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趣与毅力成就梦想:英语如何改变我的人生
- 刘荣跃
- 7500字
- 2021-01-07 18:53:45
回首人生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今天这个五十岁的生日!心情自然是充满激动和感慨的。去年,按照家乡的习俗做了四十九岁大生,那情景仿佛就在昨天,时光真是嗖的一下就来到了今天!如今实实在在是“年过半百”的人了。每个人都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每个人都会有今天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一般而论)。从今天开始,我也随同那些比自己年龄更大的亲友们一道走向后一个半百的岁月,走向明天。在激动和感慨之余,我也满怀着希望和信心,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加美好,祖国的未来会更加强盛。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想想国家过去数十年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我们今天能够生活在和平盛世的确是万幸的!因此,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吗?
在这五十岁的生日里,我想到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一幕幕情景像幻灯似的出现在眼前,永远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人的记忆真是十分神奇,它能使数十年前的事情清楚地浮现在眼前。
记忆中最初的事是上幼儿园。据说我小时候是个比较听话的孩子,反正不能说是个调皮的孩子吧,尽管有时也会做出一些调皮的事来。毕竟是小孩,哪会没有调皮的时候,那是一种天性。不过总体而言是“听话”的,这也为我这辈子的生活模式与个性定下了一个基调——遵纪守法,凡事走正道。人们说两三岁时就能看到人的一生,这颇有道理。想想看,我们每个人的个性不是很小就表现出来了吗?这样的个性和基调以后是难以改变的,即使有改变也不会太大。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那时的孩子上小学都比较晚,我九岁才上一年级。自然我上小学也比较“规矩”了,学习自觉,不让父母操心,成绩保持在中上水平——以后上初中、中专也都如此,中上,不算差,但也不是最好的。总的说来,在学习上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感到那时的学习远不如现在的小学生——在那样的年代,能指望学到什么知识呢?可能五年级的学生只相当于现在一二年级学生的水平吧。
转眼到了初中,这时的记忆相对多了一些。我在74初9班,也就是1974年上的初中,那时我十四岁。学习成绩算不上最优秀,但同学抄我作业和试卷的事也是有的。我还是一个学习小组——大概叫“黎明战斗小组”吧——的组长。记得我也是个很爱体育运动的学生,尽管个子不高却也参加了篮球队,每天早晨很早就到学校参加训练,然后在学生食堂吃早饭,接着上课。这种爱运动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使我受益不少。关于初中的印象,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了。毕业时下乡一事倒是很深刻,不过这已在《我的初中生涯》有了比较详细的记录,此不赘述。是呀,十六岁还是个少年的我,就踏上社会开始了独立生活,这在我们那时很普遍。艰难曲折的生活也自有其难得的好处,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而意志对于人的一生都是相当重要的。有意志的人始终是一个坚强的人。
就在同学们上高中继续学习的时候,我响应政府号召成为了一名“知青”,像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一样,到广阔天地里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下乡的地点离家三十多里。我们的住房也像农民的一样,条件很差,是把仓库腾出来、泥土筑的茅草屋,四面透风。现在的年轻人简直无法想象那样恶劣的居住条件。读读《中国知青梦》,想想当年的北大荒,现在的青年可算是幸福、幸运多了。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应该多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才是。
就这样,年少的我开始像农民一样劳动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于年幼,我干的是一些轻松的“副劳”而非“主劳”,即与妇女们一起劳动,挣的工分自然少些。可我还是得挑粪、下冬水田、参加基建队的改土改田。现在想到我那时与农民一起劳动的情景,那劳动时的小小身影,也别有一番感叹。磨炼,年幼的我真的在经受着如今的青少年无法想象的磨炼!在那短短的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同样是个很守规矩的知青,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出勤率也较高。
有一条铁路穿过我下乡的地方,列车每天南来北往,经常勾起我的思绪。劳动中,我或站在铁路边见它呼啸而过,或站在远处的山上望着它从家乡的方向驶来,要不然就是朝着家乡的方向驶去。我在山上甚至可以隐隐看见那座高耸的北塔,我的家就在它下面。就那么一二十分钟它便到达我城里的家附近了,就在那么一二十分钟前它才从我城里的家附近驶出来……这在年幼的我的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思念啊!我从十六岁起就离开父母,开始在外面闯荡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的独立性。生活总得靠自己去闯才行。
