气化滞;并予玫瑰花开郁、陈莱菔缨利水、砂仁理脾以协助治疗,共奏温阳健脾,疏肝解郁,清热化湿,调理腑气之功。纵观此方,本方药仅15味,却寓连理汤、痛泻要方、戊己丸、大建中汤、香连丸之意,方中一药多义。由此可见,周老潜方用药已至炉火纯青之境界。[王慧彬.周仲瑛教授复法治疗痛泻1例[J].山西中医,2008,24(10):21]
(黄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