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参加了中专入学考试,因为只有初中学历的我没有资格参加高考。考试前,我利用劳动之余复习功课,有的回乡知青还向我请教学习上的问题。我自然比他们懂的多一些,毕竟初中时的成绩就不差。到了考试前最后一个月,父母又让我专门抽出时间到县师范学校复习,他们在那里有认识的老师。老师了解我的学习情况后,感觉考上是有希望的。我不知道能否考上,只是想到尽力而为。后来我到区上参加考试时,看见黑压压一大片人,听说有九百多,而只录取十八名,可想而知要考上的难度。我有幸最终成为那考上的十八个人之一,我们公社七十多人参加考试,只有我和另一个回乡教师被录取。这样的情况,也并不逊色于现在竞争激烈的高考。我当然很高兴,毕竟自己终于考上了,而无数读了高中的人连中专也没考上呢。再说,我又要开始一种新的学习生活了,能不高兴吗?离开农村时很平静,没有热烈的欢送或告别场面,正如刚到农村时也很平静,没有热烈的欢迎场面一样。当时的情景就像诗人徐志摩写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母亲找了一辆拖拉机,把我和不多的东西带走了。我就这样告别了生活了近两年的、难忘的地方。我在这里吃了不少苦,也经受了许多难得的锻炼。直到如今,那片我所熟悉的广阔天地还深深地印在头脑里:那一片片田地、那面通往空军部队的斜坡、那座知青住的茅草屋、那条铁路、那座庙子沟车站……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但每当我乘坐火车经过那里时,我都会早早做好准备,特意看看窗外我熟悉的那片战斗过的地方。我会觉得那里很亲切,很让人回味。特别是在最初几年里,经过那儿时,我甚至会瞥见某些认识的、正在劳动的农民,于是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1978年,十八岁的我考取了四川省中药学校。其实,我并没有填报这所学校,但由于家庭出身的关系,我在这方面多少受了点影响。那个年代真是荒唐可笑,个人的学习、工作等都会受到家庭出身的影响。出身贫农是很好的,如果出身地主或富农就麻烦了,你会因此失去一些更好的机会。这样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
不管怎样,我到了这所学校学习,它毕竟是我开始新生活的一个机会,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学习药物知识,成绩保持在中等或中上水平。我并没能在这个专业上找到干一番大事业的感觉。人是要承认兴趣差别的。我年龄还小,在班上倒数排列第三。我还想参加高考,以便继续深造。不过按照政策我只能报考对口专业的大学,也就是成都中医学院,而我的兴趣并不在这方面。这条路走不通,我便开始自学英语,只知道喜欢。至于将来具体想干什么工作,当时是不明确的——当然没想到要做一名文学翻译家了。反正把某一门知识学好只会有益无害。我是初中生考取的中专生,不像高中生考取的可以学拉丁文。有个教拉丁文的老师,每周要教其他教师英语,我便在教室外面旁听,跟着学习。我自学英语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从此一直没有中断过。执着和毅力相当重要。那时的条件很差,哪像现在这么好。我从家里带了一个小收音机,每天跟着它学英语。这样日积月累,除完成专业课学习外,我在英语知识上确实也学了不少东西。在二十年和三十年的同学会上,有同学说那时经常看见我学英语背单词的情景。是呀,想要在某一方面做出成绩没有顽强的毅力怎么行呢?
我们的班主任姓郝,他个子很高大,笑容可掬,喜爱运动。一年多里,他和我们朝夕相处,关心、帮助我们。我觉得他很善于引导人,他的引导会极大地影响你的一生。印象最深的是,他给我们讲奥运击剑冠军栾菊杰的故事和精神,使我们深受激励和鼓舞。毕业的时候,他又在黑板上为我们写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说的那段举世闻名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如此可贵的精神种子播撒在我们这些充满朝气的青年心中,无疑会产生巨大作用。在二十周年同学会上,我们有幸见到郝老师,后来我还寄过一本书送他。但在三十周年同学会上,我们却未能与他相见。郝老师现在已七八十岁了吧,身体还好吗?我心里挂念着他——一个对我一生有过重要影响的人。
中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偏远的万源县,那里是四川与陕西交界的地方,属于大巴山。也许因为我年龄较小,应该到偏远的地方去锻炼?此事在当时是个麻烦,但现在一分为二地看,它不也像下乡当知青一样,对我是个很好的考验和锻炼吗?事在人为,取决定性的是主观因素而非客观因素,我始终坚信这一点。我就这样只身上路报到去了。在达县地区停留等待安排时,我在书店里见到著名的《许国璋英语》一至四册和后面由他人编写的五至八册,便断然买下了。这一举动表现出我要自学好英语的雄心壮志,有同学为此感到吃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我既然选择了奋斗的方向,就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这才是我的个性。心中有个目标,生活就会充满希望和朝气,而一旦失去它就会茫然空虚。
我们被分配在偏远的罗文镇,记得那里有个水平不错的诗人呢。我们有时去他家里听他讲诗。在他的影响下,我自己的诗情在那时也大大地迸发出来。我胡乱涂写了许多不称其为诗的诗。尽管我最终没有成为诗人,但这样的练习不能不说没有好处,尤其是对于很重要的诗的节奏的认识。诗可以不押韵,但没有了节奏会大为逊色,甚至不叫作诗——当然意境是最重要的。这些理解,对于我的翻译颇有帮助。
1982年,我从万源调回简阳糖酒公司,先后在办公室和财务室工作。在财务室期间,我有时会被派到区乡去出差,那里有公司的下属机构。这时,我自然会带上英语书,利用工作之余抓紧学习。人要学到知识,有所作为,必须从点点滴滴的时间中积累才行。但很多人做不到,随意把宝贵的时间浪费掉了。他们也懂得时间宝贵,嘴上也常常这样说着,可就是难以落实到行动上,缺乏足够的自制力。记得我当时住在公司楼上的简陋宿舍里,晚上坚持自学,尽管门外的过道上很多人正在观看热播的电视剧《霍元甲》。我能有今天,不能不说与那种分秒必争的学习习惯没有关系。
我在糖酒公司工作了两年后,1984年被调到县政协。那时,正好政协机关需要增加一些工作人员,要求必须是中专以上的学历。我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加之单位又了解到我一直在勤学外语,便接收了我。其实,那时企业的待遇比行政单位更好,让机关的人羡慕。不过我这一步真的走对了,对于自己喜爱的事业大有好处。为了这一点,还有什么不能舍弃呢?一切以事业为重是我的生活宗旨。殊不知,我这一步给自己带来了极大帮助,不仅有了相当好的学习环境,而且我得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得以早日专心从事文学翻译事业。虽然我坚信,即使不到机关我也能闯出自己的路来,但毕竟这样的工作环境大大地促进了我热爱的翻译事业。
调到县政协后,我就再也没换过单位了。在这里,我总是充分利用时间抓紧自学,同时也得到单位不少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认为,职工能利用空余时间不断提高文化知识和素质,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单位都是有益的。所以,我现在经常会感谢老领导们,他们会客气地说我能取得成绩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是的,主观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客观因素也相当重要。
到政协后,我最初当过打字员,我发现自己视力下降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从此我便戴上了眼镜。一个国家的正式干部,却被安排去打字,照理说不应该。但我没有怨言,而是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得到领导的好评。干什么都是一个锻炼,工作经历多一些有益无害。后来我到了学习文史委员会工作,再后来到办公室,最后又回到学习文史委员会,享受政策提前退休时任该部门副主任。我一直甘愿做个普通工作人员,因为自己的志向不是当官从事行政工作,所以在政协干了近二十年都是个科员。我放弃了不少晋升的机会,如果一心要在行政方面发展,工作四五年后升为科局级干部应该不是问题,以后再往上发展并非没有可能。事实证明,我这一步走对了,走出了自己的个性。人应该把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活出个性来,这样才有可能做出较大的成绩,才有可能生活得快乐充实。我的事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壮大,我看到了这一点,充满了希望和自信。一生能做自己喜爱的、同时又有益于社会的事是最幸福的。这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据我所知很多人无法做到这一点,不少人仅仅是为生存、生活奔波。这有种种原因,但我认为是否能执着地走自己喜欢的路尤其重要。这执着二字考验着每个人,人与人之间也因此有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在政协工作时,我和妻子住在单位狭小的房子里。那套房子确实很小,不过有那么一片小天地已经不错了。我的代表译作之一《无名的裘德》,就是在那个狭窄、暗淡的屋子里一字字翻译出来的。原稿厚厚一大叠,已经发黄,同其余当年没有电脑时的手稿一起成了我珍贵的东西——它们当中洒下了我多少的汗水和心血啊!现在我把它们高高地放在书架一角,时时看到它们,不无感慨。来采访的记者或拜访的朋友,看到那些厚厚的、陈旧的手稿,也都会惊叹。不说翻译,就是让人抄写一遍也很不容易!它们是我日积月累地翻译出的一部部作品,是我留下的永生难忘的足迹,我非常珍惜它们。
2005年,我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申请退休了,以便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翻译和写作上。在很多人看来,退休似乎是一个人黄金时间的结束,该好好耍一耍,安度晚年了。而我的情况却比较特殊。退休对于我而言,却是又一个黄金时间的开始,是又一个崭新的起点。有很多翻译工作等待着我去完成。在一个热爱自己的工作和事业的人看来,是没有退休这个概念的,许多大家名家如季羡林、钱锺书、杨武能等,终生都在勤奋地工作着,他们名义上是退休了,但总是退而不休。“工作着是快乐的”,我认识的一位老教授把这话当成座右铭。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认为既然退休了就应该休息,耍得好一些,打打麻将钓钓鱼,还干什么工作。他们哪里知道,自己热爱的工作会带来多么巨大的乐趣!如果把工作看成苦差事,当然毫无乐趣可言了,而现实生活中把工作当成生存手段和苦差事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我一再说能够干上自己喜爱的、同时又有益于社会的事是最幸福的。
我从1978年读中专时开始自学英语,后来在刊物上发表译作,再后来出版译著。无论在哪个单位,同事都能看到我学习钻研的身影,而很多一起自学英语的人早已放弃了。这就像马拉松赛跑,开始大家都在一个起点上,之后共同起跑的人越来越少,最终有的人到达终点,有的根本就到不了。这是需要有坚强毅力和耐力的。我会沿着自己选定的目标走下去,并从中获得人生的乐趣与满足。一片片新的天地吸引着我,我会像恩师杨武能教授那样孜孜不倦地奋斗下去。奋斗是快乐的,其中所包含的创造充满了极大的魅力!
2005年,妻子不幸患了一场大病,这对我们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难道命运还要让灾难降临到我们头上,使我们经受更多的磨炼吗?在这晴天霹雳的时刻,我们也像战胜任何困难一样勇敢地挺住了。我们是不会被任何挫折击垮的!妻子确实很顽强,一刻没有被病魔吓倒,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在她住院的日子里,我和她大姐白天在医院里看护,有时抓紧看点书,在笔记本电脑里敲点字。傍晚我回到住处,先睡半小时或冲冲澡,短暂恢复一下精神,然后便开始了翻译。《简·爱》的部分章节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翻译的。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读点书,翻译点文字,或写点什么,这是一种习惯,否则我会感到空虚。这种习惯,大概也是我能在翻译工作上有今天这点成绩的重要因素吧。
除了从事文学翻译和写作外,我自然也有其他爱好,生活是需要丰富多彩的。喜爱锻炼就是一个方面。人要干一番事业,不把身体锻炼好不行。我二三十岁时身体并不是很好,还曾晕倒过。那时我就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会一事无成。于是,我开始坚持冷水浴,冬天也不间断。在寒冷的冬天用冷水冲澡,必须有很大的毅力,必须很勇敢。为了把身体锻炼强壮,对生活有好处,我什么都不怕。而每当在冬天冲过冷水澡后,我会感到非常爽快舒心。我就这样坚持了一年的冷水浴,对身体大有好处。
在1998年左右,受岳父影响我开始坚持游泳,当然包括冬泳。在冰冷的河水里游泳,其情形可想而知,很多人都是不敢的。我为自己能闯过这一关自豪,那种战胜困难后的喜悦无法形容。我常说坚持游泳有两个好处,一是锻炼身体;二是锻炼意志。在那么寒冷的冰水里游泳都不怕,还怕什么呢!现在我早晨坚持游泳,白天工作,晚上散步打打太极拳,生活充实而满足。至于我能做出多大的成绩,顺其自然吧,只要努力了就行。结果怎样自己是强求不来的。在我眼里,季羡林、钱锺书等都是高不可攀的人物,但并非每个人都要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各自的情况不一样。努力了就行,关键是有的人并没在人生的道路上尽到最大努力。
我也喜欢旅游,几乎每年都要出去走走,这对于增长一个人的见识大有好处。如今我们已去过不少地方,感到颇有趣味。旅游之后我还写了不少游记,这大概也是写作者的一个习惯。正如名家周国平说,他最初吃了什么好东西总要记录下来,以便能再一次回味,不然就太可惜了。作家就是从这样的写作中得到快乐的。
我觉得,人可以有各自的信仰,但他必须爱国。我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愿意为她做出应有的贡献。我能有今天的生活和成绩,与国家的强盛和兴旺是密不可分的。我满怀着感恩之心,希望祖国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我愿意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如今,我因为取得一点点成绩而获得了种种荣誉,使我感到喜悦与自豪。我会继续努力下去,为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增光添彩。我庆幸自己生活在祖国这样一个和平盛世,因为我的事业与国家的繁荣息息相关。看到中国的强盛,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开始学习汉语,开始把中国人放在眼里,作为中华儿女真的很骄傲!我们能遇上这样美好的年代,难道不幸运吗?
我大概是个对时光和岁月很敏感、很重视的人,在五十岁时写下这篇长文,将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所得到的一个个记忆,像幻灯似的过了一遍,并在这里分享给读者。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回忆也就多了起来。回忆是快乐的,也让人充满感慨。虽然这对于别人也许不算什么,也许显得琐碎,但对于我自己却是意义重大、非常珍贵和刻骨铭心的,所以我不厌其烦地把它们记录下来,因为这是我的生活,永远难忘的生活。从自己所走过的路程和有过的思想,我可以对今天取得的一些收获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我为什么会有今天呢?这从上述经历中不难找到答案。
过了五十岁后,我又开始了人生新的起点,踏上了新的征程!